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1页
化学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2页
化学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3页
化学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4页
化学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化学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流程图操作项目查找操作危险点对照操作环境对照检修方法对照设备状况对照事故教训召开操作准备会讲清操作任务查找危险点对照操作人技能和心态制订控制措施 危险点评估明确控制责任对照规程制订控制措施编制危险点控制表技术措施控制组织措施控制通告、警示将操作中的危险点控制表附安措方案上报审批 危险点控制表的实施操作人 监护人 班 长专责 依据危险点控制表填写操作票并签字依据危险点控制表进行监护和指导依据危险点控制表召开班前会进行布置和交待注意事项依据危险点控制表对操作票审批并下达操作指令监护检查落实情况现场考问操作人员危险点内容组织员工学习,掌握安措方案现场跟踪监

2、督操作在操作中落实危险点控制措施操作后召开总结会存入操作记录 在相关岗位交接班日志中交待操作情况定期回收工作票、操作票进行检查操作票及记录保留一年备查化学运行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序号工作内容危险点控 制 措 施依据一过滤器启动及停止1床体憋压损坏(1)对过滤器进行操作时,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进行操作;(2)对有缺陷的设备及时进行检修和处理;(3)操作时注意力集中,保持清醒头脑;(4)严禁超出力运行;(5)设备、系统启动及停止时严格按照运行规程操作步骤进行;安全规程及化学运行规程2地沟、地面积水易跌人、滑倒(1)现场内注意力集中,注意地面状况;(2) 经常检查地沟盖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

3、地面有积水时,工作人员要穿防滑鞋。安全规程二水处理药品的配置化学药品对人身造成伤害(1)使用和装卸水处理药品的工作人员,应熟悉药品的特性和操作方法。安全规程及化学运行规程(2)工作时,应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口罩、手套,配氨时要戴氨防毒面具。(3)配药时,不要使药品飞扬,以防吸入飞扬的药品粉末或使之进人眼睛内。(4)配药前,应认真检查系统设备,确认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后,再进行操作。(5)搬运药品时,防过重滑落伤人。三除盐设备启动及停止1.离子交换器憋压损坏设备(1)对离子交换器进行操作时,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进行操作;(2)对有缺陷的设备及时联系检修并做好记录;(3)操作时注意力集中,保持清醒头脑

4、;(4)严禁超出力运行,控制流量,防止损坏床体内部装置;(5)设备、系统启动及停止时严格按照运行规程操作步骤进行;(6)运行中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安全规程及化学运行规程2地沟、地面积水易跌人、滑倒(1)现场内注意力集中,注意地面状况;(2)经常检查地沟盖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处理。安全规程3启动后床体内部装置损坏及树脂流失(1)启动前,检查各离子交换器均完好,处于备用状态;(2)检查树脂捕捉器完好无损。各水箱、阀门严密不漏;(3)压力表、流量表、导电度表完好;(4)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控制流量,禁止超出力运行;(5)运行后经常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化学运行规程四离子交换器再生及大

5、反洗1设备损坏及树脂流失(1)反洗及再生时,现场不许离人;(2)控制反洗流速,并严格按规程进行反洗及再生操作。化学运行规程2酸碱伤人(1)再生前,认真检查系统及设备,在系统完好及各阀门灵活好用的状态下,方可进行再生操作;(2) 作业人员应熟悉酸碱的性质,并根据需要戴耐酸手套、防护眼镜及穿胶靴;(3)作业人员应熟悉酸碱的性质并掌握酸碱烧伤急救措施。安全规程 五卸酸碱作业1酸碱溅出伤人(1)作业人员应熟悉酸碱的性质和卸酸碱具体操作方法,并根据要求穿戴防护用品(2)作业人员应掌握酸碱烧伤急救措施;(3)操作前检查系统各部分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各阀门好用,系统无漏渗点。操作时二人以上进行工作,密切监视酸

6、碱贮存罐液位。安全规程 及化学运行规程 2水倒流至酸计量箱(1)抽酸碱作业不允许同时进行;(2)密切监视酸碱贮存罐液位;(3)操作过程中不许离开人或同时进行其它操作;(4)启动和停止时各阀门开启及关闭顺序严格按照规程中规定程序进行。化学运行规程六制氢系统倒碱1系统泄压(1)制氢设备停运后必须进行系统泄压;(2)开启各阀门要缓慢进行;(3)开启氢氧侧手动排空门至泄压结束人员不能离开。化学运行规程2碱液导出和导入(1)操作人员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操作应缓慢进行;(2)确保制氢系统内碱液排放彻底;清洗系统后新配制的液碱保护剂不得低于5%化学运行规程七转动设备启动及停止电机烧损或机械部分损坏(1)水泵

