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2008上海双年展(精)_第1页
观2008上海双年展(精)_第2页
观2008上海双年展(精)_第3页
观2008上海双年展(精)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观 2008 上海双年展之前就有造势, 飞机和火车进驻双年展, 这突破了我们对于普通艺术展的想象。强调交通工具就是强调速度,速度就是快,没错,快城快客,就是这届艺术展的主题。中秋节带着拉拉一起去上海美术馆, 今年春节带她看过北京画院和上海画院的美展, 她回来后按照记忆画了一幅很有林风眠意味的水彩,给我很多的惊喜。 所以坚信艺术是可以陶冶一个孩子的情操和灵魂的。拉拉穿着她很少上身的粉红色公主裙, 在她心目中这就是隆重的礼服。台风帕里森的影响很大,下车时雨已经很大,我们小心翼翼仍然非常狼狈。到了美术馆看到指示牌,因为中秋佳节所以免票,限5000 名观众,排队的人群蜿蜒至上海大剧院,五颜六色的伞连在

2、一起,仿佛已经是一件颇有意味的当代艺术作品了, 表达的是心灵对艺术的渴求。我们站到队伍的最后面, 瞬间后面接上了更多的人。 手机不停地响,都是跟中秋有关, 这第一个有关民俗的假期让很多人对今天显然看不到的月亮充满了幻想。 这当中收到一个来自伦敦的信息: 伦敦云重,很难见到月亮,今晚我会在万米高空之上祝福你的中秋,用积极奋进热情面对未来的生活。这样的语言搭上了中秋就变得有艺术了,就变得有意味了,心灵对艺术的渴求,没错,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这样隐秘的角落。拉拉还算安静, 陪着我排了一个半小时的队, 好像突然多了一个人生道路上的知己,不知是我陪她还是她陪我。门外栽插的水稻提醒我这个上海最中心

3、的地段曾经也可能是一片充满诗意的田野, 四匹白色的瘦马诉说着此地作为上海跑马地的历史,这儿是“快城”的起点。进去,才知道这真是一个盛会, 也有点像是一个室内的庙会。处处有拍照了,处处有触摸的, 每一件作品要看清全貌都需要耐心的等待。上海的物质、 上海的人物、上海的地图和往事。 上海的车站,不,堆放的行李,诠释着始终处于出发和到达的城市常态。著名的飞机已经改装成了一间名为飞行器的作品了。飞机的两翼,以便连接着拖拉机的机头,以便连接着桑塔纳轿车的车厢。拖拉机上显示“中国常州”,我让拉拉仔细看,她惊喜地说: “啊,是常州啊! ”她的出生地,意识中的永远的故乡。 看作品的解释,说这是一个城乡和世界的结

4、合部,拖拉机、汽车、飞机连接着乡村、城市和世界。在这个装置中,常州被定位于乡村,也许还承载着一个乌托邦式的故乡童话,但更多的是无数的民工坐着这样的拖拉机远离故乡, 来到到处开着小轿车的城市,侧身城市的角落,连思念故乡的念头都不敢放任,偶一抬头看到空中翱翔而过的飞机,不知道去向世界的哪一个未知的地方。快速的城市,他们是快速凋零的劳动力。 ,双层窗,令乱堆放的衣服,油腻的锅,自己搭建的砖灶, 民工现实的生活场景经过微缩就成了一件艺术品,我相信艺术家的内心充满了悲悯, 许多的相机咔嚓咔嚓拍下了零乱、局促、 压抑甚至有点肮脏的蜗居,不知道尖锐的光芒里有多少反思的光芒。同样,一组反映民工生活的油画干杯,

5、兄弟深深震撼了我,城市的霓虹之下,他们端起劣质的白酒,为一个又一个工程的竣工而干杯, 每一次干杯过后他们重新寻找栖居地方, 每一次干杯他们都面临着可能的流离失所, 但是酒精映红了他们的脸颊, 他们的欢欣来自内心的深处,厚重的色彩,憨厚的神情,是“快城”中的一种“慢”,这“慢”直达人的内心。其实,在我的家族图谱里没有人为了生计在陌生的城市里从事着一份叫做“民工”的工作,但是我对于这样的作品有天生的鉴别力, 也许这是乡村生活背景在我的文化心理中烙下的印记。五彩龙腾系列的雕塑广受好评,也占去了我们较多的时间。一个人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到达艺术的极致了。 岳敏君在这几年中把自己的脸用夸张的形式反复地表

6、达, 这次用在了龙的身体上, 夸张的笑容,强烈的渲染,世俗的表情使龙图腾从神圣走向民间;装置作品被掩盖的甜蜜记忆 也许因为是东方艺术语汇所以能够一下感知到位,精致的老家具、留声机、梳妆台上面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糖,白糖的颜色有一点泛黄, 被遗忘的精致生活固然是甜蜜, 即使是艰难的岁月,被时间的灰尘覆盖也会呈现出温婉的甜蜜。 回不去的过去凝结成我们生命中的“糖” 。对其他装置作品印象不深, 可能是没能产生联想或是共鸣, 艺术的功能是激发平凡人掩藏在凡世的慧眼, 慧眼没开,就不能多加评论,对影像作品也没有太多的兴趣, 曾经在多伦路的现代艺术馆参观过一个艺术展,影像作品更像是艺术家的自弹自唱, 有点孤傲,有点孤独。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也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在某个小小的空间里放映,有点怀疑这样的放映究竟是想留住观众还是想更快地赶走观众。出门,是庞然大物移城 ,一个老式火车头和车厢,这火车在我的大学时代也来来往往地运送了许多的梦想, 对上海最初的印象其实就来自火车上上海客人骄傲的方言和他们自得的神情。 这个作品的作者想展示的是一段上山下乡的历史, 这个特殊的交通工具把一座城市年轻人的梦想运送到陌生的地方,在那个“慢城慢客”的年代。这样规模较大的双年展, 像是每年文坛的精华合订本, 每一个艺术家都想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构思, 美术馆也很想把这次的主题凸现的强烈而鲜明,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