电烙铁使用温度测量规范_第1页
电烙铁使用温度测量规范_第2页
电烙铁使用温度测量规范_第3页
电烙铁使用温度测量规范_第4页
电烙铁使用温度测量规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莞东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ESD-WI-PD-030版 本1.0电烙铁温度测量及控制工作指引页 次 1/51.0目的:规范烙铁、焊枪正确使用,同时提供温度测试指导,定制产品焊接温度范围,预防温度失控过高或者太低造成元件损坏和冷表焊,从而提高焊接品质;延长工具使用寿命,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2.0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电烙铁(温控/普通)、焊枪等焊接工具的使用及温度测试指导。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电烙铁手工锡焊的焊接工艺规范和基本要求,适用于生产和检验。3.0职责权限:3.1工程技术部负责对电烙铁操作人员做前期培训指导工作,并负责对各产品订定烙铁焊接温度范围。3.2生产制造部

2、(作业人员/使用单位)负责按规范正确使用电烙铁,按技术部提供烙铁温度范围选择合适的烙铁焊接,同时提供对烙铁的日常保养工作。3.3品质部门负责对电烙铁操作人员做定时焊接品质检查和温度测量监督工作。3.4生产组长、IPQC/PQC及PE可以不定时做稽核监督。4.0定义说明:4.1温控烙铁和可调节温度的电烙铁,对于可调温度的电烙铁其使用的实际温度必须在技术部提供的温度范围内。4.2 固定瓦数烙铁和不可调温的电烙铁,可参考借鉴如下(温度与瓦数对比表)选择合适的烙铁进行焊接作业。标示20-25W,对应焊接温度200-250度;标示30-35W,对应焊接温度250-300度标示40-45W,对应焊接温度2

3、80-350度;标示50W,对应焊接温度320-380度;标示60W, 对应焊接温度320-400度;标示75-80W,对应焊接温度350-400度;标示100W, 对应焊接温度380-450度。5.0程序正文:5.1作业流程作业流程权责重要说明相关文件/记录新产品生产工程技术部对首批生产的新产品做工艺确认与指导。作业指导书设定烙铁温度工程技术部确定产品在装配焊接时需要的电烙铁的温度范围,确保产品焊接、装配品质。作业指导书生产使用用生产制造部生产制造部按技术部提供温度范围,根据产品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瓦数的电烙铁进行焊接作业。作业指导书检查测量品保部品质部(IPQC)按技术部标准对生产使用的电烙铁

4、做实际温度测量,保证烙铁温度在规定范围内。(首件和2-4小时不定时巡回测量)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书/温度测量记录5.2基本技术要求电烙铁必须保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和可靠的接地电阻。(例如3插的恒温烙铁内部有带接地) 锡焊点应润湿充足、光滑(无铅会略微灰暗)、无短路、拉尖、锡珠、针孔、冷焊、假焊、虚焊批准审核制订东莞东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ESD-WI-PD-030版 本1.0电烙铁温度测量及控制工作指引页 次 2/5等缺陷,必须保证良好导电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焊锡点的高度应符合要求。合理选用焊料、焊剂、工具。焊接点基本材料应为共晶体焊锡融合产生的合金导电体。5.3电烙铁的选择方法选择瓦数适

5、合的电烙铁,并控制烙铁头的最低温度,而最高温度则受烙铁头材质特性,焊剂性质与锡线决定。焊接印制板的电烙铁温度根据焊盘大小与元器件(面积、材料)的不同,烙铁温度依以下标准执行: 有铅焊:温度控制在250380;无铅焊:温度控制在320450;不准过高或过低。电烙铁(50-80W)适用于焊接大体积和大面积(接地或5mm以上的)焊点,焊锡丝选用0.8mm、1.0mm、或以上。电烙铁(20-45W)适用于一般焊盘(垫)直径4mm或2mm以下的导线(元器件)电气焊接,焊锡丝选用0.8mm或以下。恒温烙铁适用于修整焊点(执锡)和IC焊接,以及对焊点质量要求严格的工件及小型元器件、温度敏感元件,焊锡丝选用0

6、.8mm。5.4操作方法焊点的焊接坚持5步法:按1清洁准备 2加热 3加焊料 4取焊锡线 5迅速撤离烙铁 冷却固化 焊点 修整清理工作。加热位置要准确、动作敏捷、熟练。一般焊接时间控制在2.5秒之内,对于320-350摄氏度以下焊接时间控制在3秒之内,对焊盘直径4mm以上控制在5秒以内,集成电路及热敏元件的焊接不应超过2秒,重复焊接次数不得超过3次。将焊料(焊锡丝)置焊点,然后用烙铁熔化焊料,由焊料从烙铁触面传热到焊接面实现焊接,是加热工件的最有效的方法。直接用烙铁加热工件不但热效率差且会加速氧化焊接面,使焊接恶化,造成更多的焊接困难。5.5烙铁使用注意事项:手工焊锡时拿握烙铁的姿势:类似握笔

