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变化物质外观或状态的变化_第1页
物理变化物质外观或状态的变化_第2页
物理变化物质外观或状态的变化_第3页
物理变化物质外观或状态的变化_第4页
物理变化物质外观或状态的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YI-CHIH1. 物理變化:物質外觀或狀態的變化。化學變化:物質外觀與 均改變的變化,產生 的物質是一大特徵。考驗試判斷下列各項變化分別屬於物理或化學變化: (1) 露珠在陽光照射下蒸發了 (2) 水結冰(3) 木炭燃燒後化為灰燼 (4) 溫度計的水銀受熱時體積膨脹了(5) 硫酸銅晶體受熱變為白色(6) 碘晶體受熱產生紫色蒸氣(7) 石蕊試紙的變色2. 純物質: 與 均一定的物質。混合物:二或多種純物質依任意比例混合而成者,不具有特定的性質。考驗考驗空氣、糖水、白金、黃銅、水銀、貝殼、冰糖、酒精、氯化鈉、水泥、汽油,上列物質中屬於純物質者計有幾項? (A)3 (B)4 (C)5 (D)6。3

2、. 質量守恒定律(拉瓦節 & 羅蒙諾索夫): 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所有物質的總質量恒等於反應後所有物質的總質量。考驗 在2AB3C 的反應中,m克的A與n克的B恰完全反應,生成r克的C,則下列關係式何者正確? (A)mnr (B)2mn3r (C)m/2nr/3 4. 元素:由一種 組成,且不能用普通的化學方法再行分解的純物質。化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依一定的比例 而成的純物質,其仍可經由化學反應再行分解出其他的純物質。 考驗下列何者是化合物? (A) (B) (C) (D)5. 金屬通性:(1)具 (2) 佳 (3) 好 (4)具 。考驗下列有關金屬與非金屬的敘述,何者錯誤?

3、(A)非金屬的氧化物溶於水呈可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 (B)黑鉛是導電性良好的金屬 (C)金屬普遍具有延展性,其中又以Au最佳 (D)水銀在常溫常壓下呈液態,導電、導熱性佳。6. 同素異形體:同一元素組成但因 方式不同而造成性質各異的 態物質。考驗(甲)氧、臭氧 (乙)白磷、紅磷 (丙)甲烷、乙烷、丙烷 (丁)水、雙氧水 (戊)石墨、金剛石、芙 (己)甲醚(CH3OCH3)、乙醇(C2H5OH) (庚)銀、水銀。上列組合中各物質間互為同素異形體者計有幾項? (A)3 (B)4 (C)5 (D)6。7. 合金:不同金屬均勻混合所形成的 。考驗下列何者屬於合金? (A)黃金 (B)白金 (C)青銅 (

4、D)紅銅。8. 原子說(道耳吞):(1) 一切物質都是由稱為原子的微小粒子所組成,這種粒子不能再分割。(2) 相同元素的原子,其原子質量與原子大小均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其原子質量與原子大小均不同。(3) 化合物是由 種類的原子以 的比例組成的。(4) 所謂化學反應,只是原子 而已,反應前後,原子的 、 及均未改變。【 】考驗1.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不同元素結合成一化合物時,組成原子的數目有一定的比例 (B)兩種元素可能形成不只一種的化合物 (C)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舊有的原子被消滅,繼而產生新的原子 (D)原子說可成功地解釋質量守恒定律。2. 貝殼、小蘇打、灰石、大理石等外觀雖然不

5、同,加鹽酸後所產生的氣體都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這事實表示此四種物質都含有 (A)二氧化碳分子 (B)碳原子和鈣原子 (C)碳原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3.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質量在核反應中不守恒 (B)質量在一般化學反應中守恒 (C)道耳吞原子說的論點有些與事實不符 (D)原子說基於核內帶正電的質子數等於核外的帶負電的電子數的事實,已然確認原子是電中性的。9. 陰極射線管:1897年 以此裝置進行實驗 外接10000V高壓電的玻璃管,管內抽氣使減壓至0.010.0001atm時,管內氣體會發光,不同氣體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當減壓至0.000001atm時,氣體光輝消失

