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契约”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教育契约”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教育契约”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教育契约”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导读:本文 “教育契约”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教育契约”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口叶秀红 摘要 在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常常会面对一些班主任或家长转介过来的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 面对这些并不主动需求改变, 戒备心理很强,自律心和自控力差的学生, 我们在辅导过程中可以设计融合家长、老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的“教育契约”,通过这个教育契约”来规范行为偏差学生的某些不良的行为, 发展其积极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实践证明:教育契约作为一种辅助辅导策略,是可以应用到心理

2、辅导工作中的, 有利于优化问题学生的教育环境,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律性和自控性, 在处理品德行为不良青少年的问题上有其特有的优势。 本文将具体阐述笔者在这方面探索的具体操作和思考。 关键词 心理辅导;个案研究;教育契约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684(2010)12-0014-04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一、问题的提出本人先后在小学、 中学担任心理教师, 常常面对一些班主任或家长转介过来的学生, 这类学生大都并不是纯粹的心理方面存在不可调节的问题,而是行为习惯不良,他们都有这样的特点:一是主动诉求改变的需求不强,有些甚至是觉得班主任或家长“逼”他来找心

3、理老师的,所以不愿意配合心理辅导老师的辅导; 二是对父母和老师的戒备心很强,不但不领会父母和老师的教育, 而且经常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找的借口就是父母和老师的不妥的教育措施; 三是自律心和自控力很差,稍微没有外界的监控和引导就会“犯错”,因此,这类儿童通常是家长和教师的“头痛孩子”。 面对这样的学生, 单是运用各种心理咨询的技巧与他进行有计划的面谈, 是很难收到改变效果的。 因此,本人在困惑许久的同时一直在实践怎样的辅导方法能够对此类学生的辅导有成效。后来尝试了“教育契约”法,发现即使对此类儿童的改变艰难,但比其他方法确实行之有效。 因此本文试图结合本人所实践的两个案例一名小学生和一名中学生, 谈

4、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希望能给众多跟本人遇到同样问题的心理教师一些启发。二、对“教育契约”的认识说起“教育契约”, 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它的法律意义: 契约涉及双方平等主体各级各类学校,作为教育服务的供应方;家庭,作为教育服务的需求方。 有关“学校校长与家长签署了一个教育契约书,在教育领域引进合同方式”的报道常见于各种报刊及教育刊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物中,引起教育界和社会的广泛评论和争议。 还有可能会联想到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学生与家长签订“亲子合约”“母子公约”或“父子公约”,一些专家认为, 此“家庭契约”会忽视家庭教育所需要的气氛和两代人之间所慕求的和谐, 令孩子感到父母只是在履行契

5、约的职责,而不是付出真正的关爱。本人在此运用的“教育契约”与上述学校、家庭之间的契约有相通性,但本文并不是企图去解决上述存在的争议,而是思考“教育契约”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的运用,探讨“教育契约”在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对改变青少年不良的行为所产生的相互作用。 本人认为, “契约法”也是和“代币制”是一样属于教育心理辅导的方法, “代币制”是平时老师和家长都惯用的方法, “契约法”一直为老师和家长所忽视,因为操作起来比较困难,需要家长、老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融合。因此我设计这样的一个“教育契约”, 希望通过这个“教育契约”来规范行为偏差学生的某些不良的行为, 发展其积极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行

6、为习惯。 本文就是呈现笔者在这方面探索的具体操作和思考。三、研究个案个案 1:三年级学生小烨小烨的家长经常为接到老师和其他家长们的“投诉”而伤神, 小烨的不良行为表现为: 经常跳上跳下忽左忽右, 甚至不知道危险的动作,不能自我控制好自己的行为, 有时会对班上同学有意无意地做一些危险性的攻击行为。他的班主任每一次对他的行为纠正、再纠正,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讲道理、树规范、 竖起“大拇指”和写表扬信等方法都用过,但是收效甚微;他的家长也配合老师的教育, 经常到校和老师一起探讨辅导孩子的对策。本人经过一年多的了解,跟他面谈多次,与他一起对他的行为和心理作认知分析,并没有起很大的作用。个案 2:初一学生小夕小夕并非生性多疑, 但最近总怀疑周围的同学有意找她茬儿。爱吃零食,到处借钱,日积月累,借了那个还了这个,总是欠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