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上平台暖通空调系统(HVAC)设计手册海上平台暖通空调系统(HVAC)设计手册(99版)中海石油生产研究中心机电部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版一本关于海洋石油平台上采暖、通风和空调的设计手册或标准规范。因此,我们在总结以往设计经验、参考国外和国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这本设计手册,以供我们在设计 中参考。由于我们的经验有限,文中难免有不完整或不妥之处,希望有关专家和使用者提供宝贵意见,以便我们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中国海洋石油生产研究中心机电部编制 校对 审核王雅君 赵虹 王建丰一九九九年八月目录1 概述1.1 定义1.2 范围2 HVAC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3 HVAC设计的条件3.1 室内外环境
2、条件的确定3.2 其它有关资料的准备4 空调负荷计算4.1 夏季空调得热量计算4.2 冬季围护结构热损失计算4.3 空调送风量计算4.4 空调新风量计算4.5 排风量计算4.6 空调热负荷计算4.7 空调装置制冷量确定5 空调系统设计5.1 空调方式选择5.2 空调区域范围5.3 新风和回风系统设计5.4 排风系统设计5.5 空调设备与材料6 空调系统的控制和保护6.1 温湿度控制6.2 室内外压差控制6.3 安全保护措施7 平台的安全通风设计7.1 平台上通风系统的作用7.2 平台上需要通风的区域7.3 通风方式选择7.4 通风量计算7.5 风管截面选择7.6 气流组织7.7 风机的选择7.
3、8 安全通风的保护措施7.9 风管设计注意事项7.10 控制与动力供应8 平台上典型房间的通风举例8.1 燃气轮机罩和燃气轮机间的通风8.2 柴油发电机房的通风8.3 蓄电池室的通风8.4 空调机房的通风8.5 消防泵房和泡沫站的通风8.6 变压器间的通风8.7 配电室(开关间)的通风8.8 锅炉舱的通风8.9 厨房的通风9 小型冷库设计9.1 小型冷库的组成和主要参数9.2 冷库库容的确定9.3 冷库的结构9.4 冷库负荷计算9.5 制冷机组的选择和控制10 HVAC规格书编制10.1 HVAC规格书的范围10.2 HVAC规格书的内容简介11 本手册编制所参考的资料12 附图附图1直接蒸发
4、式空调系统(1)附图2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2)附图3间接冷却式中央空气处理空调系统附图4间接冷却式末端空气处理空调系统(1)附图5间接冷却式末端空气处理空调系统(2)附图6典型正压房间HVAC系统控制图附图7危险区和非危险区的通风和门的布置图71.概述1.1定义HVAC 即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的缩写,意为采暖、 通风和空气调节。采暖(Heating)-加热一个确定的房间或区域的空气或加热送风用的空气。通风(Ventilation)-在确定的房间或区域换气以控制空气量和内部压力, 并排除余热。空调(Air-conditioning
5、)-控制某一特定空间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以满足 工艺要求和人体舒适要求。自然通风(Natural Ventilation)-利用房间内外空气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风 力造成的风压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机械通风(Mechanical Ventilation)-通过风机或压缩机来实现的强制通风。新风(Fresh Air)-来自安全区的室外风。处理过的空气(Conditioned Air)-指被过滤、加热、冷却、加湿或去湿后 达到一定空调要求的空气。送风(Supply Air)-空气被引导送到某区域的通风系统。回风(Return Air)-空气从一个区域排出又回到通风装置的通风系统。换气(Ai
6、r Changes)-通风机使被通风区每小时置换的空气量为其容积的 倍数,常指换气次数。危险区(Hazardous Area)-指可能出现火灾或爆炸的区域。一般分为三 个区:0类区一指正常操作条件下,连续地出现达到引燃或爆炸浓度的可燃 气体或蒸汽的区域。1类区一指正常操作条件下,断续地或周期性地出现达到引燃或爆炸 浓度的可燃气体或蒸汽的区域。2类区一指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太可能出现达到引燃或爆炸浓度的可 燃气体或蒸汽,但在不正常操作条件下,有可能出现达到引 燃或爆炸浓度的可燃气体或蒸汽的区域。1.2范围任何一个海上平台或生产油轮都离不开 HVAC系统,它是平台或生产 船上的工作人员有一个良好舒适
