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重点中学分层次教学中英语课_第1页
地方重点中学分层次教学中英语课_第2页
地方重点中学分层次教学中英语课_第3页
地方重点中学分层次教学中英语课_第4页
地方重点中学分层次教学中英语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方重点中学分层次教学中英语课的教法和学法初探童 强 【Abstract】摘要 This paper mainly concerns about how to teach English and how to learn English. In the first part, it analyses the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English learning, their ways of learning English and their expectations of the teacher. In the second part, it analyses

2、 the content of Senior English Course Book 1A & 1B and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Syllabus,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In the third part, it introduces three kinds of teaching approaches: Open learning approach, Unit holistic approach and Task-based approach. In the fourth part, it gives some advi

3、ce and guidance on how to learn English properly. In addition, it also analyses the teaching effects and the lessons should be drawn during the year of 2002-2003. 【Key Words】关键词 Open learning , Holistic, Task-based , Learning strategy, Guidance【The background of the task 】课题背景 本文试图从教师应怎样教、学生应怎样学这两个不

4、同的角度来探讨英语课的教与学。自从人类开展外语教学活动以来,从最早的语法翻译法到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交际法,外语教学法可谓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它各自的优缺点,彼此之间不能完全替代,也不能只用一种教学法。正确的态度应是: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学习是每个人终身面临的任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教会学生如何恰当地学习,培养学生有效而实用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减轻学习负担,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基于这一认识,学习策略的研究应运而生、方兴未艾。学习策略研究的兴起既有理论背景,也有社会背景。真正意义的学习策略研究只有近30年的历史

5、。在此之前,以刺激反应理论为核心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一直占统治地位。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指导下,教学理论的研究主要是致力于教师如何教,而相对忽视学生如何学的研究。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研究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研究的重点。这为开展学习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学习策略研究的社会背景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出现了用现行的教育体系、教学方法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要求极不适应的矛盾激化,由于只片面强调读、写、算等低级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高级技能的培养,直接结果是导致学生不会学习。这不仅使总体教育质量下降,而且间接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6、,甚至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痛苦。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现状是: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外语学习的效果还是不理想,其根本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外语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因此,研究和使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The definition of the task and theoretical basis】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本课题研究的三种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和功能主义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根据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的解释,语言学习策略(l

7、anguage learning strategy)是指(在第二语言学习、学习、阅读等时)学习者为了更好地帮助自己理解、学习或记住新的信息所运用的有目的的行为和思维,可能包括以下方面,着重于新信息的某些方面,学习过程中为增进理解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组织,学习完成后对它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行动。语言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两大类: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和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y),元认知策略在本文称为调控策略。其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The objective of the task】课题研究目

8、标:通过对教学法的研究,试图找到一种既适合教材,又适合学生,同时能跟上当前外语教学的新形势的教学法。当然这种教学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教学法综合运用而成,还有待于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和完善。通过对高一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与分析,找出他们学习英语存在的误区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学习策略的建议。【The method and principals of the research】课题研究方法与原则:问卷调查法(questionnaire survey)、文献法;真实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三水华侨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是佛山市三水区仅有的两所重点中学之一。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

9、,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水平的差距也在增大。实践证明,在各年级实行分层次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同一层次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有一种认同感,而且由于整体水平接近,便于开展教学活动。但是,怎样针对学生所属的层次和特点,采用恰当而科学的教法和对学生进行正确和有效的学法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地方重点中学分层次教学中英语课的教法和学法这一课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对20022003 学年以来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和应吸取的教训进行简要的分析。一、 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20022003年上学期我担任三水华侨中学高一11、12班的英语教学。这两个班均属中等层次,入学时的会考成绩都在588分至635分之间。从

