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气门摇杆轴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_第1页
设计气门摇杆轴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_第2页
设计气门摇杆轴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_第3页
设计气门摇杆轴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气门摇杆轴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内容:(1)零件图1张(2) 毛坯图1 张(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2张( 4)夹具装配总图1张( 6)夹具零件图1张( 7)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原始资料 :该零件图样一张;生产纲领5000 件/ 年。班级:06 级机制( 4)班学生:叶军学号: 606014035指导老师: 蒋克荣时间: 2009 年 6 月22 日1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工程系 06 级机制( 4)班适用按照分组要求(全班同学共 39 人,分为 13 个小组,每组 3 名同学),每组同学在提供的备选题中选择一种零件。一、 设计题目

2、: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二、 设计依据:零件资料:(每小组)该零件图样一张;生产纲领:年产量5000 件 / 年;生产班次:每日1 班,全年按 300 天计算。三、 设计内容:、绘制零件、毛坯图各一张(3#图);、编制零件工艺规程,绘制并填写工艺规程卡片;、绘制并填写零件重点工序加工工序卡;、编写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计算说明书。四、 设计要求:工艺规程可行,参数选择正确,设计计算准确,文字语句通顺,视图绘制规整。五、 设计时间:三周(有效日 21 天)。具体分配如下:布置任务、准备资料1 天参数选择及计算5 天绘制零件、毛坯合图3 天编制工艺规程并填写

3、工艺规程卡片4 天绘制指定重点工序的工序卡片3 天整理设计计算说明书及答辩3 天六、 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基础相关教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相关教材、机械工艺师设计手册2零件图附图 1:气门摇杆轴支座3目录 1 1 2 3 8 104第一部分设计目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 (含机床夹具设计 )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 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 (气门摇杆轴支座)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拟订夹

4、具设计方案,完成家具结构设计的能力, 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 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 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导。第二部分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气门摇杆轴支座是柴油机一个主要零件。是柴油机摇杆座的结合部, ?20( +0.10+0.16)孔装摇杆轴,轴上两端各装一进气门摇杆,摇杆座通过两个 ?13mm 孔用 M12 螺杆与汽缸盖相连, 3mm 轴向槽用于锁紧摇杆轴,使之不转动。(二)零件的工艺分析由附图 1 得知,其材料为 HT200。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

5、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该零件上主要加工面为上端面,下端面,左右端面,2-? 13mm 孔和 ?20(+0.1 +0.06)mm 以及 3mm 轴向槽的加工。?20(+0.1 +0.06)mm 孔的尺寸精度以及下端面0.05mm 的平面度与左右两端面孔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到进气孔与排气门的传动精度及密封, 2 ?13mm 孔的尺寸精度,以上下两端面的平行度 0.055mm。因此,需要先以下端面为粗基准加工上端面, 再以上端面为粗基准加工下端面, 再把下端面作为精基准,最后加工 ? 20( +0.1 +0.06)mm 孔时以下端面为定位基准,以保证孔轴相对下端面的位置精度。

6、由参考文献( 1)中有关孔的加工的经济精度机床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要求可以达到的零件的结构的工艺性也是可行的。(三)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依设计题目知: Q=5000件 / 年,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 a%和废品率 b%分别取 3%和 0.5%。查表 1-3 知气门摇杆支座属轻型零件,计算后由表 1-4 知,该零件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二确定毛坯,画零件图、毛坯图(附图2)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已知零件的生产纲领为 5000 件/ 年,通过计算,该零件质量约为 3Kg,其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毛坯的铸造方法选5用砂型机器造型。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安排人工时效处理。参考文献( 1)表

