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学提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2、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双龙洞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初步领悟作者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和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3、阅读与想象结合,感悟与体验融合,在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基础上,感受旅游情趣,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浙江金华双龙洞的相关信息资料(文字介绍、图片、旅游录像片等),了解溶洞知识;教师:制作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文字、图片课件。第二部分: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幻灯片镜头:系绳子 稍微 蜿蜒 弯曲 漆黑 盘曲而
2、上 突兀森郁 一簇 杜鹃 沉甸甸 石笋点击沉甸甸“甸”单独读的时候是第四声,用在叠词中,如“沉甸甸”,这里的“甸”要读第一声,属普通话中的变调。点击杜鹃,变色这里的“杜鹃”指的就是文章中说的映山红。 点击突兀森郁,变色“突兀森郁”意思是山峰、岩石高耸,山上的树木长得很茂密。大家还知道哪些词语来形容草木长得茂盛吗?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绿草如茵、枝繁叶茂指导书写石笋2.生字词语都能读正确了,那么课文能够读正确读通顺吗?昨天我们已经练习了朗读,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很好的完成朗读任务,那么谁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呢?幻灯片镜头:本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过程,按游览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去双龙洞路上、洞口
3、、外洞、孔隙、内洞的见闻感受及出洞的情况。人物镜头:(板书:按顺序)3.这篇课文作者正是按照游览顺来写的,条理十分清晰。我们写游记的时候也可以像作者一样,按照一定的游览顺序来写,就能使文章条理清晰。上节课,我们跟着叶老一路上伴着明艳的春光,终于来到了洞口和外洞.二、精读理解外洞幻灯片镜头: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你体会到了外洞的什么特点?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把外洞的特点写出来的?人物镜头:1.从这一段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双龙洞的洞口和外洞宽、大的特点。作者主要是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方法来写。幻灯片镜头: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
4、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首先作者把洞口和宽大的桥洞作了比较,接着把外洞和大会堂作了比较,用上了“一千或是八百人”这样的数字让我们感受到外洞的宽和大。人物镜头:2、除了作比较、列数字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外洞大,我们还可以通过朗读来感受,谁来读一读,读出外洞的宽和大。再次出示这一段幻灯片幻灯片镜头: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人物镜头:3、小结:同学们,双龙洞是著名的地下景观,一路上作者伴着明艳的春光来到
5、洞口,赫然呈现在作者眼前的是这样一个规模巨大的溶洞,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奇特啊!三、精读理解外洞1、游完了外洞,我们现在迫不及待地想到内洞去游览一番,不过要进内洞可没那么容易,必须要经过一个通道孔隙,大家都知道孔隙的意思,就是特别小的缝隙,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孔隙呢?幻灯片镜头:出示学习单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画出课文中描写孔隙的句子,你从中读出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孔隙?圈出关键词,做简单批注先自己学,再小组交流。幻灯片镜头: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怎样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的小船。短短的两句话用了四个
6、小字,突出了这个船特别的小。过孔隙的船小,说明了孔隙小,这个小字范围有点太广,我们用一个更精准的字来形容这个孔隙,请生板书“窄”。尤其是这段话中的“刚合适,再没法”更能让我们产生这样的体会。点击:刚合适,再没法,变色指生板书:窄小人物镜头:同学们,想看看这样孔隙以及孔隙可以容纳的小船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2.幻灯片镜头:出示图片人物镜头:欣赏了图片后,你一定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孔隙的窄、小了,那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体会到这一点呢?幻灯片镜头: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那么全班再读一读,再次体会孔隙的窄小。人物镜头:3、那么这么窄小的孔隙,我们怎么进出
7、的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幻灯片镜头: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除了感受到“窄”,还感受到了“矮”。结合词语“后脑、肩背、臀部、脚跟”。“从到到到”指生板书“矮”。师总结:凡是跟船体有接触的部位都写出来了,而且其中用了一个动词“贴”和关联词,解释“贴”的意思。贴:就是靠的非常非常的紧。咱们接下来用手摸着自己的这些部位,齐读这一句,体会孔隙的矮小。过渡:以上是作者站在外洞看到的景象,我们要乘怎样小的
