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次与各位一起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十分荣幸能够与来自淮北的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唐雎不辱使命,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课堂评价、教学反思”几方面进行说课。一 说教材【1】教材地位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处于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以史传文学为重点,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物传记,从不同角度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近几年来,安徽省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都是50篇优秀诗文篇目中的选文,考查内容基本稳定。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
2、和句意(多在注释中,应要求学生背这些重要的注释);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内容理解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共计15分。近7年文言文考查篇目涉及篇目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马说,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比较阅读,鱼我所欲也过零丁洋比较阅读,三峡,爱莲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再看近三年高考全国课标卷一2013明史马文升传647字,2014旧唐书·于休烈传584字,2015宋史孙傅传601字。选材特点:经史子集四部中以史部为主,史部中以二十四史为主,二十四史中以人物传记为主;篇幅以600字左右为主。设题特点:第6、7题三年相同,第6题为文意理解,第
3、7题为句子翻译;变化在第4、5题,内容有实词理解,断句,文化常识,表现传主品格的句子。为什么还要提及高考,因为高考是最高指挥棒呀,再者也要做好中考与高考的无缝对接,就像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完美对接。【2】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文意。2多种方式诵读课文,读出人物语气,学习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比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教学重点)3美读课文,感受语言交锋的机智与艺术,学习唐雎不畏强暴,责任感强,有胆有识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是:79年级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培养文言语感,了解并积
4、累课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并能够进行创造性表达。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和被告知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二 说学法1 学情分析:从九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来看,初一初二学习了22篇古文,既有写景记趣的,也有借景抒怀的;通过对这些文言文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了一定量的文言积累和知识储备,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其中对孙权劝学五柳先生传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等涉及人物要素文章的品读,使学生对人物性情有了一定的认知,便于对本课中的人物产生新的理解和感悟。同时随着学习的深入,九年级学生的自
5、学能力、合作能力、朗读表演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等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畏难情绪,对战国策等历史古籍的阅读有所欠缺,学生的论辩思维相对滞后。本文是篇论辩性极强的外交辞令,唐雎的机智与雄辩的言行是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训练的好材料。比如语文四项能力的训练,即听听出对方的言外之意,明白对方潜台词的真实意图;说口头表达时要击中对手要害,直陈利弊;读-初读、默读、研读、赏读、美读、分角色朗读,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懂文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2 学法指导教学中注意渗透学法指导颇有必要。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导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通过预习扫除字面障碍,疏通文字;让学生利用各种媒体
