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_第1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_第2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_第3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师大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文言文阅读。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选择句子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集)B.公欣然曰(样子)C.白雪纷纷何所似(为什么)D.未若柳絮因风起(如)2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跟儿子、女儿在一起谈论诗文。B.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比作在空中撒盐差不多。C.俄而雪骤翻译:不一会雪突然停了。D.公大笑乐翻译:谢太傅

2、大笑起来,觉得很有意思。3关于“兄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的伯伯就是谢太傅;B.她的父亲叫谢无奕;C.她的丈夫是左将军王凝之。4这篇小古文主要告诉我们()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2. 文言文一则。郑人买履先秦:韩非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从文中找出郑人最可笑的言行。_2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3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

3、样的人?_3. 课内阅读。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A.所宝以百数(宝贝)B.拊掌大笑(拍手)C.今乃掉尾而斗(翘起尾巴)D.处士笑而然之(认为是错的)2翻译下面的句子。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有(_)和(_)。A.艺术也是源于生活的,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B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所

4、以可以不符合实际。C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D知错就改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4. 文言文阅读。1画龙点睛张僧sng繇yu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y,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字词解释:于:_ 每:_即:_以为:_诞:_因:_ 须臾:_破:_者:_皆:_2陈蕃有大志陈蕃年十五,尝闲处ch一室,而庭宇芜w秽hu。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3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字词解释:尝:_芜秽:_候:_谓:_孺子:_待:_ 处世

5、:_ 扫除:_ 安:_清世:_甚:_3少年志存高远昔有一少年,家贫甚,伐薪自食,夜则映月以览。邻村有富者,衣锦食肉,恒炫于众。一日富者出猎,左右持弓,鹰犬罗后,途与少年遇。富者众辱之,曰:“尔贫如此,尚不及吾之鹰犬。”少年不应。富者复曰:“尔随吾后,与鹰犬同逐狐兔,先得者赏尔!”少年作色曰:“吾虽家徒壁立,然志存高远,非若等鼠类可比!左右欲殴之,少年瞋目斥之:“尔辈亦鹰犬也!”不顾而去。字词解释:昔:_ 甚:_伐薪:_则:_览:_者:_ 衣:_锦:_ 恒:_于:_左右:_ 罗:_众:_ 尔:_如此:_尚:_应:_复:_ 吾:_逐:_者:_作色:_ 徒:_志存高远:_ 若等:_殴:_瞋目:_尔辈

6、:_亦:_ 不顾:_ 去:_4迂公修屋有迂y氏者,世称迂公,性吝ln啬s。篱败不修,瓦裂不葺q。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诘曰:“吾适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y,岂不徒耗资财!”字词解释:葺:_暴:_妻子:_号:_诟:_ 诘:_ 适:_乃:_旦日:_延:_兆:_适:_徒:_5.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东床姣婿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

7、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世说新语(注释)郗(x)太傅:郗鉴,以儒雅著称,官至太尉。王丞相:王导,东晋琅琊临沂人。曾任三朝丞相,在东晋政权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信:使者,即上文中的门生。矜持:庄重,拘谨不自然。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导的侄儿。1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_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丞相语郗信:告诉B.白郗曰:姓氏C.咸自矜持:都D.因嫁女与焉:于是3用现代汉语翻译。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_4从选文内容可以看出王羲之是一个怎样的人?_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拔树凿井伊犁

8、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1下列“故”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B.低头思故乡(静夜思)C.故草木不生 D.依然如故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下面正确的一项是()A.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B.伊犁城的位置在沙漠当中。C.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打水。D.佐领聪明多端,领导人们在沙漠中探出了水井。3翻译句子。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_4请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_7. 阅读

9、理解。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1写出文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衣:_。恶:_。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3造成齐国“五素不得一紫”这种局面的根源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作答。_4管仲的建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_8. 课内

10、阅读展示。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加点的词。(1)惟弈秋之为听。(_)(2) 思援弓缴而射之。(_)(3) 虽与之俱学。(_)2读下面的句子,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打“”。(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使/弈秋/诲/二人弈。( )3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_)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_)的语气。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为是其智弗若与?_5读了这篇