7、、风机、加药泵及其周围应清洁,不允许有防碍运行的杂物存在;(2)启动前手动盘车正常;(3)电源正常。电机接地线良好;(4)泵轴承内油质良好,泊位正常;(5)泵进水侧应有足够的水位或药位;(6)停用超过7天或电机溅上水,启动前联系电气测绝缘。泵压力表指示正常,电流表好用,启动前表针指示在零位置;(7)启停操作严格按泵启动规程进行。化学运行规程八冲洗取样器1地面积水易跌人、滑倒(1)现场内注意力集中,注意地面状况;(2)地面有积水时,工作人员要穿防滑鞋。安全规程2高温 烫伤(1) 在系统良好及各阀门灵活好用的状态下,方可进行取样器冲洗操作;(2)操作阀门要戴手套;(3) 阀门开启及关闭顺序严格按照

8、规程中规定程序进行;(3)严禁触摸高温设备及系统。安全规程及化学运行规程九汽水取样地面积水易跌人、滑倒(1)现场内注意力集中,注意地面状况;(2)地面有积水时,工作人员要穿防滑鞋。安全规程化学运行规程十高速混床投停运1混床的停运(1) 停运操作前须检查大小旁路门是否在关闭状态,开启检旁门;(2) 停运一台混床完毕时,必须待小旁路完全开启后再停运另一台混床;(3)混床停运后必须泄压为“零”安全规程及化学运行规程2混床的投运(1)投运操作前须检查大旁路门是否在开启状态,小旁路门在关闭状态,检旁门在开启状态;(2)投运时必须进行床体低压充满水,待压力升至和凝结水母管压力接近时才能正洗投运;(3)混床

9、投运完毕后必须将检旁门关闭;安全规程及化学运行规程十一水源地6kV取水泵的启停1.取水泵的启动(1)启动前电话告知水源地值班员即将启动的是几号泵并要求其对该泵进行检查;(2)待水源地值班人员回电告知该泵可以启动后,化水集控人员进行一键联锁启动;(3)启动过程中密切注意该泵联锁启动情况;(压力、电流和联锁出口门是否正常)做好记录;化学运行规程2.取水泵的停运(1)停泵前电话告知水源地值班员即将停运几号泵并要求其现场监护该泵的停运情况;(2)化水集控人员进行一键联锁停运;(3)停运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出口阀关闭后水泵电机是否停运,做好记录;化学运行规程十二取水口冲沙闸的启闭1.冲沙闸的开启(1)正常水

10、位下冲沙必须是水漫过3米高拦河坝时才能进行,其开启顺序为第1道闸-第2道闸-第3道闸;(2)闸门提升高度不能超出水面;(3)汛期闸门的开启顺序为第1道闸第2道闸第3道闸,接上游水库泄洪通知后必须密切监视河水水位,根据河水上涨情况进行调整冲沙闸的开度,遇较大洪峰时三道冲沙闸板必须提离水面2米;(4)整个开启操作值班人员不得离开操作现场,防止冲沙闸超限位损坏;化学运行规程2.冲沙的关闭(1)正常水位冲沙后冲沙闸关闭顺序为第3道闸第2道闸第1道闸;(2)汛期闸门的关闭必须根据水位下降的具体情况关闭冲沙闸,必须防止提前关闸造成河水水位上涨淹没道路;(3)整个关闭操作值班人员不得离开操作现场;化学运行规

11、程化学检修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序号工作内容危险点控 制 措 施依据一离心式水泵的检修1发生碰伤事件(1)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确已执行;(2)严格按要求穿戴整齐各种劳动保护用品;(3)检查各检修工具是否完好,确认完整好用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3)做好检修现场的布置,准备好大件堆放的场地和放置小零件、精密件的油盘;(5)材料、零件、工器具要摆放整齐,做到文明施工;(6)随时检查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是否遵守安全规程。1、化学检规2、安全规程2发生摔伤事件(1)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确已执行;(2)严格按要求穿戴整齐各种劳动保护用品;(3)放掉泵壳内的积水及油室的机械油;(4)材料、零件、工器具要摆

