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 施工导流2.1 导流标准本电站工程规模为中型,属三等工程,主要永久性挡水及泄水建筑物为级建筑物,根据部颁 SDJ338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规定相应的临时建筑物为级,因此根据规范对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划分,选取 5 年一遇重现期洪水作为导流设计标准。2.2 坝体施工临时度汛标准 施工期间当坝体高度高于围堰后,其临时度汛洪水标准根据部颁SDJ338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表 2.2.3 规定如下:混凝土坝当库容1.0 亿 m3,按全年 P=2%频率流量设计;0.1库容1.0 亿 m3,按 P=5%频率流量设计;库容0.1 亿 m3,按 P=10%频率流量设计。2.3 导
2、流方式及导流时段2.3.1 导流方式 由于河床狭窄,两岸较陡,洪枯流量变幅较大,不具备分期导流及明渠导流条件,因此选用断流围堰,隧洞枯期导流方式。2.3.2 导流时段 导流时段选择原则是导流工程费用增加不多的前提下,基坑施工期最长,经比较分析选定 11 月 6 日至次年 5 月 25 日(六个月两旬)作为枯期导流时段,相应导流流量为 466m3/s,22.4 导流程序根据坝址所在河段的地形特征和水文特点选定枯水期右岸导流洞导流,汛期基坑过水的导流方式,后期坝体予留缺口实现全年施工。导流程序如下: (1) 筹建年 11 月初第一年 10 月下旬,进行导流洞施工及两岸坝肩开挖,为第一年 11 月上
3、旬截流创造条件。 (2) 第一年 11 月 6 日第二年 5 月 25 日,主河道截流,堆筑围堰,同时进行基坑开挖及浇筑垫层砼,隧洞导流,导流流量为 466m3/s。 (3) 第二年 5 月 26 日第二年 11 月 5 日,围堰过水,基坑淹没,导流洞与基坑联合度汛,大坝停止施工。 (4) 第二年 11 月 6 日第三年 5 月 25 日,继续坝体砼浇筑,坝体中孔在汛前已施工完毕。5 月 25 日前坝体升高至 868.00m 高程,以确保汛期全年施工。 (5) 第三年 5 月 26 日第三年 11 月 5 日,本汛期度汛按频率 p=5%全年洪水标准设计,相应流量为 3370 m3/s。此间洪水
4、由导流洞、坝体中孔联合泄流,坝体全年施工,至第三年 10 月初坝体浇筑完毕,导流洞 11月初下闸封堵,围堰拆除,第三年 12 月底第一台机组发电。2.5 导流设计2.5.1 导流建筑物设计2.5.1.1 导流洞设计(1) 工程地质及洞线布置根据枢纽布置和河谷地形特点,同时考虑两岸地质情况,将导流洞3布置于右岸是合适的。导流洞位于坝址右岸,主要穿越栖霞组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灰岩及部分裂隙带。进口 0-006.170+017.00m 桩号段及出口0+411.000+446.00m 桩号属于类围岩,由于边坡裂隙发育,边坡稳定性较差,建议清除上覆覆盖层。隧洞 0+446.000+503.57m 埋深 0
5、17m,隧洞埋深较浅,上部又有崩塌堆积体,受裂隙影响,围岩稳定性差,属类围岩,出口穿过 S2 暗河,可能会产生岩溶涌水,建议进行明挖处理。隧洞 0+017.000+411.00m 桩号处地下水位变动带,可能发育溶洞;该段岩体属微新岩体,呈中厚层至厚层状结构,完整性好;洞向与岩层走向大角度相交,围岩基本稳定;属类围岩,受裂隙影响,局部可能有小型不稳定块体。类围岩洞段长 396m,占 87.6%(隧洞长按不计明挖段的 452m 计算,下同) ,类围岩洞段长 56m,占 12.4%,类围岩洞段需进行支护处理。由于坝址所在的河段较直,导流洞在平面上两次转弯,从进口至第一个转弯点轴线走向为 S82.8E
6、,转弯半径为 80m,第一个转弯段终点至第二个转弯段起点洞轴线走向为 S62.2W。转弯半径为 70m。从第二个转弯段终点至出口洞轴线走向为 S17.2W。进、出口围岩厚度均大于 1.65 倍洞宽,洞身埋深大于 2.5 倍洞宽。导流洞洞长为 446.00m,底坡为2.242。(2) 导流洞进出口型式选择 导流洞进、出口底板高程的确定导流洞进、出口高程主要考虑截流难度,尽量减少导流洞进、出口4明挖,使导流洞进出口高程高于常枯水位线,从而使进出口施工少受河水影响等因素,将导流洞进口高程定为 801.00m,出口高程定为800.00m。 导流洞进、出口形式选择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无法修建交通通道至导
