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末检测题与答案_第1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末检测题与答案_第2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末检测题与答案_第3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末检测题与答案_第4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末检测题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种群和群落检测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60分)和第卷(非选择题)(40分)两部分,共100分。第卷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水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2种群特征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 B迁入率和迁出率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D种群密度3鼠妇,俗称“潮虫”,生活在阴暗潮湿处,是家庭院落中常见的一种昆虫,要调查一农村院中鼠妇的种群密度,最宜采取的方法是( )A逐个计数法 B五点取样法 C标志重捕法 D灯光诱捕法4将A、B两种单细

2、胞生物分别放置在两个容器培养,得到如图a所示的结果,若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如图b所示的结果。从实验结果可知,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 B捕食 C互利共生 D寄生5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最可能的是( )A种群处于衰退期 B种群内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C种群死亡率超过10% D群落结构太复杂6在进出口口岸,检疫部门要对进口货物进行检疫,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害虫流入境内,将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害生物种群呈“J”型增长 B、一般会缺少天敌C、 对境内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D、以上都有可能7右图是一个新建的

3、小牧场内鹿群的生物曲线图。试分析在捕杀鹿群时应在“S”型增长曲线的哪一点开始捕杀,最有利于鹿群 的恢复( )Aa点 Bb点 Cc点 Dd点8.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2008年,宜昌市的人口出生率为7.17 B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C蜜蜂等动物遇到敌害,常集群攻击 D由于水葫芦的入侵,某湖泊中莲的死亡率比较高10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无法

4、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11.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B.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捕获的概率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12下列实验中不能构成群落的实例是( )

5、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 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的大肠杆菌菌落13.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14.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15下面三个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

6、争、捕食、互利共生 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16.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17下列情况下发生的演替,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A水灾过后的草原 B过量砍伐的森林 C弃耕的农田 D光秃的裸岩18在群落的演替中,一个种群的数量迅速增长的时期过后,往往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形成这种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A天敌数量减少 B可

7、利用食物的增加C死亡率增加或出生率降低 D出现了其他新物种19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20在什么条件下种群数量才会呈指数增长( )当只有食物限制时 在物种适宜的环境中食物开始出现不足,但还不至于影响到该物种在这里生存只是没有捕食者 只有在实验室内的实验条件下21.下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推测其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 B.其年龄组成较接近稳定型

8、 C.该区的人口迅速膨胀 D.该区的未成年人口比重较高22在南方茶园中,利用生物防治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诱饵能散发出类似于雌性害虫性外激素的气体,布下“爱情陷阱”,专等雄性昆虫撞来而掉在诱饵下的水盆中这种方法是( )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B降低昆虫出生率 C增加昆虫死亡率 D改变昆虫年龄组成23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出生率逐年降低,但城市人口却不断增加。影响城市人口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A、死亡率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迁入率和迁出率24某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时,则( )该种群是环境中唯一的一种生物该种群是对环境适应能力最强的一种生物该种群处于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

9、没有敌害的理想条件下该种群是营养等级最高的一种生物 25.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右图表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 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26.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乙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倍左右B

10、.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志重捕法C.血细胞计数板法实质是一种样方法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27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的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 )28.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所采用的方法是()。 A.样方法 B.标志重捕法 C.取样器取样调查法D.纸层析法29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30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

11、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第卷31.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捕获数/只标记数

12、/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32321418重捕3641818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32借申办2010年的“世博会”,加快上海生态城市的建设,在未来10年中上海要在郊区种植以大树为主的树林绿地,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树林生态系统,右图表示某一动物种群进入一个适宜有利的树林 生态系统后的生长速度曲线,

13、请分析回答:(1)根据曲线,这种生长方式属于 增长曲线,在 上,该动物群体生长速度最大。(2)C点和D点上, 最可能成为该动物种群生长速度的限制因子。(3)当动物种群发展到D点时,群体的数量能不能继续增长? 为什么?33.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生物种类地点A(山腰)地点B(山腰)地点C(山腰)草3种5种9种蕨类7种5种8种灌木15种4种2种松树0种2种0种落叶树20种5种0种非生物因素地点A(山腰)地点B(山腰)地点C(山腰)风速低高高距地1.5米的光强低中高土壤湿度/%483515土壤的有机质/%6.53.82.5土壤深度/cm>300100<15土壤含氨量/mg·kg-19.44.52.3(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地点 处的植物群落。 (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上的植被彻底烧光,则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演替。群落演替总是向着 方向发展,直至达到 为止。 (3)如果地点A、B、C处的光照条件同等充足,则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的是地点 处的植物群落,原因是 。 第四章检测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