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亦工法学所馆藏《大清律》提要_第1页
苏亦工法学所馆藏《大清律》提要_第2页
苏亦工法学所馆藏《大清律》提要_第3页
苏亦工法学所馆藏《大清律》提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亦工:法学所馆藏大清律提要大清律 清世祖敕纂 三十卷,十册(2函),律文459条。法学所旧卡片目录注明为吴达海等纂,清顺治三年(1646)刻本,此即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所称之法所甲本。检阅该本,知其曾经人重新装订和修缮。卷首一册,律附一册,正文八册,每半页九行二十字。卷首扉页中题书名大清律,右上刻钦定颁行,左下刻武进县藏。其中律及藏皆残下半边,但清晰可辨。诸律图中同宗九族五服正服之图,它本皆作本宗九族五服正服之图,明律亦作本宗。卷四户律户役律内有隐匿满洲逃亡新旧家人一条,此律名下之一当为条例特有标识。或谓此条即顺治三年(实在四年)初颁律之标志也。清代曾于顺治、雍正、乾隆间三度颁定律书,惟顺治

2、律之初颁原貌至今扑朔迷离,争议颇多。此本无顺治四年以后增补之显迹,然亦略存疑点。 大清律 清世祖敕纂 三十卷,六册(1函),律文458条。法学所旧卡片目录注明为吴达海编,顺治四年(1647)刻本,此即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所称之法所乙本。卷首一册,含律附在内,正文五册,每半页九行二十字。卷首开篇载世祖御制大清律序,该页粘签,上有墨笔手书此书系前清刑部赵浚川先生用朱墨笔批也。各律图之后为刚林题疏,疏内有皇叔父摄政王字样。此题疏不置于御制序文后而置于律图之后,与其它各本不同,颇为怪异,或许也是装订错误所致。题疏后是大清律附。该本亦无顺治四年以后增补之明显痕迹。 大清律 清世祖敕纂 三十卷,十二册(1

3、函),律文459条。法学所旧卡片目录注明为吴达海等编,清康熙刻本,即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所称之法所丙本。卷首一册,首列顺治三年五月御制大清律序,后为刚林题本,亦有皇叔父摄政王字样。大清律附一册,大清律集解附例正文九册,九行二十字。钦定逃人事宜及大清律新例合为一册,即第十二册,该册有标明为康熙初年奏定的新例和督捕事宜。该律卷四户律户役律内亦有隐匿满洲逃亡新旧家人条,格式与甲本同。 大清律 清世祖敕纂,对哈纳等校订 三十卷,十册(1函),律文458条。首冠世祖御制序,继载刚林疏,吴达海疏,对哈纳疏,大清律总目。总目之后是顺治二年奏定的大清律附。其中第1021页错排至第3647页之间。第二册首列诸律

4、图,然后是律例正文卷之一名例。以后八册依次为吏律至工律。法学所旧卡片目录注录该本为吴达海等编,康熙九年(1670)校定刻本,此即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所称之沈跋本,或法所丁本。该本总目小字注明凡四百五十九条,目录结尾同体字注以上通计四百五十八条,前后不一,显由异本混订所致。该本刚林题疏内亦有皇叔父摄政王字样,其所收吴达海疏为他本不载。该本卷首扉页之后半页粘有白签,上有10行手书,落款书壬寅菊秋子惇记。子惇,即沈家本之字。核其内容大致可推定为沈氏作顺治律跋之底稿。该律卷四户律户役律内亦有隐匿满洲逃亡新旧家人条,格式与甲本同。顺治律颁行后,惟于律外增修条例,而于律文未尝更易。康熙九年,刑部尚书对哈纳

5、等以旧律内参差遗漏,请详酌校正,奉旨依议,遂有康熙九年校订刻本传世。然此本几经剜补、复经后人重行装订,已然面目全非,是否尽合对哈纳校订本之原貌已不可知矣。 大清律 清世祖敕纂,对哈纳等校订 三十卷,十二册(1函),律文459条。法学所旧卡片目录注明为大清律,吴达海等纂,康熙刻本,此即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所称之法所戊本。卷首载世祖序,目录及诸图,扉页中题大清律,右上刻小字奉,左上刻小字旨增添入律,天头横书钦定颁行。正文计九册,律附一册。兵部督捕钦定逃人事宜及大清律新例康熙三年三月十二日奉旨增添入律合为一册。律文卷四户律户役律内亦有隐匿满洲逃亡新旧家人条,格式与甲本同;卷二十三第又三页插补顺治十二

