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圈”与“关注圈”_第1页
“影响圈”与“关注圈”_第2页
“影响圈”与“关注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影响圈”与“关注圈”史蒂芬柯维博士是国际上广受尊敬的领导权威、家庭专家、教授和机构顾问。他毕生致力于传授生活准则和领导者准则。他在他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 书提出了两个着名的概念:“影响圈”与“关注圈”(图1)。柯维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关注的问题,包括健康、子女、经济状况或世界局势,这些可以归入“关 注圈”。其中,有些是个人可以掌握的,有些则无能为力,把个人可以控制的事圈 起来,就形成“影响圈”。所以影响圈是我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影响或者改变的 事情,比如学习,锻炼,工作。而有些事情是我们关注到却无法影响的,比如石油 危机、伊拉克战争、飞机失事,这些事情就属于关注圈而不属于影响圈。着重于“影

2、响圈”的人,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把心力投注于自己能有所作 为的事情,所获成就将使影响圈逐步扩大(图 2)。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全神贯注在“关注圈”,时刻不忘环境的种种限制,他人 的种种缺失,徒为无法改变的状况担忧。由于着力方向错误由此而生的副作用,影 响圈便会缩小(图 3)。这里我想再和大家分享两个关键词: 影响圈和关注圈。 所谓影响圈, 是一个人或企业可以影 响到的范围,比如个人可以保持时刻微笑,公司可以坚持每周培训;所谓关注圈, 是一个人 或企业不能左右其结果, 但愿意关注的范围, 比如业务员关注公司的销售冠军的业绩, 或代 理商关注厂商的新广告和新促销方案。有了这样两个范围的划分, 那么

3、我们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 就可以选择我们的处理方式: 在我的影响圈里发生的问题,我一定努力解决,反之,我既然无力解决,那么,我也不要抱 怨。如果事情已经发生,我们可以选择的就是我们的态度。强调关注圈和影响圈的目的在于: 不论是公司还是个人, 如果你把关注圈的事情当作影 响圈来考虑,而你又无法对其产生影响,那么最终你会发觉,你总是在受伤害。同时,强调 关注圈和影响圈的好处在于,能使人养成关注他人优点的好习惯。我在写这个笔记的时候, 只要意思表达清楚了, 一些图案画得粗糙些我也没有过多在乎。 我想看我笔记的仁兄中一定 有人在想, 这个家伙的画图水平不如我。 有这个想法的兄弟, 为什么不把焦点放在我

4、想表达 的思想上呢?我又没有在和你交流如何画完美的图 关注自己该关注的,然后影响自己可以影响的,你会发现:.总是注意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并想办法改进;.总是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能想办法解决的范围; 总是先寻求自己的改变,从而带动别人改变; 自己和别人都会觉得你越来越乐观(谁喜欢和悲观的人在一起呢) .你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影响圈(力)会越来越大;而过分关注自己不能影响的事物的人,他们则是另一个面孔:.总是注意别人做得不好的地方 .总是将注意力放在自己不能解决的范围 .总是希望别人先改变,自己才改变。 .自己和别人都会觉得你越来越悲观(你真的好象什么事情都影响不了) .你的能力会越来越弱,影响圈(力)

5、会越来越小;专注影响圈 影响圈与关注圈2008 年 03 月 04 日 09:14?来源:世界经理人作者: robin1123?读史蒂芬 ?柯维的书,是在 2003 年,不算太早。?因为切入培训行业还是晚了些,虽然很想成为公司的培训经理。? 更早的时候, 我接触的是竞争情报与二手资料分析, 与市场调研公司打交道较多。?也曾经牢骚多多,毕竟是愤怒青年之一员;现在也不过是愤怒中年。?不过,擅长知错就改,仿佛是一个人的宿命。?常常反省,自我解剖得血淋淋的(引自我的高中同学之语),吸收教训、反思自 己的过失,并立即着手修正自己的人生道路。口号喊得再多,不如立即着手行动。 博文 ?崔西说过,与其盯着那只

6、活青蛙一整天,不如一起床就吞下它!? 柯维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整理出来的 7 习惯简单易记、层次明确、便于传播!最 最关键的地方是:这 7 个习惯一旦意识到,很容易就上手实践,也宜于坚持。?中国历代名言警句的最大问题在于:太复杂!太繁多!太自相矛盾了。还有些是 艰涩难懂,连解释的人都没有把握说清楚、讲明白、令听众弄明白,如何传播?? 中国人连绵几千年的文明, 导致人生哲学上升到太高的高度, 以至于什么奇怪的 政治斗争,中国人都经历过了,而这历代的政治智慧,都凝聚到一些读本上来世代流传, 如增广贤文、 千字文、 弟子规、 三字经等蒙学,以及其他各种专着如论 语道德经等。而从印度流入国内的一些佛家经