6、,广开语文资源,搜集一些具有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的事迹,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同时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的方法。学生根据本课学习目标,先自主学习,采用小组捆绑,一帮一、一带一的形式,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对字词句的理解与翻译基本上放在小组内解决,同时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实行组长赋分、组员监督、组间竞赛。让学生在快乐参与,体会语言背后的魅力。通过检查,找出学生学习的差距,找出学生的困惑。通过小组展示和师生讨论完成本课学习任务。三 说教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此我采用的教法是:1情境教学法,本课导入设计通过讲述相关历史故事,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
7、和表演课本剧。七年级皇帝的新装,八年级石壕吏,九年级就是本文,作为我班每年一度元旦晚会的重磅节目。2对比教学法,在对唐雎和秦王对话与形象的把握上,将矛盾作为经线,将对立作为纬线,在比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和理解能力。3美读吟诵法,它是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的语文实践活动。是用心来揣摩、用情来传达,让每一位同学放飞思绪、张扬青春、快乐心境。文言文节奏富于变化,最适宜于美读吟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正是诵读的功效。苏东坡也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品味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因此,学习文言文,在粗明句读的基础上,通
8、过反复诵读,从中体味语言的气势和语言的情味,逐步形成敏锐的文言语感。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个字,不可少读一个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诵读除了要语音准桷,句读准确,字正腔圆外,还要掌握音调、语气、停顿、重音等诵读技巧,尤其是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朗读建议:一读:根据课下注释体味词句,自由吟诵。二读:每位同学用类似“内心独白”的方式给自己悄声地吟读。三读:两位同学之间用“谈心对话”的方法进行“说话式”的朗读。4专项积累法积累,非常讲究技巧。零碎的知识积累固然有效,但正是由于
9、“零碎”二字而显得杂乱。专项积累则非常有用。它通过专项的专门的收集方式,提炼出某类材料,构筑自己的知识仓库,比如对本文几种文眼现象的整理。见导学案。四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我设计了“五环节”教学流程:1激趣导入口,引领男生女生向前冲(大约2分钟)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有一个人偏不这样,他就是战国时代安陵国的使者唐雎。今天我就跟大家看看他面对威武四方的秦王 ,是如何做到“人在屋檐下,偏偏不低头”的。大家齐读课题:唐雎不辱使命。我由题目切入,问:“唐雎不辱使命”是什么使命?学生不难说出其内容,即出使秦国。但如果仅理解至此,只是周旋于内容的表层。于是进一步追问:以五百里地易五十里地的安陵
10、,这样的提议对于安陵君而言,岂不好事?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可能马上做出反应:“这不但不是好事,相反是一个政治阴谋。”表述完自己的观点,她很自然地说到了“完璧归赵”的故事,她简单地讲完这一故事后,释然地说:“其实,想什么都不拿出来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秦国国君的一贯伎俩。”我一阵兴奋,马上肯定并补充道:“对,完璧归赵是秦襄王时的事,课文所写则是秦王嬴政。”听我这么一说,其他同学都用敬佩的目光看着这位同学。我正想相机插入背景的介绍,另一个同学似乎与我心有灵犀一点通,未经举手,已站起来接口说:“大家如果关注当时的背景,秦国的这一阴谋就更明晰了。”于是,我就将原本准备的当时的背景作为小结简单地加以呈
11、现:“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发了两国之间的这场外交斗争。”设计意图: 这一导入语不求花哨,只要实在,目的是勾起学生对唐雎的兴致,并很快能进入新的课堂,心灵上贴近人物,还能让学生明白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自主学习吧,激励学生在各自赛道上奔跑吧兄弟(大约5分钟)出示“导学案”,检查预习成果,小组内讨论解决,还有疑惑的地方全班交流,其它组可以补充,学生能完成的我绝不插手。小组合作讨论,老师巡视点拨疑难,指导学法。(此环节已在第一课时进行,力在养成学生勤学好问、