6、,繼而產生陰極射線,其帶有 電,本質實為 。今日普遍使用的日光燈、霓虹燈及電視映像管等,其原理均與 相似。考驗下列有關陰極射線的敘述,何者錯誤? (A)在射線管外加一組平行電板下,陰極射線會向其中的正極板偏折 (B)陰極射線的發現證實了原子並非不可分割的粒子 (C)陰極射線屬於電磁波,以光速進行 (D)電視映像管內有陰極射線的存在,而時下方興未艾的液晶顯示器則否。10. 原子模型:布丁-葡萄乾原子模型 行星式原子模型 電子雲式原子模型。考驗 下列有關原子結構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一中性原子失去電子時,該原子就帶正電 (B)原子核占有原子極小比例的空間,但占有極大比例的質量 (C)原子內

7、質子與中子的質量總和約可決定該原子的質量 (D)電子在原子核外均勻分布,各自依圓形軌道繞核運轉。11. 原子序:核內的 核外的 。(因整個原子呈 性)質量數:核內粒子數的總和,即 。考驗某原子M的負離子M3含有電子數、中子數分別為10及14。則此原子之原子序Z和質量數A分別為多少? (A)Z7,A14 (B)Z7,A24 (C)Z13,A24 (D) Z13,A27。12. 元素中文命名原則:(1)先視 (2)若為固態,進而判定是否為 。 <註> 依命名原則各元素分從 、 、 、 等部首。 考驗下列有關元素的中文命名的敘述,何者錯誤? (A)氮在常溫下為化性安定的氣體,得以沖淡空氣

8、中氧的濃度,因而得名 (B)氯是黃綠色的氣體,因而得名 (C)中文命名若從石部,則該元素在常溫下必為固態之非金屬 (D)中文命名若從水部,則該元素在常溫下必為液態之非金屬。13. 氧化反應:<狹義> 物質與 化合的反應。考驗下列何項反應不屬於氧化反應? (A)呼吸作用 (B)鋼絲絨生鏽 (C)大理石與鹽酸作用 (D)鎂帶的燃燒。 14. 活性:物質進行化學反應的難易程度。考驗1.試解釋下列現象:(1) 充氮保鮮(2) 博物館內古銅器陳列數量遠超越古鐵器(3) 燃燒難易程度:NaZnCu2.為探討金屬對氧的活性大小,最理想的實驗方法為比較其 (A)金屬光澤(B)燃燒的難易 (C)硬度

9、 (D)酸鹼度。15. 催化劑:既不是反應物,也不是生成物,但實際參與化學反應且促使 改變的物質。反應後其本質 ,質量亦不增不減。考驗下列各反應中所標示之物質,何者不是扮演催化劑的角色? (A)雙氧水製氧反應中的二氧化錳 (B)傳統碳-鋅乾電池中的二氧化錳 (C)酯化反應中的濃硫酸 (D)哈柏法製氨中的鐵粉。 16. 分子式:化學式的一種,用以表達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 和 。考驗下列何者不是分子式? (A)C12H22O11 (B)CO2 (C)C2H5OH (D)CCl4。17. 化學反應式:世界通用且精簡的化學反應表示法。<註> 書寫原則:(1)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 (2

10、)用箭號表示化學反應的方向 (3)均衡化學反應式(根據 )。考驗1.從化學反應式可以知道 (A)反應速率 (B)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 (C)反應物消耗量與產物生成量的關係 (D)以上皆是。2.下列有關化學反應式的寫法,何者錯誤? (A)反應物寫在左邊,生成物寫在右邊 (B)反應式的寫法必須根據實驗結果,不能憑空杜撰 (C)反應物與生成物的係數總和必相等,以符合原子不滅定律 (D)化學反應式必須遵循質量守恒定律。3.一莫耳丙烷完全燃燒,可生成 莫耳的二氧化碳。18. 原子量:各元素原子間的 。考驗氧的原子量16,硫的原子量為32,表示 (A)一莫耳氧原子的重量為一莫耳硫原子重量的1/2倍 (B)一