6、年十月十八日及同年十一月初七日上谕两道;卷二十四第又四页插补顺治十二年十月初七日上谕一道。 大清律 清世祖敕纂,对哈纳等校订 三十卷,六册(1函),律文458。法学所旧卡片目录注录为:大清律,吴达海等编,康熙九年(1670)校定刻本,六册,一函,三十卷。书内首揭清世祖序,以下依次为大清律例总目、大清律例目录、康熙九年对哈纳等题本、顺治四年刚林题本,例分八字之义及诸图、大清律附。刚林疏内有皇叔父摄政王字样。该本多页空白处有大量手写抄补或批语。 大清律辑注 清沈之奇撰 三十卷,十册(1函),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刊刻。扉页中题书名,书前有清世祖御制序、康熙乙未(五十四年)蒋陈锡叙、顺治四年刚

7、林题疏、康熙九年对哈纳题疏、作者沈之奇康熙五十四年自识,惟此二页自识无标题,书口处刻凡例二字,而观其内容、格式则又似自序。书后有康熙五十四年许大定大清律辑注后序。正文前有总目、目录、例分八字之义、诸律图、制义等。正文卷四户律户役律下有隐匿满洲逃亡新旧家人条,律上注明此俱有刑部督捕新例。是书作者沈之奇,字天易,浙江秀水县人,积游幕三十余载之经验,阅六七寒暑撰成此书,集诸家之说,参与折中之见,堪称清代律学经典著述之一。此书另有乾隆十年(乙丑)刻本,六册(1函),该本首载张嗣昌序,次为乾隆十年朱介圭序,继接康熙本之原序,书后无后序。(苏亦工) 大清律笺释合钞 清钱之青(凤文)、陆凤来编校 六册(1函

8、),三十卷,律文459条。康熙四十四年刻本。扉页中题书名大清律笺释合钞,右上刻淛西钱凤文、古吴陆凤来同校,左下刻遵道堂藏板,天头横书康熙四十四年镌。卷首载清世祖序、刚林疏、康熙九年对哈纳等疏。卷首内载大清律附。钱之青自述编校是书之缘起谓:金沙王氏原本虽失,而传写至今不衰。偶与尘事之暇,同友陆凤来手加校订,命童子合而钞之,并附慎刑、医救诸说,推广圣天子与贤当事刑期无刑至意,亦聊以便自览也,乃诸同人辄劝赴剞劂,以公世之留心仕学者康熙四十四年立春日吴兴布衣臣钱之青谨识于东官公署。 是书保留顺治初颁律早期面目颇多,于研究清入关初年之法制实况不无价值。 大清律例硃注广彙全书 清世祖敕纂,万古斋主人辑注

9、三十卷,十册(1函),律文458条。听松楼朱墨套印刻本,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刊。书内扉页中题书名曰大清律,右上刻有附例集解原本六字,右下朱色套印六部则例,全判即出,左上套印朱钞各家笺释备载,天头横书康熙四十五年镌。扉页后空白夹页中钤有寓书铺廊东首奇望街听松楼发兑和大清律例朱批注释定价纹银贰两肆钱印记。封面题名大清律朱注广汇全书,书口上刻有大清律,下接朱字例,再下两行小字批注集解,合为大清律例批注集解。卷一首行题大清律集解附例。按:武新立明清稀见史籍叙录录同书,上述特征基本一致,惟武氏本为五册,法所本为十册。再,武氏本扉页左下钤听松楼方印,法所本则无。右下朱色套印六部则例,全刊即出,法所本全刊作全判。 大清律朱注广彙全书 清世祖敕纂,万古斋主人辑注 三十卷,十册(1函),律文458条,康熙间朱墨套印刻本。各册以十天干依次编号,封面题名大清律朱注广彙全书。卷首一册,依次载清世祖序、刚林疏、对哈纳康熙九年疏、总目、目录、诸律图。其刚林疏无皇叔父摄政王字样。该册自总目结尾页始有朱色套印,该页之后半页落款有京都琉璃厂万古斋主人谨述朱字。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