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高分考点串讲经济讲义_第1页
农信社高分考点串讲经济讲义_第2页
农信社高分考点串讲经济讲义_第3页
农信社高分考点串讲经济讲义_第4页
农信社高分考点串讲经济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农信社学冲刺串讲2前言2第一章市场供求、均衡价格和弹性(重点章)7第二章消行为分析20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重点章)27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重点章)40第五章市场失灵和的干预52第六章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模型56第七章增长与发展理论64第八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70第九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 76第十章生产要素理论84第十一章财政政策87 第 1 页农信社学冲刺串讲主讲:槐俊升前言首先,我们先“三看”农信社笔试:一看,农信社笔试都考些什么。农信社内容一般包括公共基础或和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一般占一半左右,主要包括、金融、财会等。二看,农信社部分主要考什么。通过对农信社的分析可以看出,学这

2、部分内容主要考查西方学:弹性和均衡价格模型、生产和成本、市场结构尤其是价格、收入的决定主要是 GDP、增长、价格变动和失业、国际贸易基础、财政学基础主要是财政政策,还有就是生产要素等部分内容。有的地方还会涉及到政治学。三看,农信社部分的分值和题型从看,农信社笔试题型,主要是、单选、多选还有简答 。考试分值一般在 15 分左右。其次,我们看一下学这门课的主要内容:一、学的组成: 第 2 页微观学研究国内问题宏观学国际学之间的问题(以国际关系,如贸易、投资、劳务和资金转移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宏观学与微观学的对比二、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配置问题: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一个如何把资 第 3 页

3、微观学宏观学理论依据新古典学凯恩斯学解决问题配置利用基本假设稀缺、充分就业需求不足、失业分析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分析对象家庭、企业、市场总体研究中心市场价格收入主要目标利益最大充分就业等源分配到不同的生产部门、不同企业以及不同的各成员中,以取得最大的效果。(1)举例:与粮食生产生产可能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转换线)即所能生产的两种的最大组合。 第 4 页组合方式粮食(亿吨)(个)A015B114C212D39E45F50(2)与要素: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务)的或者物品。当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生产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与劳务时,被成为生产要素,简称要素。生产四要素:人力劳动L ;财力资本

4、K ;物力土地N (自然):一切自然;智力企业家才能 E(管理)除了时间与信息两种外,学讨论的基本上有三种:人力、自然、资本。(3)的稀缺(有限)性: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短缺的。是稀少(4)学是选择的科学。选择:稀缺的如何进行合理配置。包括以下五个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生产什么?()what;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how 用什么方法; 第 5 页为谁生产?(分配)for whom 如何分配;此外,还有生产多少?(数量) how many;何时生产?(时间) when;(5)选择中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投入某一特定用途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从理论上说,机会成本是某改作它用的各种可能中最

5、优的选择;但由于信息全,只能是其它使用中能够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前言2、利用问题(1)的浪费可能很严重: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内部。(2)如何生产可能性边界:制度的。当前世界上解决配置和利用的两种基本制度:市场制度计划制度最后,我们看一下学这门课的复习策略:一、学的特点:学是中的四大天书之一,内容超多,图形超多,模型超多,复习 第 6 页难度相当大!尤其是对于非类专业的学员来说,更是!那我们该怎么办?前言二、学备考策略:1、抓住重点。弹性、均衡价格、成本、市场、GDP、业、财政政策。增长、通胀、失2、现实。我国增长中的问题,上海自贸区,希腊等。3、最好理解。学重在理解,需要背的内容并不多。4、重复

6、记忆。温故而知新,尤其是对于实在理解不了的理论,多背几遍。第一章市场供求、均衡价格和弹性(重点章)一、本章主要知识点和考点:1、需求要素:欲望(愿意);支付能力(能够)【例题 1:单选】在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消的欲望外,还应包括()。A消的潜在收入B消的支付能力C的市场价格D的生产成本【】B= a - b × p2、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d且 a、 b > 0其中,a、b 为, 第 7 页需求曲线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3、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重点)【例题 2:单选题】能够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曲

