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达标检测(三十二)一、选择题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1下列哪项叙述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 20 种)B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C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 2 只/叶D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选 C稻田中杂草种类达 20 种,体现的是物种丰富度,属于群落水平的特征;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 2 只/对种群密度的表述,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2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一B春运期间,某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取
2、决于C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利用人工的性引诱剂诱虫,破坏了正常的:选 B据图分析可知,为种群密度,为出生率,为率,为组成,为比例。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一;春运期间某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人口的变化,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而不是出生率和率;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组成;利用人工的性引诱剂诱虫,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比例。3如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 a 点时种群的组成为增长型,c 点型Ba 点和 c 点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争程度相同C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 K 值为 2bD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
3、鱼的种群数量应处于 c 点:选 Cc 点种群增长速率大于 0,所以种群组成为增长型;c 点比 a 点种群数量大,所以 c 点种争程度较大;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应使种群的增长速率维持在最大,故捕捞后大黄鱼的种群数量应处于 b 点。4下列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C样方法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D某遗传病的时以患者家系为对象:选 B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当标记物脱落时,统计的种群密度偏大;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
4、数量,对于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遵循“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的原则进行计数,所以若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会导致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取样时选取较密的地区统计得到的数目会偏大;遗传病的应在人群中,若在患者家系中所得结果会偏大。5(2017·大庆模拟)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第 1 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B. 第 2 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 该种群 K 值为 K1D. 第 4 阶段后,种群数量也可能迅速减少:选 C由曲线斜率和基数可知,第 1 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第 2 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该种群 K 值
5、为 K2;第 4 阶段后,由于种争加剧,天敌增多等因素,种群数量可能迅速减少。6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和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如图为某地 5 年内主要植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故其在此地将持续呈“J”型增长B此地 5 年内狗牙根的数量不断减少与其和一枝黄花的竞争有关C此地 5 年内群落进行次生演替且植物丰富度呈不断增大趋势D因巢菜数量不断减少,其种群密度时应在植株密集处多取样方:选 B受限制和种争的影响,一枝黄花在此地不可能持续呈“J”型增长,A 错误;狗牙根和一枝黄花竞争关系,其数量减少主要是因竞争能力较弱,B 正确;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繁殖
6、能力和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能使此地植物的丰富度下降,C 错误;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需遵循随机取样和多取样方的原则,D错误。7研究了 8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如图的 值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组成和比例B第 24 年兔种群的组成为增长型C8兔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第 8 年兔种群密度小于起始种群密度:选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决定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与率,迁入率与迁出率,而不是组成和比例,A 错误;分析曲线可知,第 24年的 值小于 1,说明兔种群的组成为型,B 错误;8 值不断变化,兔种群数量先
7、下降后上升,并不呈“S”型增长,C 错误;前 4 年 值始终小于 1,种群数量逐渐减少,而 68 年 值大于 1,种群数量开始回升,通过计算可知,第 8 年兔种群密度小于起始种群密度,D 正确。8(2017·河南八校检测)某科研小组为研究外界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了野生桑蚕种群的数量变化与一种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甲)和人类过度开发海洋对南半球鲸捕获量的影响(结果如图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甲和图乙可知,外源性因素会影响种群的数量B不适宜采用标志重捕法桑蚕的种群密度;桑蚕种群密度增大,率也增加C长须鲸种群数量不呈“J”型增长D蓝鳁鲸在 1928 年左右的捕获量即该种群的环境容
8、纳量:选 D图甲中,上面曲线表示野生桑蚕的种群大小,下面曲线表示率,曲线反映的含义是宿主种群密度增大,率增加,宿主数量减少又导致率减小;图,四种鲸的数量在 20 世纪后期捕获量大幅降低,这些说明外源性因素会影响种群的数量,A 正确;桑蚕的活动范围较小,不适宜采用标志重捕法其种群密度;由图甲可知,桑蚕种群密度增大,率也增加,B 正确;由于环境条件的制约和人工捕捞,长须鲸种群数量不呈“J”型增长,C 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而不是捕获量,D 错误。9科学家对某岛屿的社鼠数量和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比例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曲线表示种群数量)所示,下
9、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B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大小比例维持较高水不利于社鼠种群数量的增加C当社鼠种群数量处于期时雌性明显多于雄性D该岛屿春季和春夏交更有利于社鼠种群的繁殖:选 C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大小,A 正确;由图可知,比例维持较高水(如秋季)种群数量相对较低,可见比例维持较高水不利于种群数量的增加,B 正确;春季和春夏交更时社鼠种群数量达到期,说明春季和春夏交更有利于社鼠种群的繁殖,种群数量处于期时,雌性数目接近雄性数目,C 错误,D 正确。10(2017·宁德十校联考)图 1 和图 2 表示出生率、率、净补充量(为出生率与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
