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用高温超导滤波器的设计_第1页
通信用高温超导滤波器的设计_第2页
通信用高温超导滤波器的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通信用高温超导滤波器的设计        范绍东, 羊 恺, 补世荣 时间:2009年07月03日     字 体: 大 中 小        关键词:        ? 摘? 要:关键词: 高温超导; 微波; 带通滤波器; SIR?1 高温超导滤波器的设计1.1 滤波器

2、结构的选取设计平面微带滤波器时,根据滤波器的设计指标,按照耦合滤波器的经典综合设计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得出滤波器的级数、切比雪夫低通原型滤波器各级的元件值以及各级谐振器之间耦合系数的理论值。然后对其基本组成单元微带谐振器的结构进行选择。图1列出了几种常用的微带谐振器。通常,设计滤波器时不是增加谐振器的级数就是引入附加的交叉耦合,提供一个准椭圆函数特征的滤波器来实现预定的指标。为了达到本次设计的要求,实现高温超导微波器件的小型化,综合考虑光刻工艺以及高温超导材料特有的性质,本文选用了一种改进型SIR型谐振器,如图2所示。这种结构不仅采用曲折线的形式来减小器件尺寸,而且引入内部耦合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

3、谐波,改善滤波器的性能,还与同等级数的切比雪夫原型具有一致的陡峭度。?1.2 滤波器耦合结构的选取传统的发夹线结构又存在电场耦合、磁场耦合、混合耦合(a)、混合耦合(b)4种耦合方式,如图3所示。图3中的电场耦合或磁场耦合通过适当变形容易构成椭圆函数或广义切比雪夫函数滤波器,而本设计采用切比雪夫函数原型,故利用混合耦合方式较为简单。为了进一步比较图3中两种混合耦合方式,通过场仿真得到了耦合系数与两谐振器间距S的关系,如图4所示。从图4中可得出在相同距离S的情况下,混合耦合(a)结构的耦合系数大于混合耦合(b)结构的耦合系数。对于中心频率1.8 GHz,带宽200 MHz的滤波器采用了混合耦合(

4、a)这种结构,因为这种结构能兼顾较宽的带宽和较小的体积。1.3滤波器的全局电磁仿真本文利用IE3D等电磁全波仿真软件,经过反复微调得到最终的滤波器电路图及频响曲线,如图5和图6所示。由图6可见,仿真结果中的带内反射都在22 dB以下,有较好的带外抑制度,1.3 GHz处可达70 dB。2 滤波器制作与测试本文所选用的材料是厚度为0.5 mm、介电常数为23.5的LaAlO3衬底上用磁控溅射法制备而成的双面氧化物高温超导薄膜 YBCO,厚度为 400 nm,制作高温超导滤波器时采用的是湿法光刻技术。由于空气中的 H2O、CO2等对超导薄膜的超导性能有所影响 ,而且腐蚀液对超导薄膜的腐蚀效果也不同

5、于常规金属薄膜 ,所以制作以及封装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湿度要求很高。由于高温超导滤波器的工作环境是在77 K 的温度下,YBCO薄膜吸潮后性能会明显下降甚至失超,故要求把滤波器封装在一个密闭的屏蔽盒中。本文设计了一个高温超导器件的屏蔽外壳,并采用铟丝进行密封,微波输入、输出采用 M/A-COM公司的 SMA密封接头。在完成对高温超导带通滤波器的封装后,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 HP8510 对其进行测试,系统框图见图7,根据测试所得的特性曲线(如图8),测试结果表明:带内插损最好可以达到0.12 dB,这充分证明了利用高温超导材料所设计的滤波器具有极低的插损,本文的实验制备方法是可行的,达到了实验研究的

6、目的。?本文采用全波电磁仿真方法,利用CAD工具,综合设计了高温超导滤波器,并进行制备、封装和测试,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与波导器件和常规平面电路器件相比,高温超导薄膜的采用,使得电子器件具有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带内插损更小和频率选择性更高等优点,实现了器件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对实现通信系统中电子设备的小型化、降低成本和加速小型化通信系统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 ?甘体祓,吴万春.现代滤波器的结构与设计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2 ?羊恺.高温超导小型化多曲折线滤波器研制J. 科学通报, 2002,47(18):1378-1380. 3 ?MAN

7、SOUR R. Microwave superconductivityJ. IEEE Trans ?Micro wave Theory Tech, 2002, 50(3): 750-759.4 ?HONG Jia Sheng, LANCASTER M J. Microstrip filters for ?RF/microwave applicationsM. NewYork: JohnWiley&Sons,?USA, 2001,56-71.5 ?刘娟秀,羊恺,罗正祥,等. 高温超导薄膜在微波双工器上的应用J. 低温物理学报, 2005,27(3).6 ?GASHINOVA M, GOUBINA M. High-Tc superconducting planar filter wi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