7、典如金刚经等,以及中国人最引 以自豪的易经等,则比较难以为全体民众读懂弄明白。?今天讨论的主题是两个概念:影响圈、关注圈。? 很多打算通过阅读来了解史蒂芬 ?柯维的朋友们可能会失望因为高效能人 士的 7 个习惯一书中,并没有专门强调影响圈与关注圈。而这两个概念其实深深地根植 于每一天的每一件事情当中的。我在douban 网上看到的评论就存在这样的观点:这本书也没什么嘛, 跟我以前读过的书没什么差别嘛! 好像柯维并不像大家讲的那么睿智嘛!?其实,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工作习惯的柯维,他在书当中讲得 方方面面,过于详尽,因此,反而会有人忽视这两个概念。?倒不是他的书写得不好,而是,对于

8、眼下的国人来讲,关注圈仍然主宰着我们的 视线与精力,浪费着我们的时间与精力。这也是为什么“与成功有约”这一课程仍然 很有市场的原因(台湾这边译作与成功有约,大陆这边的培训课程大多是“高效能人 士的七个习惯” )。课程之所以会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是因为课程当中会有一些游戏活动, 引发你的思考, 并让你着手换一个全新的视野来看待人生、 看待你的同事、 你所处的环境。 而其他人的成功个案更是会令你热血沸腾。?当所有的“在你眼中的成功人士”一致向你推荐这本书时,你当然会觉得这本书 很有用处。其实,说实话,这本书我常常读不下去;反而不如卡耐基的书容易读。 所以,我常常会对年轻的朋友说:第一,你最好去听听

9、课程;第二,等你再年长几岁, 回过头来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本来就不是一本简单的书,用简单化的思维去读,当然没 什么收获。? 相反,如果你天天在商业疆场上搏杀、 日日与阴谋阳谋为伍, 你常常会迷茫于 “人 生的意义与目的” 的话题时, 你很适合于抽一点时间来阅读这一本书。 这本书的意义在于: 它不能帮助已经养成 67 个习惯的人,它只能帮助那些还没有养成高效能时间管理习惯 的人!?什么是影响圈?什么是关注圈? ?通俗点讲,虽然现在是资讯社会,信息量之大超出我们的想象,不过,我们每天 所能接触的信息量总是有限的。? 在我们周围,一些事务是我们会关注的( concern ),另一些则是我们不会去关

10、注的。关注的事务就是关注圈,例如:包括健康、子女、事业、经济状况或世界局势、经 济趋势等。?在关注圈当中,有些是我们个人可以掌握的,有些则无能为力,把个人可以控制 的事圈起来,就是柯维所定义的“影响圈”( circleofinfluence )。?因此,关注圈可以被划分为两个部分:影响圈、影响圈以外的关注圈。 ?很多人将时间花在影响圈以外的关注圈事务上,而不是花在影响圈。因此,时间 的浪费就是惊人的了。专注于关注圈,而没有意识到“应该专注于影响圈”,导致了 方向性的错误。?在企业当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专注于影响圈的人大多不会有时间去发牢骚。 也没可能会无所事事即使没有什么事情,他也会花时间去

11、学习。?我们发现:具备领袖素质的人,大多是言语不多、讲话干脆的人。?因此, 为了让自己显示出足够的干炼、 足够的权威, 一定要注意不可以公众场合、 私下场合过于夸夸其谈,除非是一对一的做思想工作,一般情况下,尽可能少地说话似乎 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对于自己能够影响的事务,则予以较多关注、集中精力做好这一类事务;而对于 自己不能够影响的事务,则以“稍加观察”为主,因为暂时还无法施加影响,只好暂且搁 置一边。?我们对于影响圈与关注圈的准确判断,将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时间。?在某段时间内,我们应该以吸收知识为主;在另一段时间内,我们以实践知识为 主;在第三段时间,我们或许以传播知识为主。?专注于影响圈

12、的事务,会完完全全地改变一个人,让一个人逐渐演变,最终在短 短的几年时间内,有一种脱胎换骨之感觉。周围的人也会随之态度改变,而一个人的 职位、影响范围、建议权的范围也得以扩展。?或许,常常有人会这样评价自己:缺乏毅力。?或自评为:比较浮躁。?这两个评价的含义是相同的:即认为自己没有坚持下去的毅力,没有养成习惯。?如果我们期望得到加薪与晋升,我们肯定会愿意去做一些被鼓励的事情。?但是, 如果企业没有明确地指出, 哪些行为是被鼓励, 哪些行为是企业所反对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看到其他岗位的同事收入有明显的增长,是不是我们也应该直接离开我们的本 职,加入他们的行列??答案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性格方面、历史成长经历有益于变换工作岗位。有些 人则不适合从事挑战性强的销售工作或其他类型工作。?那么,是否坚持下去呢?还是另起炉灶??这一问题可以讲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或者说,是根本没办法回答的。?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答案。?消极被动的人全神贯注于关注圈,时时不忘环境的种种限制、他人的种种缺点, 徒劳地为无法改变的状况担忧。 时间一久, 这样的消极习惯导致的是怨天尤人、 畏畏缩缩, 受迫害的感觉日益强烈。(“受害者”心态)因此,其影响圈也日益趋小我们可以观 察到身边有两类人:一类人的影响力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