7、流洞进口,所以在进口明渠段设置导流洞闸门井和喇叭口的难度极大。为减少局部水头损失,提高导流洞泄流能力,避免气蚀的发生,导流洞进口 0-006.170+000.00m 桩号左右边墙向河床扩散,扩散角为 5,顶拱斜率为0.2。出口扩散角为 5。 导流洞闸门井设计导流洞闸门井设置于导流洞桩号 0+041.77m 处,井顶高程为 823m。闸门的运输及安装均由导流洞施工支洞进入。 导流洞断面设计导流洞断面设计为城门洞型,主要考虑如下因素:导流洞在大部分时间内均为无压流运行,门洞型断面可以获得较大的过水断面;门洞型断面的边墙、底板均为平面,便于开挖控制,底部较宽,施工场地较大,便于施工机械工作;有利于减
8、少截流落差,降低戗堤高度。经水力学计算,选定导流洞断面为 79m(宽高),城门洞型,顶拱中心角为102654,顶拱半径为 4.5m,直墙高 7.33m。由于隧洞所经过的围岩分别有、类围岩,岩性不同,洞身成洞条件亦不同,类围岩衬砌厚度取 50cm。断层破碎带和进、出口洞段,衬砌厚度按 150cm 设计。各衬砌段的衬砌厚度请详见导流洞设计图。52.5.1.2 围堰设计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 规定,本方案的围堰为级建筑物,围堰按枯期五年一遇洪水设计,枯水时段 11 月 6 日次年 5 月 25 日共六个月两旬,流量 466m3/s。经水力学计算,上游围堰挡水水位为815.3
9、1m,相应下游围堰挡水水位为804.63m,上、下游水位落差为 10.68m。上、下游均为土石不过水围堰。围堰设计原则:必须保证其在挡水期边坡稳定且防渗性能良好,对浸入堰体的水体具备上堵下排的功能。 表 2-5-1 围堰主要设计指标序号项目单位上游围堰下游围堰1围堰级别级建筑物2围堰挡水流量m3/s4663堰型土石不过水围堰4顶高程m816.00805.50.005顶宽m1086顶长m72.80677堰体最大高度m1778堰基覆盖层厚度m10129围堰防渗型式高喷板墙加土工膜高喷板墙(1) 上游围堰设计 堰体结构设计 上游围堰堰顶高程816.00m,挡水水位815.31m,河床底高程799.0
10、0m,最大堰高 17.0m,堰顶宽 10.0m,堰顶长度 72.80m,堰基覆盖层最大深度为 10.0m。由于上、下游围堰堰型均为不过水围堰,第一个汛期过后必须恢复已被冲毁的上、下游围堰至原设计高程。堰体由戗堤块6石、反滤层、土石混合料、防渗体组成。排水棱体由截流戗堤堆筑体形成,排水棱体顶高程807.00m,顶宽为 8m,上下游边坡均为 1:1.5。堰体上游面由外至内分别为护坡块石(厚 3m)和反滤料(厚 1.5m) ,上游边坡为 1:1.75。下游面高程807.00m 至堰顶高程边坡为 1:1.75。经计算,上游围堰的最不利滑动面滑动安全系数为 2.239,满足规范要求。 围堰防渗体设计为形
11、成大坝基坑干地施工条件且防止围堰发生渗流破坏,堰体内设置有防渗体。根据高喷板墙施工速度较快的特点,确定809.80m 以下堰体及堰基覆盖层为高喷板墙防渗,选定 11 月 6 日至 12 月 25 日(一个月两旬)为高喷板墙施工期,相应该施工期五年一遇洪水流量为 236m3/s,相应上游水位为809.30m,高喷板墙施工平台高程确定为809.80m。防渗板墙最小厚度 30cm,嵌入基岩 50cm,组成全封闭垂直防渗体系。堰芯填筑料为最大粒径小于 15cm 的夹土石碴,以利于高喷造孔,河床覆盖层为崩塌堆积块石、碎石及冲积砂卵砾石混杂堆积,适合建造高喷板墙。高程809.80m 以上堰体防渗,采用复合
12、土工膜防渗,近年来国内有很多工程采用,实践证明施工简单,不需专门机械设备,施工进度较快。为便于和堰体分层碾压 1.5m 的层厚相适应,土工膜结构采用“之”字形布置,折皱角度按与风化料边坡自然休止角(32)相同布置,即 1:1.6。为防止大块石顶破土工膜,在其上下游各 1m2m 范围内铺设风化料。高喷板墙与土工膜连接处采用盖帽砼相连。(2) 下游围堰设计 堰体结构设计7下游围堰堰顶高程为805.50m,挡水水位804.63m,河床底高程798.50m,最大堰高 7.0m,堰顶长度 67.0m,堰基覆盖层最大深度为12m,堰顶宽 8m,堰体由护坡块石、夹土石碴、防渗体组成,上下游边坡均为 1:1.