7、线发生位移的因素是()。A. 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偏好B. 该商品的成本C. 该商品的税率D.消【】D= -d + r × P 其中, d 、r 为4、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s且d 、r 0。,供给曲线的特征,一般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数量成同方向的变动,也就是说,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斜率为正。5、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和需求相互抵消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6、可以得到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 第 8 页变动主体价格 P其他因数图形表现需求量的变动Q变化不变同一条曲线上点的移动需求的变动D不变变化整条曲线

8、的位移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7、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特级重点) 第 9 页最高限价(价格上限)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含义由 为某种 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 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属于 对市场的干预措施。由 为某种 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 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属于 对市场的干预措施。目的保护消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保护买方利益)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保护卖方利益)影响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结果是市场短缺。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9、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后果1. 严重排队现象2. 黑市和黑市高价3. 生产者变相涨价4. 走后门1. 严重排队现象2. 黑市和黑市低价3. 生产者变相降价4. 走后门措施行政措施和分配措施建立的收购和储备系统【例题 3:多选】在一般情况下,实施最高限价可能产生的结果或问题有()。A供给短缺B生产者变相涨价降价E过度生产C黑市D生产者变相【】ABC【例题4:多选】在一般情况下,对农实施保护价格可能产生的结果有()。A供给短缺B生产者变相涨价C市场过剩D生产增长E生产者收入下降【】CD【例题 5:单选】当某种生活必需品价格(例如粮食)的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有可能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水

10、,一般可以采取的干预方式是()A.限制进口B.实施最高限价C.实施保护价格D.增加库存【】B【例题 6:多选】关于对农实行保护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有()A.保护价格总是低于均衡价格B.保护价格总是高于均衡价格C.保护价格有可能导致市场过剩D.保护价格有可能导致市场短缺E.保护价格会导致变相涨价现象 第 10 页【】BC【例题7:多选】关于价格限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价格上限使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量,卖者可以根据)的偏好向消的方式既无配置效率,又或者向贿赂的顾客配置,这种配置B长期租住房市场的,导致比短期更严重的住房短缺C最低工资是一种价格限制,它引起劳动供应量过剩D价格是隐藏在供给和需求背后的千

11、百万企业和消决策的结果,而价格限制扭曲了这种指引配置的信号。【】ABCD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8、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级重点)(一9、需求价格弧弹性也可以用以下的中点公式来计算:P1 + P2e = - DQ ×2dDP22需求弧弹性分为五个类型:ed > 1为富有弹性,ed < 1为缺乏弹性,ed为单一弹性, ed = ¥ 为完全弹性, ed = 0 为完全无弹性。= 1【例题 8:单选】假定某消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 2%对商品需求数量的影响是()。A需求量上升 1.3%B需求量下降 2%C需求量上升 2.6

12、% 第 11 页D需求量下降 2.6%【】C【例题 9:单选】某市决定从 2011 年 8 月 1 日起,把辖区内一著名风景区门票价格从 32 元提高至 40 元,已知该风景区 2011 年 8 月的游客为88000 人次,与 2010 年 8 月相比减少了 12%,则以弧弹性公式计算的该风景区旅游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 )A0.57B0.48C1.1D2.08【】ADQXPYe=XDPYPYXYDP QYX10、需求的交叉弧弹性公式为:(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 >0,两种商品之间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

13、<0,两种商品之间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0,两种商品之间不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例题10:单选】如果两种商品x和y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2.3,那么可以出()。 第 12 页Ax和y是替代品和y是低价品Bx和y是互补品Cx和y是高档品Dx【】B11、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收入之比,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的反应程度。(1)需求收入弹性大于 1 的商品,称为“高档品”;(2)需求收入弹性小于 1 的商品,称为“必需品”。(3)需求收入弹性小于 0