7、2.312;该种铸造公差等级为 CT1011,MA-H 级。参考文献(1)表 2.3-12,用查表方法确定各表面的加工余量确定各表面的加工余量如下表所示:加工表面基本尺寸加工余量等加工余量数说明级值上端面48mmH4mm单侧加工下端面50mmH3mm单侧加工左端面35mmH3mm单侧加工右端面35mmH3mm单侧加工三、工艺规程设计(一)定位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 气门摇杆轴支座的下端面既是装配基准又是设计基准,用它作为精基准,能使加工遵循基准重合的原则,实现 V 形块十大平面的定位方式( V 形块采用联动夹紧机构夹紧) 。?20(+0.1 +0.06)mm 孔及左右两端面都采用底面做基准

8、,这使得工艺路线又遵循“基准统一”的原则,下端面的面积比较大,定位比较稳定,夹紧方案也比较简单,可靠,操作方便。粗基准的选择:考虑到以下几点要求,选择零件的重要面和重要孔做基准。第一, 在保证各加工面均有加工余量的前提下, 使重要孔或面的加工余量尽量均匀,此外,还要保证定位夹紧的可靠性,装夹的方便性,减少辅助时间,所以粗基准为上端面。第二, 镗削 ?20(+0.1 +0.06)mm 孔的定位夹紧方案:方案一:用一菱形销加一圆柱销定位两个 ?13mm的孔,再加上底面定位实现, 两孔一面完全定位, 这种方案适合于大批生产类型中。方案二:用 V形块十大平面定位V 形块采用联动夹紧机构实现对 R10的

9、外圆柱表面进行定位,再加底面实现完全定位,由于 ?13mm孔的秒个精度不需要很高,故用做定位销孔很难保证精度,所以选择方案二。(二)制定加工工艺路线1、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能达到的经济精度,确定各表面及孔的加工方法如下:加工表面加工方案上端面精铣6下端面粗铣左端面粗铣 精铣右端面粗铣 精铣2 ?13mm孔钻孔3mm轴向槽精铣?20( +0.1 +0.006 )mm孔钻孔 粗镗 精镗因左右两端面均对 ?20 (+0.1 +0.006 )mm 孔有较高的位置要求,故它们的加工宜采用工序集中原则,减少装次数,提高加工精度2、工艺路线的确定根据先面后孔, 先主要表面后次

10、要表面和先粗加工后精加工的原则, 将上端面的精铣和下端面的粗铣放在前面, 下端面的精铣放在后面, 每一阶段要首先加工上端面后钻孔,左右端面上 ?20(+0.1 +0.006 )mm孔放后面加工。初步拟订加工路线如下:工序号工序内容铸造时效涂漆00车上端面01钻两通孔02精铣下端面03铣右端面04钻通孔 18mm05镗孔 ?20mm,孔口角 * 度06铣左端面07铣轴向槽08检验09入库上述方案遵循了工艺路线拟订的一般原则, 但某些工序还有一些问题还值得进一步讨论。如车上端面,因工件和夹具的尺寸较大,在卧式车床上加工时,它们惯性力较大,平衡困难;又由上端面不是连续的圆环面, 车削中出现断续切削容

11、易引起工艺系统的震动,故改动铣削加工。工序 02 应在工序 01 前完成,使上端面在加工后有较多的时间进行自然时效,减少受力变形和受热变形对 2?13mm通孔加工精度的影响。7修改后的工艺路线如下:序号工序内容简要说明铸造时效消除内应力涂漆防止生锈01精铣上端面先加工粗基准面02精铣下端面加工精基准03钻两通孔先面后孔04铣右端面先面后孔5 钻通孔 ?1806镗孔到 ?20,孔口倒角 1*45 度后镗削余量7 铣左端面08铣轴向槽次要工序后加工9 检验10 入库四、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由于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加工设备适宜通用机床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的流水生产线,工件在各机床上的装卸及各

