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界主要海洋油、气开发装置摘要: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国际能源机构估计,至2005年底,人类在海洋中已发现油、气储量1350亿吨以上,待发现的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占全球油、气总储量的34左右,而20062008年将是深海油气勘探的活跃期。 1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背景 1.1海洋油、气储量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国际能源机构估计,至2005年底,人类在海洋中已发现油、气储量1350亿吨以上,待发现的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占全球油、气总储量的34左右,而20062008年将是深海油气勘探的活跃期。 世界海洋油气与陆上油、气资源一样,分布极不均衡。在四大洋及数十处近海海域中,石油、天然气含量最丰富的数波斯湾海域
2、,约占总贮量的一半左右,第二位是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海域,其次分别是北海海域、墨西哥湾海域、亚太、西非等海域。截至2005年底,在世界海洋中已发现581处油田。其中,欧洲和地中海25个,北海110个,意大利、北亚得里海20个,黑海和里海17个,南美洲43个,非洲近海27个,西非近海85个,波斯湾60个,印度次大陆沿岸海域2个,远东近海23个,印度和马来西亚近海15个,澳大利亚东部和新西兰近海3个,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12个,南部吉普斯兰德海盆19个,北海近海44个,美国墨西哥湾16个。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在进行海上石油勘探。其中对深海进行勘探的有50多个国家。 1.2世界海洋油、气产量 世
3、界海上石油产量从1960年开始。一直在稳步上升,至2003年世界海洋石油产量已达12.57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41。而同期世界海洋天然气产量达6856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约25.8。而1992年世界海洋油、气产量所占份额分别为26.5和18.9。据统计,19922002年世界石油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1。而同期世界海洋石油产量的增速为3.7,增速是世界石油总产量增速的3倍多,预计今后几年世界海洋石油产量仍将以更高的速率持续增长。 据预测,世界海洋油、气日产量将从2004年的3900万桶油当量增加到2015年的5500万桶油当量。到2015年海洋油、气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将分别达
4、到39和34。从各大产区来看,北美海上石油产量仍将有小幅度的增加,而西欧海上石油产量自2000年达到峰值后,一直保持下降的势头。而到2015年,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将占世界海洋石油产量的50以上。 天然气产量占海洋油、气总产量将从2004年的24上升到2015年的40。这将引起在天然气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增加,包括管线、液化天然气厂、天然气化工厂、气体运输船以及终端设施等。而到2010年左右,世界海洋石油产量将出现稳产,但由于海上天然气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将带动海上油、气总产量仍不断增长,且天然气在其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从产区来看,除了西欧海上天然气产量在2010年以后开始下降外,其它地区都将保持增
5、长的势头。到2015年北美、西欧、亚洲和中东地区的海上天然气产量将占全世界的70左右。 通过以上对世界海洋油、气现状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世界海洋油气储量很丰富,而且海洋油、气勘探活动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2006年世界海洋钻井预测,可以预见未来世界海洋油、气产量还将会稳步上升,成为世界油、气产量增长的源泉。此外,由于深海的极大魅力,未来几年,在深海的投资将会不断增大,深海油、气产量所占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而且,亚太地区还可能成为世界海洋油气工业的引擎,同时在深海油气产区,巴西、西非和美国墨西哥湾仍将占据主要地位。我们有理由相信,世界海洋石油工业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2世界海洋油、气开发装置现状
6、 据E&P报道:从20032007年的5年间,在墨西哥湾、西非近海等海域,全世界将共有116艘浮式生产储油卸油系统投入工作,其中浮船式FPSO 77艘,TLP平台16艘,Spar平台13艘,半潜式采油平台10艘。下面将就主要的几种海洋油、气开发装置建造情况简要作一介绍。 2.1世界FPSO建造市场状况 据Offshore统计,截至2005年8月,全世界有FPSO(包括新建和改装)总计145艘。其中新建(包括已建、在建以及还处于订单状态)的69艘FPSO大部分都是由韩国、中国、日本、新加坡这4国承担,在已知建造船厂的43艘FPSO中,4国共占了35艘,接近81.4。为已知建造厂商的FPS
7、O主要建造国所占比例: 已知的43艘新建FPSO中,韩国14艘,中国9艘。新加坡7艘,日本5艘。韩国建造市场以三星重工为主,从其1993年建造第一艘FPSO算起,三星重工已建造或即将建造的FPSO共有10艘,其次为现代重工3艘,而大宇船舶与海洋工程也在1999年建造过1艘;中国的建造市场分配较平均,分别为大连新厂3艘、青岛北海船厂1艘、外高桥船厂3艘、沪东船厂1艘、江南造船厂1艘:新加坡建造市场方面,(私营)日立罗宾船坞有限公司3艘,吉宝远东3艘,吉宝造船厂1艘;日本建造市场分配也相对平均,石川岛播磨重工、名村造船公司、三井造船公司、三菱重工、日本钢管公司各1艘。 在76艘改装的FPSO中(包