11、個氧原子重16克 (C)一莫耳硫分子重32克 (D)16克的氧氣內含3×1023個氧原子。19. 分子量:各分子間的 。一般透過分子式中所含原子的種類、數目及 ,可算出分子量。考驗1.化合物甲、乙、丙的分子量分別為10、18、24,甲和乙反應生成丙,則其可能的均衡化學方程式為 (A)甲乙丙 (B)甲2乙丙 (C)2甲2乙2丙 (D)3甲乙2丙。2.下列各物質的分子量的大小關係: (甲)蔗糖 (乙)澱粉 (丙)硫酸 (丁)二氧化碳 (戊)碳酸鈣。(S=32、Ca=40)20. 莫耳:化學界用以表示物質所含粒子(如電子、原子或分子等)數量的單位。<註> 1 mol 個考驗1.

12、在9.2克的乙醇中含有 莫耳分子、 個原子、 個氫原子。2.下列各化合物中,何者所含氧原子的數目最多? (A)0.96克的臭氧 (B)1.38克的乙醇 (C)3×1022個葡萄糖分子 (D)0.04莫耳的乙酸乙酯。21. 有機化合物:含 的化合物。但依慣例,下列五項化合物仍屬無機化合物:(1) :例.CO、CO2(2) :例.CaCO3、Na2CO3、NaHCO3(3) :例.KCN(4) 硫氰化物: 例.KSCN(5) 氰酸鹽: 例.NH4OCN考驗1.下列有關有機化合物的敘述,何者正確? (A)有機化合物一定要靠有生命的細胞才能夠產生 (B)石油醚是屬於醚類的有機化合物 (C)汽

13、油是由有機化合物中的烴類所組成的混合物 (D)經檢驗發現某化合物於受熱分解時所產生的氣體可使石灰水混濁,藉此可判定該化合物屬於有機化合物。2.下列物質何者不能算是有機化合物? (A)CCl4 (B)C2H5OH (C)NaCN (D)HCONH2 。3.有機化合物的數量遠超過無機化合物的主要理由: 22. 乾餾: 加熱分解的過程。考驗1.檢視竹筷子乾餾的產物,可推論竹筷子中的成分元素至少含有 。2. 檢視竹筷子燃燒的產物,可推論竹筷子中的成分元素至少含有 。3.下列有關竹筷子乾餾實驗的敘述何者錯誤? (A)將竹筷子用鋁箔包裹是為了使受熱面加大,以達到均勻加熱的目的 (B)冒出的濃煙中含有H2、

14、CH4、CO、CO2 (C)產物中黏性大的液體是焦油 (D)乾餾後剩下質鬆多孔的固體。23. 烴類( 化合物):分子式中僅含 和 兩種元素的化合物。考驗1. 汽油( )、天然氣( )和液化石油氣( )的主要成分均屬於 類。2. 石油醚屬於 類。3. 蠟燭燃燒、酒精燃燒、汽油燃燒的產物均為 和 。24. 無鉛汽油:污染程度較低的新油品,有別於添加 (TEL)的傳統高級汽油。考驗下列有關無鉛汽油的敘述,何者錯誤? (A)使用無鉛汽油可減少空氣污染,避免鉛中毒 (B)若使用傳統含鉛汽油的汽機車,則需加裝觸媒轉化器 (C)目前傳統高級汽油已全面停用,中油繼92、95無鉛汽油之後,又新推出98無鉛汽油

15、(D)辛烷值愈高的無鉛汽油,抗爆震力愈佳,但在選用時仍需考慮引擎構造是否合適。25. 辛烷值:各油品在引擎中燃燒時, 程度的參數。<註> 辛烷值之基準的設定以正庚烷為 ,以2,2,4三甲基戊烷(異辛烷)為 。考驗1.下列哪一項措施無法降低汽油在引擎中燃燒的爆震程度? (A)添加正辛烷 (B)添加四乙基鉛 (C)添加支鏈烴 (D)添加甲苯等芳香烴。2.95無鉛汽油意指 (A)爆震程度較92無鉛汽油高 (B)以無爆震為想理百分值,該油品則具有95%的安定性,5%的爆震性 (C)由95%異辛烷5%正庚烷混合所得的油品 (D)燃燒時爆震程度與95%異辛烷5%正庚烷混合油相同的油品。26.

