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陋室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一)学习目标1. 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2. 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明志,不慕名利的思想。(二)学习重点、难点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知识概览图4是是陋指品德高三*新课旨引现代社会中无数人因为居高不下的房价而烦恼,因为“住”是牛活的基本需求之一。可 在唐代,有一位刺史大人,身居陋室而不烦恼,并认为自己的陋室堪比诸葛亮的草庐,虽 室而不“陋”。他是谁 ?他具有怎样的情操和胸怀 ?让我们一起来看个究竟吧。四、教材精华山不在咼,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译文】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居住)就岀名了。水不在于(有多)深,有 了龙(居住)就
2、成为灵验的(水)了。【注释】在:动词,在于。名:名词用作动词,岀名。龙: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兴云作 的神异动物。灵:灵验,神奇。【段析】第一层:以山水作类比,引岀陋室。以“不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德”,以“名”“灵”衬“馨”,暗示陋室不陋,说明房屋虽然简陋,但室主人品德高尚,不仅不觉其“陋”,反能显岀其高雅,点明了全文主旨。“德馨” 一词统领全篇,“陋室”二字扣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注释】斯:指示代词,此、这。惟:只是。馨(xln ):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尚。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苔聲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
3、色青葱,映入竹帘里。【注释】苔:苔聲植物的一纲,绿色,长在潮湿处。入:映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文】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注释】鸿儒( ru ) :大儒,博学的人。鸿,大。往来:偏义复词,词义偏重在“来”上,“往”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白丁:愿意是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段析】第二层:描写陋室特点,烘托陋室不陋。“苔痕帘青”,写自然环境清幽,烘托陋室不陋,“上”“入”二字,比拟生动,化静为动,“绿”“青”色彩清丽,生机盎然,衬托陋室的别致幽雅。“谈笑白丁”,写交往人物不俗,衬托陋室不陋。前面实写,后面虚写,既然“谈笑”“往来”的都是鸿儒学者,陋
4、室主人的德才自然可想而知。接着写陋室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这几句是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都紧扣全文主旨“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译文】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注释】调(ti ao):调弄,这里是弹奏的意思。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指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既)没有(嘈杂的)乐声来扰乱两耳,也没有(冗繁的)官府公文来使身体劳累。【注释】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公文。乱、劳:使乱,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译文】(它就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四蜀扬子云的亭子。【注释】诸葛: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 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子山:姓扬名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注释】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孔子这句话见 论语?子罕篇。【段析】第三层: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先以“诸葛庐” “子云亭”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 不陋,然后又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前面“惟吾德馨”遥相呼 应,有力地表现了作
6、者甘居陋室却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本文的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矛盾吗?为什么?怎样 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及作用?本文题为“陋室铭”,为什么文中却没写“陋室”?答案速查:不矛盾。本文是如何写“陋”,而又强调“不陋”的?)题目屮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屮主人的“德馨”不鄙俗。陋室铭构思新颖,通篇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借助赞美陋室不陋、“惟吾德馨”,表现了作者的高尚品德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托物言志是一 种借助某种事物来说明道理、抒发情志的手法。道理的阐明、情志的抒发必须找准“物”和' 志”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
7、9; 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 与“灵”的性质。 紧接着以 "惟吾德馨”的立意贯串全篇,对“陋室”的环境和居住其中的人进行描写,表明“陋室”不陋,更展示了主人的精神生活风貌。作者借“陋室”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能把要说明的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含义深刻而不枯燥,语言生动而不呆板,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发人深思。这是一种反 向立意的写 法。文中只字不写“陋室”的 "陋”,却从 "陋”的反面 "不陋”来立意,极力 表现“陋室”的系在一起,以“惟对“陋室”的“陋”章构思的精妙之处。“不陋”,这样就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陋室”和