12、放整齐,做到文明施工。1、化学检规及 2、安全规程 3发生转动机械伤害事件(1)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确已执行;(2)严格按要求穿戴整齐各种劳动保护用品(3)联轴器防护罩安装牢固;(4)试运前,工作人员撤至安全地点。1、化学检规2、安全规程4发生人身感电伤害事件(1)停、送电及刀闸的拉合,由电气值班员进行,严禁私自乱动;(2)电动工器具使用应加装合适漏电保安器。1、安全规程二罗茨机的检修1发生碰伤事件(1)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确已执行;(2)严格按要求穿戴整齐各种劳动保护用品;(3)检查各检修工具是否完好,确认完整好用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4)做好检修现场的布置,准备好大件堆放的场地和放置小

13、零件、精密件的油盘;(5)材料、零件、工器具要摆放整齐,做到文明施工;(6)随时检查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是否遵守安全规程。1、化学检规2、安全规程2发生摔伤事件(1)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确已执行;(2)严格按要求穿戴整齐各种劳动保护用品;(3)材料、零件、工器具要摆放整齐,做到文明施工。1、化学检规2、安全规程 三水泵的检修1发生碰伤事件(1)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确已执行;(2)严格按要求穿戴整齐各种劳动保护用品;(3)检查各检修工具是否完好,确认完整好用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3)做好检修现场的布置,准备好大件堆放的场地和放置小零件、精密件的油盘;(5)材料、零件、工器具要摆放整齐,做到文

14、明施工;(6)随时检查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是否遵守安全规程。1、化学检规2、安全规程 2发生摔伤事件(1)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确已执行;(2)严格按要求穿戴整齐各种劳动保护用品;(3)放掉泵壳内的积水及油室的机械油;(4)材料、零件、工器具要摆放整齐,做到文明施工。1、化学检规2、安全规程3发生转动机械伤害事件(1)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确已执行;(2)严格按要求穿戴整齐各种劳动保护用品(3)联轴器防护罩安装牢固;(4)试运前,工作人员撤至安全地点。1、化学检规2、安全规程4发生人身感电伤害事件(1)停、送电及刀闸的拉合,由电气值班员进行,严禁私自乱动;(2)电动工器具使用应加装合适漏电保安

15、器。1、安全规程四交换器检修1发生高空坠落事件1高空作业要带安全带。2不准高空抛投工具。1、安全规程2出现人身感电伤害事件1交换器内必须使用低压24伏以下电源。1安全规程3影响设备运行 1 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2 关闭所有进出口阀门。 3 关闭交换器大盖之前,不准遗留工具和杂物。 1、安全规程五罐体检修及罐内防腐作业1发生罐体爆炸伤人事件(1)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确已执行;(2)严格按要求穿戴整齐各种劳动保护用品;(3)禁止在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罐体上焊接;(4)对存有残余易燃易爆物品的罐体,应先冲洗干净,并将盖口打开,方才准许焊接。1、安全规程2发生人员窒息或中毒事件(1)确认工作票所列安

16、全措施确已执行;(2)严格按要求穿戴整齐各种劳动保护用品;(3)工作人员应熟知气体中毒、窒息急救法;(4)若罐体内存在着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须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方可迸入内部工作;(5)工作人员应轮换工作和休息;(6)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其中1人在外面监护。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则工作人员不得少于3人,其中2人在外面监护。监护人应站在能看到或听到罐内工作人员的地方,以便随时进行监护。监护人不准同时担任其他工作;(7)在关闭罐体入孔门以前,工作人员必须清点人员。2、安全规程3发生火灾事件(1)在罐内进行防腐作业时,应打开入孔门及

17、管道阀门,并进行强力通风;(2)工作场所应备有泡沫灭火器和千砂等消防工具严禁明火。1、安全规程4发生转动机械伤害事件(1)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确己执行;(2)严格按要求穿戴整齐各种劳动保护用品;(3)联轴器防护罩安装牢固;(4)试运前,工作人员撤至安全地点;(5)风机入口网安装牢固。1、安全规程及安全规程2、化学检规5出现人身感电伤害事件(1)罐内照明应12V;(2)外面设专人监护;(3)停、送电及刀闸的拉合,由电气值班员进行,严禁私自乱动;(4)使用电动工器具,应加装漏电保安器。1、化学运规2、安全规程 六卸酸碱作业1发生酸碱烧伤事件(1)确认操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确己执行;(2)严格按要求穿