7、写字姿势。焊锡线丝的基本拿法为2种如图:1、连续焊接时 2、只点焊接时:批准审核制订 东莞东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ESD-WI-PD-030版 本1.0电烙铁温度测量及控制工作指引页 次 3/5烙铁头触面污垢和烧焦的焊剂会阻碍热传导,应在湿润的海绵上擦除,经常保持触面清洁;如图 海绵孔及边都可以清洗烙铁头要轻轻的均匀的擦动海绵面上不要被清洗的异物覆盖,否则异物会再次粘在烙铁头上碰击时不会把锡珠弄掉反而会把烙铁头碰坏烙铁头清洗时海绵用水过量,烙铁温度会急速下降,锡渣就不容易落掉,水量不足时海绵会被烧掉.清洗的原理:水份适量时,烙铁头接触的瞬时,水会沸腾波动,达到清洗的目的 海绵浸湿的方法:

8、1. 泡在水里清洗2. 轻轻挤压海绵,可挤出34滴水珠为宜 3. 2小时清洗一次海绵.烙铁清洗时海绵水份若过多烙铁头会急速冷却导致电气镀金层脱离,并且锡珠不易弄掉。海绵清洗时若无水,烙铁会熔化海绵,诱发焊锡不良.1、对于贴片元件与细脚元器件的焊点(如导线,LED等),烙铁温度一般依以下标准执行:有铅焊:温度控制在250350;无铅焊:温度控制在320400。对于散热较快的及加锡较多的焊点(如电池正负极性片等),烙铁温度一般依以下标准执行:有铅焊:温度控制在280380;无铅焊:温度应控制在350420。 指定烙铁头如不能擦除可用锉刀清除,然后立即用焊料重新上锡浸润保护,但对于包铁触面、镀银或贵

9、硬合金触面的烙铁头则禁止使用锉刀;不允许用烙铁头磨擦焊接面,也不准用力按压,但当烙铁触面小,不足以覆盖已有焊锡焊接面时,可以采用往覆磨擦焊接面辅助促使迅速扩大加热面积,加速焊锡流动性以保证焊点轮廓饱满。新烙铁或休息及暂时不用焊接时,需在烙铁头上加焊锡保护烙铁头;离开工位30分钟以上,必须切断烙铁电源。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必须将废锡渣统一回收到烙铁架内,不能将碎锡敲击于工作台面上,严禁直接敲击烙铁,预防损坏或漏电;密集细小的焊点(如贴片元器件密集的印制板)选用尖嘴烙铁头,焊点比较蔬散及粗脚元器件焊接、补焊等应尽量选用扁平型或刀型的烙铁头;批准审核制订东莞东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版 本电烙铁

10、温度测量及控制工作指引页 次5.6安全防护操作环境应有良好通风或尾气局部排气净化装置。5.6.2电烙铁外壳应有可靠接地。防止烙铁漏电。5.6.3敏感元件的焊接操作前戴好静电防护带,在制品及器件的流转传运过程应有可靠的静电防护措施。5.7操作人员资格要求5.7.1懂得电子产品的焊接,静电防护、安全用电和6S知识。5.7.2经过培训且正式考核合格,具有操作本工位资格,持证上岗。5.7.3严格按本标准相关规定进行工作。6.0附:测试检验方法: 6.1.1测量设备,可使用带数显式的烙铁温度测试仪/或者同类型测试仪,如下图所示:打开温度计后板电池盖,将9V电池插入电池接插座,合上电池盖板,装好电源。将环

11、板套进推杆。将传感器红、蓝两色标端分别套进红、蓝两色标示终端,将无色标端套进推杆。在烙铁咀醮上新焊锡,将烙铁咀接触到传感器的测量点,在2-3秒内,将显示出被测烙铁的温度。将测试显示的数据写在记录表上记录表、见附页: 电烙铁温度每日需测量两次,测量合格或调校合格后作业员不得自行调节电烙铁温度控制旋钮。6.2测量方法6.2.1.首先确认温度测试仪的电池电量以及显示效果,将温度测试仪的开关拔到“ON”位,开启电源, 观察数显屏幕显示的数值清晰可见。焊接员工将烙铁电源开关开启10分钟(或多于10分钟),且能够正常熔化锡丝进行焊接后,方可对烙铁批准审核制订东莞东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ESD-WI

12、-PD-030版 本1.0烙铁温度测量及控制工作指引页 次5/5温度进行量测。使用烙铁将感温线上残留的的锡移除,使感温线外露。将烙铁头移至靠近测试仪的测试区位置,然后在烙铁头上加一小段量(一般为2-3mm)的锡。将已加上锡的烙铁头靠近温度测试仪的测试圈,使熔融的锡落在测试圈中,烙铁一直保持靠近测 试圈510秒,烙铁与测试圈平面的角度约为20°45°,然后确定数显屏幕显示的温度数值,并与作业指导书所要求的温度范围进行对比。更详细的测试方法请参照该使用说明书。6.3 测试频率:烙铁温度量测的频率为:2-4小时/次,并记录在烙铁温度测量记录表中。.当生产线上作以下变更时,应按以上操作方法进行测量。6.3.2.1.更换烙铁头时;.2.变更焊接产品,需调节焊接温度时。.3因产品不同需要调整烙铁温度时,必须对烙铁温度重新测量矫正。6.4注意事项 三角形传感器由很细的线合成(0.2mm)应小心使用,不能施加过大压力,否则会断。 温度计外壳是防静电塑料制品,烙铁的发热部分不可触及。传感器的测量点镀有特殊合金,在多次测量后易损耗,当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时,需更换新传感器,每个传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