10、述正确的是()A图 1 中曲线 a 代表率,曲线 b 代表出生率B海洋鱼类捕捞后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 1 的 E 点C图 2 中在 F 点有害动物最有效D图 2 中 G 点代表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选 D图 1 中曲线a 代表出生率,曲线 b 代表率;海洋鱼类捕捞后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 K/2,E 点为 K 值;在 F 点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不利于有害动物的数量;图 2 中 G 点对应图 1 中的 E 点,均表示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二、 非选择题11(2017·菏泽模拟)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团队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的两
11、样地(距约 30km),样地 1 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 35 只/hm2,样地 2 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 12 只/hm2。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从其颈部取血 4 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不同密度的种群高原鼠兔血浆皮质酮水平(g/mL)繁殖时期种群种群种群繁殖初期0.090.110.09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 请补充实验简要过程:。(2) 样地 1 和样地 2 的高原鼠兔(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群, 。是(3)为实验需要,另增加面积为 10 hm2 的样地 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兔 26 只, 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 17 只,其中 2
12、只带有标记,则该样地高原鼠兔密度约为(取整数),样地 3 对应图中的曲线为,增加样地 3 的目的是 。(4)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 。:(1)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影响,所以自变量是种群密度,对照实验中各组的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所以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应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从其颈部取血 4 mL 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2)由于两样地高原鼠兔地理,样地 1 和样地 2 的高原鼠兔不是同一种群。(3)用标志重捕法种群密度时,根据公式 NMnm,则有 N26172,得出 N221 只,样地 3 的面积为 10
13、 hm2,因此样地 3 种群密度为 22只/hm2。分析曲线图可知,样地 3 对应图中的曲线 b,增加样地 3 的目的是增加密度梯度。(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当前种群密度范围内,密度高抑制高原鼠兔种群增长,种群密度对内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种群密度对内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种间差异。:(1)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 (2)不是 两样地高原鼠兔地理(3)22 只/hm2b增加密度梯度 (4)在当前种群密度范围内,密度高抑制高原鼠兔种群增长,种群密度对内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种群密度对内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种间差异繁殖盛期0.100.080.09繁殖中期0.060.060.06繁殖末期0.070.080.0
14、812(2017·廊坊统考)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其中 a 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若图示种群每年以 倍“J”型增长,N0 为种群起始数量,t 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 Nt。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可引起该种群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2)若图示物种为长江流域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的野生扬子鳄,当 a 点后的变化曲线为、且种群数量为 K2 时,对该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其种群数量为(填“K1”“K2”或“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系统的稳定性。:(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
15、基本的数量特征。若图示种群每年以 倍“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 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 N0t。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即自然选择,可使该种群的频率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2)当 a 点后的变化曲线为且种群数量为 K2 时,说明该物种所处的环境破坏严重,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对该物种进行保护。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3)东亚破坏生产者,为维持该地区系统的稳定性,应其种群数量为 K2。:(1)种群密度 N0t13(2017·保定调研)一料,请分析回答:频率 (2)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3)K2小组对我国东部某地群落进行深入,获得有关信息资(1)小组对某块荒地中几种常见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一般采用:株/m2),取样时关键要做到。的方法是,结果如下表所示(如果 4 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物种,则该物种是,该物种在初期类似于型增长,是。年份植物20102011201220132014甲10.09.28.06.85.5乙3.02.11.10.30.1(2)下面为小组从当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 30 年中种群数量最少时是在第年,第 20 30种群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行业规范试题及答案
- 农场生产物资供应协议
- 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反馈试题及答案
- 综合复习2025年工程经济试题及答案
- 变压器购买合同书
- 2025年项目融资方案试题及答案
- 绿色仓储实践与未来发展计划
-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年度设计计划
- 2025年项目管理考试通知解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多方合作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老年教育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策略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4年延安通和电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新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U6 A learn 教学课件
- 美发店入职合同保密协议
- 2025-2030年中国肿瘤医院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茶廉文化课件
- 2024年中南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5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生产技术人员1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中国财务公司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 不分手协议书合同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