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_第1页
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_第2页
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结果与分析】1.正常血压2.夹闭颈总动脉血压升高心迷走中枢抑制=3迷走神统棲出冲戲撼少 缩血管中枢炜sZS交感神绘传出冲动増多3.刺激减压神经血压下降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S3减压神经传人冲动増多心迷走中枢兴奋 心交感中枢抑制 缩血管中枢抑制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增多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减少心率减慢、心缩力减弱小静脉舒张回心血量减少小动脉舒张外周阻力降低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4.刺激迷走神经血压下降leOmmHg-刺激迷走神经外周谛心率减慢房室传导ii度渝區心房肌收 缩力诚弱心输岀量诚少血压降低刺激迷走神经的外周端,迷走神经的兴奋传导至心脏,抑制了心脏的搏动,心脏 搏动减慢,血压下降。5.静脉注射O.1g/L

2、去甲肾上腺素0.3ml,血压升高6.静脉注射10-2g/L乙酰胆碱(0.1ml/kg体重),血压下降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心率、心缩力;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减压神经为传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中单向传导,故只有刺激减压神经,刺激 减压神经中枢端会影起血压下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迷走神经为复合神经.故刺激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外周端,迷走神经中枢端都会 影起血压下降.【实验结论】1.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心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第 1-5胸段的中间外侧柱,其轴突末梢释放的 递质为乙酰胆碱,后者能激活节后神经元膜上的 N型胆碱能受体。心交感节后神 经

3、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B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可导致心率加快,房室交界的传导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能力加强。 这些效应分别称为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和正性变力作用。(2) 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行走于脑神经干中。心迷走神经节后纤 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的 M型胆碱能受体,可导致心率减慢, 心房肌收缩能力减弱,心房肌不应期缩短,房室传导速度减慢,即具有负性变时、 变力和变传导作用一般说来,心迷走神经和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是相佶抗 的。但当两者同时对心脏发生作用时, 在多数情况下,心迷走神经的作用比交感 神经的作用占有较大

4、的优势。在动物实验中如刺激心迷走 -交感神经干,常出现 心率减慢效应。其机制比拟复杂。(3) 动脉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感受装置是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称为动脉压力感受器。动脉压力感觉器并不是直接 感觉血压的变化,而是感觉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动脉管 壁被牵张的的程度就升高,压力感觉器发放的神经冲动也就增多。在一定范围内, 压力感觉器的传入冲动频率与动脉管壁扩张程度成正比。在一个心动周期内,随着动脉血压的波动,窦神经的传入冲动频率也发生相应的变化。(4) 传入神经和中枢联系: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组成颈动脉窦神经。窦神经加 入舌咽神

5、经,进入延髓,和孤束核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的传入神经纤维行走于迷走神经干内, 然后进入延髓,到达孤束核。兔的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纤维自成一束, 与迷走神经伴行,称为主动脉神经。压力感受 器的传入神经冲动到达孤束核后,可通过延髓内的神经通路使延髓端腹外侧部的 血管运动神经元抑制从而使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5反射效应作用机制如下列图: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 通过中枢机制,使心迷走紧张加强,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 其效应 为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动脉血压下降。反之,当动 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使迷走紧张减弱

6、,交感紧张加强,于 是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血压上升。葷別脉夕斥力总壹一 器伶人冲动増多丰叨昧弓压力陋受一 器伶人冲为増零心速止咿IK崔窗压下At心nut-*在箱出倩申枢押-*小动詠1外周魁ffl 6 43障斥恆肘ff # 理小SlcnBio住交慈中枢抑制»* 耳少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血量等发生突然变化的情况下,对 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使动脉血压不致发生过分的波 动,因此在生理学中将动脉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称为缓冲神经。在切除两侧缓冲神经的狗,血压经常出现很大的波动,其变动范围可超过平均动脉压上下各 6.7kPa50mmH

7、但是,在切除缓冲神经的动物,一天中血压的平均值并不明 显高于正常,因此认为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中并不起重要作 用。3.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是指血液和组织液中一些化学物质对心肌和血管平滑 肌的活动发生影响,从而起调节作用。这些体液因素中,有些是通过血液携带的, 可广泛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有些那么在组织中形成,主要作用于局部的血管,对局 部组织的血流起调节作用。1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在化学结构上都属于儿茶酚胺。循环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来自 肾上腺髓质的分泌。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去甲肾上腺素也有一小局部 进入血液循环。肾上腺髓质释放的儿茶酚胺中,肾上腺素约

8、占80%去甲肾上腺素约占20%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有许多共同点,但并不完全相同,因为两者对不同的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结合能力不同。肾上腺素可与a和B两类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在心脏,肾上腺素与B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产生正性变时和变力作用,使心输出量增加。在血管,肾上腺素的作用取决于血 管平滑肌上a和B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的情况。在皮肤、肾、胃肠、血管平滑 肌上a肾上腺素能受体在数量上占优势,肾上腺素的作用是使这些器官的血管 收缩;在骨骼肌和肝的血管,B肾上腺素能受体占优势,小剂量的肾上腺素常 以兴奋B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效应为主,引起血管舒张,大剂量时也兴奋a肾上 腺素能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a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也可与心肌的 B 1肾上腺素能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