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育人做智慧的班主任_第1页
潜心育人做智慧的班主任_第2页
潜心育人做智慧的班主任_第3页
潜心育人做智慧的班主任_第4页
潜心育人做智慧的班主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潜心育人,做智慧的班主任 和兴小学 刘军教育不只要对学生的分数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负责。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我为学生奉献了一生中最为美好的一段时光,学生们也让我体会了为人师长的快乐。一、用爱心启动心灵“爱是最好的老师”,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坚信:只有捧着一颗爱心,才会有爱的奉献,才能干好自己所爱的事业和工作。每个有学生到校的日子,我总是早早的来到教室,跟学生一起打扫卫生;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变化。当学生作业拖拉时,我会拍拍他的肩说“孩子,下一次及时完成。”当孩子淘气时,我会认为他们是天真。渐渐地,学生越来越喜欢围我的身边,叽叽喳喳讲个不停,身体不舒服了,和同学闹矛盾了,学生都乐意来告诉我

2、。当他们的生活、学习遇到困难时,我总是竭尽全力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我班有一个叫王满洲的学生,他学习很不好,还经常在班里捣乱,经过多次批评教育,都不见效,经过了解得知,他的父亲很少回家,根本不管他的生活、学习,母亲又要上班又要照顾他,有一次这位母亲面对我流泪啦,真是苦不堪言,孩子整天在失去父爱的环境中生活着。面对他,一种强大的责任感让我下定决心:我得帮帮他,千万不能让他失去自信。从此每天下午放学后,我给他辅导,有时我让同学们帮助他。平日里,我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接触他,给他关怀。渐渐地,这位同学不再违反纪律,学习也有了较大进步。不知有多少学生在我的帮助下慢改变着自己,成绩一天比一天好,家长也为此感

3、叹不已!我知道:是爱,感化着他,是爱,促使他不断进步。爱并不一定用语言来表达,但他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二、有恒心坚持言行一致。 班级制定的纪律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已心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已带头不做。教师的身教作用尤其重要。孔子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等,我自己先做到。我要求值日生每天提早到校,我就比他们更早到达学校,站在教室门口,等学生的到来,学生亲眼目睹,久而久之,学生他们也不好意思迟到,根本上也就不敢迟到了;无形中,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坚持早到校,做好每一样应做好的本职工作。正如滴滴甘露,润物无声。我平时还

4、经常与各科任教师交换意见,及时了解、掌握班上的动态,杜绝不良之风,虽然自己是辛苦些,但一份辛劳,一份收获。班风正了,班级的学风浓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 三、包容之心成就爱的教育 宽容是一种胸怀。以我对自己的评价,我感觉我是个对学生比较宽容的老师。因为学生犯错误时我不会凶巴巴抓住学生的小错误不放,而是谆谆教导他,用真情、用爱心感化他,宽容他。我相信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给他人一种无形的力量。现在站在讲台上的我们,也许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教好我们的孩子们,从我们的立场出发告诉他们那样做不对,应该这样。但学生总是喜欢逃离我们的视线,爱和我们玩捉迷藏。让我们也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多

5、点体谅学生,将心比心替他们想想,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孩子的某些错误是正常的,可以理解、原谅的,因为这是成长的错误。当我们对孩子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耐心后,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那我们老师工作起来也就快乐多了。 有了以上的 “爱心”、“恒心”、“包容心”就为做好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也就不难找出来了。我认为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我经常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良好的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所以我认为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小学阶段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我在平时的工作中特别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桌面整洁,要求他们捡起细小的纸屑,以培养他们做

6、事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提示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来培养他们聚精会神,专注于一件事的习惯;写作业时要求他们垫好垫板,干净书写,培养他们做事负责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大考小测后,要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思考习惯;我要求学生吃午饭时做到不讲话,吃饭,喝汤不发声音,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那些不好的习惯应当用心改正的,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呢?我经常带领学生做以下几个小活动:请指出我的习惯给4人小组写信,我的习惯是这样的,请告诉我你的想法,于是4个人就说出对这个习惯的看法,然后自已写出改正不良习惯的做法,利用班队会进行检查。请帮我改正坏习惯,指出了坏习

7、惯,接着再请同学监督自己。这样就能在一种良好的心境中互助督促,改掉自已的坏习惯。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让学生养成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好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让每一位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而自己又是这集体中的一分子,集体的荣与辱直接与自己相关。要把班集体营造成一个充满信心,富有理想,积极进取,顽强向上的大家庭。班会,校内集体活动,公益劳动等都是相当好的教育渠道。比如说:组织树立自信心等方面的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共同探讨,自由发言,启发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差的同学要求他主动参与,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看到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在不断的提高,收到明显