12、机床间的传动均由人工完成。粗铣上端面:考虑到工件的定位夹紧方案及夹具结构设计等问题,采用立铣选择 X1632 立式铣床。(参考文献( 1)表 6-18),选择直径 D 为 ?80mm立铣刀,参考文献( 1)表 7-88 ,通用夹具和游标卡尺。粗铣下端面:采用上述相同的机床与铣刀,通用夹具及游标卡尺。精铣下端面:采用上述相同的机床与铣刀,通用夹具及游标卡尺。粗铣左端面:采用卧式铣床 X6132,参考文献( 1)表 6 21,采用以前的刀具,专用夹具及游标卡尺。精铣左端面:采用卧式铣床 X6132, 参考文献( 1)表 621,专用夹具及游标卡尺。钻 2- ?13mm孔:采用 Z3025B*10,

13、参考文献( 1)表 626,通用夹具。刀具为 d 为 ?13.0 的直柄麻花钻,参考文献( 1)表 7 111。钻 ?18 孔:钻孔直行为 ?118mm,选择摇臂钻床 Z3025 参考文献( 1)表 6 26,采用锥柄麻花钻,通用夹具及量具。镗 ?20( +0.1 +0.06 ) mm孔:粗镗:采用卧式组合镗床,选择功率为 1.5KM 的 ITA20 镗削头,参考文献( 1)白喔 88。选择镗通孔镗刀及镗杆,专用夹具,游标卡尺。8五、工序尺寸的计算工序 06 的尺寸链计算加工过程为:1)铣右端面2)钻通孔 ?18,保证工序尺寸p13)粗镗,保证工序尺寸p2+0.14)精镗,保证工序尺寸p3,达

14、到零件设计尺寸 D的要求, D=20+0.065)倒角如图,可找出工艺尺寸链求解工序尺寸及公差的顺序如下:( 1)从图知, p3=D( 2)从图知, p3=p2+Z2 ,其中 Z2 是精镗的余量, Z2 =0.2mm,则 p2=p3- Z2 =20-0.2=19.8mm,由于工序尺寸 p2 是在粗镗中保证的,查参考资料( 5)中表1-20 知,粗镗工序的经济加工精度等级为IT12, 因此确定该工艺尺寸公差为IT12 ,其公差值为 0.35mm,故 p2=(19.8 ±0.175 )mm;=1.8mm,p1=p2-( 3)从图所示的尺寸链知, p2=p1+Z 其中 Z 为粗镗的余量,

15、Z119Z1=19.8-1.8=18mm,查参考资料( 5)中表 1-20 知,确定钻削工序的经济加工精度等级为 IT13 ,其公差值为 0.54mm,故 p1=( 18±0.27 )mm。为验证确定的工序尺寸及公差是否合理,还需对加工余量进行校核。( 1)余量 Z2 的校核,在图 b 所示的尺寸链里 Z2 是封闭环,故Z2max=p3max-p2min=(20+0.1-(19.8-0.175)mm=0.475mm Z2min=p3min-p2max=(20-0.1-(19.8+0.175)mm=-0.075mm( 2)余量 Z1 的校核,在图 a 所示的尺寸链中 Z1 是封闭环,故

16、Z1 max=p2max-p1min=( 19.8+0.175- (18-0.27 ) mm=2.245mm Z1 min =p2min-p1max=( 19.8-0.175- (18+0.27 ) mm=1.355mm余量校核结果表明,所确定的工序尺寸公差是合理的。00+0.1将工序尺寸按“入体原则”表示:p1=18.27 -0.54mm,p2=19.975 -0.35 mm,p3=20+0.06mm六、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工序:粗铣上端面,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Ra12.5 um经查参考文献( 1)表 3 12 可得,铣削上端面的加工余量为 4mm,又由零件对上顶端表面的表面精度 RA=12

17、.5mm可知,粗铣的铣削余量为 4mm。确定每齿进给量及铣削深度取每齿进给量为fz 0.2mm z(粗铣)铣削宽度 a e =2.5mm,铣削深度 a P =50mm切削速度: 初步取主轴转速为150r min(粗铣)又前面已选定直径为?80mm,故相应的切削速度分别为:v粗 3.14Dn /10003.1480150 /1000 37.68m / min切削工时:2 (ll1l 2 )276粗铣: tcfz1505.07 minnc0.2工序:铣削底面10底面铣削余量为3mm,粗铣的铣削余量为2mm,精铣余量 1mm,精铣后公差登记为 IT7 IT8 。确定每齿进给量及铣削深度取每齿进给量为