14、的商品,称为“低档品 ”【例题11: 单选】假设消的收入增加了20 , 此时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了10 , 则该商品属于()。D 低档品A 高档品B 奢侈品C 必需品【】C【例题12: 单选】假设一定时期内消的个人收入增加了20%, 由此导致消对商品的需求下降了12%,这在一定程序上可以说明该商品属于() 。A高档品B边际商品C低档品D必需品【】C12、思特·系数(特级重点):1857 年,世界著名的德计学家恩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系数。一个或家庭生活越贫困,系数就越 第 13 页大

15、(越接近于 1);反之,生活越富裕,系数就越小。根据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系数在 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低于 30%为最富裕。二、主要简答题(也可以考选择和):1、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一级重点):(1)价格,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2)消加。的个人收入,一般来说,消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3)消的偏好。(4)替代品的价格,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5)互补品的价格,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6)预期,如果消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预期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如果会推迟。

16、(7)信贷的难度和成本。(8)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政策。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第 14 页【例题 13:单选】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 50和 80,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A增加 30少 130B减少 30C增加 130D减【】B【例题14:多选】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的收入A消偏好B互补品价格C消D生产成本E预期】ABCE【2、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1)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2)生

17、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自身的成本和其(3)生产技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4)预期。生产者或销售者的价格预期往往会引起供给的变化。(5)相关的价格。替代品和相关品。(6)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政策等。 第 15 页【例题 15:多选】以下属于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有()A消偏好B生产成本C价格D消的个人收入E生产者的预期【】 BCE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特级重点):(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需求价格弹性大。(2)商品的重要品,需求弹性大。基本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非必需的高档商(3

18、)商品用途的多少,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4)商品的消费在消预算总中所占的比重,当一种商品在消预算中占很小的部分时,消并不大注意其价格的变化,需求弹性小。如买一包口香糖,你可能不大会注意价格的变动。(5)时间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例题 16:单选】与高级时装等非生活必需品相比,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A.较低B.较高C.相等D.不能 第 16 页【】A【例题 17:单选】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A替代品较多的商品活必需品B用途多的商品C贵重的首饰D生【】D【例题 18:多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A

19、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B商品的重要性C商品用途的多少D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ABC【例题 19:多选】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是()A商品的可替代性B商品用途的广泛性C商品对消生活的重要性D商品的消费在消预算总中所占的比例【】ABCD4、试述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的关系。也可以解释薄利多销。(一级重点): 第 17 页(1)对于 ed1 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反之则减少。(2)对于 ed1 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反之则增加。(3)对于 ed1 的单一弹性的商品,降低或提高价格对厂商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例题 20:单选】通常情况下,生

20、产者通过提高某而增加其销售总收入的前提条件是该的()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 1B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 1C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 1D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 1【】D5、案例分析题(特级重点):在许多城市,公共汽车和地铁都十分拥挤,有人主张通过提高票价缓和供求予盾,有人不以为然,你看呢?:由于公共交通是大众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即使提高票价也不能减少多少乘客,难以从根本上缓解公共交通的拥挤状况。因此,增加公共汽车、地铁的线路和班次,公共交通的管理体制,提高公共交通的有效供给,是缓解供求更加合理而可行的办法。6.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重点):(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短期内,供给弹性一

21、般较小;相反,在较长的时间内,供给弹性一般比较大。 第 18 页(2)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对于农来说,短期内供给弹性几乎为 0,价格对供给的影响往往需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3)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投入品替代性大,相似程度高,则供给弹性大。(4)生产技术类型,一般而言,生产技术越复杂、越先进,固定资本,占用越大生产周期越长,供给弹性越少,在价格下降时,这类生产要素不能方便地转移。(5)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对拥有相同技术的生产者而言,拥有多余生产能力的生产者的供给会更高有弹性,因为它在价格变动时,特别是价格升高时,更容易调整产量。(6)

22、生产成本的因素,当产量增加时,成本迅速增大,供给弹性越小,反之,生产扩大成本增长慢,供给弹性就大。7、运用均衡价格理论及弹性理论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好好看看):稻谷丰收使市场的供给增加,因此,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新的均衡点移到 E1 点。新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为 P1 和 Q1,与最初的均衡价格 P0 和均衡数量 Q0 相比,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由于农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价格弹性小于 1,需求曲线表现为较为陡峭。均衡价格下降导致农民收入下降,收入由矩形面积 P0EQ0O 减少为矩形面积P1E1Q1O。 第 19 页8、简述需求定理的两种特例(看看):需求定理的特例(1)物品:

23、需求量与价格成同向变动的特殊商品。英国人发现 1845 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需求量却反而增加。在当时被称为“难题”。:土豆涨价引起爱尔兰靠工资生活的低收入者的土豆,而不是买得更少。(2) 炫耀性物品:由提出。炫耀性消费。如果完全用价格来衡量需求程度,在价格低时买得少,价格高时买得多。如:手饰中的黄金与钻石、酒价格。这类商品为性物品。这类商品具有显示的效应。第二章消行为分析一、主要知识点和考点: 第 20 页1、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一级)效用: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在消费商品或服务能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人们的心理感觉,是评价,没有客观标准。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

24、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效用的度量是“效用”。基数效用论者用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来研究消行为。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香、臭、美、丑等概念,其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消行为。基数效用论,均衡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P1 X 1 + P2 X 2 + LL Pn X n = IMU1= MU 2 LL = MUn = lP1P2PnMU1 < MU2P1P2如果说明:对于消,同样的一元钱商品 1 的边际效用小于商品 2的边际效用。这样:理性消就会调整这两种商品的量:减少商品 1,增加商品 2,意

25、味着:总效用会增加。直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时,便获得最大效用。【例题 1:单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第 21 页A 边际效用是否递减D 效用是否客观B 效用是否可加总C 效用函数是否线性【】B2、消不是少。偏好基本假设:完备性、可传递性、消总是偏好(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特级重点)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的偏好程度越高。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无差异曲线从下倾斜,凸向原点。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例题 2:单选】在分析消决定的。行为差异曲

26、线的形状是由()A消偏好关商品的价格B消收入C所商品的价格D相【】A3、预算约束的含义:消的选择不仅取决于消的偏好,还受消 第 22 页支付能力和市场价格的限制。在既定价格下,消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的限制表现为一种预算约束。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4、预算线的变动(特级重点)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可支配的收入 m、两种商品的价格P1、P2(1)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2)如果只是其中一种商品 X1 的价格上升,预算线中另一种商品 X2的截距固定不变,表现为预算线在

27、纵轴上的端点不变,而横轴上的端点发生旋转。如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3)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端点不变)(4)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例题3:多选】在给定的预算线坐标图上,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A商品的相对价格B消收入C消偏好D价格弹性E商品边际替代率 第 23 页【】AB【例题4:单选】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消费中的收入减少,会使预算线()A.向左平移【】AB.向右平移C.向上旋转D.向下旋转5、消价格不变。均衡条件的实现

28、是三个条件为前提的:偏好不变、收入不变、(1)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上。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2)消比。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3)消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例题 5:单选】消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A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B商品边际替代率大于商品价格之比C商品边际替代率小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D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A6、消剩余:消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第 24 页或者:消消费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总效用与为此花费的货币总效用的差额。7、无差异曲线的特例MRS 不递减(1)完全替代:两种商品之间

29、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2)完全互补: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配合同时被使用。8、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部分。(特级)由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进而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总效用替代效应收入效应。(1)当商品的价格变化时,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2)所有商品的替代效应都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的作用,所以,大多数低档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

30、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3)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人效应在某些场合,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于是,这类特殊的低档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同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例题 6:单选】低档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下降的主要是()。 第 25 页A 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但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B 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C 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但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D 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A【例题 7:多选】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

31、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效应。A收入B替代C递减D规模E导向【】AB二、简例题:1、“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即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时,边际效用为 0;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逐渐减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增加,反而会2、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含义是指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 第 26 页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为得到一的这

32、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凸向原点。当商品数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公式为: MRS = - DX 2= - dX 2DX1dX1这表示一个商品 1 可以换多少个商品 2。【例题8:单选】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 dy =- 1 ,则dx2商品x意味着当消而获得1拥有的商品y。的商品x时, 愿意放弃(A 1C 1 1B 1D 222【】D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重点章)一、主要知识点和考点:1、生产者:计划实施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企业或