8、括已改装、在改装以及还处于订单状态),已知改装船厂的FPSO有65艘,其中41艘都是由新加坡的厂商改装,接近63.1,主要为裕廊造船厂和吉宝造船厂(裕廊造船厂16艘,吉宝造船厂21艘)。统计结果显示,中、日、韩3国在改装方面似乎兴趣乏乏,韩国仅现代重工改装过2艘,中国则仅有沪东船厂在1990年改装过1艘,而日本同样只有住友重型机械公司、石川岛播磨重工和佐世保重工各改装过1艘。 从订单来看,截至2004年9月,FPSO的订单数为1 6艘,而到2005年8月,订单增加到27艘,主要下单国家为巴西、尼日利亚、安哥拉、澳大利亚和中国。 2.2世界SPAR、DDCV和SCF建造市场状况 据Offshor
9、e2006年统计。现今世界仅有Spar平台14艘,DDCV平台1艘,SCF平台1艘。工作海域除在建的“Kikeh”号Spar平台将在马来西亚外,其余均布置在墨西哥湾。在已知总装厂商的14艘Spar平台和DDCV平台中,集中在美国J.Ray McDermott公司手中9艘Spar平台、1艘DDCV平台,另外Technip公司3艘Spar平台,Litton Ingalls造船公司1艘Spar平台。而上部模块和船体的建造也基本集中在J.Ray McDermott和Technip公司手中。而中、日、韩这3个造船总产量占世界90以上的传统造船强国在Spar平台领域暂时无所作为。由于技术和海域海况的缘故,
10、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内Spar平台的建造市场仍将掌握在上述几家厂商手中,客户也将以美国墨西哥湾为主,其它国家仅马来西亚订购1艘。 2.3世界TLP、TLWP建造市场状况 据Offshore2005年10月刊统计,当今世界已建或在建的TLP平台和TLWP平台总计为23艘(TLP18艘,TLWP5艘)。在已知装配厂商的17艘TLP平台和TLWP平台中,荷兰Heerema公司独占鳌头,承担了其中5艘TLP平台、2艘TLWP平台的总装,占到将近41.2。此外,Guif海事公司承担4艘TLP平台,美国J.Ray McDermott公司3艘TLP平台,Aker-Gulf海事公司2艘TLP平台,新加坡的远东莱文
11、斯顿造船有限公司(FELS)承担了1艘TLWP平台。而从船体(下沉箱)建造来看,韩国的三星重工和大宇船厂分别承建5艘和3艘,其它大部分船体则均由意大利和美国的公司建造,另外新加坡方面也负责了2艘TLP平台的船体建造。 从订单情况看,美国墨西哥湾是TLP平台的传统用户,其TLP的投入量仍将缓慢持续增长,而西非地区现对TLWP平台有着较大兴趣,加上油、气开发潜力巨大,预计未来订单量还会有所增加。 2.4世界Semi-FPS和DDS建造市场状况 据Offsho re2006年统计,世界现有Semi-FPS平台和DDS平台43艘,主要工作地为美国墨西哥湾、北欧和巴西。在DDS平台建造方面。主要厂商为韩
12、国现代重工、大宇船舶与海洋工程、新加坡远东莱文斯顿造船有限公司、PPL船厂、俄罗斯Vyorg船厂以及其它一些日本、欧洲知名船厂。在运营方面,工作水深排世界前15名的半潜式平台中,巴西国家石油(BR)占9艘,英国石油公司(BP)2艘,壳牌石油1艘,美国ATP油气公司1艘,Chevron公司1艘,美国Anadarko石油公司(APC)1艘。目前主要下单国家为美国和巴西。 2.5世界其它主要海洋油、气开发装置市场情况 目前世界有CT(顺应塔式采油平台)仅4艘,其中3艘工作在美国墨西哥湾,1艘工作在安哥拉。运营商为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公司1艘(1983年于墨西哥湾投入工作)、雪佛龙德士古
13、(ChevronTexaco)2艘(1艘在2005年于安哥拉投入工作,1艘在1998年于墨西哥湾投入工作)、Amerada Hess公司1艘(1998年于墨西哥湾投入工作)。 3小结与预测 从总体来看,亚洲在FPSO的建造、改装和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建造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而在其它海洋油、气开发装置上则处于落后地位。从统计中可以看出,韩国和新加坡在TLP平台领域已有了一定的技术发展,美国则在Spar平台领域处于霸主地位。另外,在FPSO上,中国虽然在建造数量上还算较多(9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FPSO中工作水深最大的也不超过200m,还和韩国有较大差距。先前韩国现代重工就在10年计划纲要
14、中提出:2010年海洋工程装置业务销售收入达到35亿美元。由此也可看出海洋工程装置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从订单情况来看,FPSO的订单增量比较显著,巴西和西非是目前订购FPSO的主要地区,中国和澳大利亚也有少量订单。Semi-FPS的订单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巴西,特别是美国,在20062008年间将有5艘Semi-FPS投入运营,且其中4艘工作水深在18002500m之间。随着深水油、气的勘探开发,估计美国将会投入更多的Semi-FPS。TLP平台则主要应用于美国墨西哥湾,不过现今西非地区对TLWP平台也有兴趣,这两个地区基本以1艘年的速度将TLP平台或TLWP平台投入运营。比起TLP平台,Sp
15、ar平台的应用范围更小,几乎只用于美国墨西哥湾,但经过20022004年这段建造高峰期,可能是由于技术相对不够成熟的原因,故现已放缓了建造速度,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订单情况将保持每2年1艘的速度。 此外,四大主流海洋油、气开发装置的投资趋势和未来需求都在向工作水深更深、装载量更大、设施更先进、自动化程度更高、安全性能更好的方向发展。石油是现代工业运行的“血液”,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代表,石油的生产、运输、供应与消费逐渐被纳入国际化轨道,全球范围内争夺油、气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石油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导致了世界石油资源格局中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世界石油资源格局的变化表明