10、第一次的英语摸底成绩来看,11班为85.5分,12班为87.5分(满分为120分),基本上反映了这两个班所属的层次和水平。由于我离开教育线多年,虽然英语基础知识和水平未受大的影响,但在教法上还相当陈旧,还是采用满堂灌、老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教法,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忙于记笔记,抄笔记,给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发挥的空间较少。虽然学生的成绩还基本保持了中等层次的水平,但教学活动背离了英语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交际工具这一基本特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大。通过上学期拜师学艺,跟班听课,又利用寒假期间系统阅读了近一、两年的英语周报(教师版)、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以及西南二中编印的学法指

11、导等报刊资料,痛感要彻底改变落后、陈旧的教法,围绕“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这一根本原则,采取灵活、多样、实用、开放式、交际性、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并切实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正确的指导,达到教与学双赢的效果。笔者在20022003学年下学期第一堂课,就开宗明义地向学生提出:“This term Ill change my way of teaching English. Ill give you more chance to speak and practise English in class such as making a dialogue, retelling or reciting the

12、 story, having a discussion on a topic. Ill give you marks according to your performance. I still ask you to keep English diary every day, make a little speech and recite the passages from New Concept English Book II” (译文:本学期我将改变我的教学方法。我将给你们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上说和练习英语,比如就某个话题展开对话、或复述或背诵故事、或进行讨论。我将根据你们的表现打分。我仍然要

13、求你们每天坚持记英文日记、做小演讲,并背诵新概念英语第二册里的短文)实践证明,通过我在课堂上采用上述各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起来了。课堂上不再是老师喋喋不休的讲授,学生更主动地参与了教学活动,基本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这一根本原则。为了摸清学生对学法和老师教法的意见,我专门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9份,收回有效答卷109份,具体情况如下: 表一 学习英语的目的 目的 非常明确 基本明确 不明确 比率(%) 29.4% 60.6% 10%90%的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目的是非常明确或基本明确的,其实教与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即为社会输送一批的合格的建设者和为

14、高等学校选拔一批优秀的人才。只有目标明确才能确保教学取得实效,但也有小部分同学不知为何学英语,具体体现在他们学习英语缺乏动力,没有目标的学习就好像在大海里航行四处漂泊,是不可能达到胜利的彼岸的,对这部分同学要加以开导和教育。 表二 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 大 一般 不大 比率(%) 30.3% 56.9% 12.8%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学好英语至关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英语兴趣越浓厚,学习效果也会越明显。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有三成的人对学英语有浓厚的兴趣,兴趣一般的却占了一半以上,这提醒老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看英文卡通片或电影、朗诵英语诗

15、歌、表演英文小剧、进行课堂辩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爱学、乐学。 表三 教师素质 类别 好 一般 差 不予评论 比率(%) 8.5% 56.88% 1.83% 2.75% 关于教师的素质,有近四成的学生认为好,有五成多的认为是一般,有个别认为是差,说明学生对老师基本上是认可的,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水平上,而且还要在教学风格上,不断地进行提高和改进,使更多的学生喜欢、接纳自己。表四 我希望老师 组织课堂教学 类别以英语为主以汉语为主全用英语全用汉语比率(%) 79.8% 13.8% 5.5% 0.92% 85.3%的学生选择教师全用英语和以英语为主组织课堂教学,可见学生对英语老师的口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

16、求。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有利于创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和习惯,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加速形成。表五 我希望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注入式启发式注入式、启发式并用讨论式比率(%)1.8%7.3%78.1%12.8%当代的中学生早已不满足于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只有1.8%的学生选择了“注入式”,但由于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完全形成,还需要老师系统讲解和及时点拨。因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希望老师采取“注入式、启发式并用”的教学方式,但也有12.8%的学生希望老师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独立思考和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说明这部分学生思想进

17、步,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这也是老师应倡导和追求的境界。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使他们最终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摆脱老师的束缚。表六 我希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 讲课内容侧重语音 语法词汇知识侧重听、说、读、写技能 未填 比率(%) 36.7% 58.7% 4.6% 有近六成的学生选择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侧重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有近四成的学生选择教师侧重语音、语法、词汇知识的传授。其实,语言知识与言语技能是同等重要的,语言知识是基础,言语技能是目的。教师要确切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教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兼顾“两基”,例如在学每个单元前,进