18、戴整齐各种劳动保护用品;(3)工作人员须知酸碱烧伤的急救知识;(4)工作现场须备有0.5乃的碳酸氢钠及2%的硼酸溶液等急救药品及工业水源;(5)进入酸气较大的场所进行紧急抢修时,应使用套头式防毒面具;(6)法兰连接应严密。在人行道附近的阀门、法兰均应设有保护罩及挡板。1、安全规程 4发生高空坠落事件(1)酸碱容器应具有完备的走梯、平台,照明充足;(2)两米及以上的检修地点进行的作业,必须使用合格的安全带。1、安全规程七加氨系统检修作业1发生氨气伤人事件(1)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确已执行;(2)严格按要求穿戴整齐各种劳动保护用品;(3)工作地点应设有良好的通风设备。1、化学检规2、安全规程 2

19、发生氨瓶爆炸事件(1)氨瓶应涂有明显标志;(2)氨瓶禁止放在烈日下爆晒和用明火烤。1、安全规程 3发生人身伤害事件(1)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确已执行;(2)严格按要求穿戴整齐各种劳动保护用品;(3)检修工具是否完好,确认完整好用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4)做好检修现场的布置,准备好零件堆放的场地;(5)材料、零件、工器具要摆放整齐,做到文明施工;(6)随时检查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是否遵守安全规程。1、安全规程 化学水化验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序号工作内容危险点控 制 措 施依据一现场水汽取样1冷却水不畅或冷却水量不足,样水过热(1)调节冷却水量,便样水温度保持在30C以下;(2)冷却水不畅,管路

20、堵塞,联系汽机分场进行处理;(3)取样时戴手套。安全规程2取样点照明不足取样时携带手电筒、应急灯等照明设备。安全规程3冲取样管时,取样管突然过热摆动伤人(1)冲取样管时,先开大冷却水门,再慢慢开启取样管的汽水门,并用二次门谰整流量;(2)将取样槽盖盖上;(3)开启汽水门时站在门轮侧面进行操作。安全规程4取样过程中冷却水突然中断立即将取样管人口门关闭。安全规程5进入现场,现场设备及环境对人身造成威胁(1)戴好安全帽,防高空落物伤人;(2)行走安全通道;(3)注意地面杂物及坑、孔、洞或沟道,防止滑倒或既人;(4)远离高温高压设备及管道。不许随意摸、碰自己不熟悉或不清楚的设备;(5)保持清醒头脑,集

21、中精力注意观察;(6)不要长时间在现场停留。安全规程二酸碱取样1在酸碱槽车上取样易滑跌(1)穿平底工作鞋,穿工作服;(2)在检修人员打开槽车人孔门后,在检修人员的配合下进行取样;(3)使用专用取样瓶。安全规程2浓酸、浓碱溅到皮肤或眼睛上造成伤害(1)取样时戴耐酸手套,并使用专用取样瓶;(2)取样地点备有防酸碱烧伤药品,为0.5%的碳酸氢钠和2%的稀硼酸溶液。安全规程三管样加工车床加工物件飞出伤人(1)严格遵守修配分场加工车间安全管理制度;(2)密切配合修配工作人员,远离危险源;(3)加工时,站在车床侧面,对所加工管样进行有关技术监督。安全规程四分析实验1化学药品对人体造成伤害(1)化验人员应穿

22、工作服;(2)工作人员在饭前和工作后要洗手;(3)禁止用口尝和正对瓶口用鼻嗅的方法来鉴别性质不明的药品,可以用手在容器上轻轻扇动,在稍远的地方去嗅发散出来的气味;(4)禁止使用没有标签的药品;(5)禁止用口含玻璃管吸取酸碱性、毒性及有挥发性或刺激性的液体,应用滴定管或吸取器吸取;(6)实验结束后立即清理实验台,将滴定管内剩余药品倒掉,并将所用实验用具清洗干净;(7)不准把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其他容易相互起反应的化学药品储放在相邻近的地方。安全规程2使用或配制浓酸浓碱、挥发性、刺激性及毒性药品(1)在通风厨内进行配制和进行使用;(2)配制稀酸时,禁止将水倒人酸内,应将浓酸少量地缓慢地滴入水内,并不