16、,21世纪世界石油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势将是竞争下的合作。我国海洋石油的发展历程摘要: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艰苦历程起始于1957年4月,在海军和渔民的协助下,石油工作者潜水调查了莺歌海海滨村浅海油气苗,取得了储油岩样和气样。 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艰苦历程起始于1957年4月,在海军和渔民的协助下,石油工作者潜水调查了莺歌海海滨村浅海油气苗,取得了储油岩样和气样。1959年,我国第一支海上地震队在青岛组建,开始在渤海进行地震和重力、电磁测量。1960年我国用驳船安装冲击钻,在海南莺歌海盐场水道口浅海钻了两口井,井深26米,首次获得重质原油150公斤。1964年,在浮筒沉垫式简易平台上安装陆用钻机
17、,在莺歌海岸边水深15米处钻了3口井,井深388米,获原油10公斤。虽然是微小的发现,党和国家却非常重视,当时中南局第一书记和广东省省长都亲自到现场视察和祝贺。1966年,我国在渤海建成我国第一座钢质导管架桩基平台,并于1967年6月成功地钻探了第一口海上具有工业油流的油井,井深2441米,试油结果为日产原油35.2吨、天然气1941米,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进入了工业发展的新阶段,国务院为此还发来了贺电。1971年,我国在渤海发现海四油田,先后建立了两座平台,年高峰产油量8.69万吨,累积采油60.3万吨,这就是我国第一个海上油田。1957年至1979年是我国早期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所走过的
18、一段历程,在这22年中,共钻井127口,发现含油构造14个,获石油储量1.3亿吨,建成原油年产能力17万吨,共累积采油96万吨。我国海洋石油的对外合作开始于1979年,同年就与13个国家的48家石油公司签订了8个地球物理勘探协议,从此全面辅开了我国海洋石油的勘探工作,世界先进技术的引入大大加快了海上的找油速度。1980年就发现了一大批有利的局部构造:珠江口盆地169个、莺琼盆地47个、南黄海盆地74个。接着在渤海发现BZ281油田、BZ342油田,在北部湾发现W103油田、在琼东南发现崖城131大气田。在1984年至1988年间在珠江口陆续发现了惠州211油田、流花111大油田、惠州261油田
19、、西江302油田,在渤海又发现锦州202凝析气田、绥中361大油田等。1987年,我国第一个对外合作油田一渤海埋北油田建成投产,年产原油40万吨,这个油田共有8座平台,其中最大的是24腿的导管架储油平台,甲板负荷达13000吨,能够经受1.7米厚冰的挤压。紧接着南海东部、南海西部的合作油田很快相继建成投产。1979年至1999年是我国海洋石油对外合作高速高效发展的阶段,这20年与前20年相比,石油地质储量提高16倍,原油年产能力提高100倍。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称,到2010年我国海洋油产量将超过5000万吨,海洋原油生产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
20、目指南(第一批)正式发布 为贯彻落实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高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水平和科研实力,培育船舶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 指南的发布将引导海洋工程建造企事业单位重点加大在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配套设备以及共性技术等领域的开发力度,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建造能力与水平。我国立项研制世界最新一代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近日,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批复,世界最新一代(第六代)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重大科研项目
21、正式在我国立项。该项目着眼于南海深海油气资源开采,依托正在实施和计划实施的中海油、中石油以及美国NOBLE钻井公司平台项目,以自主掌握关键设计、建造技术为目标,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708研究所等具有国内科研生产优势力量的单位承担主研制任务。该平台设计作业水深3000米,钻井深度达到10000米。 世界上已探明的海上油气资源大部分都蕴藏在3000米以浅的海底,第六代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是具有深水标志性技术的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开发十分薄弱,其核心设计、建造技术一直由欧洲、美国的少数专业设计公司和石油公司掌握。该重大科研项目的
22、实施,不仅促进了我国深海油气装备技术水平跨越式发展,而且对于推动我国能源工业、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内大型船企欲借“东风” 海油开发拉动海工装备刚刚出台的船舶工业振兴规划指出,要“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业内人士认为,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造船市场已进入严冬,不景气很可能将持续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借助海洋工程装备走出当前的困境,已经成为国内大型船舶工业企业的共识。海油开发拉动海工装备振兴规划提出,将支持造船企业研究开发新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鼓励开发海洋工程动力及传动系统等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记者了解
