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生产安全培训教材_第1页
电解铝生产安全培训教材_第2页
电解铝生产安全培训教材_第3页
电解铝生产安全培训教材_第4页
电解铝生产安全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电解铝生产员工安全培训教材的开发泰山铝业公司目 录第一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知识.1第一节 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1第二节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简介.5第三节安全生产标准体系.9第四节 安全生产经济政策.11第五节 安全生产法律责任.12第二章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15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15第二节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24第三节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30第四节 建设项目“三同时”.35第五节 安全生产检查.39第三章 电解车间操作规程.45第一节 一般通用作业安全规程.45第二节 日常操作作业安全规程.47第三节 出铝及其相关作业安全规程.53第四节 天车

2、使用作业安全规程.57第五节 其它作业安全规程.63第四章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综合预案.661总则.66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673组织机构及职责.684预防与预警.715应急响应.746信息发布.757后期处置.758保障措施.759培训与演练.7710奖惩.7811附则.78附件 电解车间应急救援预案.79第五章 职业危害和劳动防护知识.92第一节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92第二节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与特点.94第三节 铝业公司存在的职业危害.96第四节 劳动保护.105第六章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及启示.115前 言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安全生产法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

3、须依法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目前由于尚没有相关的培训教材,致使员工安全培训的内容难于规范、系统,教师授课随意性较大,员工学习也较困难,严重制约和影响培训质量。为搞好泰山铝业公司电解铝生产员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使员工尽快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满足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相关内容的要求,编制了这套电解铝生产安全技术培训教材。教材主要内容有: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内容;二、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四、生产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措施,自救和互救知识;五、职业危害和劳动防护知识;六、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及启示。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教材难免有不当之处,祈望读者予以指正。泰山铝业公

4、司教材编写组2008年11月第一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知识第一节 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概念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安全与健康,以及生产经营单位财产安全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指我国保护劳动者和保障生产资料及财产的全部法律规范。因为,这些法律规范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和劳动人民的利益而制定的。如有关安全技术、安全工程、劳动合同、工伤保险、职业技术培训、组织工会和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法规。狭义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保障生产安全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的

5、法律规范。如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对女工和末成年工安全生产的特别规定;关于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休假制度的规定;关于安全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制度的规定,等等。安全生产法规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制定的关于安全生产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它可以表现为享有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制定的法律,也可以表现为国务院及其所属的部、委员会发布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指示、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等,还可以表现为各种安全卫生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 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正在构建之中。1法律法规规定的调整对象和阶级意志具有统一性。2法律法规规范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3法律法规规范的相互关系具有系统性。三、安全

6、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作用1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提供法律保证。2为加强安全生产的法制化管理提供保证。3指导和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4保证生产经营单位效益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它是依据宪法的准则,立法的原则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规范的集成,按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划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安全技术标准。1安全生产法律:特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规范性文件,我国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包括基础法律、专门法律和相关法律。 基础法:安全生产法是指综合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法律,使用生产经营单位与安全有关的所在单位、部门及有关的所有行

7、为,使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 专门法:专门的安全生产法律是规范某以专业领域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法律。我国在专业领域的法律有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矿山安全法。 相关法: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 是指安全生产以外的其他涵盖有安全生产内容的法律。如:劳动法、工会法、矿产资源法、铁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法、港口法、建筑法、煤炭法等。2安全生产法规我国现行的法规分行政和地方法规两种。生产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组织制定并批准公布的,它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高于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等。主要有: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93号令,取代75令)、安全生产许

8、可证条例(397号令)和2004年1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地方性法规由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施行于本行政区域的规范性文件。3安全生产规章规章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职权所制定、发布的针对某一类事件、行为或某一类人员的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安全生产行政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的授权制定发布的安全生产规章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是最低层级的安全生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其他上位