13、5。经计算,上游围堰的最不利滑动面滑动安全系数为1.521,满足规范要求。 围堰防渗体设计下游围堰及基础覆盖层采用高喷板墙防渗,防渗板墙最小厚度30cm,嵌入基岩 50cm,堰芯填筑料为最大粒径小于 15cm 的夹土石碴,以利于高喷造孔,河床覆盖层为崩塌堆积块石、碎石及冲积砂卵砾石混杂堆积,适合建造高喷板墙。(3) 上下游围堰与岸坡结合设计 堰体与岸坡结合部位为防渗 薄弱环节,应认真处理。下部高喷板墙与岸坡的结合,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边孔与岸坡基岩的结合不能闭合,需待高喷板墙施工完后,挖出端部墙体,与岸坡基岩之间回填防渗粘土,并夯实。堰体上部土工膜防渗体施工,首先需清除轴线上下游各 1m 岸坡
14、的覆盖层,在其上浇筑厚 1.0m 的剌墙砼,形成锚固槽,将土工膜条带预埋于其中。由于堰体将产生沉陷,土工膜与两岸岸坡联结结构必须适应堰体变形的要求。设计采用将联结结构部位的土工膜设置折皱伸缩节以释放应力的办法使其适应变形。(4) 上下游围堰度汛保护措施由于上下游围堰均为不过水围堰,不需采用护面措施,但是在围堰开始过流前,先对基坑进行预充水至805.50m,形成水垫,尽量减小洪水8对上、下游围堰的冲刷。水位消退后重新堆筑已被冲毁的上下游围堰,使其顶高程恢复至原设计高程。(5) 厂房围堰设计厂房为建筑物,根据部颁 SDJ338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规定相应的临时建筑物为级。选取 5 年一
15、遇重现期洪水作为厂房围堰设计标准,选择枯期 11 月 6 日至次年 4 月 25 日(五个月两旬)为施工时段。相应流量为 249m3/s,对应水位为 780.10m。厂房围堰采用铅丝笼护坡、土石混合料填筑结合部分预留岩坎方式,围堰和岩坎高程定为 781.00m。2.5.1.3 截流设计(1) 截流时段选择 根据水文资料,北盘江一般从 10 月中旬进入枯水期。结合进度安排和设计规范要求考虑,截流时间确定在 11 月上旬。(2) 截流流量选择善泥坡坝址处月平均流量见表 2.5-2。表 2-5-2 善泥坡坝址处月平均流量表月 份十月十一月10%(频率)34115720%(频率)243126根据主体工
16、程及导截流工程的规模和条件,按照规范规定的标准,采用五年一遇月平均频率流量作为截流设计流量,相应于 11 月月平均P=20%频率流量为 126m3/s。(3) 截流方式选择9 选择截流方式时考虑了以下因素: 立堵截流准备工作简单,造价低,且国内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河床右岸从导流洞施工支洞可直接设置交通洞至上游围堰。 根据上述情况,本工程采用立堵法截流。龙口设在左岸,自右岸向左岸进占。戗堤顶宽 8m,上、下游边坡均为 1:1.5,戗堤顶高程为807.00m,戗堤总长 42m,预留龙口宽 30m,戗堤堤头设计边坡为 1:1.5。(4) 截流水力条件及截流材料选择 戗堤预进占 10 月下旬进行,采
17、用一般石碴抛投,石料最大粒径为0.76m,预进占段抛投总量为 0.49 万 m3(含 30%流失量) 。龙口段宽度为 30m,按 126m3/s 流量设计,截流最大落差为 4.45m,最大平均流速为 5.14m/s,适当备部分大块石,可满足截流要求。龙口段总抛投量 0.44 万 m3(含 30%流失量)。龙口水力学指标见表 2-5-3。表 2-5-3 龙口不同宽度水力学指标计算成果龙 口 宽 度计算项目单位30252015105上游水位m803.06603.66804.56805.61805.97806.15导流分流量m3/s9.9220.0739.2066.3388.4399.44龙口分流量
18、m3/s111.2999.7874.7241.7113.980.48戗堤渗流量m3/s3.776.7711.8018.0523.5027.09下游水位m802.26802.26802.26802.26802.26802.26龙口流态淹没流非淹没流非淹没流非淹没流非淹没流非淹没流绝对落差m0.801.402.303.354.104.45轴线平均流速m/s3.964.855.144.583.681.87单宽流量m3/sm8.7111.6413.889.815.090.67单宽能量tm/sm6.9716.3031.9232.8520.872.99备 注102.5.1.4 基坑排水(1) 大坝基坑排水