18、行集中识词,使学生对本课出现的新词有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而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着重培养听、说、读、写技能。表七 我希望老师课堂上讲练做到 类别 精讲多练 多讲少练 未填 比率(%) 71.5% 25.7% 2.8%表八 我希望老师课堂上讲练的顺序是: 顺序 先讲后练 先练后讲 未填 比率(%) 73.4% 24.8% 1.8% 表七、表八表明,七成多的学生希望老师课堂上精讲多练和先讲后练。学生渴望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语言实践,这是正确的;但选择先讲后练,说明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解,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不喜欢主动归纳语言知识和规律,影响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引导和改

19、进。从本学期开始,我一改讲得过多的毛病,在讲授新单元的词汇后,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听读、朗读、阅读对话和课文,并进行表演或复述,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根据有关学习资料,自己学会归纳总结,在本单元结束前,我再对有关的知识点做一小结,起到画龙点睛和巩固的作用。表九 我希望老师在课堂上: 类别 多提问 少提问 不提问 比率(%) 55% 35.8% 8.3% 半数以上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多提问,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希望老师少提问。回答问题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获取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主要方式。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那些性格内向或学习被动的学生害怕老师提问,希望老师能给出现成的答案,因此对这

20、部分学生要多开导、多鼓励、多表扬,使他们能融入课堂教学中去。表十 我希望老师批改作业做到:批改作业方式有评语、有修改有评语、无修改无评语、有修改无评语、错处有标记 比率(%) 86.3% 0.9% 7.3% 5.5%近九成的学生希望老师在纠正错误的同时,也能有一些评语。这说明学生通过自己做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希望了解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及时得到老师对自己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反馈信息,以便得到老师的指导和鼓励,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本学期我布置的笔头作业主要是作文,每周一至两篇,我不仅对错的地方有修改,而且有详尽的评语,指出学生写得好的地方与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意见,此举颇受学生的欢迎,其实这也是学

21、生和老师之间用笔进行交流的一个有效方式。表十一 课前有无预习 类别 有 没有比率(%) 56.9% 43.1%表十二 预习的方法 方法 看一遍找疑难点找侧重点 未填比率(%) 56.9% 15.6% 24.8% 2.7%课前预习是听好课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调查表明只有不到六成的学生有预习,还有四成多的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如果预先不准备,不知道哪些是疑难点,哪些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是不懂的,听课时就抓不住重点,难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学生预习的方法有一半以上选择“看一遍”,说明这部分学生预习不得法,看一遍只能有一个肤浅的认识,谈不上有的放矢,但也有四成的学生选择“找疑难点”

22、和“找侧重点”,一般优等生采取这种方法,而中等生和困难生采取前一种方法,看来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薄弱环节,教师应在此方面加强学法指导。表十三 有无记笔记类别 有 没有比率(%) 80.7% 19.3%表十四 记笔记的方法 方法 不记抄板书全部记下来记重点未填比率(%) 8.2% 22% 6.4% 62.5% 0.9%有八成的学生有记笔记,而且有六成的学生选择“记重点”,说明他们能够开动脑筋,寻找重点,有目的和有选择地记笔记,这是可喜的现象,也是要加以鼓励和提倡的。而对于采用前三种方法的学生,听课时较为被动,教师应指导这些学生如何听课和如何记笔记,帮助学生听课效率。表十五 有无学习计划 类别 有

23、 无 比率(%) 34.9% 65.1%表十六 有无进行阶段性总结 类别 有 无 比率(%) 18.3% 81.7%调查表明,只有三成多的学生有学习计划,而进行阶段性总结更少,不到两成。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如果学习事先没有计划,就会变得盲目,而不进行阶段性总结,就不能深化对知识点的认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循序渐进地、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及时总结,做到心中有数。表十七 课外阅读情况 类别 有 无 比率(%) 41.7% 58.3%表十八 早读有无朗读课文 类别 有 无 比率(%) 91.7% 8.3%从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来看,令人忧虑,近六成的学生没有

