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英杰从三焦辨证论治肺癌经验_第1页
贾英杰从三焦辨证论治肺癌经验_第2页
贾英杰从三焦辨证论治肺癌经验_第3页
贾英杰从三焦辨证论治肺癌经验_第4页
贾英杰从三焦辨证论治肺癌经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贾英杰从三焦辨证论治肺癌经验王邈1,指导:贾英杰2,李小江2(1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020;2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020摘要贾英杰教授认为,肺部恶性肿瘤与温邪虽一为有形之邪一为无形之邪,且不若其由口鼻而入的途径,但综其症状、舌脉,肺癌痰湿瘀血之邪气亦具有某些温邪易化燥伤津,耗损真阴的特征,其疾病发展亦符合“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的变化规律。在肺癌诊治方面,病在上焦,湿热阳肺,治宜行气化痰、化瘀散结;肺入胃阴伤,治宜滋养肺胃阴津。病在中焦,治宜滋阴润肠通便。病在下焦,治宜填补真阴,敛阴纳气。关键词肺癌/中医药疗法;温病;三焦辨

2、证;温病条辨;贾英杰中图分类号R25412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5699(201012-1024-02肺癌是原发于各级支气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本病发病率及致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中医药在治疗肺癌方面有其独特优势,然传统论治多详于辨证,而其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则少见论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贾英杰教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肺癌的发展与温病三焦辨证规律颇为吻合,以之指导临床有把握疾病发展方向之优势,可以未证先防,既证防变,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笔者随师出诊1年余,深受启迪,总结如下。1肺癌中有相当数量病机属火克金,符合“始上焦,终下焦”规律吴瑭温病条辨上焦篇言:“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

3、而下,鼻通於肺,始手太阴,太阴金也。温者,火之气;风者,火之母;火未有不克金者,故病始於此。必从河间三焦定论。”素闻六节藏象论言:“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唐宗海医易通说中言:“盖上焦肺金,即人身之冷际,下焦阳气上出遇阴,而化为津液,是人身之兑泽也”。此皆肺脏属金,属阴,火热之邪属阳,易克肺金而为病之明证。目前中医内科学中对于肺癌病性的阴阳、五行属性尚未有明确的定位。贾英杰教授认为,肺部恶性肿瘤与温邪虽一为有形之邪一为无形之邪,且不若其由口鼻而入的途径,但综其症状、舌脉,肺癌痰湿瘀血之邪气亦具有某些温邪易化燥伤津,耗损真阴的特征,其疾病发展亦符合“

4、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的变化规律。这与周岱翰的“癌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邪毒的传变,与温病学说的论述每有殊途同归之表现”之见相类2。2上焦证阶段疾病早期,病在上焦,多见湿热壅肺、肺胃津伤证。211湿热阻肺证湿热、痰热阻肺,肺失宣肃可见咳嗽,咯痰黄稠,胸痛,喘憋,或有身热;热伤血络则可痰中带血;湿热中阻可致胸闷脘痞,口苦,口干不欲饮,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治宜清肺,行气化痰、化瘀散结:贾英杰教授在辨证归经基础上,惯用现代医学理论研究有抗肿瘤作用的清热药,清气分药用猫爪草、鱼腥草、芦根、黄芩、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半枝莲等,清血分热用郁金、重楼3。行气与化痰

5、密不可分,所谓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用药时既用宣肃肺气止咳化痰药以助痰排出,如瓜蒌、浙贝母、胆南星、枳壳、桔梗、苏子、杏仁,又要顾及“脾为生痰之源”,加用健脾祛湿药以助脾散精,上输于肺4,如陈皮、半夏、厚朴、莱菔子、佩兰等。贾英杰教授认为,痰瘀互结所生郁热是本病不同于温病温邪之热的关键,津血相对于阳气本属阴,但其形成的有形邪气进一步阻滞气机运行,使气郁化火,故治疗上必加入化瘀散结之品以去除病因,药用川芎、郁金、姜黄、山慈菇、桃仁、冬瓜子。咯痰带血者暂予仙鹤草、白茅根、白及,待血止再行此法。湿热之象明显、大便粘滞不爽者,加枳实导滞丸,以清利肠腑湿热。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亦可使上焦症状得减。42