7、的生活环境,生产设施有一个安全可靠的 操作环境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对海上平台或生产船上的HVAC系统的设计、设备选择、控制等方面加以介绍。2. HVAC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平台上HVAC设计采用的标准有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常用的如下:(1) ISO /DIS 15138石油天然气工业一一海上生产安装一采暖通风与空调(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 Qffshore Production Installations 我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2) ANSI/ASHRAE 15-94 机械制 冷的
8、安全规范 (Safety Code for Mechanical Refrigeration)ANSI/ASHRAE 26-96 船上机械制冷和空调安装(Mechanical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Installations Aboard Ship)(4)ANSI/NFPA 90A-1996 空调和通风系统的安装(Installation of Air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on System)(5) GB/T 13409-1992船舶起居处所空气调节与通风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6)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Safety Ru
9、les for Offshore Fixed Platforms )(7) GBJ 243-8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8) GBJ 66-84制冷设备安装工程与验收规范3 HVAC设计的条件3.1室内外环境条件的确定室内外环境条件包括: 冬夏季室外干球温度及相对湿度; 冬夏季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及相对湿度 冬夏季室外主导风向和风速; 冬夏季海水水温; 平台所在位置的经纬度3.1.1室外气象资料一般由业主提供,如无确切资料,可参考下列各海区资料:海区季节温度C相对湿度%始值KJ/Kg (Kcal/Kg)勃海夏季328087.1 (20.8)(东海)冬季-1050-7.5 (-1.8)(黄海)
10、南海夏季357091.6 (21.9)冬季57515.2 (3.6)3.1.2室内计算参数的确定区域房间名称温度(C)相对湿度 噪音控制最小 最高 () db(A)有人工作区无人工作区生活模块控制室 通讯室 实验室 工作问 配电问电池问变压器问 应急发电机问 消防泵房生活舱室厅廊房食务厕所储藏设备问开关室192450104519245010401924501050192450106053530 707015353077053530 707053530 707053530 70701924501040192450105016255010501625501050162550105021255010
11、401035501065103550106583.2其他有关资料的准备3.2.1 下列资料由业主,项目负责人,有关专业负责人提供给 HVAC专业: 平台各层平面布置图,立面图; 平台各层防火区划分图,危险区划分图; 平台各房间防火要求; 围护结构特性,包括门窗、大棚、地板等的尺寸、结构等 围护物内灯光、电器设备的数量、负荷及使用情况 ; 房间内的人数、房间类型等; 有关专业对HVAC专业所提出的要求。3.2.2 HVAC专业应向有关专业提供以下资料 向总图、电气、仪表、安全、配管等专业提供 HVAC平面布置图; 向电气专业提供HVAC设备电负荷汇总表; 向晒装专业提供HVAC管道穿墙留洞图;
12、向配管专业提供空调机配管要求; 向仪表专业及安全专业提供防火阀位置数量及控制要求 ; 向结构专业提供重量要求。304.空调负荷计算平台上空调房间的热负荷计算方法及选用的参数可参见国家标准 GB/T13409-92船舶起居处所空气调节与通风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这里只简 单地介绍一下。4.1 夏季空调得热量计算Q1=qi+q2+q3+q4W式中:Q1空调得热量传热量,Wqi 围护结构的传热量,Wq2-人体发热量,Wq3照明热量,Wq4-设备发热量,W4.2 冬季围护结构热损失计算:Qd= KA At + Kg AgAtW式中:Qd 冬季围护结构热损失,WK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W/m2 kKg玻璃