24、进行课外阅读,说明他们只满足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养成看英语读物的良好习惯,老师要多督促,多引导。早读的情况虽然较好,但仍有小部分同学只看书,不读出声,老师要指导他们加以改正。表十九 听课的方式 方式只听不思考边听边思考边听边记重点 比率(%) 15.6% 29.4% 55%不同的听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调查表明,采取“边听边思考”和“边听边记重点”听课方式的学生占了84.4%,说明大多数学生比较重视听课这一环节,而且能够积极思考,这是应该提倡和鼓励的。表二十 做作业的方式 方式边温习边做先做再看书先看书后做抄他人作业比率(%) 27.5% 22.9% 46.9% 2.7% 从教学环节的

25、连贯性来看,一般应在做作业前先看书,待比较清晰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后,再通过完成作业来检查学习情况,强化对有关内容的记忆,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对于极个别的学生抄别人作业行为,要严肃批评,规劝他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二十一 课后有无复习类别 有 无比率(%) 64.2% 35.8%表二十二 复习的情况 复习情况经常复习平时不复习,考前复习老师要求就复习 不复习 比率(%) 31.2% 48.7% 18.3% 1.8%表二十三 复习方法复习方法看一遍复习有关内容后做习题抓疑难点看主要内容比率(%) 8.2% 45% 15.6% 31.2% 复习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系统理解和巩固的过程,是提高语言运

26、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从上述三个表中可以看出,只有六成多的人有复习,而经常复习的只有三成,说明学生对复习不够重视。至于复习方法,因人而异,复习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缺漏和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表二十四 参考资料使用情况 使用情况不看参考书看高中期刊做英语习题集 未填 比率(%) 25.7% 41.3% 31.2% 1.8% 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有使用参考资料,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不应过滥。选择不看参考书的学生,这种做法欠妥,应予更正。表二十五 对英语学习的看法 看法只要感兴趣就能学好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学好多做些习提就能学好认真听讲、讨论、及时复习就能学好勤听、勤说、勤读、勤

27、写、勤问就能学好比率(%) 19.3% 5.5% 0.9% 19.2% 55.1%表二十五的统计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端正,对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有正确的认识。要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在改进教法和指导学法上下一番功夫。二、对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和大纲的分析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是采取以话题(Topics)为中心,以“结构情景功能”为理念的编写模式。每个单元分四课,围绕某个话题,进行对话和课文教学、语言知识学习与操练以及听力与写作训练。话题涉及的面较广,取材新颖,文体多样,思想性和趣味性强,贴近生活实际,绝大多数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事件,如高一上册的暑假生活(The summer holi

28、days)、在实验室里(In the lab)、美国英语(American English)、旅游(Travel)、播种和植树(Sowing seeds and planting trees)、新的汽车工厂(A new factory)、地震(Earthquakes)、世界上的食物(Food around the world)、电脑(Computers)、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会(Sports and the Olympic Games)、美国乡村音乐(American country music)、英语学习与英语广播(English study and English on the air)、亚

29、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高一下册的看病与健康饮食(At the doctors and Healthy eating)、火灾(Fire)、自然与保护野生动物(Nature and Protecting wildlife)、项链(The necklace)、工作与男女平等(Jobs and Equality of the sexes)、造纸(Paper)、马克思是怎样学外语的?(How Marx learned foreign languages?)、不列颠与爱尔兰(Britain and Ireland)、兴建阿斯旺高坝与拯救阿布辛波古庙(Building the Asw

30、an Dam and The rescue of Abu Simbel)、农学先驱(A farming pioneer)、大会趣闻(At the conference)和赈灾义演(Singing at the concerts for free)。这些题材的对话和课文集中反映了知识点和教育点的有机结合。这些文章的体裁从文学角度来分,有散文和戏剧,但从文章的写作方式上来看,一般都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记叙文中包括传记、故事、传奇和游记等,说明文中涉及了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医疗救护和饮食文化等主题。现行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