6、012010年12月第30卷第12期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 se Medicine 2010Vol.30No.12212肺胃津伤证痰瘀互结而致热邪久羁,灼伤肺胃津液则可见干咳,少痰,口干欲饮,舌红苔薄而干等肺胃津伤表现。或在湿热阻肺阶段偏重清热去湿治疗亦可致此证。治疗中,虚象为主时酌选清补肺胃之品玉竹、石斛、黄精、天花粉、百合、玄参、生地黄、麦冬、五味子,配以运脾药以防呆补。当邪热津伤共存时,贾英杰教授注重清热以坚阴,药用知母、栀子、黄芩、黄连。辅以质偏润的止咳化痰药如百部、紫菀、川贝母、枇杷叶以缓解干咳症状5。3中焦证阶段肺热腑实证:手太阴肺经经

7、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肺热可循经移肠;大肠主津,肺热津伤亦可致大肠津亏。临床上,肺癌发展到中期易出现此证,此时除可见肺部症状外,另有痞满,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贾英杰教授在治疗此证时在清肺化痰,行气化瘀的基础上,肠热腑实加用小承气汤或宣白承气汤。热结津亏时予增液承气汤使下之而不伤阴。邪热不重,津亏肠燥明显时,视程度加用五仁丸或增液汤。4下焦证阶段肺肾阴虚证:肺癌晚期,气阴耗散,金水不能互生时,可见肾不纳气,气阴大伤之象。表现为虚喘无力,短气不足以吸,消瘦,神疲乏力,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盗汗,或可低热,舌绛少苔或无苔干枯而萎,脉虚。法宜填补真阴、敛肺纳气,以左归丸壮水之主6,辅以补气生精之品。素

8、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归精,精归化”。药用黄芪、党参之类,加以白果、蛤蚧等敛肺纳气之品。虚热明显时加白薇、地骨皮以退热除蒸。5病案举例刘某,女,56岁,2009年7月首诊。主因咳喘1年,加重2月,于2009年4月就诊南开医院。胸CT 示:左肺中心性肺癌,伴左侧阻塞性肺炎,纵隔淋巴结转移,未行手术,于肿瘤医院行一次化疗。方案:吉西他滨+卡铂。现症:咳嗽,痰少,气短,活动后微喘,时左侧胸痛,乏力,纳差,寐欠安,易醒,二便调。舌暗红,苔少薄黄而干,脉沉弦细。辨证:肺胃津伤,兼痰热瘀血互结。方药:瓜蒌30g ,川芎10g ,郁金10g ,麦冬15g ,玉竹15g ,川贝母10g ,黄精15g ,黄芪30

9、g ,姜黄10g ,白花蛇舌草15g ,鸡内金15g ,半夏15g ,焦三仙30g ,生薏苡仁15g ,泽泻15g ,预知子15g ,苦参15g ,杏仁10g ,白果15g 。方中以半夏、瓜蒌、白花蛇舌草、郁金、姜黄、麦冬、玉竹共为君药,以化痰逐瘀,清肺生津;臣以杏仁、苦参、预知子、川芎、生薏苡仁、川贝母,宣肃肺气、行气化瘀、化痰止咳平喘;佐以白果防发散过度耗伤肺气,兼平喘之用;黄芪、黄精共用取补气以生津之意;泽泻助肺通调水道,且防止滋阴太过而呆滞;焦三仙、鸡内金运脾开胃。以上方为基础进行加减,至咳嗽咯痰、喘息症状基本缓解,舌苔转白润时,酌情加以山茱萸、熟地、益智仁等补益肾精药物。患者持续服中

10、药1年余,现偶有咳嗽,无痰,胸痛减轻,睡眠情况好转,食纳可,二便调。复查CT 示左肺部肿块较前无进展,炎症消失。患者确诊时为A 期T2N2M0,因其放弃手术,故选用中医药治疗,本例用中药治疗改善了其生存质量,实现了人瘤共存。6结语本文记述了贾英杰教授从温病三焦辨证治疗肺癌的经验,这种发展变化规律在临床中具有代表性,笔者亲见贾英杰教授以三焦辨证治疗本病确有其疗效及优势,故总结其大略以为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思路。另外 ,部分肺癌病例属脾肺气虚、痰湿内阻型,经久不愈则从阴化寒而向脾肾阳虚方向发展,症见咳嗽喘憋外,兼面色白光白,肢肿便溏,舌淡胖苔白厚腻者,于此未作讨论。参考文献:1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882389.2周岱翰.温病学说在恶性肿瘤论治中的应用与展望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4:729.3吴秋玲,孔庆志.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1:87289.4周高峰,郎松月.培土生金法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J .吉林中医药,2002,22(6:223.5张霆.肺癌治疗中扶正与祛邪关系的思考J .吉林中医药,2006,26(12:12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