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文言断句_第1页
学案1-文言断句_第2页
学案1-文言断句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局部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学案1文言断句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词、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2022年高考对文言断句的考查除了浙江省以主观断句的形式进行考 查以外,其余都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如2022年的新课标全国卷I、U、 川,山东卷和天津卷。因此本学案主要针对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强化 客观断句的技巧,掌握断句的方法。增分突破三步断句巧判断第一步:通读文段明大意断句前应先阅读文言文片段,弄清楚文言文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在通读的时候要注意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典例1】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语段断句。周室既衰诸侯恣行

2、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 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 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选自?史记 太史公自序? 解析 首先,通读文段,大致了解整个文段的内容,文段主要讲了?孔子世家? 产生的背景。其次,借助相似结构,利用动词“追 “匡 “垂 “作等断开一些比拟明确的地方。再次,利用词性断句,如诸侯、仲尼。答案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第二步:巧抓关键来断句通过第一步,将能断的先断开,化大为小,缩小思考范围,再集中精力通 过抓关键点分析难断的句子。具体来说,关键点有两个

3、:一是词语,二是句 式。1. 词语1根据标志词断句一般要在前面停顿的5类词敬谦辞君、公、卿、夫子、臣、窃、愚,等等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如吾、余、尔、汝、彼、斯,等等发语词夫、惟、且、盖,等等关联词至假设、苟、虽、纵、向使、假设夫、至于,等等疑问词何、谁、孰、安、胡、岂,等等一般要在后面停顿的2类词语气助词也、乎、哉、与欤、尔、耳、邪、耶、矣、焉,等等对话词曰、道、言、云,等等或在前停顿,或在后停顿的词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官名、爵名、书名、庙号、年号、度量 单位、典章制度,等等从语法的角度判断它们是做主语还是宾 语,主语在前停顿,宾语在后停顿一般要在其前后都要停顿的词句首感慨词呜呼、嗟乎、噫

4、、噫嘻、悲夫,等等前后均要停顿2根据谓语成分动词、形容词断句承当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 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 性的词,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 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 点。【典例2】用斜线/给下面画波浪线局部断句。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 匹 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 徐子与余相去数步,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解析画线语句涉及的动词、形容词有:缚、使、从、挽、扶、盘跚、步、去 等。这些词语中可能做谓语的有:缚、使、从、挽、扶、步、去

5、等。然后根据 这些谓语往前和往后判断语句的停顿点。答案 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2. 句式1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如“者也这一典型的判断句式 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 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那么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 帮助;“不亦乎 “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 等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 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断句时很好的参考。如: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句子中的“如何这一句式可用于准确理解句意并断

6、句。2整句 文言文一般都比拟注重语句的整散结合,特别是整句局部,往往使用比照、 对偶、排比、顶真的修辞或者是使用对举、比照的手法等。断句时,可以通过 这些内容来判断断句点。比方:宋人或得玉 /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 /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 之。?左传襄公十五年? 句中类似的词语是“子罕和“玉人,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断 句。第三步:断后通读查连贯 断完句后,考生应通读一遍全段文字,检查句意是否完整,语意是否连贯, 句间衔接是否自然圆合,并注意是否与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相符。【即时小练】用斜线 /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冷 斋 夜 话 云 白 乐 天 每 作 诗 令 一

7、 老 妪 解 之 问 曰 解 否 妪 曰解那么 录之不 解那么又 复易之 故唐末 之诗近 于鄙俚解析 文段中说明对话、引文的 “云“曰可以看作断句的标志。注意要分清第二个“曰不是对话标志,是转述的内容,那么此处不能按对话来处理。“那么“故是句首虚词。由此,可以进行断句。答案 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那么录之/不解/那么又复易之/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参考译文】?冷斋夜话?说:白乐天每写成一首诗,一定叫一位老妇人读读,问她能理 解吗,老妇人说理解了,就存录下来。如果老妇人不能理解,就又重新更改。所以唐朝末期的诗,风格上趋于粗浅通俗。増 分突换 二突破客观型断

8、句题近年来全国卷一直以客观型断句考查为主,一般是从选文中选取一段,去掉标点,设置的停顿一般为8处左右,难度不大。考生在解题时只要遵循“ 3步 断句法,熟练运用其中的技巧,同时巧用“排除法即可准确选定答案。【即时小练】1. 2022新课标全国卷 I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 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 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

