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养殖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1页
中国对虾养殖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2页
中国对虾养殖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3页
中国对虾养殖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4页
中国对虾养殖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中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山东、河北、辽宁、天津等省市,江苏、福建等省也可参考使用。通过实施本规范,我国北方地区小面积对虾养殖成功率达到80%以上。规范实施地区无特定病原健康苗种(SPF)应用率90%,亩产200公斤以上。养殖的对虾产品符合无公害产品标准。目前,制约该对虾产品竞争力增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关键环节有以下儿点。对虾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成为扩大出口的重要障碍药物等有害物残留超标问题比较严重。多次因质量问题受到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养殖生产者的质量意识不高,对养殖过程中盲目使用各种抗菌素、消毒剂,水质改良剂等渔药现象突出

2、。优良苗种覆盖率偏低,种质退化问题较为突出缺乏健康虾苗,所培育的苗种质量难以保证,导致成活率低。多数养殖生产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配套程度不高养殖池塘较大,水深较浅,虾池年久失修,进排水系统设置不合理,增氧机等必要的生产设备配套不足等。上述问题在北方地区尤为严重。对虾养殖病害和水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损失不断增大目前,由于病害风险,生产者普遍提早收获,造成产品规格偏小,影响了出口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对虾养殖业管理水平不高,监管工作有待加强1、当前先进、成熟、适合在整个产业带推广的核心技术无特定病原健康虾苗培育技术2、主要配套技术对虾健康养殖技术3、养殖技术规范(1)主要设施 育苗室饲料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

3、发布的对虾饲料标准,饲料系数不超过1.5。A. 饲料中添加剂可使用S-1,3葡聚糖、肽聚糖等多糖,能明显改善对虾免疫功能,促进对虾健康生长,使用方法可按照产品说明添加使用。B. 饲料投喂a. 投喂次数放苗后的第一个月,通常日投喂次数可安排4次,随着对虾增长,投饲料加大,适当调整投喂次数。上午投喂量约占全天投喂量的40%,下午为60%。b. 投喂量与投喂方法常规饲料日投喂率为3%5%。鲜杂鱼日投喂率为7%10%。一般较好的配合饲料,可以按照饲料系数1.5控制总投喂量,有的饲料系数可降至1.21.3。养殖前期,对虾活动范围小,应全池均匀投喂。随着对虾的生长,可选择对虾经常聚集处投喂。(7)病害防治

4、 巡池养虾人员应每日凌晨及傍晚各巡池一次,注意清除养虾池周围的蟹类、鼠类;注意发现病虾及死虾,检查病因、死因,及时捞出病虾、死虾进行处理。观察对虾活动及分布,观察对虾摄食及饲料利用情况。 切断病原不得纳入其他死虾池及发病虾池排出的水,不得投喂带有病原的饵料。 病原生物检测定期对虾池中的对虾病原生物进行检测。 药物使用原则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2002的要求,掌握以下原则:A. 使用的渔药应“三证”(渔药登记证、渔药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齐全。B. 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建议使用生态制剂。严禁使用:地虫硫磷、六六六、林丹、毒杀芬、滴滴涕、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吠喃丹、杀虫J昧、

5、氟氯氤菊酯、五氯酚钠、孔雀石绿、横胺嚏哩、吠喃西林、吠喃嗤酮、吠喃那斯、氯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己烯雌酚、甲基睾丸酮、哇乙醇等药物。 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A.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病症:开始养殖池发现感染虾离群,沿池边游动,空胃,体瘦弱,惊扰时有反应;后期发病对虾静卧池底,肠胃完全空虚,体色微红,头胸甲易剥离,甲壳上有十分明显的白斑,鲤水肿,肝胰腺肿大,对外界反应不敏感,对虾血淋巴不凝结,血细胞数量减少。在对虾大量死亡阶段对虾体内细菌检出率高。通常从发现病虾,到大规模死亡历时1星期左右。在理化因素突然改变或其他不利条件下,特别是暴雨后容易出现大量急性死亡。北方一般在6月中上旬开始发病,对

6、虾体长57厘米左右,养殖池对虾死亡率高达90%以上。该病毒主要水平传播,一些小型甲壳动物是主要传播媒介。近年的研究也发现对虾卵巢中也发现病毒存在,也不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防治方法:提高亲虾质量,对亲虾进行检疫。卵子和无节幼体用碘伏等适当处理。苗种培育温度适当,防止使用高温育苗,多投喂活生物饵料,提高苗种质量。建立高标准虾池,安装增氧机械。建立蓄水池,养殖池严格消毒。养殖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减少疾病传播机会。强化对虾营养,提高对虾免疫力,减少各种外来刺激。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提高成活率。养殖池做好隔离、防疫工作。切断病原传播途径。B. 对虾肝胰腺细小样病毒病(HPV)病症:幼

7、体患病后活动能力差、摄食减少,身体弯曲,透明度下降,体表常粘附大量藻类、饵料颗粒等多种污物,以肢体刚毛上最为明显,往往伴有较高的死亡率。患病的幼虾和成虾,虾体瘦弱,体色较深,甲壳表面有大量色素斑点。另外,摄食量减少,生长缓慢,蜕皮及清除体表附着物的能力(自洁能力)下降,容易发生体表和觥部的各种生物污着现象。有时出现腹部肌肉混浊或伴发其他疾病(如黑鲤综合症等)。在养殖密度过高、环境理化因素突然改变或其他不利条件下,容易出现大量急性死亡,更多的情况下是因并发细菌等其他微生物感染而导致死亡。病毒感染细胞后,往往并不造成细胞的急性坏死。因此,有些对虾从幼体阶段携带病毒一直到成虾阶段也不死亡。但病毒对肝