13、窗彳热系数, W/m 2kA 一围护结构面积,m2Ag一玻璃窗面积,m2 t室内外温差,K4.3空调送风量计算空调送风量按下式计算:QiV = m3/h0. 288 X 1.163A t式中:V- 空调送风量,m3 /hQ i -夏季空调得热量或冬季热损失,W t -室内外温差,夏季一般取10K,冬季0 23K夏季和冬季送风量计算后,空调送风量取其中的大者,同时还要满足新鲜空 气量和换气次数要求。4.4 空调新风量计算空调负荷计算的新风量可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取其大者: 满足卫生要求,每个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少于 30立方米; 空调总送风量的10%; 满足房间的正压要求,即有正压要求的
14、房间要有相对于室外 2570Pa的 正压值,一般设计按50 Pa计算。注意:上面的新风量只是最热季节的空调要求的最小新风量。随着季节的变换,新风量要有改变。在过度季节,新风量可能达到总风量的50%到100%,因此,新风管道或新风机的设计不能以最小新风量为基础4.5 排风量计算生活楼内医务室和厕所间一般设独立的排风系统,直接排到室外。其设计排 风量比空调送风量大20%,同时要满足换气次数要求。厨房需设独立排风系统。换气次数参见表 7.1。4.6 空调热负荷计算:Q=Q1+Q2+Q3+Q4+Q5 式中:Q 空调总热负荷,WQi 空调得热量,WQ2一风机热量,WQ3送风管空气温升热量,WQ4回风管温
15、升热量,WQ5-新鲜空气热量,W4.6.1 空调风机热量HVQ2 =W3600*n式中:Q2空调风机热量,WH一风机全压头,PaV 风机风量,m3/hn 风机全压效率.4.6.2 空调送风管内空气温升热量Q3=0.288*1.163V*2=0.67VW式中:V空调总风量,m3/h4.6.3 空调回风温升热量Q4=0.288*1.163(1-a)V*2=0.67(1-a)VW式中:Q4空调回风温升热量, W a新鲜空气比例V 空调总风量,m3/h4.6.4新鲜空气热量Q5=1.163a r V(ia-in)W式中:Q5新鲜空气热量, Wa新鲜空气比例r 空气密度,Kg/ m3V 空调总风量,m3
16、/hia 室外空气始值,Kcal/kgin 一室内空气始值,Kcal/kg夏季降温工况新鲜空气显热量,按下式计算:Q5s=1.163*0.288a V (ta-tn)W式中:Q5s夏季降温工况新鲜空气显热量,W a新鲜空气比例V 空调总风量,m3/hta 夏季室外设计温度,Ctn夏季室内设计温度,C冬季采暖工况,加热新鲜空气热量按下式计算:Q5=1.163*0.288arV(inia )式中:Q5一冬季米暖工况,加热新鲜空气热量,Wa新鲜空气比例r 空气密度,Kg/ m3V 空调总风量,m3/hia 室外空气始值,Kcal/kgin 一室内空气始值,Kcal/kg4.7空调装置制冷量确定直接蒸
17、发式空调装置制冷量按下式计算:Qs=1.1 Q/1000,KW其中:Qs 空调装置制冷量,KWQ 空调总热负荷,W间接式空调装置冷水机组制冷量按下式计算:Qs=1.15 (Q/1000+Qp)KW式中:Qs一空调装置制冷量,KWQ 空调总热负荷,WQp 冷水泵的轴功率,KW5空调系统设计5.1 空调方式选择空调系统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蒸发式,一种是间接冷却式5.1.1 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包括空气过滤器、冷却盘管、风机、电加热器、和压缩冷凝机组及连接管道。要处理的空气直接通过充满制冷剂的盘管表面,由送风机经风管送往各房间。各房间回来的空气又经过风管回到空调机房内与新风混合
18、经 过过滤器后,再经过冷却盘管或加热器处理后送出。 压缩冷凝机组和空气处理装 置可以在空调机房内单独布置,也可以组合在一起称为整体式空调机组。整体式 空调机组可以放到底层空调机房内,也可以放到屋顶上,直升飞机平台下。见附 图1和2。已建成的JZ20-2平台的生活模块空调系统就是采用的这种系统 ,5.1.2 间接冷却式空调系统间接冷却式空调系统一般包括冷水机组、冷媒水循环泵和空气处理装置。空 气处理装置可分为中央处理装置和末端处理装置。中央空气处理装置一般集中设置在空调机房内,包括混合段、过滤段、制冷段、加热段和风机段。这种系统的风管布置在竖井管道间和各层吊顶内,包括送 风管道和回风管道。系统的
19、新风管道就近布置在空调机房内,经新风处理机直接 与空气处理装置相连接。(渤海理北油田A/B平台采用的就是这种系统,见附图 3。)末端空气处理装置是指风机盘管(或空气处理机)设置于各个要求空调的房 间(或区域)内,制冷管道通过管道间送往各房间的风机盘管(或各楼层的空气 处理机)。而新风则由新风管道送往各房间(或各楼层的空气处理机)。(南海西部W11-4石油平台生活模块采用了这种系统,见附图 4和附图5。)5.2 空调区域范围在海洋石油平台或生产船上,要求空调的区域主要是生活模块和生产辅助区 域的主控制室、主配电室、工作间和实验室等。生产辅助房间一般与生活模块分 离,在设计中宜采用独立的空调系统,
20、以确保其空调要求。5.3 新风和回风系统设计5.3.1 空调系统的新风要取自安全区,同时吸风口要加防鸟屏和防火阀。新风通 常要经过过滤才可与回风混合。在寒冷地区,冬季还要经过加热。在新风 量要求很大的空调系统中,也可单独设新风预处理装置,将新风处理后再 与回风混合进入空调处理装置。5.3.2 空调系统的回风口一般设在与通风竖井相邻的走廊上,各空调房间的空气 经门下隔栅至走廊,再经回风口至回风管道回到空调机房内。报务室等有防火墙的房间不允许门下设隔栅。这种房间可以在吊顶内设一连接房间和走廊的管道,在穿越防火墙处加设防火阀。所有回风口处均要设防火阀。5.4 排风系统设计5.4.1 由于生活模块内为