31、(以下简称大纲)编写的。该教材的教学性质是:提出了外语课程在国际交流和文化理解方面的作用以及提高人文素养方面的价值,并提出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在教学体系上设两级目标:一级目标为较低水平,二级目标为较高水平,两级教学内容相同,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不同;教学目标是由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和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两个要素组成;在教学实施上提出遵循教学规律,侧重阅读能力,尽量使用英语,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课外活动,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等,在教学评价部分注意到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提出加大对能力考查的力度。但与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

32、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下面简称标准比较,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标准在教学性质上,突出地提出了外语教育是全民族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中英语是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第一次在国家课程标准文件中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和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突出地、明确地提出外语课程在构建人文素养方面的价值,比大纲从更高的高度上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在教学体系上,标准以目标分级的方式设计课程,分共同必修和个性化选修,体现了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构建人的发展系统的理念,而大纲虽然分为两级目标,但在操作上实际为一个目标,缺乏灵活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在教学目标上,标准提出课程内容目标由语

33、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要素组成,体现了人文思想,特别是强调了对学生运用语言的得体性和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而大纲缺乏全面性和针对性,片面强调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实施上,标准在教法方面侧重从学的角度提出实施原则,在评价方面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在课程资源方面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大纲则主要是从教的角度提出实施原则,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在评价方面主要采取终结性评价,一考定终生,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偶然性。三、对英语课教法的研究与探讨 开放式学习教学法 (Open learning approach) 在通常的英语课堂中,教

34、学环境与条件比较狭窄和闭塞,难免造成语言教学与生活环境脱节,导致“聋哑”英语的产生。让英语课堂教学全方位开放,不受时间、空间、教材所限,我们就不难做到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由注重教育结果转向注重教学过程,将素质教育落实于英语教学中,体现以发展语言应用能力为根本目的的交际性教学思想。开放式学习教学法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 自古以来,“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而且这种职责是与教师的权威联系在一起的。命令式、惩罚式、被动型和“控制型”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学习语言的交际欲望,妨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创新思维的发挥。因

35、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交融的、协力合作的开放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观念,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时刻倾听学生们的呼声,察看学生们的反映,及时调整学习进度和课堂教学节奏。2创设开放的语言环境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因此,我们应不受时空限制,为学生创造全面开放的语言实践环境。比如,可把教室看作是一个小小的社会,有医院、餐馆、公园、剧院、住房等,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模拟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交往、对话、讨论。如在学习At the doctors 这个对话时,要求学生分别装扮成医生和病人,学会如何诉说病情和医生如何提建议,如:What can I do for you?

36、What was the matter? Ive got a pain here. Let me examine you. Youd better have a good rest. Take this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 I suggest that you drink plenty of water.;在学习Fire这一单元时,我要求学生模拟在厨房烧菜时突然着火的情景,上讲台前进行对话,要求学生学会说:Look out! The pans on fire. Turn off the gas. Cover the pan. Take care. Is th

37、e fire out? 等实用句型。在上Unit 18 The Necklace时,在学完对话后,我有意识地安排两节课,要求学生自备道具,自导自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表现欲,有的学生还不拘泥于课本,有所发挥,应答得体,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使学生真正尝到了讲英语和表演的乐趣。当然仅仅在课内创设开放的语言环境是不够的,所以活动可以引向课外,如在第二课堂开展观看英文卡通片或电影、学唱英文歌曲、学说英语绕口令和猜谜语等活动。 3设计开放性教学内容 由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教学,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根据教材编排按部就班地设计每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学活

38、动形式不拘一格,如口语训练就有看图说话、专题讨论、即兴演讲、复述课文、短剧表演、模拟记者采访、游戏等。在讲授Healthy food 这堂课时,我要求学生先分别说出Chinese food 和Western food 名称,接着在黑板上叫学生列出两者的优劣,然后展开讨论,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劲头很高,不知不觉中学会了The Chinese food contains a lot of fruit and green vegetables and it is rich in fibre and low in sugar and fat, so the Chinese diet is c