9、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4法定安全生产标准我国没有技术法规的正式用语且未将其纳入法律体系的范畴,但是国家制定的许多安全生产立法却将安全生产标准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的技术规范而载入法律,安全生产标准法律化是我国安全生产立法的重要趋势。安全生产标准一旦成为法律规定必须执行的技术规范,它就具有了法律上的地位和效力。执行安全生产标准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义务,违反法定安全生产标准的要求,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将法定安全生产标准纳入安全生产法律体系范畴来认识,有助于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法定安全生产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两者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具有同样的约束力。法定安全生产标准主要

10、是指强制性安全生产标准。(1)国家标准。安全生产国家标准是指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标准化法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2)行业标准。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依照标准化法制定的在安全生产领域内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对同一安全生产事项的技术要求,可以高于国家安全生产标准但不得与其相抵触。 五、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及相互关系1它是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集中体现,是上升为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一种行为准则。它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准则,用国家强制性的权力来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的正常秩序。2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次与宪法和

11、法律,但高于地方法规、行政规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具有约束力。主要体现一是具有约束国家行政机关自身的效力;二是约束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效力。3安全生产法律的地位和效力次与宪法,但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它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4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5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6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于特别规定;新规定与旧规定不一致的,适用于新的规定。第二节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简介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内容丰富,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指导下,全国人大、

12、国务院相继审议通过并颁布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含有安全生产相关内容的法律法规。另外山东省人大、山东省政府相继审议通过并颁布出台了安全生产条例和规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安全生产法规的法律依据和指导原则。第 4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第 4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第 48条: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于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修订,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涉及安全生产专业的罪有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飞行事故罪9种。三、中华

13、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共七章九十七条,于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是我国安全生产的综合性基础法。我们现在学习的这些内容,基本上就是按照安全生产法的相关内容展开的。1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全体会议通过,于2002年11月1日施行。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其意义是四个需要,即一是依法加强监督管理、安全检查依法行政的需要;二是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需要;三是依法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的需要;四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

14、需要。2安全生产法的主要内容。它作为我国安全生产的综合性法律,具有丰富的法律内涵和规范作用。其内容体现了“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安全责任重于泰三的重要思想,反映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重视人权的社会主义本质,总结了我国安全生产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具体内容共七章97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第三章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四、安全生产专门相关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共十三章 一百零七条,1994年月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 过。是我国第一

15、部全面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和劳动法律体系的母法,是制定其他劳动法律法规的依据。主要内容:关于劳动时间和休息房价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安全卫生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安全卫生权利和义务,关于伤亡事故的规定等等。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共七章 七十九条,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它明确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其基本原理是:分类管理,综合治理。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共六章 五十四条, 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 过。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灾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等。工作方针

16、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共八章 一百二十四条, 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 过。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目的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防止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等。五、安全生产行政法规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共七章 九十二条, 2003年3月11日国务院第373号令公布,2003年6月1日起施行。目的是: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会议通过,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同时废止1987年2月17日制定的

17、条例。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保护环境。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共七章 七十一条, 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第393号令公布,2004年2月1日起施行。目的是: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共二十四条, 2004年1月13日国务院第397号令公布实施。是我国第一部对煤矿企业,非煤矿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实施安全生产许可的行政法规。5工伤保险条例共八章六十四条, 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第375号令公布,2004年1月1日起实施。目的: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

18、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凤险。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务院 2004 2号)共分五部分二十三条,于2004年1月20日发布。主要内容: 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完善政策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强化管理落实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完善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六、地方法规、规章1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于2006年3月30日经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将于2006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山东省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的第一部综合性地方法规,是山东省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中

19、的一件大事,也是依法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大举措。具体内容共六章52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保障措施、第三章监督管理、第四章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2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都涉及到。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07年8月16日,以(鲁政办发200754号)颁布。其目的是为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三节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标准是法律的延伸安全标准就是关于安全生产的技术规范安全生产标准是为规范生产作业行为,改善生产工作场所或领