12、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巡视指导,可以了解学情,加强个别辅导。)3、合作探究轩,小组互补,快乐家族,天天兄弟,帮扶互助(大约10分钟)【1】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惊心动魄、没有硝烟的战争。请同学们聆听名家朗诵,边听边想,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呢?唐雎与秦王的较量分几个回合?划出并品味文中描写秦王和唐雎的句子,采用“读-,我看到了一个 -的秦王和读-,我看到了一个-的唐雎”的句式,赏析人物。以此完成练习第一题。【2】如果让我们诵读这篇课文,我们怎样才能把它读好呢?以此完成练习第二题。例如第三段中“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应读出秦王盛气凌人的语气。再如第三段中唐雎回答秦王的“天子之怒”时用
13、了排比,读时气势要高昂。不仅要读得生动形象,绘声绘色,边读边想像,揣摩说话人的语气和神态。【3】本文人物性格鲜明传神,语言更是文采飞扬,骈散结合,气势磅礴,扣人心弦,很值得学习与借鉴。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说说好在哪里,从而品味语言交锋的机智与艺术,学习唐雎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可贵精神。4、质疑展示台,课堂擂台赛,百家讲坛,各抒己见,极速挑战,一站到底。(大约20分钟)(1)齐读课文(2)分角色朗读课文 前后桌组成合作组,分配好角色进行朗读训练 旁白 秦王 唐雎 安陵君 ( 多媒体展示) 教师提示朗读要求 准确、流畅、清晰,把握节奏、语气、语调 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材料 (3)
14、教师指导秦王和唐雎的语气的把握 秦王 傲慢、狂妄、嘲笑、恭敬 唐雎 不卑不亢、义正辞严 (多媒体展示)(4)请两个合作组到讲台处展示分角色朗读(5)师生评价 刚才各小组谈了很多阅读方法,我梳理一下,有这么几点:1、读出停顿。语音停顿要用意义单位划分。2、读出语气。以“人物对话”为主的文章应读出人物语气。3、读出感情。感情要跟说话人的身份、地位、性格等因素一致。美读吟诵,读出语气。1、读出人物语气、心理(1)我与学生共读第句,共同探讨这一句中人物的语气、心理。比如第句,我用居高临下的语气来读,读出了秦王骄横的心理。其实三分文章七分读,下面大家按我们总结的方法再读课文,用笔旁注出每处应读出的语气。
15、(生积极地自由朗读课文并作标注,师巡视)(2)同桌练读至句,并仿照这个句式来小结。合作交流,小组展示。组1:“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应用轻蔑的口吻来读。师:请你为大家示范一下。组2:“轻寡人与”“与”字应拖长,突出威胁的语气。组3:“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一句应提高音量,读出霸气。组4:“安陵君其许寡人”一句,采用上扬的淡淡的不在乎的轻松的语气来读,显示出秦王根本就不把安陵国放在眼里的味道组5:唐雎的的“岂直五百里哉”不卑不亢, “若士必怒”,四个字一字一顿,语气要低,语速要慢,然后“伏尸二人,流血五步”语速极快,语气上扬,声音加强,但是读到“天下缟素”时,声音
16、继续加强,但语速放慢,“天下”二字要以继续上扬,并且演员配以抱拳向天的动作,然后突然急促收住,短暂停顿后,咬紧牙关压低声音说出“今日”二字,重音放在“是也”上,然后声断气不断,配以挺剑而起的动作。组6发言人:我读出了当时大殿内应该是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吱声。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人站在大殿上,居高临下,威风凛凛,咄咄逼人,大殿中央还站着另一个人,这个人沉着冷静、不卑不亢,两个人对视着师:从这两句短短的对话中,居然能看出如此丰富的内容。看来,你已走进作品的情境中了。那么,就让我们来通过朗读,再现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吧。生读:男生读秦王,女生读唐雎。教师指导朗读,生再读。 师:请谈谈你们处理人物语气的理由。
17、生1:唐雎在这一回合中表现的镇定自若,有胆有识,有计谋有勇气,所以我在处理他的语言时,“臣未尝闻也。”读得很淡定,一字一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这一句要冷冷得读,读出威慑力。师:你把握的非常到位。生2:这一回合还表现出唐雎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个性,所以我在读那个排比句的时候,用加快语速的方法,读出了他的勇敢,不屈。“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师:“不怕坐三雕怒,就怕坐三雕笑”。你们认为唐雎的这一句应该读得激昂还是读得冷静?生:应该是冷静。师:对。唐雎冷冷地发问,意图在心理上挫败秦王。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人物角色自行分配,开始。(小组开始气氛热烈的朗读)小组分角色表情朗读。师