18、 fz 0.2mm z(粗铣)取每齿进给量为 fz 0.05mmz(精铣)(参考切削手册表 3-3 )粗铣走刀一次 ap2mm,精铣走刀一次 ap1mm切削速度: 初步取主轴转速为150r min(粗铣),取精铣主轴的转速为300r min。又前面已选定直径为?80mm,故相应的切削速度分别为:v粗3.14Dn /10003.1480150 /100037.68m / minv精3.14 Dn /10003.1480300 /100075.36m / min符合要求。切削工时:粗铣:2(ll1l 2 )281tcncfz1505.4 min0.2精铣:2(ll1l 2 )281tcncfz30

19、02.7 min0.2故:基本时间 t基本tC t j5.4 2.7 8.1min工序:钻 2× 13两通孔切削用量刀具选择:选择高速钢麻花钻,do=13mm,查切削手册 f0.70 0.86mm / rl262.03,所以 f0.70mm / r ,d13按钻头强度选择 f1.55mm / r按机床强度选择 f0.63mm / r ,最终决定选择机床已有的进给量 f0.48mm / r经校验 F f7085Fmax 校验成功。钻头磨钝标准及寿命:,寿命 T60min 。后刀面最大磨损限度(查切削手册 )为 0.50.8mm切削速度,查切削手册 :vc10mm / r修正系数 K T

20、V1.0K MV1.0K tv1.0Kxv1.5K 1v1.0K apv10故 vc15mm / r111000v1000 x15ns367.4r / mind03.14 13查切削手册机床实际转速为nc420r / min故实际的切削速度d0ns11.87mm / rvc1000校验扭矩功率M c73Nm M m144.2Nm所以 M c M mPc1.7 2.0kwPE 故满足条件,校验成立。切削工时:L l7810tm4200.30minnf0.7工序:铣 32mm圆拄的右端面右端面铣削余量为 3mm,粗铣的铣削余量为 2mm,精铣余量 1mm,精铣后公差登记为 IT7 IT8 。确定每

21、齿进给量及铣削深度取每齿进给量为fz 0.2mm z(粗铣)取每齿进给量为fz 0.05mmz(精铣)(参考切削手册表3-3 )粗铣走刀一次 ap2mm,精铣走刀一次ap1mm切削速度: 初步取主轴转速为150r min(粗铣),取精铣主轴的转速为300r min。又前面已选定直径为?80mm,故相应的切削速度分别为:v粗3.14Dn /10003.1480150 /100037.68m / minv精3.14 Dn /10003.1480300 /100075.36m / min符合要求。切削工时:粗铣:2(ll1l 2 )263tcncfz1504.2 min0.2精铣:2(ll1l 2

22、)263tcncfz3002.1min0.2故:基本时间 t基本tC t j4.2 2.1 6.3min12工序:钻通孔 18mm本工序为钻 18mm 通孔,采用锥柄麻花钻,直径d=18mm,使用切削液确定进给量 f由于孔径和深度都很大,宜采用自动进给,fz=0.20mm/r。选择钻头磨钝标准及耐用度根据表 5-130 ,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8mm,耐用度 T=50min。确定切削速度V由表 5-132,=670MPa的 HT200 的加工性为 5 类,根据表 5-127,进给量 f=0.20mm/r ,由表 5-131 ,可查得 V=17m/min, n=1082r/min 。根据Z3