20、域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免受各种伤害,保障劳动者人身安全和健康,实现安全生产,所制定并实施的相关准则和依据一、我国安全生产标准现状至目前,涉及安全生产的标准有1154个。1990年以前的, 262个 占22。719911995年, 343个 占29。7%19962000年, 436个 占37。8%20012005年, 113个 占9。8%现行安全生产国家标准,涉及设计、管理、方法、技术、检测检验,职业健康和个体防护用品等多个方面,有近1500项。其中涉及煤矿安全的标准有100多项;涉及各类化学品安全的标准有400多项;涉及机械设备安全方面的标准有100多项等16个种类。 除国家标准外,还有91

21、项部门制定的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二、主要标准简介1作业环境危害方面: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了111种毒物和9种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2事故管理方面我国的主要标准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规则、火灾事故分类等。3安全教育方面:根据有关规定,特种作业方面人员经安全技术培训后,经考核合格方可独立作业;取得操作证的,必须定期进行复审(一般为两年一次),复审不合格的,在两个月内再进行一次复审,仍不合格者,收缴合格证,超出期限未复审的,不得继续从事特种作业。4生产设备、工具类标准:主要是为了保证生产设备、工具的设计、制造、使用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标准。生产设备、工具设计原则及安全卫生标准;

22、压力机械类安全卫生类标准;易发生事故的机械类安全卫生标准;预防工伤事故的生产工艺安全标准;预防职业病的生产工艺劳动卫生工程标准;防护用品类标准。共分个方面:头部防护类;呼吸器官防护类;眼面防护类;听觉器官防护类;防护服类;手足防护类;防坠落类三、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建立尽管我国安全生产标准数量比较多,但整个标准体系还比较粗,还很不成熟,需进一步加以完善。从06年开始,争取用年时间,到08年完成所有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的修订,力争通过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 第四节 安全生产经济政策 安全生产经济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就是要运用经济杠杆手段促进国家、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改善安全生

23、产条件,减少事故的发生,达到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一、安全生产经济政策的提出1计划经济时期。这个时期主要靠国家实施。2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拥有了生产经营、资金使用等各项自主权。由于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意识不强,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造成为发展生产而相应减少了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致使设备老化,安全设施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民企的安全投入更少甚至没有。由于相关的法律不健全,政策不配套,安全生产经济的投入呈无序状态,造成了上世纪90年代的安全事故高峰期。所以说,这一时期的安全生产经济政策是失控的。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项安全生产经济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随着安

24、全生产法的颁布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颁布,各级政府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至此,提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安全生产经济政策。二、安全生产经济政策的作用1经济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2安全生产经济政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3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反映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第五节 安全生产法律责任 一、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形式追究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形式有三种: 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1行政责任:安全生产法针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设定的行政处罚,共有

25、: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止建设、停止使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调销证照、行政拘留、关闭等11种。2民事责任它是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法律强制其进行民事赔偿的一种法律责任。3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依照刑事法律给与刑罚的一种法律责任。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3公安机关;4法定的其他行政机关;三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1有关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领导人、责任人。2生产经营单位及其负责人、有关责任人。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4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和安全生

26、产中介服务人员。四、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安全生产法定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法律责任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25种,按以下形式予以追究:1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2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业整顿,可以并处罚款。3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4予以关闭。5赔偿和连带责任。五、追究有关人员法律责任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1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2追究安全生产中介机构有关人员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3追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工作人员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六、安全生产犯罪刑事责任是指责任主体违反安全生产法律的规定构成犯罪,由司法机关依照刑事处罚的

27、一种法律责任。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执法主体是法定的司法机关,即按照见各自的职责分工,分别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追究刑事责任,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最终的司法判决。安全生产犯罪,共包括15项犯罪。第二章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一、安全生产管理概述(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1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

28、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到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

29、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1.事故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等。2.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考虑事故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为21类,即火

30、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其他类隐患等。3.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R(F,C)式中R危险度;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

31、发生事故的严重性。4.危险源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5.重大危险源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我国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重大危险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时,如果各类物质的量满足式(12),就是重大危险源。nqiQi1    (12)i=1式中gi单元中物质i的实际存在量;

32、Qi物质i的临界量;N单元中物质的种类数。(三)安全、本质安全1.安全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损害或环境危害的条件,是指安全条件。不因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失效、人员伤害或其他损失,是指安全状况。2.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失误一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2)故障一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