21、安全区,因此要提供正压通风,维持压力在2570Pa,一般设计为50 Pa。医务室和厕所的排风量要大于送风量 20% ,并直接排出 室外。5.4.2 生活模块内主要排风的房间是厕所、厨房、医务室、浴室、更衣室和盥洗 室等。其换气次数见表7.1。5.4.3 厨房排风应设独立补风系统,补风量按30次/小时选取。其它有排风房间的 补风均通过走廊补充。5.5 空调设备与材料5.5.1 有加压要求的空调系统的加压风机要有备用,在空调装置不用期间,风机 应能提供100%室外风。中心控制室等电气仪表室的空调装置,至少应有 50%的备用能力。5.5.2 空调系统的风道可采用高质量镀锌钢板制作,送、回风口可采用带
22、镀层的 铝质材料制作。风道保温材料可选用玻璃棉或岩棉制品,厚度至少50mm外壳材料可采用铝合金(0.7mm)。5.5.3空调系统中除空调制冷装置外,一般还包括下列设备:过滤器、流量调节 阀、压力释放阀、止回阀、防火防烟阀、电加热器等。空调系统的所有设 备和部件及保温材料都要考虑防腐蚀、防震动、坚固和耐用。6.空调系统的控制和保护6.1 温湿度控制6.1.1 夏季制冷工况的温度控制一般是通过温度调节器(又称恒温器)感受回风 温度,来控制供液电磁阀调节制冷液的流量。6.1.2 冬季采暖工况是由温度调节器感受送风温度,通过电磁阀自动控制电热器 和新风、回风阀的开度。如果是蒸气加热,则由电磁阀来控制加
23、热盘管的 蒸气量,以调节送风温度。6.1.3 冬季湿度的控制,是由恒湿器感受室内湿度控制电磁阀,来控制加湿器的 开停。6.2 室内外压差控制压力释放阀是通 而压力控制阀是通室内外压差控制是通过压力释放阀和压力控制阀来完成的 过弹簧或重力平衡自动控制叶片开启直到一个预设压力。过控制系统来完成,一般是气动操作。典型的空调房间的控制图见附图6。6.3 安全保护措施6.3.1 电加热器控制回路中有下列安全措施: 与风机连锁,即风机不开时电加热器不开。 装有风量开关,即无风时电加热器不开。 设有超温开关,即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切断加热器电源。6.3.2 空调系统防火和防爆设施见 7.8节。6.3.3 空调机
24、房要做消音处理,风机和空调机基础上要有减振器。7平台上的安全通风设计7.1 平台上通风系统的作用平台上通风的目的主要是控制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蒸汽和灰尘的浓度, 并阻止有毒、有害气体扩散到其它区域。通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燃烧提供充足的 空气量,例如燃气轮机、柴油发电机和加热炉等设备的用气。通风还要保证平台上合理的压力分配,因此,平台上通风的设计是关系到平台安全的重要因素。7.2 平台上需要通风的区域平台上无论生活区域还是生产区域都需要通风。区域不同,通风方式也不 同。是否有良好的通风是平台上划分危险区的重要依据。7.3 通风方式选择7.3.1 自然通风:平台上的敞开区一般作为自然通风区考虑,有
25、50%敞开口的围护物或装有百叶窗的墙,能保证至少2m/s风速的也可作为自然通风区考虑。7.3.2 机械通风:上述以外的其它围护结构的房屋均需机械通风,危险处所的气压低于相邻处所的气压,即为负压通风;封闭的安全处所的气压高于相邻危险处所的气压,即为正压通风。危险处所和非危险处所的通风方案参见附图7。7.4 通风量计算通风量的计算一般是按每小时换气次数或每小时需要新鲜空气量来决定,有时还要根据排除舱室余热、余湿或有害气体而定。通风量的选择应取下列几项中 的最大值:7.4.1 按每小时换气次数计算通风量V = n vm3/h其中V通风量,m3/hn一换气次数, 次/hv一通风舱容积,m3属于1类危险
26、区的通风换气次数应大于每小时20次,属于2类危险区的通风换气次数应大于每小时12次。一般舱室要求的通风换气次数见表 7.1。7.4.2 按舱内每人需要的新鲜空气量计算,工作人员每人每小时需要新鲜空气 量为大于等于30米3/时。7.4.3 按舱内余热计算通风量QV = m3/h0. 288X 1.163At式中V通风量,m3/hQ一舱内热负荷,W t一舱内外温差或允许的舱内温升,K7.5风管截面选择风管截面计算:_ 2F = V/S 3600,m2式中:F一风管截面,m2V风量,m3/hS风速,m/s区域最大风速推荐风速无人区15m/s10m/sLQ等白人区送风10m/s6m/sLQ等有人区排风
27、或循环风7.5m/s5m/s般舱室通风换气次数表7.1舱室名称换气次数(次/时)备注送风排风居住舱室:36最少3次无线电室81010餐厅、会议室810810最少5次厨房4060608050医务室1020102015公共厕所102015浴室、盥洗室10T510娱乐室102015锅炉房30注1内燃机舱3040注1蓄电池室30注1主配电室126注1变压器室20注1油泵舱3040制冷机舱氟30,堂S 40空调机房2016二氧化碳室510注1:该房间除按换气次数计算外,还应按散热等进行详细计算,见 7.4.3节7.6 气流组织7.6.1 机械通风的进口要设在非危险区,并距离危险区的机械通风出口至少4.5