19、本电站基坑排水主要为初期排水,后期的经常性排水设备则适当采用初期排水的设备。 初期排水包括基坑积水和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由于上、下游围堰都设有高喷防渗板墙,所以堰基渗流很小。基坑积水量约为 16.88 万m3,考虑在 3 天内抽干,排水流量为 2345m3/h。根据初期排水扬程,选择基坑排水水泵为 12sh-13A 型 1 台和 12sh-28 型 3 台,另考虑备用 1 台。设备特性见表 2-5-4。(2) 厂房基坑排水厂房基坑排水按相同原则考虑。厂房基坑积水量约 1.8 万 m3,同样按 3 天排干基坑,排水强度为 250m3/h,根据排水扬程,选择排水泵为12sh-28 型 1 台,另考
20、虑备用 1 台。设备特性见表 2-5-4。表 2-5-4 基 坑排 水 设 备 表扬程转速功率设备台数备用台数水泵型号流量m3/hmr/minkw12sh-2860014147040421112sh-13A700241470751合计522.5.1.5 施工度汛及封堵蓄水(1) 施工度汛 根据施工总进度的安排,截流后第一个汛期,基坑过水,坝体浇筑至805.00m 高程,导流洞与基坑联合泄流。截流后第二个汛期到来前,坝体浇筑到868.00m 高程,该高程下相应库容 0.39 亿 m3,根据部颁SDJ338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规定,施工度汛标准按二十年一遇洪水、相应流量为 3370m3
21、/s 设计,经计算,该流量从导流洞和坝体中孔联合下泄,导流洞泄流量为 1231m3/s,洞内水流流速为20.71m/s;坝体中孔泄流量为 2139 m3/s,水流流速为 22.28m/s;坝前水位为 867.00m,低于坝体挡水断面顶高程,坝体可继续施工。(2) 下闸蓄水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导流洞于第三年 11 月初封堵,根据水库蓄水分析计算,第一台机组将于第第三年 12 月月底初开始发电。2.5.1.6 导流洞的施工导流洞施工是控制总进度关键工程项目之一,计划筹建年 11 月开工和第一年 10 月底完建。(1) 进出口明挖工程导流洞进口高程分别为801.0m,出口高程分别为800.0m,为使
22、进出口开挖和砼浇筑能在干地施工,采用设置浆砌石围堰和预留岩坎方式挡水,挡水标准选用枯期六个月两旬(11 月 6 日5 月 25 日)P=20%12频率流量 466m3/s 作为设计流量,进、出口围堰相应高程分别为806.50m 和804.63m。进口由于坡度较陡,无法形成工作面,所以进口的开挖待洞身开挖完成后才能进行。出口开挖按自上而下梯段原则进行,初期采用手风钻打孔爆破,人工扒碴,后期当开挖面扩大后,钻孔及出碴设备进入工作面,采用潜孔钻打孔爆破,推土机集碴,3.1m3装载机配 20t 自卸汽车出碴。(2) 洞挖工程 施工支洞布置由于受汛期洪水的限制,汛期不便于从出口进入主洞施工,且主洞出碴与
23、出口施工也会发生干扰,故设置施工支洞。根据导流洞施工进度和公路布置要求,在导流洞进口附近设置一条施工支洞,支洞进口高程按 20 年一遇洪水标准考虑,相应流量为 3370m3/s,对应水位为为813.40m,所以进口高程定为 814.00m。导流洞施工支洞与导流洞平面相交于 Z10点,为导流洞封堵闸门的运输及安装通道。施工支洞在 Z4点分一叉洞作为导流洞施工通道,在 Z7点分一叉洞作为上游围堰施工通道。支洞断面尺寸考虑施工交通要求设计为 7m6m 城门洞型(宽高) 。 导流洞开挖 a.开挖程序 导流洞开挖分上、下两半部进行,先开挖上半部,导流洞开挖时,分别从出口和支洞与主洞交叉处向上下游多工作面
