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题及答案名句默写 12017·金华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2017·株洲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2016·重庆A卷读诗歌,我们深深地感叹:有了第一等襟怀方才有第一等的诗歌。曹操在观沧海里引吭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心忧天下,“_,_”表现了他的济世情怀。42017·黑龙江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高房价,关注民生,其中有代表借用唐代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_,_”

2、,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52017·黄石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自己虽然身处穷困之境,却依然心忧天下寒士的两句诗是:_,_!6、表现诗人愿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诗句是:“ , ”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_2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请你朗读第一节诗中的第一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说说你的理由。_3发挥你的想象力,用精练的语言描绘出诗歌第一节展示的画面。_4下列对“归来倚杖自叹息”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该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总收一、二节,诗人每每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茅屋被吹破,拄杖出门,直至屋破无可奈何时,才倚杖叹息;同时又引起第三节,第三节便是叹息的内容。B“自”字深刻地说明:诗人的不幸遭遇,并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可见世风凉薄。C由“自”字可知诗人叹息的内容十

4、分深广:叹自己茅屋被风吹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同情和帮助;叹和自己有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的命运。D“倚杖”与“老无力”照应,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心情。5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理解。_6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为什么在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谈谈你的理解。_7、 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理解。 。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问题。春水生杜甫其一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鸬鹚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其二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

5、。注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二月,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作春水生二首。汝曹:你们,指水鸟。禁当:阻挡、拦挡。1诗题为“春水生”,这两首诗写出了春水的什么特点?_2这两首诗都写春水,却体现了诗人完全不同的心情,请结合诗句分别加以分析。_二、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回答问题。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乙

6、登高杜甫注 渚:水中的小洲。百年:犹言一生。这首诗是安史之乱后诗人居住在夔州时所作。诗人通过描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表达了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3这两首诗在描写环境方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_4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登高第二联所展示的画面。_5登高第三联从多个方面写出了诗人的悲苦,请简要说出其中的两个方面。_6登高最后一联抒发的情感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似,但抒情方式不同,请简要分析。_参考译文与答案详析名句默写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安得广厦千万

7、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课内精读1解析 此题考查景物描写及其作用。第一节从听觉、视觉上写景,用一系列动词,如“飞”“渡”“洒”“挂罥”“飘转”等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第二问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从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作铺垫、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方面分析。答案 “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飞”“渡”“洒”“挂罥”“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些描写为后文写诗人的境遇之惨蓄势。2示例: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怒号”,这里把秋风拟人化了,读之如闻秋风咆哮,可以使人感到风势极猛。3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

8、的想象和表达能力。抓住“秋风”“茅飞”“挂罥”“飘转”等词语,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通顺即可。答案 示例: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自己屋上的茅草一层一层地卷下来,吹过江去,散落在江郊的各处,呈现出一片凄凉的景色。4解析 A“归来倚杖自叹息”并没有引起第三节,说承上启下不妥。5示例:诗人希望眼前能突现千万间广厦,来温暖天下寒士,宁可自己独住茅屋,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表达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意思对即可)6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联系此诗的写作背景,从而明晓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本诗的主旨。答案 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达自己忧国忧民

9、的济世情怀。(意思对即可)7、诗人希望眼前能出现这样的房屋,来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受严寒而死。表达了诗人关心名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课外阅读1迅速溢涨,水量很大。2第一首描写春水初涨,诗人同水鸟们同享春光,为时序更替、万物复苏而喜不自禁;第二首写春水猛涨,草堂前即将水满成灾,诗人生活困顿,没有钱购买船只以避水患,为自身的艰难处境而忧苦不堪。3都描写了秋天傍晚风急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4解析 本题要求根据诗句再现画面。解答此题,要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围绕“落木无边,长江咆哮”之意,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答案 示例: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而来。5解析 本题指定的是第三联,可抓住诗句中“悲”“客”“病”“独”等关键字来分析。答案 客居他乡,离家万里,疾病缠身,独自登高,漂泊无依。6解析 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