39、onsidered be the healthiest in the world. Though the Western food is delicious, it is high in fat, sugar and salt, therefore it is unhealthy diet.等句子。4设计开放性的主题作业开放性的主题作业就是让学生自主选题,广泛阅读材料, 查阅词典并组织材料,写散文、对话,甚至是剧本; 课后学生自己组织排练,然后在教室这个小舞台上进行登场表演和比赛。教师根据(1)内容创意;(2)语言流利程度;(3) 语音语调;(4)动作、表情、手势;(5)服装、道具的使用等五个

40、方面进行评分。例如,要求学生每天记英文日记,每天上课前五分钟,我随意抽查三位同学上讲台前用英语进行演讲,并当场予以评分。在学习完 “ The necklace” 这一课后,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根据该剧的每一幕,自导自演,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作业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如口语训练中就有看图说话、专题讨论、即兴演讲、复述课文、模拟记者采访、游戏等。5运用开放的评价语言 对学生的评价应重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评价语应克服单纯的智力导向,以鼓励为主,激发每个学生的上进心,调动其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尊重个别差异,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并给予鼓励,使学生不断追求新的目

41、标。11班有位同学学习成绩滞后,但他敢于角色表演,我就夸他有勇气,虽然他语言不太规范,但我还是给了高分,予以鼓励。此后,他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强烈,由此口、笔头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在英语课堂中实施开放教学的尝试,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拓宽了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范围和途径。每周我都要求两个班的学生每人写一篇作文,我改变了单纯给个分数的传统做法,而是用英语写评语,指出长处和不足,实现了师生用笔头进行交流,学生也更加明确了今后写作应注意之处。(一) 单元整体教学法 (Unit holistic approach) 单元整体教学法就是把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看作一个

42、整体,根据教材的功能编排体系,通过从听说到阅读再到写作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来教一个单元,每节课、每个步骤都涉及单元的整体,即所谓局部寓于整体之中,整体不离局部。它是以格式塔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该理论主张应该以对整个情景的完整反应来研究和理解一个人对情景的反应。其直接理论依据是“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它的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完整地接触课文材料,由浅入深地理解和学习课文。单元整体教学法是根据目前使用的课本以话题为核心的编写模式而设计的。它要求教师整体把握教材的每个单元,而每个单元是以四课围绕某个话题既相互独立成篇,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备课时要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正确把握单元内各课

43、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各课的教学内容,科学分解单元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单元内各课时的特点,形成以听说读写为各自侧重点的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单元整体教学法的优点是:遵循了教材的功能编写体系;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单元整体教学法的操作模式:1词汇课: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外语教学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掌握词汇的多寡,直接影响着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成绩的好坏。在语言知识教学中,词汇教学应摆在突出和关键的位置。借鉴张思忠“适当集中,反复循环”的

44、原则,在学新单元前把所有的生词进行集中处理,让学生掌握生词的音、形、义,为后面的听说读写做铺垫。我在讲解生词时,对部分生词进行英文解释,并与同义词或反义词做比较,或举例造句,适当介绍一些构词法,告诉学生记单词要学会用联系或联想的方法来记忆。当然,有些重要生词也可放在课文中讲解,这样既可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文不离境,又能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词汇教学一定要与语境相联系。语境是指真实的语言环境,词汇教学如果离开了语境就显得呆板、生硬和缺乏活力。如:我在高一上册讲解set sb.free的用法时,仿照了导师吴铃老师的讲法:A week ago m

45、y brother gave me a bird and I put it into the cage. But I think it is too cruel, so I set the bird free.这样联系一定的语境来讲解,既生动形象,又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们报以会心的一笑。二是要注意中西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如高一下册Unit 18中有一个重点词 marry,它既可做“结婚”解,又可指“嫁,娶”,汉语说“与某某结婚”,英语却用marry sb.而不说marry with sb.,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留意; 汉语说“已婚”是主动意义,英语却用被动语态来表达,“got married” o