33、厂商。企业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式,包括:个人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各有优缺点。成本的节约是企业的根本,即企业是市场费用节约 第 27 页的产物。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全性。【例题 1:单选】企业的根本是()A成本的节约B 外部性C 市场失灵D 企业以构造权力制衡机制【】A2、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特级)3、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重点)常见的生产函数:(1)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

34、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 = Minimun( LuK )v其中,Q 表示产量;L 和 K 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u 为固定的劳动生产系数(产量配备的劳动数);v 为固定的资本生产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资本数)在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下,产量取决于较小比值的那一要素。产量的增 第 28 页加,必须有 L、K 按规定比例同时增加,若其中之一数量不变,单独增加另一要素量,则产量不变。(2)生产函数(CD 生产函数),由美国数学家年根据历史统计资料提出的。和学家于 1982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 = ALa Kb其中,Q 表示产量, L 和 K 分别表示劳动和

35、资本的投入量, A、a和 b 为三个参数,0a1,0 b1。该生产函数以其简单的形式具备了学家所关心的一些性质。例如在 a b 1 时,根据参数 a 和 b 值,可以知道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根据(a b)的值,可以的变化情况;根据参数 A 值,可以估算技术进步在作用大小。生产的规模增长中所起的(3)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线性生产函数)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不变的。假定生产过程中仅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则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的数学表通常为:Q = aL + bK 第 29 页其中:Q 为产量,L、K 分别

36、表示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a, b > 0 。这种生产函数对应的等产量曲线是一条直线。4、总产量(TP):生产出来的用实物衡量的产出总量。AP = TPL平均产量(AP):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数。边际产量(MP):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的投MP = DTPDL入而多生产出来的数量或产出。5、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递减规律(特级),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6、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

37、量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7、TPL、 APL 和 MPL 分别表示劳动的总产量、劳动的平均产量和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这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如下:(1)当 APL 曲线达极大值时,TPL 曲线必定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最陡的切线。(2)当 MPL 曲线达极大值时,TPL 曲线必定一个拐点。(3) APL 曲线和 MPL 曲线必定相交于 APL 曲线的最高点。 第 30 页(4)当 MPL 曲线与横轴相交时,TPL 曲线达到最高点。8、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即两种生产要素 L、K 的不同数

38、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线上任何一点,L、K 组合不同,但产量却相同。与无差异曲线的比较,有许多相似之处;9、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表明:实现同样产量,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其斜率的相反数被定义为边际技术替代率,用以衡量两种投入之间的替代能力。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的某种要素投入量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公式为:DKDKdKMRTS=- MRYSLK = - lim=- LKDLDL®0 DLdL ,或: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

39、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不断增加时,每一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10、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MPL = MPK(1)PLPK生产者均衡条件的数学表: 第 31 页PL L + PK K =M(2)【例题 2:单选】两个工厂生产同样的厂规模小,生产中的安排原则是(),一个工厂规模大,一个工A先安排大的生产,后安排小的生产B先安排小的生产,后安排大的生产C主要安排大的,少部分安排小的D根据产出,哪个边际成本低,就安排哪个生产【】D11、几个重要的概

40、念(特级重点):机会成本是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丧失的最高收入)显成本企业或租用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隐成本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是拥有并使用的的成本,它实际上是机会成本。企业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利润总总成本总-显成本-隐成本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利润。正常利润是指企业对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支付。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 第 32 页【例题 3:单选】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放弃的使用该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A

41、.最高收入B.最低收入C.平均收入D.超额收入【】A【例题4:作收入】如果一个人放弃去工作而上大学,那么他的机会成本就只是他的工【】( F )【例题 5:单选】企业使用自有的资金应计算利息,从成本角度看,这种利息属于()A.固定成本B.显成本C.隐成本D.会计成本【】C【例题 6:单选】由企业或使用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A显性成本 B隐性成本C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A12、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1)短期总成本 TC=总固定成本 TFC+总可变成本 TVC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厂房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的工资费用。可变成本