9、/公亮报/吾境 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 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解析 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此段大意为:“曾公亮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境内百 姓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丧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 上报: 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 进行搜查, 果然如此。 答案 B2. (2022新课标全国卷 n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

10、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 /用以恐喝勋贵 /簧鼓朝绅 /B. 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 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 /簧鼓朝绅 /C. 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 /用以恐喝勋贵 /簧鼓朝绅 /D. 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 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 /簧鼓朝绅 /解析 断句要充分把握前后语境,找到表达角度和表达主体,然后根据上下文 意理清人物行为和事理,再根据句子结构、特

11、殊词语和句式断开。此句是陈登 云弹劾郑承宪说的话,陈述主体自然是 “承宪,“重惩的对象是 “科场冒 籍,据此排除 A、D 两项, “用以二字说明前后构成目的关系,应断开, 排除 B 项。答案 C3. (2022新课标全国卷 川)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谓?会典?成于刘健等 /多所糜费/镌与修者 /官降珪修撰 /俄以?实录?成 /进左 中允 /再迁翰林学士 /历吏部左 /右侍郎 /B. 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 /再迁翰林学士 /历吏部左 /右侍郎 /C. 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

12、/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 /历吏部左 /右侍郎 /D. 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 中允再迁翰林学士 /历吏部左 /右侍郎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 B。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的 意思,然后再根据职位的变迁进行断句。标点如下:谓 ?会典?成于刘健等,多 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 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 历吏部左、右侍郎。答案 B4. (2022新课标全国卷 I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

13、于中 国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 /奏贬蕲州安置 /B.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 /同苏轼奏 /贬蕲州安置 /C.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 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 /同苏轼奏 /贬蕲州安置 /D.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 国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 /奏贬蕲州安置 /解析 解题时,在通读的前提下,要抓住三点:一是名词或代词,做主语时在 前边停顿,做宾语时在后边停顿。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标出

14、文段中的名词, 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二是谓语, 主要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一般情况下,出现谓语,就是一次停顿。三是特殊 结构,如介宾结构后置,后边必须停顿。此题中, “高丽入贡 与“高丽入贡 使者看似都可停顿,然 “高丽入贡使者 是一偏正短语,不是一个句子,在 此停顿不合语法标准,据此可排除 C、D 两项。从语意上看, “宰相谓其所论 语意不完整,因此在此停顿不合语意,所以可排除 B 项。答案 A5. (2022新课标全国卷II)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

15、开 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 /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 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 /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 /宇文忻等镇广陵 /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 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 /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解析 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根据词语词性、句式特点,利用排除法, 便可准确判定答案。具体做题时,要充分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 言虚词和句子结构等进

16、行断句,比拟四个选项,发现突兀之处即予以排除。此 题中“会周师定淮南所 与“会周师定淮南 ,“定为“平定义,因此 “会周师定淮南所 句意不通,据此可排除 A、B 两项。 “常慨然有立功名之 志无主语,句子结构不完整,且 “数见军旅护儿 句意不通,所以在 “护儿 后断句错误,所以答案为 D。答案 D6. 2022重庆卷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 是吾里之巫 /稍不得专其功矣。B. 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 /吾里之巫 /稍不得专其功矣。C. 无

17、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 是吾里之巫 /稍不得专其功矣。D. 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 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解析 首先,通读这段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然后抓住标志词断开比拟明 显的地方。如文中的虚词 “乃之前要断开,从而排除 D 项。“责是“要求, 索要的意思, “信是“相信的意思,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所以不会同在 一个分句里,从而排除 A 项。“去是“离开的意思, “不顾是“不回头 看的意思, “自是是“从此的意思,所以 “不顾与“自是之间应该 断开,从而排除 B 项。故 C 项

18、正确。答案 C7. 2022山东卷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B.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C.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D.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的关键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首先, 通读这句话,了解大意。然后,抓住标志词断开比拟明显的地方。如文中的虚 词“乃“以前面要断开。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 中精力分析难断处。本句是说将领接受任命后,国君命令太史占卜,举行斋戒、 颁授斧钺等活动,需要弄清楚一共是几件事,然后在不同的事之间断开即可。答案 C8. 2022湖南卷以下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