46、r “was married”;汉语说“嫁”是指女方嫁给男方为妻,“娶”是指男方娶女方为妻,而在英文中都是一个字:marry。For example, Im glad Hubert married Jean. Jean is going to marry Hubert. 在这两句话中marry的意义在汉语中是截然不同的,这就充分体现了中英两种文字在文化中的巨大差异。2. 对话课: 对话课的教学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提供某个话题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对话中相关词语和句型,仿照进行对话,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Step1 单元话题导入 (Topics discussion):教师可提出一

47、两个理解题、设计与话题有关的小话题、给出话题背景材料、看图说话或以各种提问来导入。比如在讲解Senior Book I Unit 8 Lesson 29 中To be invited to dinner这一话题时,我借鉴了导师吴铃老师的方法,介绍了中西餐桌礼仪的不同之处,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Some manners at table: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able manners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Chinese, when they invite others to have dinner. Basic customs

48、: We use chopsticks and bowls, while the Western people have knives, forks, spoons, and plates, with knife in right hand and fork in left hand. Spoons are used for soup. And dinner usually begins with soup. For main course, host or hostess cut the chicken, for instance, into pieces, then divides the

49、 chicken to the guest. In the West, it is polite to eat the food up. At the table, youd better tell the host the true feeling. ”No, thanks.” “Im full.” “Im enough.” In the dialogue, two foreign boys went to Li Jias house for dinner. What kinds of food do they have? Talk about the expression they use

50、d at the table. 这样既介绍了话题的背景知识,又自然地导出了话题。Step2 听读 (Listening and reading ):根据对话内容设计一至两个理解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听录音。回答问题后,要求学生听读对话两遍,第一遍轻声朗读,以便熟悉录音里的语音、语调和语速,第二遍高声朗读,做到与录音同步。Step3 操练和表演(Drill and act)学生齐读对话,然后进行Group work 和Pair work。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准备仿造对话,并上台进行表演,教师根据学生语言的流利程度和表演的技巧当场进行评分。Step4 疑难解析(Explanation)对于对话中出现的重要

51、生词和词组以及重点句或难句适当进行解释并举例说明。3阅读课:阅读课的目的是通过阅读了解单元所提供的文章信息,培养学生通过词、词组、词组间关系以及句子、句子间的关系判断去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熟悉各种各样的文章体裁及其写法,并且培养学生能迅速捕捉每个自然段的主题句及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能力。Step1 激趣导入(Leading into interest)学生在阅读课文前,教师先根据课文内容,介绍文章的背景知识或相关情况,用适当的话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对所读内容有积极的心理准备,教师通过背景介绍或激趣提问的方式自然导入。如我在介绍Senior Book I Unit 3, Les

52、son 10 American English 的内容时,我采纳了吴铃老师的导入法:Well, lets talk about English language. English is a young language. It came from German and French. For example, resume ( 简历 ) is a French word. English is both an international and official language. In which countries do people speak English as their moth

53、er tongue? . How about American English?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Why did these differences come about? In the 17th century, some Englishmen went to the America and took British English with them. After then, a lot of people from European countries als

54、o went there and lived together. German, French and Spanish influenced English. As you know, America is a big “ melting pot ” ( 大熔炉). There are many races in this country and all kinds of cultures as well.这样既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英语的历史,又使学生产生了想了解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之间差异的欲望,很自然地导出了话题。在学习Senior Book I Unit 13 Lesson 50 Abraha

55、m Lincoln这一课时,我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林肯的生平:Today well read a passage about the life of Abraham Lincoln. Id like say something about his great life. Lincoln was the 16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He was born in a poor family and got a little schooling. He taught himself law and then became lawyer. At that ti

56、me slavery was still popular. He was strongly against it. In 1860, Lincoln was elected as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Soon later, the American Civil War broke out. The North was against slavery while the South was for slavery. In the end the North won and the slavery was given up. However the rich men hated Lincoln and he was shot to death in 1865. Go ahead and try to find more details about Lincolns life. 这样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