23、断进行搅拌,以防剧烈发热;(3)开启苛性碱及溶解苛性碱,均须戴橡胶手套、口罩和眼镜并使用专用工具。配制热的浓碱液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点或在通风柜内进行。溶解的速度要慢,并经常以木棒搅拌;(4)实验时戴耐酸手套,必要时戴口罩和防护眼镜。安全规程3使用玻璃仪器防止破碎伤人(1)严禁使用破碎或不完整的玻璃器皿;(2)使用玻璃器皿时要轻拿轻放,以免破碎伤人。安全规程4加热液体药品时易伤人(1)刚加热过的玻璃仪器不可接触皮肤及冷水;(2)蒸馏易挥发和易燃液体所用的玻璃容器必须完整无缺陷。蒸馏时禁止用火加热,应采用热水浴;(3)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高度不准超过烧杯的三分之二;(4)使用电炉、水浴锅等

24、加热设备时,应注意用电安全,使用后及时关闭电源;有缺陷的加热设备严禁使用。安全规程五机组大修热力系统检查1易有高空落物(1)进人大修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带;(2)在安全通道内行走或通过;(3)严格遵守大修现场的各项管理制度;(4)注意现场环境,注意高空落物,不在有高空吊物下进行工作。安全规程2地面杂物多,易跌倒(1)穿平底工作鞋,并时时注意地面杂物;(2)注意现场坑、孔、洞或沟道,防止滑倒或跌人。安全规程3易发生高空坠落(1)上楼梯时,手扶栏杆稳走慢行;(2)注意力集中,不要东张西望;(3)身体不适或情绪极度不佳时不许登高进行检查;(4)在检查脱氧头及复水器等斋登高作业的地方注意周围是否

25、有围栏,如没有围栏,属高空作业需系好安全带。安全规程4高温高压容器检查时有危险性(1)在汽包、脱氧器人孔打开,内部冷却后,与有关人员联系后方可进入;(2)进入汽包、脱氧器等高温高压容器内检查时,必须有锅炉及汽机有关人员在场协助和监督;(3)保证汽包、脱氧器内通风良好,照明良好。检查时携带应急报警灯;(4)进行检查需二人以上。安全规程5、热力设备检查后,因检查给热力受热面带来危害(1)热力设备检查产生的杂物及时清理并带走,不允许在生产现场遗留杂物;(2)热力设备检查给热力设备带来的各种腐蚀及时给予补救。实践经验六热力设备酸洗1易发生酸、碱烧伤事故(1)酸洗前向工作人员宣讲酸、碱烧伤急救知识及有关

26、的安全措施;(2)酸、碱现场设安全员负责监僵安全工作;(3)酸洗作业现场标挂酸、碱危险标志,禁止烟火;(4)配制酸、碱的人员应穿耐酸工作服,戴耐酸手套、口罩、防护眼镜;(5)酸洗过程中排出的废液应作中和处理,防止对环境及人身产生危害;(6)除工常工作外,禁止在酸洗系统及管路处停留,防止酸烧伤;(7)酸洗现场应备有被酸、碱烧伤的急救药品。药品为0.5%的碳酸氢钠和2%的稀硼酸溶液。安全规程及化学清洗规则2酸洗现场易发生火灾及爆炸事故(1)酸洗过程中发现漏泄时,不能用电火焊堵漏;(2)酸洗现场禁止烟火,标挂禁火标志牌;(3)配制酸碱溶液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4)酸洗现场所有的操作及取样点均应有

27、充足的照明,酸洗现场要干净,道路畅通;(5)酸洗现场配备消防器材。化学清洗规则化学循环水运行监督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序号工作内容危险点控 制 措 施依据一现场补充水及循环水取样1取补充水#1-4塔的取样点都延伸到冷水塔内,特别是冬季塔周围有冰,取样更危险。1在补充水母管进冷水塔前接一处取样点。2要两人以上同时到现场,做好监护。2进入现场,现场设备及环境对人身造成威胁(1)戴好安全帽,防高空落物伤人;(2)行走安全通道;(3)注意地面杂物及坑、孔、洞或沟道,防止滑倒或既人;(4)远离高温高压设备及管道。不许随意摸、碰自己不熟悉或不清楚的设备;(5)保持清醒头脑,集中精力注意观察;(6)不要长时间

28、在现场停留。安全规程二配药1.地面积水易跌人、滑倒(1)现场内注意力集中,注意地面状况;(2)地面有积水时,工作人员要穿防滑靴子。安全规程2.化学药品对人身造成伤害。(1)使用和装卸水处理药品的工作人员,应熟悉药品的性质和操作方法。(2)工作时要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3)溶药时,要认真检查系统设备,确认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后,再进行操作。(4)搬运药品时,防止过重滑落伤人。 安全规程及水处理规程.3.电机漏电伤人 不准靠近或接触有带电设备的带电部分。安全规程三加硫酸操作1.加酸系统及设备(1)到现场后首先检查酸系统管道,阀门,法兰接合面,现场是否有泄露,确认无漏点后方可操作。(2)要