28、米。空气进口要尽可能朝向主导风向。如有可能新风口最好位于屋顶上并高于屋顶1米。空气进口要避免的地点:燃烧设备的排出口直升机发 动机的排出口润滑油管、排放管和工艺减压器从钻井、干燥器等灰尘 排出口火炬、支撑架等。7.6.2 机械通风的排出口要考虑风向、风压影响,要保证不发生回流现象。一般非危险区的排出口设在平台非危险区的一端, 而危险区的排出口要设在平 台的另一端,要使空气在任何时候、任何天气状况下都不流入进口。7.6.3 气流组织要考虑气流从最小污染区流向最大污染区,要防止出现死角,要防止危险区与非危险区发生交叉污染。要有效地消除气体、蒸汽和灰尘, 同时要使噪音和风量减少到最低水平。7.6.4
29、 气流组织要使非危险区比相邻的危险区至少有50Pa的正压,被封闭的危险区要比周围的非危险区压力低。7.7 风机的选择7.7.1 在非危险区,用于加压的风机要有 100%的备用,备用风机在值班室风机 发生故障时,应能自动启动。7.7.2 风机的进出口连接要注意使风机特性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加压风机宜采用离心风机。7.7.3 接触室外含盐空气的风机的叶轮要用不锈钢制作,所有加压风机的外壳要 用镀锌钢板制作。7.7.4 生产区内的通风机宜采用防爆风机。7.8 安全通风的保护措施7.8.1 平台上所有穿越不同防火区的防火墙的风管上及所有通风进出口处均装 有防火防烟阀。7.8.2 所有的防火阀都有指示
30、“开”和“关”的标记,所有的防火阀即要能在中 控室火灾盘自动控制,也能在舱壁的两侧人工控制盘就地控制。防火阀要 选用专门的实验室批准的型号。防火阀的型式根据所服务处所不同而选用 不同形式。非危险区的通风系统可选用电动型或熔断型,危险处所的通风 系统直选用气动型。平台上的防火阀的控制形式除了应急发电机外,均采用失电关闭型。7.8.3 通风系统设计要保证在任何区域内部着火的情况下,能在区域外部易于到 达的地方将通风系统关闭。7.8.4 在通风进口和有可能发生气体泄露的地方要安装气体探测器,在气体达到爆炸下限25%时给予警报。警报器设在就地和中央控制室,当气体达到 爆炸下限65%时,通风系统应全部关
31、断。7.8.5 灭火方式不同,防火阀关断方式也不同。 对于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系统 启动的同时,进出口阀门关断。对于喷洒灭火系统,只关断送风阀门,排 风系统要一直连续运转,直到风道中防火阀的熔断丝被火焰熔断, 使防火 阀关断,以防止火焰扩散。也就是说喷洒灭火房间的排风系统,防火阀只 需熔断型。7.8.6 通风管道要尽量避免穿过有可能发生火灾或气体泄露的地区,如果必须穿越这些地区时,管道内的空气应尽可能设计为正压。 其管道材料和绝缘材 料的防火级别要与该地区相适应。通风管道材料及其绝缘材料均应为不燃 材料。7.8.7 管道穿过防火墙或甲板及有不同要求区域时的做法可参照“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 1
32、3.222至13.2.2.19进行。7.8.8 通风系统的室内外压差控制参见 6.2节。7.9 风管设计注意事项7.9.1 风管设计的基本要求在保证风量的条件下使风管尽量小,结构尽量简单而阻力尽量小。风管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的情况要避免,应以渐扩管和 渐缩管代替。一般情况下,渐扩管的倾斜度最好不大于1:7。渐缩管的倾斜度不大于1:4。风管必须穿过纵衍等结构时,为了不影响或少影响 结构强度,开口要尽量小并处于一定高度。7.9.2 风管中装有热交换时,风速应降低,即风管截面应放大。在截面放大的 前后,夹角应小于30,如大于30则应在风管扩大部分装导流叶片。7.9.3 风管紧靠弯头的后面,不宜安装出风
33、口或热交换器。如必须安装,弯头 里要装导流叶片使气流均匀。7.9.4 风机进出口处是系统风量最大,风速最高的地方,设计时风机应尽可能 装在减振器上,并通过一段软管(帆布或橡胶)与金属风管相连。软管 一般100至150毫米长,且不可拉紧。离心风机出风口方向最好与气流 方向一致。7.9.5 为便于调试,每个分支管上应有一个调节风闸,插板风闸应能调任何高 度,旋转风闸应能调到任何角度。在需测风量的地方,应预留测风口, 不用时可以封闭。雨水风浪可能打进来的进出风口上应备有防水门,平 时固定在开启位置。风管最低处应装有放水旋塞,以便放出可能漏进来 的雨水、浪水或风管可能凝结的水。7.9.6 风管材料:除
34、露天甲板和其它易受冲撞的风管厚度应采用2毫米以上钢板焊制外,一般用镀锌薄钢板制造。其推荐厚度见表7.5。表7.5风管材料推荐厚度(毫米)操作条件材料直径或最大边长(mm)厚度(mm)备注LQ等房间 内部管道镀锌钢板6100.60.81.01.2实验室等有 腐蚀气体宜 用/、锈钢管 道高强度管道 风管露在海 洋气候下, 有防火等级 要求的不锈钢板 碳钢板涂防 腐漆347.9.7 风管制作风管接缝可用气焊焊接、手工电焊焊接、氮弧焊接、拆边焊接或怫接。镀锌 钢板不宜采用焊接,厚度小于1.2毫米时宜采用拆边接缝,较厚者用怫接。风管应分段制造,每段长度不宜超过 2米。每段风管的衔接可用法兰,截面 较小的
