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法,伴我成功微笑_第1页
科学教法,伴我成功微笑_第2页
科学教法,伴我成功微笑_第3页
科学教法,伴我成功微笑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教法,伴我成功微笑 -从我的一节体育课,谈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小学部艺术体育教研组段娟老师 2006年10月18日,我代表南村体育教师,以一节课题为“挑战100前滚翻”的课,成功获得番禺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交流课评比一等奖。在比赛最后的评课中,评委老师们给予该节课较高评价。并特别提出,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巧妙的运用情景教学法,将枯燥的体育技巧动作前滚翻,融入到富有创意的挑战游戏中。课上,老师为情景而投入,学生为情景所感染。教学目标,在激情与快乐中实现。 情景教学法,我们的老师们都很熟悉。他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而创设出的具有形象性的情景,通过这一情景,教学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

2、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下面我就这节课,谈谈对情景教学的理解与运用 记得当初我在接到上课任务后,心里一点儿谱都没有。怎么样才能上好这节课?用什么方法赋予这节课崭新的风貌。经过反复思考后,我首先确定了“前滚翻”这一技巧教学主题。可是,用什么方法。几次的设计几次否定,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电视中看到少儿频道的一次趣味竞赛活动节目。节目中,参加的小同学兴致勃勃,活动气氛紧张而热烈。赛后,在记者采访时问,为什么那么喜爱参与活动,被采访的小同学说“我喜欢挑战”。“挑战”,孩子的好胜心,一个灵感由然而

3、升。创设一种情景,把学生们的激情从中点燃,让枯燥“前滚翻”技巧练习,变成充满挑战的竞赛。于是,“挑战100前滚翻”课题诞生。 情景教学法中的情景创设和引用,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是适应学生心理。“挑战100前滚翻”一课,为三年级教学内容。三年级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挑战100”这一情景创设,抓住学生这一感知觉特点,不断调动学生激情,并通过新颖的形式,使学生很快为情景所感染,整节课学生学习认真投入。如经常在体育课上特别好动的朱梓桐、宋刻凡等孩子们也来了兴致,整节课为了证明“我能行”而积极的练习,认认真真的按老师的布置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贴近时代生活

4、。挑战、闯关游戏活动,在当时是非常流行,是一非常时髦的活动。记得我在上课时,刚刚说出挑战,学生马上就说出了“挑战极限”“挑战未来”等挑战项目名称,并且熟悉这类挑战活动的方法。因此,教学中,他们非常主动的参与活动。例如,姚庸同学平时很爱学习,学习的也很快,在掌握了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后,就问我:老师,你看我做的怎么样!说着就来了个示范,旁边的陆俊楠看到后说:老师,你看我做。这时,更多的声音说:老师,你看我的孩子们身上的竞争意识就像化学催化剂一样,使良好的学习氛围快速的发酵,教学效果得以最大化。 三是促进教学目标实现。创设“挑战100”这一情景,其目的就是通过情景中的一道道难关形象化设置,使学生仿若身

5、临其境,增强了学习兴趣。同时,不断的闯关成功中,也激发起他们学习的愿望。课上,“前滚翻“的下蹲、撑垫、低头、提臀、蹬地、团身几个简单动作的学习,在这一情景创设中,却显现出不一样的情趣。本来在课堂上不太爱主动问问题的小胖子蒋小葱居然也主动地对我提出了:老师,我做前滚翻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往一边倒呀?怎样才能够翻过去呀!而同一小组的伙伴说:我们来帮你,你们俩在旁边做保护,我和你在后面给他点儿力量。就这样,同学们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少了平时的歧视、抱怨。采用“情景教学”,其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阶段来进行。 1、感知过程 思维起于疑难。所谓疑难,就是理性思维前的感