23、025 立式钻床说明书选择主轴实际转速.基本时间L l4210tm10820.24minnf0.2工序:镗孔 20mm,孔口倒角 1×45°?粗镗余量参考文献表取粗镗为 . mm,精镗切削余量为 0.2mm,铰孔后尺寸为20H8,各工部余量和工序尺寸公差列于表加工表面加工方法余量公差等级工序尺寸及公差?18粗镗1.8_?19.8?19.8精镗0.2H820H8孔轴线到底面位置尺寸为0mm因精镗与粗镗的定位的下底面与 V 型块,精镗后工序尺寸为 20.02 ± 0.08mm,与下底面的位置精度为 0.05mm,与左右端面的位置精度为 0.06mm,且定位夹紧时基准重

24、合,故不需保证。 0.06mm跳动公差由机床保证。确定每齿进给量及铣削深度粗镗孔时因余量为1.8mm,故 ap=1.8mm,查文献表 . 4-8取 V0.4m / s24m / min取进给量为f0.2mm / r13转速: n=1000V/d=1000*24/ (3.14*20 ) =380r/min 功率校验:查文献的Fz 9.8160zzapzzznFCFXF VnF RFpmFzV103 CFz=180,XFz1YFz0.75nFz0o/oRfz9.81601802.750.20.750.41P 0.58kw取机床效率为 0.85故机床的功率足够。工序:铣 32mm圆拄的左端面左端面铣

25、削余量为 3mm,粗铣的铣削余量为 2mm,精铣余量 1mm,精铣后公差登记为 IT7 IT8 。确定每齿进给量及铣削深度取每齿进给量为fz 0.2mm z(粗铣)取每齿进给量为fz 0.05mmz(精铣)(参考切削手册表3-3 )粗铣走刀一次 ap2mm,精铣走刀一次ap1mm切削速度: 初步取主轴转速为150r min(粗铣),取精铣主轴的转速为300r min。又前面已选定直径为?80mm,故相应的切削速度分别为:v粗3.14Dn /10003.1480150 /100037.68m / minv精3.14 Dn /10003.1480300 /100075.36m / min符合要求。

26、切削工时:2 (ll1 l 2 )243粗铣: tcfz1502.87 minnc0.2142 (ll1 l 2 )243精铣: t jfz3001.43minnc0.2故:基本时间 t基本tC t j2.87 1.43 4.3min工序:铣宽度为3mm轴向槽本工序为铣深 12mm,宽 3mm 的槽。所选刀具为切槽铣刀,铣刀直径 d=3mm,确定每齿进给量 f Z根据资料所知,用切槽铣刀加工铸铁,查得每齿进给量f Z =0.520.10mm/z 、现取 f Z =0.52mm/z。选择铣刀磨损标准及耐用度根据资料所知,用切槽铣刀加工铸铁,铣刀刀齿后刀面的最大磨损量为0.20mm,耐用度 T=6

27、0min。zc确定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f根据资料所知,依据铣刀直径d=3mm,铣削宽度 a e =3mm,铣削深度 a P=12mm,耐用度 T=60min 时查取 Vc98mm/s, n=439r/min,V f =490mm/s。根据 XA6132 型立式铣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c=300r/min,V fc =475mm/s。则实际切削:d 0ncVc =1000Vc= 3.143475 =4.25m/min1000校验机床功率据资料可知,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k mpc =1,则 Pcc = 2.8kw, Pct =0.8 kw,可知机床功率能满足要求。基本时间根据资料所知高速钢圆柱铣刀铣面

28、基本时间为:tm =2lncf ztm =2(42 5) =1.96min3000.1615七、夹具设计本次设计的夹具为第道工序粗精镗 ?( + . +. )mm孔。该夹具为双支承前后引导镗床夹具。1、确定设计方案该孔的设计基准为下端面,故以下端平面做定位基准,实现“基准重合”原则;另加两形块从前后两方向实现对的外圆柱面进行夹紧, 从对工件的结构形状分析,若工件以下端面朝下放置在支承板上,定位夹紧就比较稳定,可靠,也容易实现。工件以下端面在夹具上定位,限制了三个自由度,其余三个自由度也必须限制。用哪种方案合理呢?方案在 ?的通孔内插入一现边销限制一个移动自由度,再以两孔的另一个孔内侧面用两个支承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