35、风管也可用插片或立缝式衔接。7.10 控制与动力供应7.10.1 控制包括: 启动或关断所有的风机; 打开和关闭所有的防火防烟伐门; 自动控制带选择器的每一台运转设备,包括伐门7.10.2 指示包括: 所有风机开关指示灯; 所有风机的安全跳闸; 每台过滤器的污染指示(没有分离百叶的); 每台加热器的工作状态(开/关); 所有防火阀的状态指示。7.10.3 警报:一般警报提供给无人控制的地方,内容包括: 风机断电; 加热器断电; 过滤器过脏; 撬装设备短路; 房间压力损失; 防火阀操作故障。7.10.4 动力供应:所有HVAC控制盘由不间断电源供给。平台上必不可少的通风空调系统 的电源要由应急电
36、源供给。例如: 应急发电问、开关室 中央控制室 蓄电池室 消防泵房 逃生路线8.平台上典型房间的通风举例8.1 燃气轮机罩和燃气轮机间的通风燃气透平机供应商应提供详细的通风要求,包括对气流、压力、热负荷、 温度控制及通风系统的特殊要求。8.1.1 如果燃气透平被一个罩体罩住,罩内包括有燃气系统等部件,通常叫做燃气轮机透平罩。如果透平罩安装在一个房间内,这次房间叫做燃气轮机问 或透平问。8.1.2 透平间的分类:如果透平间内至少有12次/小时的换气次数和50Pa的正 压,而且透平间内不应多于一个法兰(所有其它部件例如过滤器、阀门等均 在透平间外),则此透平间可作为无危险区。如果透平间不符合上述条
37、件。则规划为1类或2类危险区。透平及有关设备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200c或不超过气体和空气?M合物的燃点的 80%。8.1.3 罩内设置的差压开关应能在压差小于 50Pa时报警,并在一定时间后关断 燃气轮机。8.1.4 透平罩内的通风换气次数取决于渗透源和设备表面温度。如果罩内设备 表面温度有可能超过200c及达到可燃气体燃点的80%,那么要求通风量要 能稀释罩内气体使之浓度低于最低爆炸极限20% ,其换气次数至少为每小时90次。8.1.5 透平罩内的通风系统一般要有100%的备用能力,并且备用风机要与不间断电源相接。一旦值班风机出现故障,备用风机将自动启动,并有报警信 号在控制室出现。8.1.
38、6 透平罩内均装有气体探测器,一旦有气体被测出,则透平将自动关断。 这时候通风系统将有下列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通风系统继续运行,直到设 备表面温度冷却到气体燃点的 80%以下;另一种是通风系统也随之停止,而 海伦释放系统开始工作。具体采用那种方式要与透平制造商和消防专业具体 协商确定。8.1.7 如果透平罩内的电器设备不满足一级要求,那么在透平或电器设备启动 前要对透平罩进行吹扫,吹扫用通风量至少为5次/小时。用于预吹扫的风机 要满足一级要求,风机启动器也要符合一级要求或者置于无危险区。8.1.8 燃气轮机问通风系统示意图见附图 6。8.2 柴油发电机房的通风8.2.1 柴油发电机房通风量应包
39、括两部分:一是消除柴油机散热所需的通风量;一是柴油机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如果柴油机是风冷型,则进风量应为两者之 和。水冷型柴油机房的换气次数可参见表 7.1。8.2.2 柴油机房的散热量可按照燃料消耗量的10%计算(按CHEVRONDP16.01-1),即Q1=0.1N/E ,kW式中:Qi一散热量,kWE一柴油机效率,可取30%33%N一柴油机功率,KW消除散热的通风量为:Qi 1000V = 一m3/h)0.288 1.163XAt式中:V通风量,m3/h t一室内外温差,一般采用 58 CO燃烧所需空气量公式如下:V2=L X B X a / 丫式中:L燃料消耗量,Kg/hB 一理论燃烧空
40、气量可取14.3Kg (空气)/Kg (油)a 过量空气系数,1.81.9。 3Y 仝气谷重,Kg/m8.2.3 柴油机房通风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平台上应急发电用柴油机房 通风采用机械送风自然排风方式。风冷型机组应自带排风机。风冷型柴油机 置于室内时,应使排风扇一端尽量靠近墙上的排风口,并加柔性连接。8.2.4 风冷型柴油机的总送风量应大于等于上述V1和V2之和,以保持房间正压。具送风机电源要与柴油机电源连锁,即柴油机启动时送风机同时启动。8.2.5 应急柴油发电机通风系统应与应急电源相连接。8.2.6 通风进排口处均装有防火阀。8.2.7 在寒冷地区,为保证机房温度在 5 c以上,通
41、常要单独设一个带风管电加 热器的机械送风装置和一个自然排风口。该系统送风量可按每小时10次换气次数计算。8.3蓄电池室的通风8.3.1 蓄电池室通风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和稀释蓄电池充放电时所产生的热量和易 爆气体。8.3.2 总充电功率小于和等于2KW的蓄电池间,可采用自然通风,其出风管 应通至漏大甲板;总功率大于 2KW的应采用机械通风,即机械排风,自然进风。进风口一般设于低处(安全区),排风口尽量设于高处。8.3.3 机械通风的蓄电池换气次数一般可选 30次/小时,还应按充电时散发的热 量计算通风量,然后将两者进行比较取其大者。充电时在室内散发的热量为:(按船舶设计手册)Q = 2/3 P (