16、變性酒精( 酒精):添加 的酒精。有毒,常加染料以示區別。考驗酒精的分子式為 、示性式為 、結構式為 ,其水溶液呈 性,若用做工業燃料或溶劑,則常混以有毒的 ,是為變性酒精。27. 酯化: 。考驗下列有關酯的敘述,何者錯誤? (A)呈中性,難溶於水,且密度比水小 (B)低分子量的酯具水果香 (C)可用作香料或溶劑 (D)脂肪即屬酯類之聚合物。28. 聚合物:由一種或多種 經由 或 的方式,連結而成的巨分子。<註> 分子量至少在 以上,大多在 以上。考驗 (A)單體為氯乙烯,一種單體 (B)加成聚合 (C)為分子量龐大的巨分子結構 (D)受熱到148時,會放出有毒的氯氣(Cl2)。2

17、.下列物質何者分子量最小? 29. 熱塑性聚合物: 狀聚合物受熱時,有軟化或熔化的現象。熱固性聚合物: 狀聚合物受熱時,有硬化或固化的現象。考驗1.下列有關聚乙烯的描述,何者有誤? (A)簡稱P.S. (B)加成聚合(C)鏈狀聚合物 (D)熱塑性聚合物。2.下列各項聚合物與性質或用途的對應關係,何者有誤? (A)耐綸:熱塑性、強韌有彈性,可作降落傘、釣魚線、絲襪 (B)保特瓶:熱固性、遇熱變硬,可作容器,回收價值高 (C)保利綸:不易導熱與導電、能耐有機酸、醇、與鹼,易溶於烴類溶劑 (D)聚氯乙烯:不導電、抗蝕性佳、易染色,可作雨衣、玩具、電線包覆材料。30. 天然聚合物:源自天然的聚合物。例

18、.澱粉、纖維素、蛋白質、天然橡膠。合成聚合物:源自人工合成的聚合物。例.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合成樹脂。考驗下列何者屬於可回收重複的合成聚合物? (A)耐綸 (B)蛋白質 (C)纖維素 (D)輪胎。31. 皂化: 。考驗1.有關皂化反應的敘述,何者錯誤? (A)反應物為油脂和鹼性物質(B)乙醇用作催化劑 (C)產物為脂肪酸鈉和丙三醇 (D)肥皂呈鹼性,故具滑膩感。OO- Na+32. 鹽析:皂化完成後,加入 ,因肥皂不溶於食鹽水,故浮在液面與 分離,此一過程稱之。 【原理解析】 .-CH2-CH2-CH2-CH2-CH2-CH2-CH2-C 肥皂分子在水中呈游離狀態,主體為長碳鏈的陰離子團,因帶

19、 電彼此排斥而分散;在引入飽和食鹽水後,高濃度之Na足以將肥皂陰離子團之負電完全覆蓋,繼而藉由肥皂分子是為 粒子的特性,相互 成塊浮現於 層。 考驗 試解釋下列各種現象:(1) 河川出海口常易形成沙州或三角洲。(2) 豆漿在加入食鹽和酸醋後即形成顆粒較大的鹹漿。(3) 在豆漿中加入適量石膏,可形成豆花或豆腐。33. 肥皂:經由 反應製成的清潔劑。合成清潔劑:多為 產品。考驗下列有關肥皂與合成清潔劑的比較,何者錯誤? (A)去污原理相同 (B)溶於水後,前者呈鹼性,後者大多趨於中性 (C)國際油價調漲,後者受到的衝擊較大 (D)合成清潔劑在使用後務須清洗乾淨,以免殘留在食物或皮膚上;肥皂則無此顧