33、动转变为安全状态。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实际上,由于技术、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目前还很难做到本质安全,只能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二、安全生产方针(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1安全生产事故情况近几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事故死亡人数都在10万人左右,发生各类事故100多万起。以2004年为例,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起,死亡人。安全生产事故的总体现状是:工矿企业事故发生总数有下降趋势,事故发生次数多,事故伤亡人数多,事故发生率远高于美国、英

34、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多发和死亡人数多是安全生产事故的一大特点。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情况近年来,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相继建立,安全监管体系日趋健全。目前,市、县两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率达到907和764,全国共有安全监管人员25万人。国家还增大了对一些高风险行业的安全生产监察力度,如在2003年,仅煤矿监察机构就监察矿井23896处次,下达现场处理决定书41075份。但整体上还存在薄弱环节,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人数少、监督机构不够健全、监督执法人员素质低等。3安全生产技术情况随着我国经济能力的增强,国家已经规定淘汰了两批落

35、后设备。企业按照产品升级换代的需要,也逐渐淘汰了一些落后的工艺和设备,自主开发和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安全检测、监测仪器设备。国家整体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是,总体安全技术水平仍然比较低,特别是安全监测技术设备、应急救援技术装备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国家。4安全生产管理情况2003年,全国绝大部分煤矿,超过50的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完成了安全评估工作。2003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大型建设项目、高风险建设项目和高风险企业开展了安全预评价和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使其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应该看到,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很低。(二)安

36、全生产方针及其含义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总方针,它不仅概括了安全生产的特点、性质,而且提出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方式,实际上也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总结。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完善的过程,现在我们把它发展完善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体现了预防和治理的思想,它们都是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主要体现以下含义:1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第一,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是头等重要的大事,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促进生产,抓生产首先必须抓安全。安全是

37、一切工作的基础,是生产经营单位的大事。特别是当生产经营任务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应先解决好安全问题,生产和其他活动要服务于安全,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使经营活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安全第一,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是最宝贵的,“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要始终把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全社会都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安全生产作为经济工作和经营管理中的首要任务来抓。同样,从业人员更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时刻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头等大事,真正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

38、当安全与生产之间发生矛盾时,能够正确处理,确保安全。2安全生产强调预防为主。做好预防工作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基础、前提条件。“预防为主”是指主要采用预防的办法来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对事故积极预防、主动预防,在每一项生产中都首先要考虑安全因素,经常查隐患、找问题、堵漏洞、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自觉形成一套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的制度,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从业人员在生产一线,直接从事生产作业,遇到危害的可能性更大,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意识,在生产作业之前,把可能遇到的危险、防护措施、应急措施落实到位,防止事故的发生。3综合治理是预防事故和危害的一种最佳方法,

39、 是保证安全的具体方式和措施,由于形成事故隐患的原因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所以安全生产工作的立足点,必须始终放在预防事故和治理隐患上,而不是被动地应付事故,不要等到付出生命代价、有了血的教训之后再去改进工作,而是通过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三、安全生产“五要素"及其关系(一)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1安全文化,即安全意识,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支配人们行为是否安全的思想。对公民和职工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安全常识,强化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强化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对领导干部,要自觉按照“三个

40、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刻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对行业和企业,要确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则,落实各种事故防范预案,加强职工安全培训,确立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生产理念。2安全法制,是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执法。主要内容包括:广为宣传安全生产法,要健全安全生产法的配套法规和安全标准。行业、企业要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将已被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上升为制度和法规。逐步建立健全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用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府、企业、职工和公民

41、的安全行为,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体现安全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真正落实到日常生产生活中。3安全责任,主要是指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心。主要涵义有两层:企业是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职责,要制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治理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保障发展规划和新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各级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主体,要切实落实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出资人机构的监管责任,科学界定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综合监管职能,建立严格而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问

