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v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TheoreticalMechanics课程代码MEAU3003课程性质大类基础授课对象机械大类二年级学分4学时72指定教材理论力学(第八版)哈工大v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研究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这些规律和方法去分析、解决有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并为将来学习新的科学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静力学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熟悉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对简单的物体系统能熟练地选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对力、力矩和力偶矩等基本概念和性质有清楚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
2、影和力矩,掌握各类平面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能正确计算平面一般力系的主矢和主矩;能熟练地应用平面力系平衡条件求解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并掌握用节点法和截面法求简单桁架的内力;能理解滑动摩擦的概念和摩擦力的特征,掌握摩擦角和自锁条件等概念,能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了解滚阻的概念;掌握空间力系的简化结果及其平衡方程式的应用;能计算各种几何形状的物体(包括组合形体)的重心。(支撑毕业要求1-2L)课程目标2:通过运动学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掌握描述点的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法,能建立点作平面曲线运动时的运动方程,能求点的运动规律,并能熟练地求解与点
3、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熟悉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的特征,能熟练地求解与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以及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会求传动比,了解角速度、角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掌握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练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求解有关速度问题,能应用牵连运动为平动和定轴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求解有关加速度问题,了解科氏加速度的概念;熟悉刚体平面运动的特征;能熟练运用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定理对常见的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分析,并能应用基点法求解有关加速度问题。(支撑毕业要求2-1L)1.教学目标对质点系(刚体、刚体系)的质心、动量矩,质点系(刚体、刚体系)对某轴的转动惯量等概念有清晰
4、的理解。熟练地计算质点系对某定点(轴)的动量矩,根据刚体(系)的运动计算刚体(系)对某点(轴)和质心的动量矩。熟练地应用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和刚体绕定轴转动微分方程求解动力学问题。会用定义、平行移轴定理和组合法(分割法)计算刚体对某轴的转动惯量。了解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会应用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和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求解动力学问题。2.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刚体绕定轴转动微分方程,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2)难点: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3.教学内容(1)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2)动量矩定理(3)刚体绕定轴转动微分方程(4)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5)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6)刚体平面运动
5、微分方程4.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5. 教学评价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课后作业习题。第十二章动能定理1.教学目标对功和功率的概念有清晰的理解,熟练地计算重力、弹性力和力矩的功。能熟练地计算平动刚体、定轴转动刚体和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重力和弹性力的势能。熟知何种约束反力的功为零,何种内力的功之和为零。能熟练地应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动力学问题。能熟练地应用动力学基本定理解动力学的综合问题。2.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力学综合问题分析(2)难点:任意运动刚体动能,功率方程教学内容(1)力的功(2)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3)动能定理(4)功率功率方程机械效率(5
6、)综合应用举例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评价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课后作业习题。第十三章达朗贝尔原理1.教学目标对惯性力的概念有清晰的理解。掌握质点系惯性力简化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平动、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刚体惯性力系的主矢和主矩,注意不同运动刚体惯性力系简化中心的选择。能熟练地应用动静法求解动力学问题。能熟练地应用动静法求解动力学问题。2.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质点和质点系达朗贝尔原理(2)难点:刚体惯性力系简化,轴承动约束3.教学内容(1)惯性力质点的达朗贝尔原理(2)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3)刚体惯性力系简化(4)轴承动约束4.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5. 教学评价要求学生完成相
7、关内容的课后作业习题。第十四章虚位移原理U!1.教学目标了解约束、约束方程、约束的分类,熟悉变分、虚功、虚位移的概念,理解理想约束下质点系的虚位移原理,并能够应用虚位移原理分析一些静力学问题。2.教学重难点(1)重点:约束及其分类,虚功,虚位移原理(2)难点:应用虚位移原理解决静力学问题3. 教学内容约束虚功虚位移(1) 虚位移原理4.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5. 教学评价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课后作业习题。U!、学时分配表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章节章节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受力分析3第一早平面力系6第三章空间力系3第四章摩擦3第五章点的运动学3第八早刚体的简单运动3第七章