24、掘进。待导流洞上半部工作面开挖完成后,再进行导流洞下半部扩挖。13 b.开挖施工方法 导流洞洞身段开挖施工方法采用常规的钻孔爆破法。对于地质条件较好的类围岩,上半断面开挖使用三臂钻车打孔,非电引爆,周边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下半断面采用履带式钻机打垂直孔,周边采用水平孔预裂或光面爆破。采用 3.1m3装载机配 12.5t 自卸汽车出碴,石碴通过施工支洞运至右岸 1 号弃碴场。一期采用喷锚支护。喷砼厚 1015cm,顶拱设置锚杆。采用三联机喷射砼,锚杆台车打孔,人工安装锚杆,注浆机注浆。c.导流洞开挖进度上半部类围岩按日进尺 6m,平均月进尺 150m 考虑;对类围岩按日进尺 4m,平均月进尺 10
25、0m 考虑。下半部扩挖按平均月进尺 180m考虑。(3) 砼浇筑导流洞砼量为 1.20 万 m3(包括施工支洞),其中喷砼 0.25 万 m3,由施工单位临时拌和系统供给。砼的运输和入仓方式,因浇筑部位而异: 导流洞进出口浇筑该部位主要是底板和边墙砼,其量不大,采用砼搅拌运输车或自卸汽车运输砼,溜槽入仓方式。 闸门井砼浇筑闸门井因断面小,砼可通过运输车或自卸汽车运输,溜槽入仓方式。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导流洞洞身钢筋砼衬砌14导流洞洞身钢筋砼衬砌按先顶拱边墙、后底板的顺序施工。顶拱和边墙钢筋砼衬砌采用开挖一次形成后衬砌的方式,待顶拱和边墙钢筋砼衬砌完成后,进行底板衬砌施工。边顶拱钢筋砼采用钢
26、模台车立模,钢筋台车绑扎钢筋,砼用搅拌运输车运送,由砼泵车输送入仓,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底板钢筋砼采用拉模施工,搅拌运输车运送砼直接入仓,插入式和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导流洞洞身钢筋砼根据温控、浇筑等要求,9m12m 为一浇筑段。 导流洞灌浆导流洞灌浆按先回填灌浆,再固结灌浆的顺序进行,回填灌浆待衬砌砼达到 70%强度后尽早进行,固结灌浆在回填灌浆后 10 天左右进行。(4) 导流洞堵头施工 导流洞封堵时间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综合考虑坝体度汛要求、坝体浇筑进度以及堵头施工工期、水库蓄水发电时间等要求,确定导流洞将于第三年 11 月初下闸。 堵头施工堵头施工时,由导流洞洞身钢闸门挡水,堵头开
27、挖及砼浇筑均由导流洞出口进入施工,开挖齿槽采用手风钻打孔爆破,堵头采用微膨胀砼浇筑,砼由搅拌运输车供给泵送入仓。2.5.1.7 围堰施工(1) 围堰施工程序截流后,同时堆筑上游围堰809.80m 以下及下游围堰堰体,然后同15时进行高喷板墙施工,板墙完工后,开始基坑排水,之后进行大坝基坑开挖、砼填筑,与此同时,进行围堰上部堰体的填筑施工。(2) 上游围堰施工上游围堰总堆筑量 4.07 万 m3,戗堤料、护坡块石料、土石混合料均来自右岸 1 号碴场,电铲或反铲在料场挖装分选装料,20t、15t 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平料,待809.80m 高喷施工平台形成后,用 13.5t 振动碾先静压 2 遍,
28、然后带振碾压 6 遍,行驶速度控制在 1km/h1.5km/h,以此提高堰体干容重。 高喷板墙施工高喷板墙钻孔施工分一、二序进行,相邻异序孔孔距 1.2m。施工顺序为先造孔后高压喷射注浆。造孔采用地质钻机,泥浆护壁;喷浆采用“三重管法” ,喷射机可采用 CYP 型高喷液压台车,步履式,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 堰体809.8m 以上填筑施工采用分层碾压施工法:a.土工膜上游侧夹土石碴填筑,碾压;b.同侧风化料填筑,用反铲及推土机铺填整形,人工修坡成 1:1.6;c.粘接并顺坡铺设土工膜,回填风化料保护土工膜;d.土工膜另一侧夹土石碴填筑、碾压;e.风化料填筑,铺设土工膜。至此完成一层 1.5m 高