8、居室主人的“德馨”联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从“斯是陋室”归结到“何陋之有”,最后字作了彻底否定。这种新奇别致的写法,使文章的立意不落俗套,是文五、课堂检测爱莲说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 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鉴赏要点:“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常用来阐述作者的见解或主张。该文体讲究辞釆,与现在的 朵文或杂感相近。作者在这篇“说”中,先提出
9、陶渊明爱菊,自唐以来,世人多爱牡丹,而自己独爱莲。接着晶评这三种花,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鲜,而爱富贵者独多。结尾“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八个字,对世间争名夺利的人表示厌恶,不明说而暗讽,显得意味深长。托物言志,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特色。作者借助于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的赞颂,表达了自己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此外,为了达到立意深刻、中心突出的目的,作者还采用了衬托的手法,将陶渊明爱菊所表达的遗世独立的孤高品格、世人爱牡丹所显示的追求荣华富贵的世俗趋向与自己爱莲所蕴涵的君子之风作陪衬对比,表现出自己高尚的情操。本文立意高远,胸襟豁达,行文纵横恣肆,舒展自如,令人叹为观止。问题探究1.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可爱者甚箏(2)暹清涟而不妖(3)世人基爱牡丹出淤泥而不染2. 根据原文回答(1) 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什么?(2)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什么?3. 选出与“出淤泥而不染”屮的“而”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A.吾恂恂而B. 执策而临之D.余闻而愈4.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1) 语句是“ 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 , 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C. 学而不思则罔(2) 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3)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 。6. 本文采用 的
11、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一_ 的操守和高尚品质。7.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句照应上文的 ”o 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 的世风的鄙弃。8.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9. 莲的形象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六、体验中考例题 (2010 ?岳阳 )综合性学习。上海世博会涌现的诸多材料,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素材,请你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参与以下活动。(D 李欣同学收集了一些关于上海世博会的对联,请帮他判别: A 项是题在中国省的场 馆, B 项是题在中国 省的场馆。A. 上联:竹韵悠悠湘江竹笛尖栖蝶下联:桃容楚楚闹市桃花洞隐尘B. 上联:书生志满
12、怀孔孟之乡立志下联:齐鲁青难了文明之树长青(2)下面三则材料都来自上海世博会,请就其共同点提炼出一条信息材料一:世博园区内布设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TD-LTE 试验网,是世界上第一张基于 此 项技术的 4G 试验网,通过这一世界领先移动通信技术,参观者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即时 进行 人流量的视频传输、网络下载等。材料二:“电子标签”技术为手持门票的参观者带来惊喜。世博会的数千万张门票应用了射频识别技术,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电子标签”技术,人均通过世博园区入口闸机时间不超过20 秒。材料三: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各展览国带来了人量的最新科技成果。以色列馆展岀一种黄豆般大小的胶囊,人吃下去就可以通过“人
13、体漫游”方式完成一次无痛苦的体检。你提炼的信息是: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台湾商人、统振股份公司董事长陈敦仁,八年前到上海考察投资环境,返台当日,下出 租 车后发现,装有钱包、机票、证件的公文包遗落在车上。在他心急如焚的时候,出租车司机送回了公文包并谢绝了他的红包。陈敦仁当即决定在上海投资。当时,飞机快要起飞了,陈敦仁来不及询问这位司机的姓名。八年里,他不忘打探这位司机的下落,直至今年终于找到了这位司机一一已成为上海世博会出租车司机的姚建忠。5 月 24 日,陈敦仁趁着到上海 看世博会的机会,亲自向姚建忠道谢,并向他赠送了一面锦旗。%1 请你揣摩陈敦仁先生的内心活动,把他向姚建忠道谢时
14、可能说的话写下来。%1 请帮陈敦仁先生拟定锦旗上的题词。(字数 4? 10 之间)解析 第( 1)题判别省别依据对联内容即可作出。第(2)题提炼信息要研究三则材料的内涵,筛选岀共同点加以概括。此题要抓住“展示科学技术成就”这个要点提炼。第( 3)题写 话和题词符合情境,言简意赅即可。【答案】( 1)湖南山东( 2)示例一:荟萃国内外科技创新最新成果的上海世博会让 人 们现场触摸到当今高科技发展的“新脉动”。 示例二:上海世博会是展示科学技术成就 的盛 会。示例三:高科技让我们生活更美好。示例四:高科技让服务更加人性化。 ( 3) 示例 一:姚师傅,谢谢你,那次多亏你把公文包送还给我! 示例二:
15、姚师傅,谢谢你, 是你让我 相信上海,相信人性美。八年来,你一直温暖我的记忆。祝好人一生平安!示例一:拾金不昧。示例二:好人一生平安七、学后反思参考答案:1. 多。(2)洗涤美丽而不庄重。(3)特别。(4)沾染。(5)生枝蔓.(6)更加( 7) 亲近而不庄重。( 8)少。 2. ( 1 )出淤泥而不染。( 2)香远益清。 3. C4. B5.( 1 )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屮通外直,不蔓不枝( 2)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 3)引人注意、思 考, 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 6. 托物言志 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 7. 世人甚爱牡丹 追求富贵(或 “贪慕富贵”,或“追逐名利”)、趋炎附势 8. 不慕名