42、责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深刻吸取事故教训。4安全科技,是指安全生产科学与技术。主要内容有:企业要采用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国家要积极组织重大安全技术攻关,研究制定行业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积极开展国际安全技术交流,努力提高我国安全生产技术水平。5安全投入,是指保证安全生产必须的经费。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企业、地方、国家多渠道的安全投资机制。企业是安全投资主体,要按规定从成本中列支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加强财务审计,确保专款专用。国家和地方要支持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要制定源头治本的经济政策,并严格依法执行。(二)安全生产“五要素”之间的关系安全生产“五要素”既相

43、对独立,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甚至互为条件。安全文化是灵魂和统帅,是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中的基础,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精神指向,其他的各个要素都应该在安全文化的指导下展开。安全文化又是其他各个要素的目的和结晶,只有在其他要素健全成熟的前提下,才能培育出深人人心的“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安全法制是安全生产工作进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必要条件,是开展其他各项工作的保障和约束;安全责任是安全法制进一步落实的手段,是安全法律法规的具体化;安全科技是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现代化的工具;安全投入为其他各个要素能够开展提供物质的保障。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根本。安全文化的最基本内涵就是人的安全意识。建设安全生产领域的安

44、全文化,前提是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安全常识,强化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强化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安全要真正做到警钟长呜,居安思危,言危思进,常抓不懈。安全法制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最有力武器。因此,保障安全生产需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需要强化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安全生产法规健全,安全生产法规能够落实到位,安全生产标准执行达标,这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最基本的要求和前提条件。安全责任心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制度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制度。安全责任制的实质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仅要强化行政责任问责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还要依法追究安

45、全事故罪的刑事责任,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强化和提高民事责任或经济责任的追究力度。安全科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手段。“科技兴安”是现代社会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最基本出路。安全是企业管理、科技进步的综合反映,安全需要科技的支撑,实现科技兴安是每个决策者和企业家应有的认识。安全科技水平决定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因此,安全科技是事故预防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依靠科学技术的手段,生产过程的安全才有根本的保障。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安全也是生产力。安全生产的实现要靠投入的保障作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的能力,需要为安全付出成本,安全的成本既是代价,更是效益。我国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安全生产投入

46、机制,但企业是安全投资的主体,要按规定从成本中列支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加强财务审计,确保专款专用。国家和地方要支持困难企业的安全设备和技术改造,困难行业和企业要有治理安全隐患的政策措施,并严格依法执行。第二节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一、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一方面是增强生产经营单位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中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履行的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以充分调动各级人员和各部门一生产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确保安全生产。

47、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落实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政策的具体落实。二是通过明确责任使各类人员真正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对预防事故和减少损失、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建立和谐社会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总要求是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具体应满足如下要求:1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2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3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级、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既明确、具体,又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4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制定和落实,并应适时修订。5应有配套的监督、检查等制度,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三)安全生产

48、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方面,各级人员(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到一般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横向方面,各职能部门(如安全、设备、技术、生产、基建、人事、财务、设计、档案、培训、宣传等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职责为:(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

49、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2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主要负责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3生产经营单位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按照本机构的职责,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对本机构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职能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本人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4班组长班组安全生产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

50、律。5岗位工人岗位工人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岗位工人要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事危险性较大的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体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多少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则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性的大小、从业人员的多少、生产经营规模的

51、大小等因素确定。除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外,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是否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则要根据其从业人员的规模来确定。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还是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没有统一规定。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但必须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需要指出的是:当生产经营单位依

52、据法律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三、安全生产投入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以保证生产经营单位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具体由谁来保证,应根据企业的性质而定。一般说来,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予以保证;一般国有企业由厂长或者经理予以保证;个体工商户等个体经济组织由投资人予以保证。上述保证人承担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事故后果的法

53、律责任。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工程、通风工程等。2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3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4按照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5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6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四、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按照行业分可分为:矿山安全技术、煤矿安全技术、石油化工安全技术、冶金安全技术、建筑安全技术、水利水电安全技术、旅游安全技术等。安全技术按照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可分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起重与机械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等。安全技术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可分为: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等。(一)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是指为了防止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