29、两人以上,同时到现场,做好监护工作。(3)杜绝误操作,开错阀们。(4)要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5)现场有急救药品和水源。(6)加酸按计量。(7)加完后要关严所有阀们并上锁后方可离开。安全规程2.现场环境对人身造成伤害。(1)各加酸点道路不好,有沟,路不平行走时要集中注意力,注意地面状况,晚上加酸要带上亮度足够的照明。(2)向上级反映改善现场环境。安全规程四分析实验1化学药品对人体造成伤害(1)化验人员应穿工作服;(2)工作人员在饭前和工作后要洗手;(3)禁止用口尝和正对瓶口用鼻嗅的方法来鉴别性质不明的药品,可以用手在容器上轻轻扇动,在稍远的地方去嗅发散出来的气味;(4)禁止使用没有

30、标签的药品;(5)禁止用口含玻璃管吸取酸碱性、毒性及有挥发性或刺激性的液体,应用滴定管或吸取器吸取;(6)实验结束后立即清理实验台,将滴定管内剩余药品倒掉,并将所用实验用具清洗干净;(7)不准把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其他容易相互起反应的化学药品储放在相邻近的地方。安全规程2使用玻璃仪器防止破碎伤人(1)严禁使用破碎或不完整的玻璃器皿;(2)使用玻璃器皿时要轻拿轻放,以免破碎伤人。安全规程3加热液体药品时易伤人(1)刚加热过的玻璃仪器不可接触皮肤及冷水;(2)蒸馏易挥发和易燃液体所用的玻璃容器必须完整无缺陷。蒸馏时禁止用火加热,应采用热水浴;(3)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高度不准超过烧杯的三分之二;

31、(4)使用电炉、水浴锅等加热设备时,应注意用电安全,使用后及时关闭电源;有缺陷的加热设备严禁使用。安全规程化学煤的采制化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序号工作内容危险点控 制 措 施依据一汽车、煤场取样1.机动车伤人;2. 煤堆坍塌伤人;3.煤仓陷人伤人;4.登高跌落(1)上车取样应事先与燃料值班人或汽车司机联系,确保车在取样期间不会移动。机车驶来时不准抢过铁道,禁止在铁道上或车下休息,不准从车下或两节车的中间穿过。(2)从煤堆里取样,应随时注意煤堆坍塌伤人。(3)煤仓取样,注意煤筚上的棚煤,陷人伤人。(4)取样时汽车、火车上下爬梯要慢要稳。安全规程燃料标准汇编二煤粉取样1.现场高空落物;2.登高眩晕,

32、踏空楼梯;3.电梯故障;4.翻越输煤皮带(1)操作人员到现场必须戴安全帽;(2)到给煤机取样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禁止穿高跟鞋。(3)电梯内应有监控或有值班室联系装置。(4)翻越输煤皮带一定要通过栈桥。安全规程三飞灰取样1.炉底碰头;2.掉入地沟、扭伤脚;3. 热水、汽烫伤(1)取样人员到现场必须戴安全帽。(2)炉底部应有良好的取样照明。取样经过地方的沟盖板要齐全要盖好。禁止穿高跟鞋(3)经过汽、水管道时不要停留。(热水烫伤)安全规程四灰渣取样1.爬梯太陡;2.捞渣机传动轮伤人;(1)登接渣平台要握紧扶手。(2)取样时身体不得接近捞渣机的传动轮。安全规程五制样1.制样过程人工破碎崩伤人(1)制样过

33、程人工破碎防止崩伤人六燃料化验1.触电;2.烧伤、烫伤;3. 酸碱伤害(1)湿手不能触摸电源。(2)设备电源过热起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扑救;(3)严格遵守化验工作的一般注意事项。安全规程化学油处理及油化验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序号工作内容危险点控 制 措 施依据一进入场房内取油样工作1着装不齐或不正确带安全帽(1)应穿好工作服,将衣服和袖口扣好,带好安全帽并系好帽带。安全规程及电力用油分析试验规程安全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2不按安规要求取样(1)必须事先与设备所管辖单位联系;(2)取样操作应由管辖单位指定的人员操作,化验人员在旁指导;(3)应遵守安规(热力和机械部分)第七章的有关规定