20、慮 (E)肥皂在食鹽水或硬水中,溶解性低,喪失原有洗滌功能;合成清潔劑則無此限制。34. 清潔劑的去污原理:清潔劑分子 端插入油滴之中,再由的 端將之牽引至水中,水一沖,油污即去。考驗1.下列各項敘述何者錯誤? (A)清潔劑分子之長碳鏈端具親油性 (B)清潔劑分子之親水端散布在水中 (C)清潔劑的去污效果主要是由親油端作用完成 (D)肥皂和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相同的。 2.下列有關洗衣粉的敘述,何者錯誤? (A)同時具有親水端和親油端 (B)號稱軟性者為直鏈結構 (C)號稱硬性者屬於微生物不易分解結構 (D)硬性者易造成泡沫公害,軟性者則無環保顧慮。35. 靜電感應:帶電體靠近電中性體時,誘導之

21、餘促使電荷分離,近端感應衍生 , 遠端則成 的現象。考驗下列有關靜電感應的敘述,何者錯誤? (A)感應時,近端產生異名電(B)感應時,被感應的金屬導體內自由電子的流向與帶電體有關 (C)帶電體與一電中性的物體發生感應後,電量會減少 (D)感應屬於超距現象,不需接觸,但距離愈近,感應愈強,被感應者電荷分離數量愈多。36. 庫侖定律:任兩帶電體之間,必存在有靜電力,此力大小與兩者 成正比,而與兩者 成反比。考驗1.甲、乙、丙三帶電體電量分別為q、2q、3q,距帶有Q電荷的帶電體分別為r、2r、3r處,則甲、乙、丙三者所受靜電力大小比為 。2.如下圖,甲帶電體的電量為乙帶電體的4倍,甲、乙均固定不動

22、,今取一小正電荷,欲使其在甲、乙連線上維持靜止,則需放在 區,距甲 cm處。區區區3 cm甲乙3.如下圖,甲帶電體的電量為乙帶電體的4倍,甲、乙均固定不動,今取一小負電荷,欲使其在甲、乙連線上維持靜止,則需放在 區,距甲 cm處。區區區3 cm甲乙37. 導 體:電阻小,導電力佳的物體。絕緣體:電阻大,導電力差的物體。考驗導體和絕緣體的區別主要是導因於下列哪一項因素? (A)原子的存在 (B)原子核的存在 (C)電子的存在 (D)導電粒子的存在。38. 摩擦起電:兩 互相摩擦時,有部分 由一方轉移至另一方,使兩物體 分別帶等量異名電的方法。考驗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將保麗龍剝碎時,常有碎屑

23、附於手上,可能是摩擦起電的現象 (B)用塑膠尺在頭髮上摩擦後可吸引小紙屑 (C)上述之塑膠尺如果帶負電,則頭髮必帶正電 (D)小紙屑可被塑膠尺吸引,則小紙屑必帶電。39. 感應起電:利用 原理,使導體內正負電荷分離,進而使導體帶電的方法。考驗1.經絲絹摩擦過的玻璃棒接近一金屬球,再以導線連接金屬球與地面,則 (A)電子由地面經導線流向金屬球 (B)質子由地面經導線流向金屬球 (C)電子由金屬球經導線流向地面 (D) 質子由金屬球經導線流向地面。2.兩絕緣金屬球互相接觸,其旁置一經毛皮摩擦過的塑膠尺,如欲使兩球分別帶有正、負電,其步驟為 (A)拿走塑膠尺,再分開金屬球 (B)分開金屬球,再拿走塑

24、膠尺 (C)塑膠尺與金屬球接觸一下,然後再分開金屬球 (D)用手碰觸一下金屬球,再拿走塑膠尺,然後再分開金屬球。40. 接觸起電:將帶電體與導體直接接觸,在電荷重新分配後,使導體帶電的方法。考驗下列有關接觸起電的敘述,何者錯誤? (A)帶電體與導體接近而未接觸之際,已出現感應起電的現象 (B)接觸之際,近端之異名電有彼此相消的現象 (C)接觸後,帶電體所帶電量減少了 (D)接觸起電完成後,導體所帶電性與原帶電體所帶電性相同。41. 基本電路:至少包含三項組件:(1) (2) (3) 。考驗 1.基本電路之組件設計分別與(甲)電壓、(乙)電流、(丙)電阻中哪一項物理量相對應: (1)電源: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