23、到,目前,在巴西、北冰洋、西非和中国南海,石油公司的竞争趋于白热化,海洋油气开发的热潮刺激了海工装备市场的繁荣:一方面,以钻井平台为代表的全球海工装备利用率高达90.5%;另一方面,包括油气钻采平台、存储设施、工程船舶在内的海工装备2007年全球市场规模已超过3000亿美元。在数千亿美元的海工装备市场中,中国元素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近海石油约有240亿吨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量。近年来,勘探人员又在南沙海域发现总资源量达320到430亿吨的油气资源,这里已被誉为“第二波斯湾”。中海油近期宣布,将在20年内投资2000亿元,到2020年在南海深水区建成年产5000万吨油当量的生产
24、能力。“十一五”期间,中海油建成投产的油气田将达50个。在装备需求方面,中海油的海工装备需求将达1000亿元。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专家介绍,海工装备制造具有高技术、高投入和高风险的特点。一般来说,海工装备造价都比较高,有些甚至超过几亿美元,即使是一些海洋工程辅助船,其造价也都远高于同型传统船舶,建造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调配资金和融资能力。同时,还要克服系统集成度高、工序复杂和建造进度不易控制等难题。这三“高”使得海工装备对于相当多的制造企业来说是“烫手的山芋”而非“美味的蛋糕”。在国内,中船集团、中船重工两家央企占据了海工装备大部分市场份额。两大集团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青岛海西湾和大连重工等制造
25、基地,承建了以10万吨级FPSO和3000米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为代表的高档产品。此外,振华港机也早就将海洋工程确定为将来的战略支柱产业,力求2-3年内使之占据公司300多亿元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同时,以江苏熔盛重工为代表的民营制造企业“作战灵活”,产品多样,占据了工程机械辅助船舶等领域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据了解,配套设备在整个海工装备中的地位比船体要高得多,比如一艘造价数亿美元的FPSO船体造价只占总造价的不到20%,其他大部分被配套设备占据。如果我国海工配套业不能实现与海工装备制造业同步发展,中国企业将被牢牢钉在海工产业链的低端,这是中国企业进军海工市场最大的隐患。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近期,由
26、于设备脱期,中海油在招商局重工订造的两座多功能作业平台建造延期;法国波邦集团在中国船企建造的海工辅助船也出现了高拉力绞盘、螺旋桨和推进器等设备供应不足问题。业内人士表示,2010年,中国造船企业总产能将超过7000万载重吨,随着船舶订单增速减缓甚至减少,以及海工装备需求的上升,向海外市场释放这些产能势在必行。如果不趁经济危机的大好时机调整产业结构,切实提升中国企业海工装备制造的自主研制能力,过剩的产能很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影响整个船舶及海洋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青岛西海岸装备制造业厚积薄发逆市飞扬 产业规模走向世界级基地国际金融危机让不少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青岛开发区庞大汽车装备制造
27、业力量的各个成员却步履铿锵,逆市上扬。生产的大型压路机远销世界各地的青岛科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外贸出口自去年10月份以来总额达4000多万元,同比增长43%;同为西海岸绵长汽车产业链上的重要一员,青岛福田雷沃重工因开发出新型的大中型挖掘机而广获市场青睐,前四个月生产销售各类型挖掘机1200多台,同比增长40%;今年3月18日,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发动机工厂正式投产,公司生产的第30万辆整车也同步下线。目前,通用五菱微型车在同级市场的占有率达50%。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青岛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产值同比增长超过90%。青岛开发区的汽车装备制造业在"寒风"中挺进,放眼西海岸,
28、船舶、海洋工程等装备制造业一样底气十足,蔚为壮观。作为一个地区综合工业实力、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装备制造业在青岛开发区的根基日渐深厚。当前,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给青岛开发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批重点项目在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加速推进,并成为带动西海岸乃至青岛市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北船重工造修船基地项目是海西湾船舶产业集群的龙头,目前已完成大坞主体施工,各类造船配套厂房基本建成,5条18万吨级散货船预计今年9月份即可出船。2009年,基地预计将完成产值35亿元。在船舶产业庞大的链条上,还雄踞着总投资近130亿元的港口及船用机械、船用柴油机曲轴、武船重