34、;(4)正常运行的汽轮机应从运行的冷油器的取样门上取样;(5)检查抽的脏污和水分时应从主油箱的最底部取样门取样;(6)发现不正常时应从不同位置上取样;(7)取样时应均匀缓慢地打开阀门,放出一部分死角油后,方可进行取样;(8) 在0米以下取样应注意头上脚下。二油色谱分析试验项目的操作1回热用电气的设备的电源有漏电或接触不好(1)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2)确认加热设备和电源完整后方可使用;(3)湿手不准去摸触用电试验设备或电源的开关;(4)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不完整或带电部分外露时应立即找专业电工修好,否则不准使用;(5)电气设备应加装漏电保安器。安全规程热力和机械部2

35、仪器的试验条件不稳定(1)事先必须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位完整无缺后方可通电进行工作; 通电前,应先接通载气,待载气流过色谱仪后方可接通电源,以防烧损元件。(2)仪器运行稳定后试验温度和其他操作条件必须达到试验规程要求后方可进行试验。仪器说明书使用方法部分3仪器的标定不准(1)仪器标定前必须调整好各路气源的压力和两个通道的基线;(2)标定每天必须使用同一注射器,并用密封料进行密封后使用;在仪器标定的取标样前应打开气门后排掉一部分气体后,再进行取标准气样的正式标定工作。仪器使用说明书调试部分“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GB/7252-874.3.2条三取充油电气设备上的油样工作1不正确戴安全帽

36、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系好帽带安全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GB/7252-872不按安规要求取样(1)必须事先与电气变电班联系,开好工作票后方可进入现场;(2)应由电气分场指定的人员操作,化验人员在旁指导;(3)时刻注意有可能带电的部位,不要乱模乱动;(4)应遵守安全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第六章的有关规定;(5)设备正常运行取样应从污染最严重的底部取样门取样;(6)取样时应均匀缓慢地打开阀门,放出一部分死角袖后,方可进行取样;(7)用取样瓶取样后将取样瓶立即盖好以免迸人尘土产生污染;(8)用注射器取样后立即用小胶头封存好,不要振动,以免产生泡沫。(9)如有条件,最好进

37、行全密封取样。四油简化试验项目的操作1加热用电气设备的电源有漏电或接触不好(1)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2)确认加热设备和电源完整后方可使用;(3)湿手不准去摸触用电试验设备或电源的开关;(4)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不完整或带电部分外露时应立即找专业电工修好,否则不准使用。安全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2仪器的试验条件不稳定事先必须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位完整无缺后方可通电进行工作;仪器运行稳定后试验温度和其他操作条件必须达到试验规程要求后方可进行试验。(3)实验结束后,要进行通风,防止油气侵害试验人员身体健康。仪器使用说明书闪点仪、粘度仪、破乳化仪、凝点仪液相锈蚀仪五SF6试验1.

38、中毒(1)进行SF6试验时,应佩带防毒面具,穿着专用工作服,并站在上风口。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细则2.环境污染(1)设备解体大修前,进行气体检验时,设备内的气体不准直接向大气排放。(2)进行SF6微水试验时,检测后的气体应顺着软管排入地沟。六油处理1运输中损坏(1)滤板滤框的耳子比较脆弱,使用时要注意轻拿轻放;(2)推动滤油机时,不要使速度太快,并要避免机器受到猛烈冲击。安全工作规程第148、149条设备使用说明书2跑油现象(1)检查油处理设备与各袖系统间的连接管线应保证其不漏油;(2)操作时应注意先开滤油机或油泵的出口门,然后再开人口门,以避免憋压造成跑油;(3)注意随时观察压力表指示一

39、般在0.3Mpa以内,若有压力升高等异常,应及时进行调整或停电进行检查处理。设备使用说明书3发生滤油量不足(1)检查吸入管、油漂阀、回油管及接头处是否有漏泄,若有漏泄应及时处理;(2)进油管和初滤器是否堵塞、吸人管路过长或管径不符合规定,若存在这些问题应进行适当的处理。设备使用说明书4、真空滤油机的使用不当1.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防止打暴油;2. 启动前,应检查真空泵油位,以防烧损真空泵;3.油罐呼吸阀应打开,防止产生负压;4.真空度应控制在-0.080-0.098MPa之间,压力要小于等于0.4MPa。设备使用说明书化学制氢、检修及氢冷发电机运行监督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序号工作内容危险点控

