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可以来得更迟些课稿_第1页
衰老可以来得更迟些课稿_第2页
衰老可以来得更迟些课稿_第3页
衰老可以来得更迟些课稿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衰老可以来得更迟些如果说“长生不老”目前还是人类遥不可及的梦想,那么活得更久些,比如活上个一二百年,应该算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理想。飞速发展的现代医学和智能技术等在生命领域的不断探索,令人类对“长生不老”有了更多的憧憬。若想延缓衰老,常葆青春,恐怕还得先从“什么才是死亡”开始说起。历史上,死亡曾被定义为心脏停跳和呼吸停止,但是心肺复苏术撼动了这个定义的根基。 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死亡定义,是认知的永久消失, 这通常表现为以脑电波消失为证的大脑皮层死亡。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高级思维活动,都以大脑皮层的认知能力为前提, 认知能力的消失, 标志着一个自然人走向死亡的本质不可逆过程。全球每天有大约 15 万人

2、死亡,其中约2/3 的人死于与衰老有关的原因。可见延缓衰老是延长生命、 提高生命质量的主要途径。 为此,科学家想出了不同的方法,例如在分子层面上为细胞注入增加活性的制剂、用最新的三维打印技术制造全新的器官以替换老化的、病变的器官等等。2009 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布莱克本、格雷德和绍斯塔克则发现了细胞端粒掌控着细胞的生老病死,通过延展细胞端粒达到“返老还童”的效果,堪称医学界一个标志性的发现。最近,谷歌公司也加入到了这一领域,宣布将在2015 年斥资 4.25 亿美元进行“永葆1青春”的相关研究。主修神经学的谷歌风投公司创始人比尔·马力斯认为,没有什么是不可想象的, 机器可以代替

3、人体的生理部件,摆脱人类自身的局限, 活得更久些完全有可能。另一个大胆的设想是“换头术”:在身体机能逐渐退化、肌体“死亡”不可避免的时候, 给大脑安个新家, 从而延续以记忆和情感为实质载体的人格。实际上,虽然器官移植技术日趋成熟,但“换头”的难度仍旧非常大。由于人脑与脊髓连接构成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一旦被切断, 就不会再生, 这一特殊性质使得受到损害的神经功能不可恢复。对此,意大利神经学家赛吉尔·卡纳维罗认为找到了一种办法:将受体和供体(大脑的拥有者和身体的拥有者)的脊髓末端像两束意大利面一样绞起来,使用一种名为聚乙二醇 (细胞膜融合剂, 可促进脊髓神经生长) 的化学物质持续

4、冲洗融合的区域, 最终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像胶水一样让两束脊髓融合,就像冲过热水后,两段干的意大利面黏在一起一样。此外,还可以采用注入能够自我更新干细胞的方法, 让脑髓跟脊髓连接。 目前,换头手术旨在为诸如肌肉萎缩等病患提供“新身体”,未来随着换头术和克隆技术的不断进步,垂垂老者重返青春或许不是天方夜谭。现代医学和科技的发展,已经让人类在对抗衰老和死亡的道路上走得很实际,人类在这条路上还可以走得更远。未来有一天, 人类也许真的可以携带一切记忆和情感,不断更新“身体”,长久地活下去。2走两步就要歇可能是下肢动脉堵塞中青年烟民容易发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可发生急性坏死上年纪后走路走不了多远就要歇息,

5、很多人选择认命。其实这可能是下肢动脉堵塞导致的“间歇性跛行”,如果不去治疗的话,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不说,就连腿都可能因为缺血坏死而保不住,患者最终不得不面临截肢的命运。幸好,现代医学的血管介入再通治疗已经成熟,可以帮助这些患者保住肢体,重新上路。病例:92 岁老人死活不肯截肢92 岁的陈老伯来自广东梅州,3 年前开始走不了远路,初时走300 米就觉得小腿酸痛,后来逐渐缩短成100 米、 50 米。到了 3 个月前,他的前脚背开始出现溃疡,疼痛难忍,到当地医院进行了伤口消炎、消毒等处理却不见好。医生建议截肢,但他听说要切掉一条腿后死活不干,最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该院

6、的医生发现,陈老伯的左侧髂动脉、股动脉完全闭塞,导致了足部溃疡和疼痛, 于是给他进行介入治疗, 开通了左侧髂动脉和股动脉之后,足部疼痛很快缓解。出院1 个月后,他左脚的溃疡也几乎都愈合了。症状:下肢动脉堵塞致“间歇性跛行”3很多老人上了年纪以后,经常感到腿脚没力、发麻,走不了多远就要停下来歇息,以为自己走累了。 中国医师协会广东省介入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张艳副教授提醒,如果开始的时候走1000 米就感觉累,后来发展到走200 米就不舒服,进一步变成走50 米也感觉疼痛,最后躺着不走路也痛, 就可能是下肢动脉血管堵塞造成的“间歇性跛行” 。这些患者的脚趾发

7、干, 呈紫色或者苍白, 两只脚对比发现不舒服的一条腿皮肤温度较低,这些表现提示下肢动脉有问题,是斑块逐渐发展后令动脉变细。如果动脉的侧支循环足够强大的话,还可以代偿一下。动脉斑块跟血糖、血脂高有关,张艳建议预防血管病变要多做运动加速新陈代谢,在饮食上可多吃洋葱、大蒜、醋等,肝脏没问题的人还可适量喝点红酒。但是,患者要避免吃肥腻食物,还要少吸烟。如果脚已经肿了,可以抬高下肢让自己感到舒服一点, 或者跷二郎腿, 睡觉时可以在脚底下垫一个枕头,做运动时可以穿医用的弹力袜。 冬天的时候血管处于收缩状态,皮肤温度下降, 应注意肢体的保暖。诊疗:介入手术通血管可降低截肢平面大部分人脚麻不一定是血管的问题,

8、而是发生了糖尿病神经病变,或者腰椎间盘不好了,张艳建议做超声检查确诊。如果明确是血管的问题,应找血管科做穿刺介入治疗,从血管腔内打开、放入支架扩张堵塞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医生在牵拉扩张球囊时患者感到有点4痛。手术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患者在手术后的24 小时后就可以下地活动了。相比之下,过去做血管搭桥治疗的创伤很大,感染机会高,恢复还很慢。肢体的动脉开通以后,血流量一下子增加了两三倍,下肢的静脉一时无法承受,可能导致肢体又热又肿, 需要两三天到两三个月才能逐渐恢复。有的患者在手术后还会发烧, 原因是缺血的肢体产生了一些毒素。张艳称,在血管病变初期做介入治疗,难度小,费用便宜,而且日后再发生

9、狭窄机会也不大。老年人往往同时存在心脑血管的病变,要先保障心脑血管的安全才做下肢血管的介入手术,尽量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等并发症的风险。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手术应配合透析治疗。吸烟可造成血管收缩,一些有吸烟习惯的中青年人容易发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离心脏较远的手脚部位血液供应相对不足,血栓脱落后堵死了肢体的动脉,就会发生肢体的急性坏死。 张艳称,这些患者感到疼痛后要争分夺秒,在 8 小时内到医院处理, 因为动脉的侧支循环来不及建立,肢体完全缺血一两天就可出现花斑,医生难以挽救就不得不进行截肢处理。 即使肢体出现坏疽不可避免要截肢,也可以通过介入手术通血管来降低截肢平面,同时有助于截肢后的伤口愈合。有的患者静脉回流不好,经常脚肿、酸胀,袜子脱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