6、性认识过程,感知过程。 “挑战100前滚翻”一课,在引入阶段,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理及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设置了“动作模仿谁最好”“邀请信情况”二个环节。“动作模仿”是跟着音乐,模仿老师做动作;“邀请信”的内容是这样的: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挑战100分”的主持人,经你们的老师推荐,我了解到你们是一个勇敢、自信、团结友爱的集体。非常希望你们能够来参加我们的节目。因此,栏目组委托你们的老师协助我们完成选拔工作。我们期待你们的到来。 “动作模仿谁最好”是课堂热身活动,但我却在宣布“邀请信情况”后,让模仿完成最好的同学来打开并宣读邀请信,使学生一进入学习过程,便感受到一种竞争,一种挑战。在心

7、理上,在感知上,为接下来的挑战活动做好准备。 “邀请信”是引导学生全面融入所创设的挑战活动情景。热身活动后,老师说,同学们,我收到一封邀请信,邀请我们参加他们举办的挑战闯关活动,如果成功,我们还将被邀请参加更多更厉害的挑战闯关活动。学生非常兴奋,急着想了解挑战闯关活动的具体情况。于是,我让模仿完成最好的同学来打开并宣读邀请信。说明此活动名为挑战100(满分),共设三关,每关都有自己的分值,只有顺利通过三关,拿到相应的分数,才可接受邀请。这一下,学生们认真起来。他们明白了即将开始的活动充满挑战。此时,体育课堂学习意识,基本被挑战闯关情景所替代。就连在旁边听课的郭校长下来后问我:这是真的吗?什么时

8、候的事情?而这节课结束以后,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还问不断问我:老师。我们第几名呀!我回答说:当然第一,你们看,证书我都给你们拿来了。 2、理解过程 这是一个让学生认知理解挑战闯关活动过程。是进入教学主体内容的阶段。课中,我通过“往返接力取任务”、“攻克前滚翻”二个过程的设置,让学生体验闯关过程,完成学习任务。 “往返接力取任务”是一项接力跑,通过任务悬念的设置,谁先获胜,谁取高分。同学们分成若干组,都希望最先知道下一关的任务,都希望都取得好成绩。当最先取得任务的同学,骄傲的宣布下一关任务时,他所在小组,一片欢呼。 “攻克前滚翻”是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所以情景的创设,目的都是为将学生饱满的学习热

9、情调动起来,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在这环节,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告诉他们,这是实现闯关的关键。同时,将这一关(就是前滚翻动作)分几个部分,编成口诀(一蹬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像圆球),一点一点的让学生学习,学好一部分就展示,并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攻克难关的心理下,完成动作学习。 与以往我们生硬的把前滚翻动作,以专业技术传授方法相比,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明显减小,而学习的主动性却大大的起高了。 两个闯关过程,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挑战,挑战就意味着付出。学生们知道是要行动,用努力才能实现挑战的成功。 3、深化过程 这是一个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通过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实现知识学习的举一反三之效用。这

10、一阶段,我设置了“全能接力冲出关”活动。 “全能接力冲出关”活动,是以本节课所学前滚翻动作为基础,把以前课堂上所学的,生活中所积累的各种翻、爬、滚、跳等动作,与前滚翻动作结合在一起,进行一次全能动作接力。这一过程,即巩固了所学前滚翻动作,又通过其他动作的对比,加深对前滚翻动作认识理解 “全能接力冲出关”这一情景的创设,使学生的表现欲得到充分的满足,也使课堂自身富有活力,充满挑战。蒋小葱同学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小组成绩,在轮到他之前还在不停的重复着刚才教过的前滚翻口诀,穿越障碍时他努力让自己显得更加轻盈。看到他满头大汗的跑回终点,我对他说:“蒋小葱你今天表现的真棒!”他会心的笑了,自信的告诉我:“Miss段,我还可以更快的!”回想以前不愿运动、害怕运动,在课上没有自信的他,今天真的变了! 美国教育家杜威那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阶段的开始。我国和西方教育史上都有这样的实例: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孟母为了教育孟子设置了“断机”这样强烈的刺激情景,达到了说教所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又如,卢梭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也有情景教学的形式:一次,老师为教爱弥儿学会辨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