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_第1页
怎样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_第2页
怎样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怎样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费尽心思,用尽手段把学生的思考引导到一个既定的答案上去,不得有不同的意见。而这个答案有的仅属于教师个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感受,有的还是教师对教参上答案的照搬。长期下去不仅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而且会导致学生养成遇事“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它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教师的职责是在阅

2、读教学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环境,让学生的思维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解放。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一、创设民主、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反之则思路阻塞,心灵封闭,毫无创造性可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师亲切而真挚的赏识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出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保持着乐观与自信,自主参与探究,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有力保障。在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主动权,让他们充分的区阅读,探究。例

3、如学生在阅读海底世界4-6自然段前,我提出:你认为海底世界的“奇异”和“物产丰富”表现在哪里?找出有关的词句,并加以批注,确立了探究阅读的主体后,学生个体围绕探究的主体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词句,并将自己探究所得在书中作批注,同时记下弄不清的问题,通过小组学习来解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们不同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有的学生说从“海底的植物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这句话可以知道海底的植物种类繁多,感受到海底物产丰富;有的则说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原来植物还可以在海底生长,而且色彩那么丰富,海底真奇异;有的说从“海底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种。”中的“三

4、万种”体会到海底的物产丰富,有的则说从“已经知道的”说明实际海里的动物不止三万种,只是还有些动物目前还不认识它们,但随着人类对海洋认识的加深将会知道海底还有更多的动物,可见海底的物产非常丰富.同学们愉快地进行讨论、交流,在各抒己见中个性得到张扬。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珍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是引导学生个性阅读的首要条件。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产生感悟,必须会带有浓重的个性倾向。因为每一个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有关。即使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会有独特的感悟。我们

5、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一个人只有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时,他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何况,十一、二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反叛时期,自我意识已经形成,他们不再那么崇拜老师、家长,遇事喜欢说“不”。他们的自尊心愈来愈强,可望信任和尊重,做事喜欢标新立异,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抓住学生个性张扬特点,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会得到特别的收获,在海底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我范读的时候把“只能”和“四米”读重音,读后我请学生评价一下老师读得怎样,有的学生说我读得还不错,不过他认为“靠肌肉伸缩”也读重音会更好,因为从“靠肌肉伸缩”能感受到海参的活动方法还是很有趣。这就

6、是学生自己的体验,可见这个学生读这句话的时候感受比我还深刻,我特别表扬了这个同学有独特的感受,让他们就自己的感受来读这句话,结果这些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很高,还读得比以前好。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智慧,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智慧。 放手让学生读并非不管不问,教师要参与进来,就要指导、引导、疏导,再加上适当的评价。我上课时经常说“读得不错!”“有自己的感受”。“你和他读的不同,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吗?”主要作用就是“放手”“指导”,但有时还需要示范,通过示范给学生提供可模仿的榜样,因为学生的独特感受并非都正确的,“模仿”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但并不是一开始就让学生模仿,而是让学生先评价,通过评价去深入体

7、会。有时学生的感受与文章的写作背景不相符,甚至学生的感受明显错误时我们也应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前提下开展积极有效的帮助。三、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亦称求异思维,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和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维,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寻求多面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习惯是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不是说拿到一份阅读材料,教师就可以放任自流,学生想怎么样想就怎么想,如果这样,不利于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在多种方式中进行:1、在阅读中想象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

8、力,训练发散思维。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展开想象,例如,依据课文插图进行想象;针对文章空白处进行想象;利用重点词句进行想象;利用结尾进行想象。例如狼和小羊最后一句话只说“狼说着就向羊扑去”,结尾耐人寻味,我便抓住悬念处提出:后来小羊怎么样了呢?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象,设想出许多结果,有的说小羊被吃了,有的说小羊还没死,刚好有个猎人赶来把狼打死救了小羊.这些结局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想象的,学生思维可以向多方面扩散,这种思维发散点可在备课时设计的,有时根据需要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2、在阅读后评论有关阅读的研究报告显示,若果让孩子在阅读后自由讨论,可以让他们在文化方面获得最大的收

9、益。教师抓住文章关键处设置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评价能力。例如阅读校园里的画后,我提出问题:你觉得卡佳和“我”这两个孩子怎么样?有的说卡佳待人宽容友好,是好孩子。“我”小气,嫉妒心强,不是好孩子。有的说“我”虽然争强好胜,但不轻易认输,而且能知错能改,也是好孩子。有的说他们两个都很聪明,画画都很棒,如果成为好朋友,相互学习彼此的长处,公平竞赛,将来说不定都能成为漫画家呢。同学们各自发表评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有了客观判断事物的能力。3、在阅读中质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疑,又疑才有进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贵出新,能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提出的问题就新颖,灵活而又独特。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应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就一篇课文而言,可以指导学生从这些方面提出问题:从课题的理解上提,从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上提,从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及句与句,段与段关系上提,从文章写作特点,表现主题的手法上提。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求异,还应该鼓励学生对现成的结论敢于批判,大胆发表独特见解。如找骆驼,课文中老人告诉商人应该顺着脚印去找骆驼。有个学生却提出异议;“沙漠里风沙很大,骆驼的脚印很快会被沙淹没,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