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要统一的是堆型而非机型_第1页
我国核电要统一的是堆型而非机型_第2页
我国核电要统一的是堆型而非机型_第3页
我国核电要统一的是堆型而非机型_第4页
我国核电要统一的是堆型而非机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核电要统一的是堆型而非机型文/张禄庆 来源:能源评论截止2010年7月底,我国已投产核电机组11台,总装机容量约为910万千瓦。除两台重水堆机组外,其余均为压水堆机组。机型则有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台30万千瓦CNP300机组和两台65万千瓦CNP650机组、从俄罗斯引进的两台VVER-91型机组、从法国引进的4台M310机组。目前,国家能源局已核准了12个核电项目,共32台机组,总装机容量约为3486万千瓦。已开工建设核电机组22台,总装机容量约为2355万千瓦,其中包括3台CNP650机组、4台采用美国西屋公司的国产化依托项目AP1000机组、2台采用法国研发的EPR1700机组,其余为我国

2、已能自主设计的M310改进型机组。即将付诸建设的还有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消化吸收AP1000技术研发的CAP1400机组、从俄罗斯引进的AES2006机组(即VVER-91三代改进型)、中国自主研发的CP1000机组等。这种局面搞得不少业外人士一头雾水:某专家不是著书立说,批评以前的核电搞成了“万国牌”,所以才要国际招标,再次引进国际先进机型来统一中国核电技术路线吗?怎么现在反而愈搞愈复杂了呢?笔者认为,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这种二、三代核电技术并存和多种三代机型由市场决定取舍的局面都要长期存在。 我国早就确定并坚持了统一的核电发展技术路线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美国与前苏联开始开发

3、核能发电技术,并在各自的钚生产堆和核潜艇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沸水堆和压水堆核电技术。其后美国政府资助了各种有可能用于发电的堆型研发。美国核电界几乎将所有可能的组合方式都进行了尝试。最终,压水堆和沸水堆被确认实用优势明显,成为核电发展的主要技术方向。而石墨沸水堆和压水堆两种堆型成为前苏联核电发展的主力堆型(不过今后石墨沸水堆将逐步淡出)。西欧许多国家认识到发展核电是其摆脱过分依赖中东石油的主要出路。鉴于美国掌握了富集铀制造技术和美国政府同意供应富集铀的承诺,且轻水堆经济性远好于天然铀石墨堆,法国、瑞典、日本、前西德等国先后放弃了起初的天然铀路线,转向利用富集铀轻水堆。美国轻水堆技术由此成为了西方国

4、家轻水堆技术的鼻祖。可见各国在考虑本国的核电发展技术路线时,必须根据自身的工业基础、科研与教育、经济性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来慎重决定。早在1983年初,由国务院安排的北京回龙观会议就讨论分析了在我国已掌握的生产堆技术或核潜艇技术基础上发展核电的利与弊。最后会议得出结论,并被政府认可,确定我国核电走压水堆技术路线,并决定引进国外百万千瓦级压水堆先进技术,强调逐步实现引进技术的国产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秦山一期核电工程、大亚湾核电工程相继正式开工建设。虽然我国其后的核电发展路程曲折而艰难,但是始终坚持了压水堆技术路线。对此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20052020)给予了正面肯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5、国务院做出了发展核电的决定,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核电从无到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自1983年确定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以来,目前在压水堆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为实现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认为我国核电技术路线不统一,要依靠引进的AP1000来统一的“一统论”并不符合历史事实。统一堆型下出现多种机型是技术进步的必然产物无论是核电技术创始国的美国和前苏联,还是引进技术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各种堆型长达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均随着技术的进步陆续研发、兴建了为数众多的机型。特别是法国和日本,出于利用核电解决本国能源短缺问题的紧迫需要,大力自主研发,在机型

6、设计和设备制造等方面都取得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骄人业绩。例如,法国在照搬美国西屋公司压水堆技术建造CP0机组的基础上,大规模兴建了CP1、CP2系列机组,进而向我国出口了CPY,即M310机组。法国大力推行核电标准化、系列化,结合本国工业体系形成了核电建设的RCC系列标准。同时在法国国内兴建了一批130万-140万千瓦的p4、P4和N4等二代改进型机组。二十世纪末期法国又推出第三代EPR机型,先后在芬兰、法国本土和我国建造首堆示范工程。没有任何人因为法国建设了58台各种机型的压水堆机组而怀疑其核电技术路线的统一性。俄罗斯也先后开发、建造了不下二十多种VVER机型。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一个国家

7、的核电技术路线是否统一的依据是堆型而非不断进步的具体机型。用某种具体机型来一统未来的核电市场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是不可能做到的。 选择国际合作伙伴的考量因素并不只是技术发展中国家要想尽快地掌握核电技术,势必会寻求国际合作。但是选择合作伙伴需要综合考量本国政治、经济、外交和技术,往往技术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引进法国、俄罗斯压水堆技术的过程佐证了上述论点。引进加拿大重水堆技术更明显是外交和经济上的考虑。事实已经证明了一位外交家当时的预言:“合同的签订将使中加关系至少稳定十年”。同样,不接受上述观点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我国“三代核电招标”的最终结果是让所有的投标商都先后能得

8、到建设合同。核电国际合作的“技术决定论”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设想,实际上哪个国家都不如此做。割裂二、三代核电技术的联系有违客观规律人们通常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建设的核电站称为第二代。其已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商用化和批量化,是目前世界上已投运的核电站的主力。三哩岛核电泄露事故发生后,以美国为首的世界核电界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来提高核电站的运行安全可靠性、可维修性和经济性。实际上各国在运行的二代核电机组,通过二十年左右的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在停堆换料或专项整治中持续不断安排的整改,技术上已有很大改进,运行业绩相当好,其安全性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我国大陆已投运的11台核电机组从未发生过2级以

9、上的运行事故。另一方面,三哩岛核电泄露事故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概率极低、但后果可怕的严重核电事故是有可能发生的,必须高度重视严重事故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包括我国在内,许多国家的核安全监管机构要求使用概率安全评价(PSA)方法对严重事故进行安全分析,并在设计中尽量考虑防范和缓解措施。于是人们在对二代核电机组进行改进的同时,开始研发第三代核电技术,以求满足美国电力公司要求文件(URD)和欧州电力公司要求文件(EUR)的相应要求。其中,有代表意义的是美国西屋公司研发的AP1000技术和法、德合作开发研发的EPR技术。另一种异军突起的机型是俄罗斯研发的AES2006,其参考核电站是已在中国成功运行的田湾

10、核电站和即将运行的印度VVER92,其成熟性显然高于前两者。应用于第二代改进型核电的大部分新材料、新工艺也在第三代核电中得到沿用。第三代技术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完善的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对策,一些关键措施在二代核电设计中难以采用。这使得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安全性,在二代改进型机组安全性可以接受的基础上,又有较大提高。其堆芯熔化概率和大量放射性释放概率明显低于URD和EUR的相应要求。目前全世界正在兴建三代核电机组的国家和地区有法国、芬兰、日本、俄罗斯、韩国、中国等。令人费解的是,美国西屋公司拒绝作为总承包商,为我国建设4台AP1000核电站“交钥匙工程”,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只好勉为其难。除此之外,所有其它三代核电建设项目的承包商均拥有从自身掌握的二代核电技术继续研发而获得的三代专利技术。上述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三代核电项目都已在或即将在我国兴建。通过建设AP1000核电技术国产化的依托项目三门核电站,我国率先掌握了AP1000五大核心建造技术。这是我国核电建设者在长期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建设中积累的经验的进一步提升,有些工艺还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所有这些事实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二、三代核电技术之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