42、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原材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 第 33 页总不变成本 TFC 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总可变成本 TVC 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支付的总成本。对可变生产要素总成本 TC 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的总成本。对全部生产要素所平均不变成本 AFC 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变成本。所消耗的不平均可变成本AVC 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变成本。所消耗的可平均总成本 AC 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成本它等于平均不变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和。所消耗的全部边际成本 MC 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产量增加的成本。13、从

43、边际递减规律所决定的 U 形的 MC 曲线出发,可以解释其他的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以及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一,关于 TC 曲线、TVC 曲线和 MC 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边际递减规律作用的 MC 曲线的先降后升的特征相对应,TC 曲线和 TVC 曲线的斜率也由递减变为递增。而且,MC 曲线的最低点 A 与TC 曲线的拐点 B 和 TVC 曲线的拐点 C 相对应。第二,关于 AC 曲线、AVC 曲线和 MC 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 34 页当边际量等于平均量时,平均量必达本身的极值点。MC 曲线、AC 曲线和 AVC 曲线也必定是先降后升的 U 形特征。而且,MC 曲线必定会分别与

44、AC 曲线相交于 AC 曲线的最低点,与 AVC 曲线相交于 AVC 曲线的最低点。对于产量变化的反应,边际成本 MC 要比平均成本 AC 和平均可变成本 AVC 敏感得多。14、在长期内,厂商可以根据产量的要求调整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甚至进入或一个行业,因此,厂商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厂商的长期成本可以分为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它们的英文缩写顺次为 LTC、LAC 和 LMC。长期总成本 LTC 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长期总成本 LTC 曲线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当产量为零时,长期总成本为零,以后随着产

45、量的增加,长期总成本是增加的。而且,长期总成本 LTC 曲线的斜率先递减,经拐点之后,又变为递增。企业长期生产技术表现出规模先是递增的,然后是递减的。规模的这种变化规律,也是造成长期平均成本 LAC 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特征的一种。根据边际量和平均量之间的关系,当 LAC 曲线处于下降段时,LMC曲线一定处于 LAC 曲线的下方,也就是说,此时 LMCLAC,LMC 将 LAC 拉下;相反,当 LAC 曲线处于上升段时,LMC 曲线一 于 LAC 曲线的上方,也就是说,此时 LMCLAC,LMC 将 LAC 拉上。 第 35 页【例题 7:】在长期成本下降,规模递减阶段,长期平均成本低于长期边

46、际成本。()【】F二、简例题:1、试用边际递减规律说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特级重点):(1) 边际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生产要素投入增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最终会出现递减的一条规律。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是边际递减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在既定的土地上不断增加劳动投入所引起的边际递减的例子,经常作为边际递减规律的例证。(2) 我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这意味着我国整体发展水平、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农村的发展;我国农村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让亿万农民富裕起来,但只要还有 70%左

47、右的农业人口,守着极其有限的耕地,根据边际递减规律,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转移出去,滞留在有限的耕地上,农民就不可能富裕起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在近十几年农村的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的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着密切的关 第 36 页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利于农业乃至整个的可持续发展。另外,1958 年的中,有些地方盲目推行密

48、植,结果引起减产,试用边际递减规律来解释这种现象。当在固定的土地上增加秧苗的数量,最初边际产量大于零,总产量增加。当秧苗数量增加到 L3 以后,如果继续增加秧苗数量,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绝对减少。2、简述 MP、 AP 和 TP 关系:(1) MP 与 TP 之间关系:MP0,TP 上升;MP0, TP 最大;MP0, TP 下降如果连续增加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2)MP 与 AP 之间关系:当 MPAP, AP 上升; 当 MPAP,AP 下降; MPAP, AP最高,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3、运用生产的三阶段理论,画图说明我国实行减员增效(特级重点)的意义。:生产三个阶段的特点根据短期生产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 第 37 页系,可将短期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第 I 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劳动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最大值,且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这说明:在这一阶段,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