29、度堰体施工,如此循环上升,直至堰顶。(3) 下游围堰施工下游围堰总堆筑量 0.64 万 m3,均来自右岸 1 号碴场。施工方法同上游围堰。163 天然建筑材料3.1 工程所需砂石源料量本工程根据水工设计方案,上坝址碾压混凝土拱坝+右岸地下厂房方案主体加临建砼总量约 50 万 m3。设计要求所需砂石料的开采量、料场需用储量、料场可采储量计算结果见下表 3-1-1。表 3-1-1 砼骨料所需毛料量项目工程砼量料场开采量料场需要储量可采储量单位104m3104m3104m3104m3工程量50535569由于善泥坡电站坝址区及其附近缺乏天然砂砾石料,只能采用料场开采机械破碎加工砼所需砂石骨料。预可阶
30、段根据坝址位置及所需用料情况,初步选择了右岸黄家冲料场、穿洞料场及左岸干沟头料场、偏岩洞料场,共 4 个料场。针对选定的上坝址,在初选料场中,因偏岩洞料场及穿洞料场距大坝较远,本阶段又在法德大桥附近选择一个桥头料场,各料场分布位置见地质篇“料场产地分布图” 。3.2 料场概述3.2.1 黄家冲砂石骨料场位于上坝址右岸 2 号冲沟沟口北东侧,北侧为一陡壁,相对高差可达 200m,南西面为一斜坡,自然坡度 4060,坡面较陡。岩性为 P1q+m深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局部含少量燧石结核,分布高程 9001150m,拟开采面积为 0.045km2。地表基岩裸露,溶沟、溶槽发育,剥离层厚1725m,可开采
31、厚度 80240m,储量可达 491.75104m3,该料场距上坝址500m。整个料场均位于地下水位之上。本阶段在料场区取样作矿物成分鉴定及化学分析、岩块物理力学试验等,试验成果见表 3-2-1、表 3-2-2 及表 3-2-3。表 3-2-1 矿物成分鉴定试验成果表序号编号薄 片 鉴 定鉴定名称1X-1生物碎屑结构,泥晶充填生物碎屑约占 90%,亮晶方解石胶结。方解石:98%;泥质等:2%。生物碎屑细灰岩2X-2生物碎屑结构,泥晶充填生物碎屑约占 90%,亮晶方解石胶结。方解石:98%;泥质等:2%。生物碎屑细灰岩3X-3生物碎屑结构,生物碎屑(泥晶、粗晶方解石充填)被亮晶方解石胶结。岩石中
32、零星点状分布有微量不透明矿物,生物碎屑约占 60%。方解石:95%;泥质等:5%,不透明矿物%1。生物碎屑细灰岩4X-4生物碎屑结构,生物碎屑由泥晶方解石充填,生物种类繁杂,胶结物为亮晶方解石,生物碎屑约占 65%。方解石:98%;泥质等:2%。生物碎屑细亮晶灰岩5X-5生物碎屑结构,生物碎屑(泥晶、粗晶方解石充填)被亮晶方解石胶结,生物碎屑约占 60%,岩石中零星点状分布有微量不透明矿物。方解石:95%;泥质等:5%,不透明矿物%1。生物碎屑细灰岩6X-6生物碎屑结构,生物碎屑由泥晶方解石充填,亮晶方解石胶结,生物种类繁杂,胶结物为亮晶方解石,生物碎屑约占 65%。方解石:98%;泥质等:2
33、%。生物碎屑细灰岩表 3-2-2 岩石化学成分试验成果表化学成分(%)试 验编 号送 样编 号烧失量SiO2Fe2O3Al2O3CaOMgO1X-143.620.0380.020.01155.540.412X-243.580.0380.030.02155.520.453X-343.420.0480.0120.03354.071.244X-443.470.0100.00650.00154.411.825X-543.450.0510.0220.00354.721.236X-643.420.0530.02650.02854.441.8018表 3-2-3 岩块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物 理 性 质层 位野
34、外定名比重容重(kN/m3)吸水率(%)干抗压强度(MPa)湿抗压强度(MP a)软化系数深灰色灰岩2.7025.50.9772.762.80.86 深灰色灰岩2.7025.41.1291.083.20.91 灰色灰岩2.7025.41.5777.666.2 0.85 灰色灰岩2.7025.61.3872.864.2 0.88 灰色灰岩2.7025.41.2792.981.2 0.87 灰色灰岩2.6925.21.2983.278.1 0.94 灰色灰岩2.7025.31.5477.3 65.6 0.85 灰色灰岩2.6925.11.3380.4 50.8 0.63 灰色灰岩2.7025.51