29、工海洋工程与特种船舶、船用柴油机、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等多个重量级项目。目前,这批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或部分建成。中海油海洋工程青岛制造基地项目的加入带动了西海岸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崛起。总投资21.5亿元,主要生产海上石油钻探、开采设备的一期、二期工程已经投产。总投资17.4亿元,主要建造深水油田开发设施的三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今年年底即可完工;总投资22.8亿元的中石油海洋工程项目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预计明年6月份竣工;由武船重工与设计技术力量享誉全球的美国麦克德莫特合作的海洋石油工程项目总投资15亿元,目前项目的厂房已完工,正在准备安装有关设备。这两个项目的加盟,一举
30、奠定了青岛开发区世界级海洋石油工程制造基地的地位。尽管船舶产业和海洋工程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它们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其实才刚刚开始释放。据悉,青岛开发区的三个海洋工程产业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30亿元。海西湾船舶产业集群预计到2010年,将形成年销售收入500亿元的宏大经济规模。届时,西海岸的装备制造业将真正成为青岛市工业发展的脊梁。海西湾将成世界最大海工制造基地在海西湾,包括北船重工造修船基地、港口及船用机械、船用柴油机曲轴、武船重工海洋工程与特种船舶、船用柴油机等5个重点项目在内的船舶产业集群已是羽翼渐丰,目前这5个重量级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0亿元人民币。
31、其中总投资12亿元的船用柴油机及研发基地项目已于今年4月份建成投产。北船重工、船用曲轴、港口及船用机械等项目也已部分建成投产。预计2010年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销售收入达500亿元的经济规模。 同样雄踞于海西湾,由中海油、中石油和武船-麦克德莫特三个项目领衔的海洋工程产业快速推进。其中,中海油三期项目计划2009年底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坞门、码头、分段车间等工程施工;总投资22.8亿元中石油海洋工程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组块结构车间等配套设施建设;武船-麦克德莫特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计划6月28日场地部分投产。这三个项目全部达产后,海西湾将成为世界最大海洋工程制造基地。中国
32、石化四建公司承建国内最大海洋平台工程 我国最大的海洋石油工程(LD322PSP)青岛海上平台组块项目,经过四建公司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已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 该工程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第四建设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以来的第一个大型综合工程,主体结构为7层钢结构平台,设计装船总重量10600吨。该工程是我国海洋工程施工史上最大的平台组块,也是中国石化首次承建的大型海洋工程。青岛西海岸装备制造业厚积薄发逆市飞扬 产业规模走向世界级基地国际金融危机让不少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青岛开发区庞大汽车装备制造业力量的各个成员却步履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专省级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矿山生产数据采集与智能管理系统方案
- 毕节公务员考试招生试题及答案
- 北京公务员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蚌州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完善及提升改造工程申请报告
- 2026年能源加工公司安全日常检查考核管理制度
- 数智时代赋能:“十五五”文化教育转型新机遇
- 零售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现代策略与案例
- 2025湖北十堰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中心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合同模板】采购合同-框架+订单采购模式
- MytekBrolynDAC使用说明书(中文)
- 摄影基础-摄影构图课件
- 消防工程施工方案技术标
- 《小英雄雨来》交流推进课
- GB/T 25127.2-2020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第2部分:户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冷水)机组
- 不合格品及纠正措施处理单
- 前列腺癌(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临床路径(2021年版)
- 番茄红素课件
- 穿越河流管道施工方案
-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侯小波老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