18、: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走进千年的历史。由两个组分别用文白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朗读,要求听的同学注意体会两种语言不同的风格,并准备听后评议。评议主要从停顿语速语气方面考虑,要求学生融入角色中,配合动作表情,表演出人物的精、气、神。 选两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评价。这样可以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明白了唐雎所面临的问题之后,已经感受到了那份凝重。接着宕开一笔,欲擒故纵,问:“唐雎不辱使命,不辱从哪里读出来?”学生迅速找到了“色挠、长跪、谢”等动词以及对秦王的语言描写“徒以有先生也”。可这些远远不够,运用逆向思维,要求找一开始秦王的表现,学生自然地将“其、不悦、怫然怒”等与“
19、色挠、长跪、谢”等联系起来了。这样一联系,便产生了另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面对秦王这样的厉害角色,唐雎凭什么能不辱使命?”这一问才真正将关注的矛头指向唐雎,在此之前所做的却绝非无用功,唐雎此时可谓呼之欲出,学生急切地想知道究竟。小结:前后对比朗读,从而体会秦王的外强中干、欺软怕硬;以及唐雎是一位沉着冷静、有胆有识、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凛然正气的外交家的形象。唐雎让我们看到布衣之士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自强精神,他以一个大写的人的形象伫立在我们面前。真是可敬可佩。2、美读吟诵,品味写法人物性格鲜明传神,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文中主人公是唐雎,为何还要描写秦王?这是什么写作手法?通过人物动作<神态
20、表现人物。如“挺剑而起”<“秦王色挠”等。师:要突出人物的性格就要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说话的语气等。除此以外,本文作者还用了一种非常鲜明的方法来刻画人物,是什么呢?生3:对比的方法,秦王和唐雎的对比,唐雎“挺剑而起”视死如归,秦王却“色挠”“长跪而谢之”贪生怕死,更显现出唐雎的大义凛然。态度变化对比:秦王 先倨后恭 唐雎 先恭后倨性格对比:秦王 色厉内荏 外强中干 唐雎 不畏强暴 有胆有识 责任感强师:大家说得真好,看来同学们对文章的理解很深刻。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要学会运用对比及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我认为本环节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点拨,例如学生谈到第二三
21、段时,让学生揣摩秦王的心理,尝试给秦王设计动作、表情和语气-质问、愤怒、拍桌子、大吼等。这样一步步不仅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突破了难点,为下一步的展演做好了准备。3、激情演读,再现情境面对一心要吞并天下的强秦,唐雎,这位安陵小国的使者,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使安陵国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们通过演读课本剧再现他的风采。 学生尝试进行自导自演。要注意把握语气、节奏,力求演出人物的精、气、神,展现出人物形象,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师生点评。让教室成为学生展演的舞台,例如在指导学生“演读”活动时,学生在自我表现,自我鉴赏、自我评价中积累了技巧,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自觉地投入到课文朗读、展
22、演的行列中去。附课本剧。4、赏读语言,品味说话技巧唐雎之所以能够不辱使命,是因为他胆识过人,忠君爱国,具有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另外还与他卓越的口才不无关系,他有着极高的说话技巧,靠他的睿智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秦王,唐雎的说话技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请看大屏幕。唐雎的说话技巧:言之有“节”“否,非若是也”“而守之”言之有“据”“士之怒”“而将四矣”言之有“力”“今日是也”“挺剑而起”)5、检测拓展阁,拓展提高,最强大脑,星光大道,一路狂飙。(约8分钟) 【1】有人说,“分久必合”是历史的必然。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纷争四起,秦国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而一个小小的安陵国使臣却妄想凭借个人的英雄行