11、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A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B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C学习必须不怕困难,知难而进。()9. 阅读理解。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钟子期曰:“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按原文内容将“”处补充完整。2本文选自_,成语“_”就出自这个故事,用来比喻_。3下列不适合形容伯牙与钟子期之间关系的词语是(_)A知音 B志趣相投 C知恩图报 D心有灵犀4你能写出一句与友谊有关的名句吗?_10. 阅读理解。短

12、文一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其邻人之父亦云”中“亦”的意思是_,“云”的意思是_。2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_3“其家甚智其子”,富人为什么这么认为?_4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_说:“_。”短文二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走”与“兔走触株”中的“走”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车刚开走B.奔走相告C.说走了嘴2翻译下列句子。(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_3为什么宋

13、人没有再得到兔子?_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1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螳螂捕蝉(原文)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jin)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呜,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译文)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他对左右的人说:“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吴王的侍从官中有个年轻人想要劝说吴王放弃攻楚的打算,但又不敢直说,就

14、拿着弹弓,带着弹丸,一连三天早晨,在王宫后面的花园里走来走去,露水打湿了衣服,也全不在意。吴王问他:“你这是为什么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少年说:“园中有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停在高高的树上不停地歌唱,饮着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身后想吃掉它;螳螂屈着身子靠近蝉,想捕捉它,却没想到黄雀就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人在树下举着弹弓瞄准自己。这三个小动物,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它们身后隐伏的祸患。”吴王想了想说:“你讲得很好!”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1对照译文,我能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谏:_三旦:_善哉:_2年轻人一连三天早晨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其目的是()

15、A.习惯早晨锻炼。B.用弹弓打黄雀。C.观察螳螂捕蝉。D.引起吴王注意。3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填写下面的关系图。蝉_12. 阅读揠苗助长,完成下面各题。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谓其人曰:“!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1默写句子,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句子:_。意思:_。句子:_。意思:_。2发挥想象,完成下面的续写。看到“苗则槁矣”,农夫的儿子急匆匆地跑回家,他对父亲说:_。望着满地已经枯死的禾苗,农夫不禁感叹道:_。3“揠”、“苗”、“助”、“长”这几个字在新华字典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揠苗助长B.苗揠助长 C.苗揠长助D.揠苗长助4小明才三岁,妈妈就每天逼着他练钢琴,

16、这让小明很不开心。请你用上“揠苗助长”这个成语,劝说小明的妈妈。_两小儿辩日的写作特点。_13. 阅读欧阳修苦读,完成习题。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以荻画地 以:用B.教以书字 书:写C.使学为诗 为:作为D.及其稍长把 及:等到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

17、有方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多诵古人篇章。_(2)唯读书是务。_14. 阅读理解。1庖夫昔有庖po夫,甚迂。于市巿鸡及肉归,置厨中。适有友人造访,遂入室聚谈。友人去,见犬猫啮ni鸡、肉。庖夫亟j曰:尔何不仁?吾何损尔? 其似不闻,啮之愈甚。庖夫又曰:吾素忠厚,向善待汝,今欲欺吾耶?移时,败骨残肉狼藉j满地,犬猫掉尾而去。或曰:迂哉,庖夫!此乃犬猫也,何得视之以人,当责己乃是。字词解释:迂:_巿:_适:_ 造:_ 亟:_愈:_素:_移时:_狼藉:_掉:_是:_2韩信始为布衣时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g,

18、常从人乞食,人多厌之者。尝从下乡亭长乞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床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怒,竟绝去。数年后,信封淮阴侯,见下乡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字词解释:始:_布衣:_贾:_患:_具:_ 竟:_卒:_3韩信受辱淮阴屠中少年有侮w信者,曰:“若虽长chng大,好ho带刀剑,中情怯qi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ku下。”于是信孰视之,俛f出袴下,蒲p伏f。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字词解释:侮:_若:_长:_ 怯:_ 孰:_ 俛:_ 以为:_4隋侯救蛇得珠昔隋su侯因使入齐,路行深水沙边,见一小蛇,于热沙中宛转,头上出血。隋侯哀之,下马以鞭拨入水中。一夕,梦见一山儿持珠来,见隋侯,且拜且曰:“曩nng蒙大恩,救护得生,今以珠酬,请勿却。”及旦,见一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