42、1-4)KW式中:Q一散热量,KWP一充电功率,KW“一蓄电池效率,一般取0.75 2/3充电时功率损耗变成热能的比率。 送风量公式为:2Q 1000V =m3 /h0. 288 1.163At式中:V 送风量,m3 /h2Q一蓄电池室热负荷(包括室外传入的热量和上述充电 时的散热量之和),KWt一室内外温差,C (室内外温度不超过 45C)1.1.4 蓄电池排风采用可靠的防爆式离心风机,风机一般选择两台,互为备用。1.1.5 风机和控制箱尽可能布置在电池室外面,通风电源要和紧急电源相连。1.1.6 进风口和排风管上装有防火阀或气动风闸,以满足释放海伦前的遥控关闭 的要求。排风管宜选用不锈钢板
43、制作或碳钢板但内表面应涂防锈漆。1.1.7 蓄电池间属于二类危险区,当室内氢气探测达到20%L.E.L时,警报器启 动,备用风机同时启动以加强排风稀释危险气体。1.1.8 电池间如果相邻危险区,其房间压力要高于相邻危险区而低于非危险区。 必要的话,在房间低处加送风机。8.4 空调机房的通风8.4.1 空调机房为安全区,室内至少保持 50Pa的正压。采用机械通风,一般换 气次数送风为20次/小时,排风次数为16次/小时。8.4.2 在送风管上一般装有风管电加热器(在寒冷地区),送风管和排风管均装 有防火阀或气动风闸,以满足压力控制和海伦系统的要求。8.5 消防泵站和泡沫站的通风8.5.1 消防泵
44、站和泡沫站均设有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室内维持至少50Pa的正压,其送风量可按12次/小时计算。8.5.2 送风管上一般装有防火阀或气动风闸,在寒冷地区还装有风管电加热器, 自然排风口处装防火阀或气动压力释放阀。8.5.3 控制箱一般装于室内,用于加热器和室内压力控制。8.5.4 消防泵要于应急电源连接。消防泵房的通风系统应为单独通风系统。8.5.5 二氧化碳室设机械排风,其通风量按表7.1换气次数计算。室温不超过45 C o二氧化碳钢瓶可能泄露,由于该气体比空气重,故排风口应设于低 处。8.6变压器间的通风8.6.1 变压器间换气次数一般大于每小时 20次。冬季换气次数可适当减少。变 压器间散
45、热量可按安装容量的5%计算:Q=N X0.85X 0.005KW式中:Q一散热量,KWN一变压器容量,KVA则通风量计算公式为:2Q 1000V= m3/h0.288 1.163At式中:V 通风量,m3/h2Q一围护结构得热量与设备散热量之和,W t 一室内外温差,一般可取5c风量的最后确定以上述换气次数计算的风量和以排热量计算的风量相比 取较大值。变压器间一般设有机械通风和自然排风,风量较大的可采用机械 送风和机械排风,送风机压头要大于排风机压头。8.6.2在送排风管上安装有防火调节阀,以调节风量和释放海伦前遥控关闭通风系统8.7 配电室(开关间)的通风8.7.1 北方海区主配电室(主开关
46、室)一般只设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为12次/小时,排风6次/小时。南方海区可设有空调装置开关室的。设备散热量 按输入电能量的0.4%计算,即:Q=0.004NKW式中:N输入电能量 KW通风量计算:EQV= m3/h0.288 1.163A t式中: t可取5C。8.7.2 送排风管上均装有防火调节阀或气动风闸。8.7.3 主配电室(主开关室)的电源要与紧急电源相连。8.8 锅炉舱通风8.8.1 锅炉舱的通风量除按表7.1的换气次数计算外,还应按锅炉散发的余热量 计算。锅炉间送风量要满足锅炉燃烧空气量和排除余热所需通风量之和。燃油燃气锅炉排除余热所需通风量为:G I MV= m3/h0.288 A
47、t式中:G 一锅炉每小时燃油燃气量,Kg/h(m3/h) i一锅炉的燃烧热值,Kcal/Kg(Kcal/m 3) M-锅炉辐射热损失比值,一般可取 m=0.01 t一锅炉舱内外温差,一般可取 810C。8.8.2 锅炉舱通风应使其与锅炉鼓风机吸口、烟囱、隔屏及其它排气通道组成良 好的气流组织。送风口可采用大风量固定式送风口或转动喇叭式出风口。 风口离地两米以上,一般风口布置均为左右对称,从相应的两面吹风,以 形成一定的空气流速。工作场所风速要求是:沿炉前整个阔度为1.3米/秒,经常停留地区为2.7米/秒。8.8.3 燃油锅炉房属二类危险区,室内设气体探测器,当气体达到20%L.E.L时, 警报
48、器启动,通风继续以稀释气体。8.9 厨房的通风8.9.1 厨房的排风量可按每小时大于50次换气次数计算。因排风量大,厨房通常还要单独送风以补充排风,送风可按每小时30次换气次数计算。8.9.2 厨房的排风主要由灶上的吸气罩排出,罩上要有可拆卸的不锈钢油过滤器 和防火阀。吸气的风速以0.250.4米/秒为宜,不应超过0.4米/秒。8.9.3 厨房的排风机主要能在厨房内单独关断。如果排风管道要穿过其它生活区 或包含可燃材料的地方,排风管道要符合该区等级。8.9.4 厨房的排风机宜采用离心风机,风机壁流有可拆卸的清洗口,底部装有 带丝堵或阀门的短管,以便清洗时排水。8.9.5 厨房的冬季送风在寒冷地
49、区要经风管加热器预热。9小型冷库设计9.1 小型冷库的组成和主要参数9.1.1 小型冷库一般包括冷冻库和冷藏库两部分。冷冻库包括肉库、鱼库等;冷 藏库包括蔬菜、水果库等。较大型的平台还有食品储藏室和缓冲间等。9.1.2 各库房的温度一般选取下值:冷冻库-18 C -20 C冷藏间+2C9.1.3 冷库的操作时间一般按每天18小时计算。9.2 冷库库容的确定9.2.1 食品储藏量的确定食品储备量W = n wkg3或 V = 0.001 n v w m式中 W食品储备量kgn一分配系数 n=1.15人数储藏天数,人大食品消耗量可参考远洋船员伙食标准,见下表。w一每人每天食品消耗量kg/人大V一有