35、.5476.5 68.7 0.90 灰色灰岩2.7126.11.8685.7 63.7 0.74 灰色灰岩2.7025.61.0176.7 54.2 0.71 灰色灰岩2.7126.10.8584.5 63.0 0.75 灰色灰岩2.7025.51.7291.1 73.4 0.81 灰色灰岩2.7025.62.4572.0 56.1 0.78 灰色灰岩2.7126.21.1081.2 73.4 0.90 P1q+m灰色灰岩2.7126.10.9580.6 61.6 0.76 平均值2.7025.61.3181.066.60.82备注为地表样,样品处于弱风化带内根据以上岩样矿物成份鉴定成果表明,
36、该料场区主要的料源层除局部偶夹燧石结核及条带外,主要的料源层均为生物碎屑灰岩,灰岩的纯度较高,不含能引起碱活性反应的活性二氧化硅,无碱活性问题;化学成分分析亦未发现异常成份构成,可作为砼骨料。P1q+m 厚层灰岩湿抗压强度均值为 66.6MPa,软化系数为 0.82,容重为 25.6kN/m3,能满足规范对砂石料质量的技术要求。3.2 2 干沟砂石骨料场该料场位于坝址下游左岸干沟沟口附近,至坝址直线距离约 1.4km,分布高程 9601250m。料场南东面干沟及北盘江,南东面、北东面及南19西面均为临空面,陡壁高差可达 100m,陡壁之上自然坡度 30左右。圈定的料场范围内,坡顶及坡脚有少量覆
37、盖层,地层岩性为 P1q+m 厚层灰岩,岩性单一,为单斜岩层,岩层产状: N30E,NW15。岩溶发育不甚强烈,主要为沿裂隙发育溶缝及溶沟、溶槽,陡壁上未见较大的溶洞发育,整个料场均位于地下水位以上。该料场地层岩性与黄家冲料场相同,为 P1q+m 厚层灰岩,质量与黄家冲料场一致。根据圈定范围进行计算,计算方法采用平行断面法,表层剥离层厚按 25m 计,料场开采下限定为 960m。计算结果,无用层体积为 16.34万 m3,有用层储量 372.13 万 m3,剥采比为 1:22.77。料场储量基本满足设计用料要求。3.2.3 桥头砂石骨料场 该料场位于法德大桥右岸桥头,至坝址直线距离约 2.5k
38、m,分布高程9201040m。料场北面及北西面为一临空面,北面为北盘江,陡壁相对高差 130m,陡壁之上相对平缓,地形坡度 2030。圈定的料场范围内基岩裸露,岩性为石炭系上统马平组(C3m)厚层灰岩,岩层总体产状N30E,NW16。岩溶较发育,规模小,主要为沿裂隙发育溶缝及溶沟、溶槽,未见较大的溶洞发育,整个料场均位于地下水位以上。该料场地层岩性为 P1q+m 厚层灰岩,由于断层影响,岩体隐节理较发育。根据圈定范围进行计算,计算方法采用平行断面法,表层剥离层厚按 25m 计,料场开采下限定为 920m。计算结果,无用层体积为 15.2520万 m3,有用层储量 195.25 万 m3,剥采比
39、为 1:12.74。料场储量基本满足设计用料要求。3.2.4 砂石料场比选本阶段比选砂石骨料场有 3 个,第一个为坝址下游右岸的黄家冲料场,勘探储量在 491.75104m3,第二个为坝址下游左岸的干沟料场,勘探储量 372.13104m3,第三个料场为桥头料场,位于法德大桥右岸桥头附近,勘探储量 195.25104m3。3 个料场储量均能满足设计用料要求。其中前两个料场岩体质量相同,为较纯灰岩不含活性二氧化硅,无碱活性问题;但均偶夹燧石结核,底部夹燧石团块或条带,料场开采时,应将燧石条带或团块予以剔除。桥头料场分布高程适中,地形较缓,与公路距离较近,开采条件及运输条件都较好,但距黑叶猴保护区
40、较近,受环保制约;干沟料场分布高程较高,开采条件次之,但与坝址距离较远;黄家冲料场分布高程较高,地形较陡,开采条件相对要差,但其距坝址最近,运输方便。可研阶段,地质推荐采用黄家冲料场。3.2.5 土料土料场选在坝址右岸下游红坝子一带,该土料场距坝址 6km,成份为残积红粘土,初估厚 25m,无用层厚 0.51m,面积约 0.5km2,可开采方量大于 100104m3。3.3 料场选择砂石骨料场选择:根据地质上述料场选择的各料场地质条件,及施工总平面布置,本阶21段按照各料场所在地位置,对砂石骨料场进行了大致筛选。预可阶段就由于偏岩洞料场及穿洞料场距大坝较远而不选用。左岸的干沟头石料场其距离相对