8、小船,我们要怎样的乘小船,包括内洞的人是怎样拉绳子,使小船进入的。我们把这些叫做作者的“见闻”。板书:见闻4.那么作者过孔隙时的感受呢?幻灯片镜头: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到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同学们,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老师给它做了些修改,我们来读一读。幻灯片镜头: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到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抬起一点儿,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你觉得修改后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人物镜头:修改后的句子虽然也通顺,也能让我们感觉到孔隙的低窄,但是不如书上的句子好。幻灯片镜头:书上
9、的句子通过“挤压(是从四面八方压过来的意思)、稍微、准会”点击添加这三个词语更能准确逼真地描述出孔隙的低和窄以及作者进洞时那种刺激和惊险的感觉。这就是作者的感受。板书:感受人物镜头:这一段话中还有几处地方也能让我们感觉到孔隙的低窄,你能找出来吗?(插入flash:读一读,找一找)对了,从进洞和出洞的方式需要靠两边的工人来拉,我们也能体会到这真是一个又低又窄的孔隙。下面老师来读这段话,同学们闭上眼,想象自己就仰卧在这样一条小船上,开始进洞,体会那种刺激、惊险、奇妙的感觉。幻灯片镜头: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
10、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到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人物镜头:感受到那种惊险、刺激、奇妙的感觉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捧起书本,带着这样的感觉来读读这段话。(插入flash: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还运用了一处修辞,哪位同学发现了。幻灯片镜头: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对了,就是设问,老师讲解设问,并举例:“张老师是最漂亮的老师吗?当然是。”这就是设问。我们都没有去过双龙洞,却
11、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过孔隙的惊险、刺激与奇妙,仿佛身临其境。这就是学习表达的秘密,学习写作的秘密,学习语文的秘密。现在让我们跟随叶老一起过孔隙吧,请同学们把课本轻轻的放下。幻灯片镜头:.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师带读:我呀从外洞向孔隙里看,我们要乘着这样小的小船过孔隙,怎样小的小船呢?生齐读句1,师接:是这样小的小船。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生齐读句2,师接: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12、我感觉内洞的工人在向里拉绳子,我一动也不敢动,屏住呼吸、闭上眼睛,只能听到泉水流过的声音,我感觉生齐读句3。就是这样的感觉过孔隙。人物镜头:这一段作者主要是通过见闻+感受的方法来突出孔隙低窄、矮小的特点和进洞时的紧张、刺激、奇妙的感受。这告诉我们,我们写游记要写所见、所闻,还要写上自己的所感,这样文章会更加生动传神。5、经过这一段奇妙的水程,我们便来到了内洞。四、精读理解外洞幻灯片镜头: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内洞的什么特点?人物镜头:(1)、读了这段话,我们可以体会到内洞的三个特点:第一是黑、第二是奇,第三是大。(2)、请同学们结合这一自然段,按照我们分析孔隙的方法
13、,完成下面习题。(3).其实全文还隐藏了另一条线索,你知道吗?大家找一找五、总结积累人物镜头:1、同学们,金华的双龙洞以其神奇独特的溶洞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那么,你们今天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它呢?所以,通过整片文章,你还感受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呢?2、总结:今天老师和大家随着叶圣陶老爷爷的脚步去了浙江金华的双龙洞游览了一番,不仅领略双龙洞的独特绮丽的迷人风光,而且学到了作者许多写作的方法,如:按顺序 抓特点 找重点(见闻、感受)学会这些写法,对于我们写出精彩的游记是大有裨益的。小练笔1:师出示四幅长城图。师:咱们也按照有顺序的方法,再融入自己的见闻+感受来描述长城的景观。师引导远看长城像什么,在哪儿。预设生:远看长城像一条蜿蜒的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师:爬到长城上面,你又会看到怎样的城墙?师引导“坚固”。时而宽阔平坦,时而狭窄陡峭。以上就是你看到的,那么站在这样的长城上,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预设生1:骄傲、自豪,长城代表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拆迁协议书买车免税
- 拆迁与租房协议书合同
- 2025年RISC-VGPIO接口编程考核试卷
- 企业标识使用协议书
- 装饰服务合作合同协议书
- 保险资源互换协议书包括
- 中俄领土安全协议书
- 2025年教育AI算法透明度《AI教育算法应用场景限制规范》合规认证考核试卷
- 2025年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市场调控认证考核试卷
- 2025年物流行业药品冷链绿色运输流程合规考核试卷
- 《眼眶解剖》课件
- DB33T 2104-2018 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规范
- 《教学查房电烧伤》课件
- 大模型原理与技术-课件 chap6 大模型微调
- 《期货入门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部分学校八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 颈肩腰腿疼中医治疗
- 肉鸡放养回收合同(2篇)
- 【7上英WY】合肥市庐阳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创新方法TRIZ理论课件第8章技术矛盾和矛盾矩阵-两份资料
- GB/T 4008-2024锰硅合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