8、点的合成运动5第八章刚体的平面运动8第九章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3第十章动量定理2第十一章动量矩定理6第十二章动能定理7第十三章达朗贝尔原理6第十四章虚位移原理5单元测验期中8五、教学进度表3: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章节名称内容提要授课时数作业及要求备注19.8静力学公理受力分析§1-§3基本公理约束受力分析3线上2-39.159.22平面力系§1-§4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4-§6物体系统平衡平面桁架静力学习题课649.29空间力系§1-§6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力偶空间任意力系重心3510.9摩擦§1
9、-§4滑动摩擦滚动摩阻,习题课3610.13点的运动学§1§3描述点运动的三种方法3610.15单元测验12710.20刚体的简单运动§1-§5刚体的平动刚体的定轴转动3810.2710.29点的合成运动§1-§2点的速度合成定理§3-§4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科氏加速度5911.3刚体的平面运动§1-§3运动分解基点法3911.5期中考试21011.10刚体的平面运动§3-§4瞬心法平面图形内各点的加速度31011.12刚体的平面运动§5运动学综合应用运动学
10、习题课21111.17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1-§2质点运动微分方程31111.19动量定理§1§3动量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21211.24动量定理§1-§3动量矩定理定轴转动微分方程31211.26单元测验221312.1动量矩定理§4§6质点系动量矩定理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31312.3动能定理§1§5力的功动能定理21412.8动能定理§6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举例31412.10动能定理习题课21512.15达朗贝尔原理§1-§2质点和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11、31512.17单元测验321612.22达朗贝尔原理§3-§4动静法惯性力系简化31612.24虚位移原理§1-§2约束虚位移虚功21712.29虚位移原理§3虚位移原理31712.31习题课期末复习答疑2六、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理论力学(I)第八版哈工大编高教出版社参考书目:1. 理论力学,郝桐生编,高教出版社理论力学,范钦珊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 理论力学(21世纪教材),费学博编,高教出版社理论力学自我检测,谢传锋编,北航出版社3. 理论力学解题指南上下册,西北工大编,陕西科技出版社理论力学解题指导与习题集,哈工大编,高教出版社4. 静
12、力学与动力学(英文原版),E.W.Nelson编,清华出版社理论力学辅导与习题集,高云峰编,清华出版社5. 理论力学辅导,贾书惠编,清华出版社应用理论力学,曾祥延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6. 理论力学教与学,蔡泰信编,高教出版社七、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按规范方式列举,并进行简要说明)1. 讲授法:采用CAI课件,对于教材上介绍比较详细,图文并茂的内容,课堂上应采取简单讲解,重点提示的方式。同时,教学中注意与其它课程的衔接,尤其是大学物理等课程的相关重要内容要进行简单的复习,以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2. 案例教学法:以实例教学和问题教学为核心,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
13、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4: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考核要点考核方式课程目标1熟悉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对简单的物体系统能熟练地选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对力、力矩和力偶矩等基本概念和性质有清楚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和力矩,掌握各类平面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平时成绩,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果,能正确计算平面一般力系的主矢和主矩;能熟练地应用平面力系平衡条件求解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并掌握用节点法和截面法求简单桁架的内力;能理解滑动摩擦
14、的概念和摩擦力的特征,掌握摩擦角和自锁条件等概念,能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了解滚阻的概念;掌握空间力系的简化结果及其平衡方程式的应用;能计算各种几何形状的物体(包括组合形体)的重心。课程目标2掌握描述点的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法,能建立点作平面曲线运动时的运动方程,能求点的运动规律,并能熟练地求解与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熟悉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的特征。能熟练地求解与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以及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会求传动比,了解角速度、角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掌握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练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求解有关速度问题,能应用牵连运动为
15、平动和定轴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求解有关加速度问题,了解科氏加速度的概念;熟悉刚体平面运动的特征。能熟练运用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定理对常见的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分析,并能应用基点法求解有关加速度问题。平时成绩,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课程目标3会建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能运用运动微分方程的两类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能清楚理解和熟练计算动力学中各基本物理量(动量、动量矩、动能、冲量、功、势能等),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量、平时成绩,单元测验,期末考试动量矩、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律),能运用这些定理求解有关的动力学问题。了解约束、约束方程、约束的分类,熟悉变分、虚功、虚位移的概念,理解
16、理想约束下质点系的虚位移原理,并能够应用虚位移原理分析一些静力学问题。(-)评定方法1. 评定方法平时成绩:10%,单元测验:3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40。2. 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5: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课程目总平时10%单元测验30%期中20%期末40%总评达成度课程目标130304020课程目标1达成度二0.3x10+0.3x30+0.4x20+0.2x40)/30o课程目标2达成度-0.4x10+0.4x30+0.6x20+0.4x40/40课程目标3达成度=(0.3x10+0.3x30+0x20+0.4x40/30课程目标240406040课程目标3