40、制 措 施依据一取氢冷发电机的气样工作1取样点不正确(1)发电机正常运行,应在发电机底部的二氧化碳母管的取样门上取样;(2)停机用二氧化碳置换氢气时,应在发电机上部的引出母管既氢母管的取样门上取样;(3)启机时用二氧化碳置换空气时,应在发电机上部的引出母管既氢母管的取样门上取样;用氢气置换二氧化碳时,应在发电机底部的二氧化碳母管的取样门上取样。安全规程2不按安规要求取样(1)必须事先与有关值班人员联系,并应遵守安全规程第十章的有关规定;(2) 不准戴火种;(3)开取样门时应均匀缓慢地打开阀门,使气体缓慢地放出。禁止剧烈地排出,以防因磨擦引起自燃。安全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3.进入现场,现场设备及环

41、境对人身造成威胁(1)应穿好工作服,将衣服和袖口扣好,带好安全帽并系好帽带。(2) 不准穿有钉子的鞋;安全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二取制氢系统的气样工作1取样点不正确(1)制氢设备正常运行,应在电解槽的出口即储氢罐的人口处的取样门上取样;(2)启、停制氢电解槽时气体置换取样应在电气检修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取样。制氢站运行规程2不按安全规程要求取样(1)必须事先与有关值班人员联系,并应遵守安全规程第十章的有关规定;(2)不准穿有钉子的鞋;(3)不准带火种;(4)开取样门时应均匀缓慢地打开阀门,使气体缓慢地放出。禁止剧烈地排出,以防因磨擦引起自燃;(5)高压气瓶取样应经过减压装置减压后再取样。安全规程热

42、力和机械部分三氢气分析化验操作1仪器密封不好(1)每天试验前先检查仪器的严密性;(2)若有漏气现象,用廿1真空脂对各个玻璃旋塞进行密封;(3)密封后用水压瓶进行校验,直到不漏气为止。制氢站运行规程第8.2.1条3取样容器漏气(1)每天取样前先检查取样容器是否漏气;(2)若有破损,及时更换。制氢站运行规程四发电机停机后的氢气置换1发生发电机体爆炸伤人事件(1)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确已执行;(2)应按专门的置换规程进行;(3)禁止在装有氢气的发电机上焊接;(4)必须经过气体置换,并做好安措后,方才准许焊接。安全规程五发电机开机后的氢气置换1发生发电机气体纯度不合格事件(1)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

43、确已执行;(2)应按专门的置换规程进行;安全规程六储氢罐体检修及罐内防腐作业1发生罐体爆炸伤人事件(1)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确已执行;(2)应按专门的置换规程进行;(3)禁止在装有氢气的罐体上焊接;(4)储氢罐必须经过气体置换,并做好安措后,方才准许焊接。安全规程2发生人员窒息事件(1)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确已执行;(2)严格按要求穿戴整齐各种劳动保护用品;(3)工作人员应熟知气体中毒、窒息急救法;(4)罐体须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方可迸入内部工作;(5)工作人员应轮换工作和休息;(6)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其中1人在外面监护。监护人应站在能看到或听到罐内工

44、作人员的地方,以便随时进行监护。监护人不准同时担任其他工作; 安全规程化学仪表检修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序号工作内容危险点控 制 措 施依据一电导率表维护1.树脂失效(1)避免水样硬度过高;(2)及时更换失效树脂。化学仪表设备检修规程(变色树脂失效高度不大于2/3)2发送器水样断流(1)调节水样流量在300mL/min±50 mL/min;(2)水样排水保持畅通。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3.仪表保险丝断(1)保障仪表线路绝缘良好;(2)保证仪表操作符合安全要求。化学仪表设备检修规程6.2.3.2及6.2.54.仪表指示不正常(1)定期进行仪表标定;(2)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化学

45、仪表设备检修规程二溶解氧表维护1.仪表指示不正常(1)定期进行仪表标定;(2)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化学仪表设备检修规程2.水样断流(1)控制水样流量要求300mL/min±50 mL/min;(2)保证取样水门开关正常。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3. 仪表保险丝断(1)仪表线路绝缘良好;(2)严格执行仪表操作规程。化学仪表设备检修规程4.电极损坏(1)避免水样温度过高;(2)及时更换失效电解液;(3)及时更换老化、污染的透氧薄膜。化学仪表设备检修规程三pH表维护1电极损坏(1)避免水样温度过高;(2)及时更换失效电极。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19.1及19.22仪表保险丝断(1)保障仪表线路绝缘良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