23、为阻止历史前进的脚步,他的这种行为可不可取?看真英雄不畏强暴,唇枪舌剑谁与争锋。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2】“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话,也是温家宝总理的座右铭,与唐雎的勇赴国难的爱国精神有相同的精神实质。蓄势厚发,穷追猛打,问:“中国史册中拥有这种布衣精神的人即“布衣之士”还有很多,同学们还知道谁?”思维一打开,话匣子自然也打开了。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墨 子出使楚国,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裹。晏 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蔺相如出使秦国,完璧归赵,令秦昭襄王偷鸡不成蚀把米。继续推进更深层的思考“你怎么看这种“布衣精神”?”学生此时已被极大地震撼,他们旁征博引,
24、最后竟归结为“士为知己者死”这种中国文人的精髓。这样借助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进行当堂训练,牛刀小试。例如第一题中,学生会想到:晏子使楚 和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并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完成了使命,他们与唐雎有什么不同,经讨论,学生会发现:晏子凭借的是反唇相讥战胜他国,而唐雎和蔺相如都是凭借有勇有谋完成使命。比较中反思、现实中演练,设计这一环节,在学生回答出晏子、蔺相如等不辱使命的人物时,可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不辱使命,他们与唐雎有什么异同。语文即生活,引领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学以致用。五、板书设计:因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时秦王和唐雎,对其性格的理解和把握则是本文的重点,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对文章主旨一目了
25、然。六、课堂评价:1、以生为本,因材施评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特征,选择不同的评价语辞,例如:在“展示台”环节,学生如果回答很到位,我就可以评价他的准确、语言美,点出答语中的关键词,甚至让学生记录下来,有的则可以侧重他的参与意识,将他的回答提炼、润色,并争取同学们的认同与鼓励。2、适时互动,倡导多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力求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将教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小组捆绑评价结合起来,适时安排学生进行自评,例如在进行导学案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对测试情况进行自我评定。如学生演读完对话后,可以将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一开始,他们的评价局限于“定性”“好”“不好”,后来在一步步的引
26、导下,他们可能学会从语音、语调、语气、语感等角度进行评说。根据本堂课中,各小组的表现,小组评价表的赋分,可以推选出优胜小组、动车组。七、教学反思 :回头看看学生在每一步生成中的惊艳呈现,学生之所以愿意参与其中,而最终被深深地感动,而这些感动又能唤起学生原有的积淀,当他们把这些融会贯通并反之指导他们的思考时,他们得到的是思维的提升、精神的丰厚。如果我们的语文课都能以此为出发点去呈现,那么何以发生学生逃之夭夭之怪事呢?因此,我们在语文课上的天职,就是为学生构筑精神的家园。其中一个方面是让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底蕴。像本文当学生在课堂的步步蓄势之厚发时,所感悟到的“士”们的“为知己者而死”的精神境界自然
27、无需他们去摹仿,但其中的人格魅力绝对足以折服所有堂堂之人。若果一味的纠缠于秦王之跋扈、唐雎之机警,似乎也能趣味横生,但总觉过于肤浅了。学生会在嬉笑声中度过一堂课,但因缺少震撼力而让人觉得淡然。另一个方面是让学生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包含人性美的文字,宜于让学生在朗诵中感悟语言中的那点意韵,前面几位专家之述备矣,我就不再赘述。更为重要的是,还必须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一个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人格高尚、志趣高雅的人。我们要学习唐雎为不畏强暴,蔑视强权,敢于抗争的正义之气和他“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不屈服的精神,在现实社会中做一个坚持原则、让心灵站立的人!谢谢大家!附唐雎不辱使命课本剧第一幕
28、60; 秦王:众位爱卿,安陵国时常牵挂寡人的心啊!将军:大王,我们大秦现已灭韩亡魏,不如一鼓作气,将安陵国一举拿下。秦王:嗯可攻占安陵会使其他国家趁虚而入啊。使者:大王,孙子兵法曰,兵道,诡异也。不如我们用换地之计,诈称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秦王:然也!此法甚好,寡人现派你出使安陵。 使者:定不辱使命,臣告退。第二幕使者:禀告你们安陵君,秦使求见。 侍臣:大王,秦使求见。安陵君:宣!侍臣:宣秦使进见!