41、较远,高程较高,开采道路布置较难,因此本阶段暂不考虑选用。而右岸桥头料场分布高程适中,地形较缓,与公路距离较近,开采条件及运输条件都较好,但距黑叶猴保护区较近,受环保制约,不宜采用。黄家冲料场分布高程较高,地形较陡,开采条件相对要差,但其距坝址最近,运输距离相对较近,因此本阶段设计选用黄家冲料场作为本次设计所选用料场。3.4 料场开采规划按照工程需要,本工程设计要求石料场开采量 53 万 m3、料场储量55 万 m3、料场可采储量 69 万 m3(见前表 3.1-1)。而方案中选用的黄家冲料场分布高程 9001150m,拟开采面积为 0.045km2。剥离层厚 25m,可开采厚度 80240m
42、,储量可达 490104m3以上,远远大于料场可采储量69104m3,为此,设计中可在此范围内选取一少部分开采,以满足工程需要为原则。由此可在地质划定的开采范围内,从中选取一部分地段开采。按照设计所需求的开采量和料场实际地形地貌,结合开采道路的布置及开采方式,选择开采范围,其规划布置详见黄家冲料场平面布置图。(1) 料场开采范围内储量计算根据料场开采范围,本料场开采必须是从上至下开采,按照所需求的开采量和料场实际地形地貌,结合开采道路的布置及开采方式,我们把料场顶部开口线定在 1150m 高程以下,按 15m 一个梯段高度考虑,开22采最终边坡按 1:0.3,每处梯段设置 2m 宽的马道。各层
43、储量计算及开采层中有用料与无用料储量和累计量见下表 3-4-1。从下面计算储量可知,从开口线 1150m 高程开采至 1060m 高程其可采储量为 58.8 万 m3,其中有用料为 54.4 万 m3、无用料为 4.4 万 m3,另外本工程根据碴场规划和土石方平衡,设计利用开挖碴料约 16 万 m3,两项合计可采储量约 70 万 m3,大于设计要求料场可采储量 69 万 m3要求,以下至1030m 高程可作为料场备用层开采。23表 3-4-1 善泥坡料场各开采高程储量计算表开采高程面积(m2)平均面积(m2)层厚(m)总储量(万 m3)累计储量(万 m3)平均无用面积(m2)层厚(m)无用料储
44、量(万 m3)无用料累计(万 m3)有用料储量(万 m3)有用料累计(万 m3)剥采比总剥采比115001283151.91.9128350.60.61.31.30.50113525663563155.37.3228051.11.84.25.50.27112045595726158.615.9216340.92.67.713.20.111105689280721512.128.0234640.93.611.224.40.081090925197091514.642.5163830.54.114.138.50.03107510167108331516.258.8112430.34.415.954.40.0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对学习压力主题课件
- 河南单招大专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考试心态调整技巧试题及答案
- 北上广的纺织工程师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检测中心考试试题及答案
- 威海发展面试题及答案
- 会计比赛面试题及答案
- 我们的水资源试题及答案
- 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要点试题及答案
- 水果导购考试题及答案
- 三菱电梯LEHY-II、LEGY紧急救援的盘车装置切换说明
- 颈椎病(混合型)病例汇报
- 微生物在果蔬保鲜中应用
- 院前急救技术培训课件
- 标书制作培训课件
- 化工静设备基础知识共课件
-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级Starter A 结业测试 含答案
- 烟草原料学-烟草的品质课件
- 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课件
- DG-TJ 08-2362-2021 综合杆设施技术标准
- 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T)(PPT 53)第三讲柔性制造系统(FM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