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短文。小时了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乃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注释)孔文举:东汉的孔融。清称:有名誉。中表:指的是亲戚。伯阳:老子的号。奕世:世世代代。了了:聪明。踧踖(cù jí):
2、局促不安的样子。1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A.造诣。 B.接见。 C.会见。 D.拜访。2既通,前坐。( )A.前面。 B.前进。 C.上前。 D.前排。3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翻译。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A.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B.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感到惊奇的。C.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都感到莫名其妙。D.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都觉得这个孩子很奇怪。4“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正确的是( )A.小时候一般,长大后不一定会差。B.小
3、时候一般,长大后也一定不会出色。C.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也一定很出色。D.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不一定出色。5从上文看,孔融是个怎样的人?下面选项中不合适的词是( )。A.博学多才 B.反应敏捷 C.应对机智 D.能言善辩2. 文言文阅读。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回矣。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注释)闵(mn):同“悯”,担心,忧虑。长(zhng): 生长,成长。揠(yà): 拔。芒芒然:疲倦的样子。病:精疲力尽,这里是引申义。予:我,第一人称代词。趋:快步走
4、。往:去,到去。槁(go): 草木干枯。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谓其人曰 谓: _ (2)今日病矣 病: _(3)予助苗长矣 予: _ (4)趋而往视之 趋: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_(2)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_3与“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子趋而往视之。 B.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C.久之,不语。 D.常衔西山之木石。4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_3.
5、阅读材料。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曰:非然也。1背诵课文,在横线上补充句子。2下列句子中,停顿不恰当的是( )A.使弈秋/诲二人弈B.惟弈/秋之为听C.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3根据课文内容,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通国:_ 善:_ 援:_弗若:_ 之:_ 然:_4用自己的话写写下面句子的意思。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_5学完这篇文言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结合这学期在家上网
6、课的经历写写你的体会。_4. 认真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颜之推教子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俛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注释)俛:通“俯”,头低下。业:本事、能力。1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谓吾曰(尝:曾经) B.颇晓书疏(疏:记事)C.稍欲通解(欲:快要) D.异哉(异:不一样)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颇 晓 书 疏 教 其 鲜 卑 语 及 弹 琵 琶 稍 欲 通 解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7、(1)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译为:_(2)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译为:_4选文中的“士大夫”和“吾”(颜之推)的教子观念完全不同,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1)士大夫的教子观念:_(2)颜之推的教子观念:_5父母对你的教育与选文中谁的观念相近?你接受这样的教育观念吗?_5. 课外阅读。管鲍之交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尝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
8、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注释:尝:曾经。贾:做生意。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罢免)B.吾尝三战三走(逃跑)C.鲍叔不以我为愚(可以)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_(2)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_3管仲以“吾尝,鲍叔不以我,知我”的句式列举了自己的_种不足但却得到鲍叔牙的_。4短文主要讲述了_和_之间的深厚友谊,它与课文_有异曲同工之妙。6.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练习。严母教读记母教铨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ji)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
9、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注释:铨:蒋士铨,清代著名文学家。 纺绩:纺织布匹 句读:“读”读作“dòu”加夏(ji)楚:进行责罚。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膝置书(放着) 口授句读(句中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B.旋复持儿而泣曰(拿着) 我何以见汝父(凭借)C.俄而母摇铨曰(过了一会儿) 张目视母面(睁开)D.泪方纵横落(
10、正在) 蜚声文坛(形容名气很大)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译:_3短文中,母亲的“严”,有哪些表现,请用原句回答。答:_4通读短文,谈谈“铨亦泣”的原因?答:_5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严母教子的故事,请写出一例(不少于20字)。答:_7. 文言文阅读。掩耳盗铃吕不韦 撰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译文:范氏逃亡的时候,有老百姓得到一口钟,想把它背走。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
11、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响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1写出这些字的意思:亡:_ 钟:_则:_ 负:_锤(chuí):_ 况(huàng)然:_遽(jù):_ 悖(bèi):_2写出句子的意思:范氏之亡也,_恶人闻之,可也;:_悖也!_8. 文言文阅读。一人留客饭,只豆腐一味,自言:“豆腐是我性命,觉他味不及也。”异日至客家,客记其食性所好,乃于鱼肉中各和豆腐,其人只择鱼肉大啖,客问曰
12、:“汝曰豆腐是性命,今日如何不吃?”客曰:“今见鱼肉,何及性命?”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客记其食性所好:( )乃于鱼肉中和豆腐 :( )其人只择鱼肉大啖:( )2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乃 于 鱼 肉 中 各 和 豆 腐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今见鱼肉,何及性命?_4这则笑话讽刺了一个怎样的人?_9.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
13、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注释:自矜:自夸 释:放下 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矢:箭颔:点头酌:舀杓(sháo):同“勺”,勺子。沥(lì)之:向下灌注,沥,滴。因:这里是“接着”的意思。1解释下面带点字的意思(1)以我酌油知之:_(2)康肃笑而遣之:_2解释句子的意思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_3你读完了这个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_10. 阅读下列两则文
14、言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儿侍父,立庭前。见梅树著花,松竹并茂。儿问曰:“霜雪之时,他树多枯落,何以三者独否?”父曰:“其性皆耐寒,与他树不同。古人称岁寒三友,即松、竹、梅也。”(岁寒三友)(材料二)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1结合材料一,可以知道“古人称岁寒三友,即_、_、_也”。在霜雪之时,此三者没有枯落,是因为“_,_”(填写原文语句)。2下列选项中,对材料二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理解最准确的是( )A.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这样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不会凋落的。B.天气冷了,就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凋落。C.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15、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凋落的。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破瓮救友光(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撰),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解释下列划横线字在文中的意思。自是手不释书 自(_)众皆弃去 去(_)儿得活
16、60; 得(_)群儿戏于庭 于(_)2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闻讲左氏春秋,爱之”相同的是(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其虫旧曾有之C.至之市 D.钱帅登之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水迸儿得活。_4翻译下列句子。(1)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_(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5司马光砸瓮救友这个故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_12. 课内阅读展示。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17、听之,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加点的词。(1) 惟弈秋之为听。(_)(2) 思援弓缴而射之。(_)(3) 虽与之俱学。(_)2读下面的句子,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打“”。(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使/弈秋/诲/二人弈。( )3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_)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_)的语气。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为是其智弗若与
18、?_5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A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B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C学习必须不怕困难,知难而进。()1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解释加点的字:(1)康肃笑而遣之(_) (2)尝射于家圃(_)(_)(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_)(_) (4)睨之,久而不去(_)(5)无他,但手熟尔(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东南大学《ERP沙盘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华女子学院《公选生命急救常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协和医学院《健康风险评估技术与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艺术学院《国际贸易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智能装备控制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数智财务分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数字电路的功能测试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热气球教学设计
- 2024年新型便携式温、湿、风向风速仪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网络设备巡检表
-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课件
- WonderLab品牌介绍手册
- Python绘图库Turtle详解(含丰富示例)
- 职业生涯规划课件完整版
- 毕业论文如何通过具体数据及案例加以佐证和分析
-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LED显示屏生产作业指导书 生产过程控制工作指引
- 室间质评不合格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表
- 水稻育种课件 第八讲三系杂交水稻育种
- 工业烘干机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