17、3030040(三)评分标准课程目标评分标准90-10080-8970-7960-69<60优良中合格不合格ABCDF课程目标1静力学知识及概念掌握全面,运用得当。解题过程正确、完静力学相关知识及概念掌握较全面,能正确运用。解题过程较正确、静力学知识及概念掌握较全面,能运用但未能充分考虑条件。静力学知识及概念掌握一般,能运用但考虑不周全甚至方向性错尚未掌握静力学知识及概念,不能能运用。解题过程错误,课程目标评分标准90-10080-8970-7960-69<60优良中合格不合格ABCDF整、逻辑性强,答案正确率超过90%;书面表达清晰。较完整、逻辑性较强,答案正确率超过80%;书面
18、表达清晰。解题过程基本正确、答案正确率超过70%;书面表达尚清晰。误。解题过程存在错误,答案正确率超过60%0答案正确率低于60%o课程目标2运动学知识及概念掌握全面,运用得当。解题过程正确、完整、逻辑性强,答案正确率超过90%;书面表达清晰。运动学相关知识及概念掌握较全面,能正确运用。解题过程较正确、较完整、逻辑性较强,答案正确率超过80%;书面表达清晰。运动学知识及概念掌握较全面,能运用但未能充分考虑条件。解题过程基本正确、答案正确率超过70%;书面表达尚清晰。运动学知识及概念掌握一般,能运用但考虑不周全甚至方向性错误。解题过程存在错误,答案正确率超过60%o尚未掌握运动学知识及概念,不能
19、能运用。解题过程错误,答案正确率低于60%o课程目标3动力学知识及概念掌握全面,运用得当。解题过程正确、完整、逻辑性强,答案正确率超过90%;书面表达清晰。动力学相关知识及概念掌握较全面,能正确运用。解题过程较正确、较完整、逻辑性较强,答案正确率超过80%;书面表达清晰。动力学知识及概念掌握较全面,能运用但未能充分考虑条件。解题过程基本正确、答案正确率超过70%;书面表达尚清晰。动力学知识及概念掌握一般,能运用但考虑不周全甚至方向性错误。解题过程存在错误,答案正确率超过60%o尚未掌握动力学知识及概念,不能能运用。解题过程错误,答案正确率低于60%o课程目标3:通过动力学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
20、列基本要求:会建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能运用运动微分方程的两类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能清楚理解和熟练计算动力学中各基本物理量(动量、动量矩、动能、冲量、功、势能等),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量、动量矩、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律),能运用这些定理求解有关的动力学问题(支撑毕业要求2-2L)(要求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应各类专业认证标准,注意对毕业要求支撑程度强弱的描述,与“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一致)(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L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课程子目标对应课程内容对应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1.1静力学公理、约束和受
21、力分析掌握约束的基本概念,熟练绘制受力分析图。1-2L1.2平面力系掌握各类平面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能正确计算平面一般力系的主矢和主矩。能熟练地应用平面力系平衡条件求解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并掌握用节点法和截面法求简单桁架的内力。1-2L1.3空间力系掌握空间力系的简化结果及其平衡方程式的应用。能计算各种几何形状的物体(包括组合形体)的重心。1-2L1.4摩擦理解滑动摩擦的概念和特征,掌握摩擦角和自锁条件等概念,能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了解滚阻的概念。1-2L课程目标22.1点的运动学掌握描述点的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法,能建立点作平面曲线运动时的运动
22、方程,能求点的运动规律,并能熟练地求解与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2-1L2.2刚体的简单运动熟悉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的特征。能熟练地求解与定轴转动刚体的2-1L角速度以及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会求传动比,了解角速度、角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掌握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3点的合成运动熟练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求解有关速度问题,能应用牵连运动为平动和定轴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求解有关加速度问题,了解科氏加速度的概念。.2-1L2.4刚体的平面运动熟悉刚体平面运动的特征。能熟练运用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定理对常见的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分析,并能应用基点法求解有关加速度问题。
23、2-1L课程目标33.1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会建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能运用运动微分方程的两类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2-2L3.2动力学普遍定理能清楚理解和熟练计算动力学中各基本物理量(动量、动量矩、动能、冲量、功、势能等),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量、动量矩、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律),能运用这些定理求解有关的动力学问题。2-2L3.3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了解约束、约束方程、约束的分类,熟悉变分、虚功、虚位移的概念,理解理想约束下质点系的虚位移原理,并能够应用虚位移原理分析一些静力学问题。.2-2L(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教学课程及开放选修课程按照本科教学手册中各专业拟定的毕业要求填写“对应毕业要
24、求”栏。通识教育课程含通识选修课程、新生研讨课程及公共基础课程,面向专业为工科、师范、医学等有专业认证标准的专业,按照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填写“对应毕业要求”栏;面向其他尚未有专业认证标准的专业,按照本科教学手册中各专业拟定的毕业要求填写“对应毕业要求”栏。)三、教学内容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1.教学目标理解力、刚体、平衡和约束等重要概念;静力学公理(或力的基本性质)是静力学的理论基础,要求深入理解。明确和掌握约束的基本特征及约束反力的画法。能熟练运用约束类型进行受力分析。2.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静力学公理,受力分析(2)难点:约束的基本特征及约束反力的画法教学内容(1)静力学公理(