50、效库容积m3v一食品的库容系数m3/吨每人每天配膳量食品名称分配量(kg)库容系数(m3/吨)同奥0.253.6鱼类0.252.6乳品0.202.0蔬菜0.605.09.2.2实需库容由于冷库需要一定的工作余地,因此,按上节的内容计算所需库容与绝热 后的净库容平均相差46倍,也就是说计算出的有效库容乘以 46倍就是实际库 容。9.3 冷库的结构9.3.1 冷库的顶和围壁的隔热材料一般采用防潮玻璃棉或岩棉,防潮层采用不锈 钢板或铝合金板。9.3.2 不直接对外的内隔墙,可采用胶合板夹泡沫塑料或带空气间层的结构。9.3.3 冷库的门一般采用玻璃钢密封门。9.4 冷库负荷计算冷库总耗冷量包括:围护结
51、构传热所引起的耗冷量(包括太阳辐射热);食品含热的耗冷量(包括冷却、冷冻、再冻和储藏食品);房内通风换气的耗冷量 以及经常操作的设备的耗冷量(包括电动机、灯光等发出的热量)。下面分别计算各项耗冷量。(本节主要参考民用采暖通风设计技术措施第六章第八节) 9.4.1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耗冷量Q1Q1=K F ( tz - tn) n式中 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16)F一围护结构的面积 tz一夏季室外计算综合空气温度tn库内设计温度n一室内外温差修正系数这里:tz= tu+ Jp p/atu一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Jp太阳辐射昼夜平均强度Kcal/hKcal/m2 h C2 mCCCCKcal/ m2 h(
52、见措施附录Kcal/m2 h CP 一围护结构表面的吸收系数,金属板p =0.89a 一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9.4.1 货物耗冷量Q2平台上的食品均由供应船运来,鱼、肉等已冷冻,因此没有冷冻耗热量。冷藏间有食品呼吸耗冷量:Q2= G (q+q2)/2Kcal/h式中(q1+q2)/2食品进出库时相应呼吸热量的平均值(见”措 施”附录42, 一般取1000千卡/吨日)G 一食品昼夜进货量,kg9.4.2 库房通风耗冷量Q3Q3 = n V r (iu - in) /24 Kcal/h式中:iu, in一室外、室内空气始值 ,Kcal/Kgn 一每昼夜换气次数,一般取3次3r 仝气谷重kg/mV一房间体积m39.4.4 库房操作管理耗冷量Q4Q4=Ql + Qp+ Qd + Qn式中:Qi一灯光耗冷量Ql = 0.86 Nd nJ24 , Kcal/hNd一电灯总瓦数Wnd一照明时间,一般取13小时Qp一工作人员耗冷量QP=qr nr ns /24Kcal/hqr人体平均小时散热,-18 C: 330Kcal/人时,+2C: 230Kcal/人 时nr同期进库人数,1人ns 一昼仪进库小时数,1 3小时Qd一开门耗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长激素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护眼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智能温控蒸煮设备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特色箱包礼品套装组合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烘炒多用途品质提升机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肥料在渔业养殖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教育游戏化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与教学设计报告
- 采购合同和采购订单管理
- 医药电商合规运营模式下的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报告
- 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态加密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安全保障报告
- 再回首合唱简谱
- 匠作匠场手风滇南“一颗印”民居大木匠作调查研究
- 2024年中国人保财险全系统广西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交警酒驾案件培训课件
- 家长会示范课件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
- 2024老人智能手机培训ppt大全
- 比亚迪销售模式分析报告
- 2024年鱼子酱项目营销策划方案
- 非洲自然灾害
- 《雷达干扰技术概述》课件
- 中韩劳动法比较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