29、0; 安陵君:你此次前来有何用意?使者:我们大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可否答应?安陵君:奥?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使者:我定会原话禀告我们大王!在下告退。 安陵君:使者慢走!使者:还有何事?侍臣:这是我家大王的一点心意,请先生笑纳。 使者:啊?这
30、这不可不可安陵君:你暂且收下。 使者:谢安陵君。侍臣:你此次回去,要在你们大王面前替我们美言几句。有什么异变,要及时回来通融一下。 使者
31、:一定一定,在下告退。第三幕将军:大王,使者回来了。 秦王:快宣。将军:宣使臣进见! 使者:叩见大王。秦王:快快请起,事情办得怎么样? &
32、#160; 使者:安陵君不愿换地。秦王:哼!区区安陵国君竟不把寡人放在眼里。 使者:大王息怒,安陵君自有他的苦衷秦王:退下吧!第四幕侍臣:报告大王,秦使来信。 安陵君:我滴神呀,这该如何是好?侍臣:大王何事如此焦急? 安陵君:如今我们安陵国触怒了秦王,这该如何是好?侍臣:现今之计唯有派人出使秦国。 安陵君:奥,快宣唐雎!侍臣:宣唐雎进见
33、60; 唐雎:臣叩见大王。安陵君:平身平身! 唐雎:不知大王找臣来有何要事? 安陵君:如今我们安陵国触怒了秦王,现派你出使秦国,可否/唐雎:臣遵命,臣定当誓死保全安陵!臣告退!第五幕将军:安陵国使臣求见。
34、60; 秦王:宣!将军:宣唐雎进见! 唐雎:小人叩见亲王!秦王:来者何人? 唐雎:小人安陵国使臣唐雎。秦王: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35、#160; 唐雎:臣未尝闻也。秦王: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布衣之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秦王: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明白了: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36、五十里之地存者,只因为有先生也。”唐雎:那大王还换不换地了?秦王:不换不换,今天我作东,到印象涡阳大酒楼一醉方休!走,走!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第一学时 预习检测走近作家作品: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背景资料: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
37、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自主学习吧,激励学生在各自赛道上奔跑吧兄弟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唐雎( ) 怫然怒( )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 )休祲降于天( )天下缟素(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秦王不说( )故不错意也( )仓鹰击于殿上(
38、0; )3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虽然,受地于先王( )长跪而谢之曰 ( )4词语活用现象。轻寡人与( )请广于君( )5、
39、诵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安 陵 君因 使 唐 雎 使 于 秦。(2)安 陵 君受 地 于 先 王 而 守 之,虽 千 里 不 敢 易 也,岂直 五 百 里 哉?6、结合注释和资料,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40、60; (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41、;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42、60; (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
43、#160; 7、查阅资料,把你收集到的战国策知识和本文背景知识写在下面
44、160;
45、160; 8、认真诵读课文两三遍,将读时遇到的疑难困惑写在下面,课上交流。
46、
47、 第二学时(展示课)课堂合作探究,成果展示(一)激趣导入口,引领男生女生向前冲(三)合作探究轩,小组互补,快乐家族,天天兄弟,帮扶互助(大约10分钟)【1】让
48、我们一起走进这场惊心动魄、没有硝烟的战争。请同学们聆听名家朗诵,边听边想,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呢?唐雎与秦王的较量分几个回合?以此完成练习第一题。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反映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如:“秦王色挠,长跪而谢”,表现了秦王的外强中干;“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写出了秦王盛气凌人、以强凌弱的心态;“挺剑而起”反映了唐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股项目合同范例
- 兄弟厨房员工合同范例
- 做贷款公司合同范例
- 传媒演出合同范例
- 个人贷款销售合同范例
- 2025-2030年面团成型机项目商业计划书
- 从数字化到智慧化区块链在办公用品供应链中的应用
- 2025-2030年潜水装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创新与保护并重区块链在办公版权中的应用
- 数据中心机承重加固方案
- 临床面试专业真题及答案
- 医药职业道德课程课件
- 2025-2030中国铍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绳索救援技术培训内容
- 甘肃省天水监狱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农村商业银行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网络安全知识手册
- 医院财务笔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医师定期考核公共卫生考核试题500题-1
- 上饶城投笔试试题及答案
- 适合小学生的医学小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