8、的效果。另外,多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劳动,由于班中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集体意识很淡薄,部分学生"惟我独尊",不把家长,老师和学校纪律放在眼里,我行我素,强调自己,维护自己,当自己的位置体现不出来时,对他们是很大的打击,会感到强烈的不适,感到不如别人,导致自卑心理,挫伤自信心。因此,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断地教育学生要多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好各项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如我班的跳绳活动、队列队形练习;六一儿童节精心排练的舞蹈,迎难而上只为过程而不为结局执着

9、编排的课本剧新编小红帽、丑小鸭,集师生智慧于一体的六一儿童版面;集体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无不浸透着老师的智慧和汗水,同时我觉得这些活动都是发现学生、锻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表达能力、提高团结合作能力的良好契机,使我们班拥有了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正气。 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构成要素,是长期相互作用和不断发展的结果,它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艰苦工作。(1)制定目标与行为规范。以“规范”作镜、互督互勉。 小学生日行为规范,像一面镜子,时刻对照着学生的品德行为。发动全体学生充分讨论制定行为和班级制度,使学生循有规蹈有矩。(2)建立机构。合理用好用活干部,培养在班级有威信、有专长、有组织能力的学生为班

10、干部。选好小组长、路队长、卫生委员、给权力、扶持威信,使之担起责任。我对此抓紧,抓细,努力创造条件,把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入集体的轨道。(3)及时,公正,客观地对班内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做出评价。维护班级集体的荣誉,是非分明,奖惩得当,组织好班委会,全体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那些不良风气受到抵制,受到反对。 三、培养骨干力量,形成班级核心培养小干部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班主任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引导他。具体做法:(1)立规矩。就是给小干部提出高而严的要求,让每位小干部心中明确当干部是为同学服务,而不是为了“管”同学,要不得树立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2)教方法:教给小干部

11、工作方法是小干部顺利打开工作局面的保证。我采取“小心扶植”与“大胆放手”相结合的方法,按“教领放”三步走。“教走路”是教小干部怎样开展班级工作,当好干部。指导体育委员如何组织排队,学习委员怎么样按时收发作业,劳动委员怎样搞好卫生扫除等。“领走路”是扶植小干部做好工作,在做某项工作之前,让小干部先思考如何安排,然后再进行指导,启发他们把工作想得全一点,细一点,如:班上的学生发生了什么事,老师不在场,你们该怎么办?提些问题让他们思考,讨论。“放手走”让小干部学会自主工作。只有大胆放开手,让他们自已试着走路,才能真正学会走路,进而发展到自由走路,在实践中完善自我。(3)严要求:做到处处以身作则,事事

12、走在前头,做同学的榜样;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办事公道,不偏不向,对同学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不能凌驾于同学之上;工作要认真负责。(4)树威信。有威信的小干部才能成为带领全班同学不断进步,在工作中结合以下几方面进行:帮助小干部做好每一件事情;对小干部中的点滴成绩给予及时表扬;对小干部缺点错误不姑息、迁就,及时批评、帮助。 四、培养“特殊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阻碍其进步的心理因素。 苏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个学生都抬头来走路。”这就是要使每个人都看到自身的力量、价值、对未来都有希望,充满信心。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进步的动力,特殊生往往缺乏这种心理。如:犯过错误或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都

13、有一种心理,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即使自己尽力做了好事,别人也不会说自己好,因而存在“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像这种学生我班上就有好几个,那么,在学习上我就放低要求,只要他能尽力去完成就行了,对行为方面就要认真观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苗头,就给予表扬,倍加爱抚和扶植,这样他们得到了老师的尊重、信任和支持,从而迸出改过自新、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并连续持久地坚持,就构成教育特殊生良好环境、促进他们转化的重要条件。具体方法:教育全体同学关心帮助他们。教学中建立“一加一”学习小组,把一个差生搭配给一个各方面较进步的中等生或优生,让他(她)帮助督促、检查、辅导学习。班主任经常与科任老

14、师联系,交换意见共同商量对策的方法;与家庭、校外教育机构取得联系,互相配合,让他们处处有人管教,关心和帮助。这样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五、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孩子。 孩子的成长环境主要是学校和家庭,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用力方向必须一致,必须形成向前的动力;绝不能各行其道,用力相互抵消,这对于班级的发展和孩子的成长都是极其不利的。及时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发现有抵触的地方,一定要充分交换意见,在家访时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我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坦诚相待,使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家长交换意见,我直接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几乎所有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我便从家长最关心的学习问题谈起,帮助家长共同对待孩子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