16、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 高 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9.文中莲的形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者正是从这个整休出发,得出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这个结论的;又根据这个结论将莲比成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具体地说,“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于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所有这些象征的内容都是通过联想而产生的,关键在于要把握莲的整体形象,然后仔细寻味,联想愈丰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的形象就变得愈 鲜
17、明【步步为赢】22陋室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一)学习目标1. 积累一些文言字词。2. 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3. 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能力目标(二)学习重点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三)学习难点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形”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I 出 *«.«-*1乜it耳*二、知识概览图I谕歸屯白rw岸帖.開金兑1血实兀遭忤之乱n. Jt»ttz*jSj-相三、新课导引惟 淹
18、之 山川入 南阳在中国,素有“山川因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 人则名”。王勃之于滕王阁,李白之于敬亭山,崔颛之于黄鹤楼,柳宗元之于永州,范仲 于岳阳楼,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苏轼之于黄冈赤壁,刘禹锡之于安徽陋室莫不如此。 地貌愈是神秘愈能叩动诗人的心扉,让人魂牵梦萦,津津乐道,难以忘情。四、教材精华课文注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段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比、兴开头,
19、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 比喻陋室,强调陋室也有“名”“灵”的性质。“德馨” 一词统领全篇,为全文之“睛”。第一层:一至三句点明全文主旨,说明房屋虽然简陋,但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仅不觉 “陋”,反而能显示岀其高雅。苔痕上阶绿,革色入帘青”写居室周围的环境清幽、雅致,渲染了恬静的气氛,反映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心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来往的都是志同道合的学识渊博之人,体现室主人交往 之雅。实写“调素琴,阅金经”,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现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第二层:四至七句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本层紧扣全文主旨“惟吾德馨”,又为
20、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埋下伏笔。此处引孔子的话证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本文开头的“惟吾德馨” 一句遥 相呼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第三层:八至九句,总结上文,照应开头,突出陋室不陋。 “何陋之有?”以 反诘句作结,警策有力,引入深思。最后一句,收束全文,说明“陋室”不陋。【注释】在:在于。有仙则名:有了仙人就出名了。古代传说,仙人多住在山上。名,出名。有龙则灵:有了龙就灵异了。龙,传说中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奇动物。灵,灵异。斯:这。惟:文中是“只”的意思。吾:我。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文中指(品德 )高尚。苔:苔聲类植物,常贴地面生长。根、茎、叶不明显。上:长上。入:映入。鸿儒:大儒
21、,学识渊博的人。鸿,大。儒,有学问的人。白丁:没有官职的人,平民。文中指没有学问的人。调素琴:弹琴。调,弹奏。素,不加装饰的。阅:看,观览。金经:佛经。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文中借指奏乐的声音。案牍 (du): 官府的公文。之:助词,调节音节,无实义。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诸葛:指诸葛亮(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著名政治家。西蜀:地名,今四川一带。子云:即扬雄,西汉著名文学家,字子云。文中提诸葛庐和子云亭,意思是说,它们虽然简陋,但因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原意为“有何陋”,此语岀自论语?
22、子罕。原句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只截取后一句,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 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 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五、课堂检测座右铭崔IS?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 ?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 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华物理专业试题及答案
- 储运专业试题题库及答案
- 材料化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 财会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药店专业试题及答案
- JavaEE轻量级框架Struts2 spring Hibernate整合开发 第1章Spring的基本用法课件
- 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
- 药学专业期末试题及答案
-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梅州灯具施工方案公司
- 新疆五彩湾温泉二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现代温室附属设施课件
- 基于Java的网上蛋糕预订销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
- 可复制的领导力心得
- 《小猪变形记》一年级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MirrorView切换手册模板
- 急救车必备药品和物品 急救车物品药品管理
- GB/T 3253.8-2009锑及三氧化二锑化学分析方法三氧化二锑量的测定碘量法
- GB/T 24720-2009交通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