25、2)约束和约束力(3)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4)力学模型与力学简图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4. 教学评价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课后作业习题。第二章平面力系1.教学目标掌握力多边形法则及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能正确地将力沿坐标轴分解和求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对合力投影定理及力对点之矩应有清晰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计算。深入理解力偶和力偶矩的概念,明确平面力偶的性质和平面力偶的等效条件。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方法,会应用解析法求主矢和主矩,熟知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的结果。深入理解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的三种形式。能熟练地计算在平面任意力系作
26、用下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正确理解静定与静不定的概念,会判断物体系统是否静定。理解简单桁架的简化假设,掌握计算其杆件内力的节点法和截面法及其综合作用。2.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力系简化,物体系统平衡问题(2)难点:力偶系及其等效,静不定问题教学内容(1) 平面汇交力系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2)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平衡(3) 静定和超静定简单桁架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4. 教学评价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课后作业习题。第三章空间力系1.教学目标了解空间力系的基本概念,掌握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力对轴之矩的计算。了解空间力偶的概念,掌握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正确理解和掌
27、握空间力系平衡方程;能解决空间力系的平衡问题。能熟练计算均质物体的重心。2. 教学重难点重点:空间力系平衡,重心(1) 难点:空间力系简化教学内容(1) 空间汇交力系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2) 空间力偶空间任意力系简化(3) 空间任意力系平衡重心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4. 教学评价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课后作业习题。第四章摩擦U11. 教学目标牢固掌握滑动摩擦的性质,深刻理解摩擦定律的内涵,熟练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的平衡问题。了解全反力、摩擦角、自锁等概念。2. 教学重难点(1) 重点:考虑滑动摩擦时的平衡问题(2) 难点:摩擦角与自锁3. 教学内容(1) 滑动摩擦(2) 摩擦角自锁
28、(3) 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4) 滚动摩阻4.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5. 教学评价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课后作业习题。第五章点的运动学1.教学目标能用矢量法建立点的运动方程,求点的速度和加速度。能熟练地应用直角坐标法建立点的运动方程,求点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能熟练地应用自然法求点在平面上作曲线运动时的运动方程、速度和加速度,并正确理解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物理意义。2. 教学重难点(1) 重点:运动方程,三种方法求点的速度和加速度(2) 难点:自然法3. 教学内容(1) 矢量法(2) 直角坐标法(3) 自然法4.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5. 教学评价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课后作
29、业习题。第六章刚体的简单运动1.教学目标明确刚体平行移动(平动)和刚体绕定轴转动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作平动的刚体和定轴转动的刚体。对刚体定轴转动时的转动方程、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要清晰的理解,熟知匀速和匀变速转动的定义与公式。能熟练地计算定轴转动刚体上任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掌握传动比的概念及其公式的应用。对角速度矢、角加速度矢以及用矢积表示定轴转动刚体上任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初步了解。2.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刚体基本运动,定轴转动时的转动方程、角速度和角加速度(2)难点:定轴转动刚体上任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3. 教学内容(1)刚体平移(2)刚体定轴转动(3)转动刚体内各点速度与加
30、速度(4)传动比(5)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矢量表示4.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5. 教学评价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课后作业习题。第七章点的合成运动1.教学目标深刻理解三种运动、三种速度和三种加速度的定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以及运动相对性的概念。对具体问题能够恰当地选择动点、动系和定系进行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分析,能正确计算科氏加速度的大小并确定它的方向。会推导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理解并掌握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并能熟练地应用上述三个定理。2.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速度合成定理,加速度合成定理(2)难点:动点、动系和定系的旋转,科氏加速度3. 教学内容(1)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绝对运动(2)点的速度合成定理(3)牵连运动是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4)牵连运动是定轴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科氏加速度4.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5. 教学评价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共享单车区域服务合同范例
- 代理股权投资合同范例
- 保障性住房维保合同范例
- 企业会议合同范例
- 内江市合同范例
- fidic建筑施工合同范例
- 农业加工蔬菜配送合同范例
- 代帐合同范例
- 个人买卖定金合同标准文本
- 买树地合同标准文本
- 高风险作业管理课件
-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名师全册教案合集【word版】
-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周期性运动
- 一年级100以内进位加法口算题
- 《特殊教育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农田水利渠道灌溉节水改造工程设计施工方案
- 《宿舍楼安全评价》word版
- 石油知识-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承包商(外来施工人员)入厂安全培训教学内容课件
-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课件(演示)教学文案
-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