8、胰腺上皮细胞的影响,干扰了对虾的消化吸收等功能,所以病虾会出现一系列全身性病状。防治方法: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必要时可在改善养殖环境的基础上,适当使用一些抗菌药饵或水内使用抗菌药,以减少因合并感染所造成的危害。C. 对虾弧菌病病症:一般性表现在育苗期弧菌病流行后会造成急性大量死亡,死亡率在35天内可达50100%。蚤状期以后的幼体还表现为摄食差,水中残饵增多,粪便不成条状。患病幼体的特点:运动能力差。将幼体放在玻璃烧杯中,可见其趋光性差,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容易沉到杯底或在杯内随水的流动而缓慢转动。身体弯曲、混浊、透明度降低。污物附着。在体表和附肢刚毛上常有大量污物(如残饵和粪

9、便颗粒,各种外寄生性或外共生性生物等)附着。体色改变。往往有体色加深,有时尾节处变红。甚至出现附肢的坏死。防治方法:对育苗池严格洗刷消毒,养殖池要彻底清池,纳水时应经过沉淀过滤,以减少水中细菌的数量。育苗期注意亲虾、卵和饵料的清洁卫生。养殖期注意饵料质量,科学投饵,尽可能减少残饵,要及时换水,以保持良好的水环境。D. 对虾褐斑病病症:细菌性甲壳病的特点是在对虾甲壳表面出现褐色或黑色的斑块。斑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边缘清楚但不整齐,常单个或多个存在于包括附肢在内的甲壳表面的任何部位。如果连续观察,可以发现褐斑由很小的一点逐渐扩大以致形成一较大的腐蚀斑块。由于细菌的破坏作用,褐斑(或黑斑)处可表现

10、为中央凹陷的溃疡性病变。有时病变深达甲壳下组织,这种情况下病灶往往中央凹陷而边缘比较表浅,多呈白色。此时作组织切片检查,可发现局部甲壳下组织有血淋巴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防治方法:保持水质清新,科学投饵,尽量减少污染,防止环境恶化。适宜的养殖密度,减少刺激,避免外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水内投放化学消毒剂或其他抗菌药物,以控制细菌数量。积极改善养殖环境。水体较小、换水方便的养殖池,每立方米水体可选用高镒酸钾13克进行药浴。水体较大的养殖池,可在保证水的温度、盐度等不出现大波动的前提下,将池水大量排出(以保证对虾基本生存条件为限),然后按每立方米水体有效氯0.10.5克的浓度加入漂白粉或其他含氯消毒

11、剂,也可选用其他消毒剂,药浴12小时后进水,连续进行35次。E. 对虾红腿病病症:对虾附肢,尤其是游泳足,有时也包括尾扇在内呈鲜红色。病虾摄食减少,沿池边缓慢游动或伏于池边,严重者可见腹部肌肉混浊。对虾在短期内出现急性大量死亡是该病最显著的特征。防治方法:重视投放虾苗前的清池工作,经常换水。用优质饵料,保证饵料清洁和科学投饵,减少污染,尽量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尽量减少环境压力和刺激,在条件不完善的养殖场,养殖密度不宜过高。在发病期到来之前,使用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按每立方水体使用有效氯浓度含量25%30%的0.30.5克,池内定期泼洒,也可使用一些具有杀菌和改善底质作用的制剂。发病率较高的地

12、区,可按治疗量的1/32/3定期投喂-些抗菌药饵。育苗期的亲虾和虾苗选用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无细小样病毒感染的个体和苗种。积极改善养殖环境。参考幼虾和成虾弧菌病的治疗方法,投喂抗菌药饵和处理养殖池水。F. 对虾的丝状细菌病(细菌固着病)病症:幼体患丝状细菌病时,丝状细菌多生长在幼体的体表,尤其是附肢刚毛表面,严重者局部表面不光滑,似有一层短绒毛。用显微镜放大100倍以上观察,可见到局部有宽0.82.3微米,长度多超过1毫米,不分支、末端略尖的长丝状菌丝。有时因混有其他颗粒而使整个附肢上都沾满污物。在幼虾和成虾阶段,丝状细菌最常见的附生部位是附肢刚毛、鲤板和肢鲤顶部表而。由于大量菌丝的存在。鲤和体

13、表表而不光滑,使许多颗粒或单胞藻类沉积于菌丝之间,从而局部出现不同的颜色改变,如鲤J可变成黄色,绿色或褐色。如果这种附着现象长时间存在,那么局部的其他细菌大量繁殖过程中可引起表皮溃烂。由于鲤J组织缺乏甲壳的保护作用,容易致病,所以这种病变比较常见。另外,有丝状细菌附生的部位,常同时出现固着性纤毛虫等其他生物附着。防治方法:育苗池彻底洗刷、消毒;养殖池严格清池。育苗和养殖用水要过滤沉淀。尽量减少残饵,防止污染,及时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其他药物处理:使用高镐酸钾2.55克/立方米水静止水药浴4小时。G. 对虾幼体真菌病病症:幼体发生真菌病流行后首先看到的往往是突然出现的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大批死亡的

14、现象。并且,这种大量死亡并不因为使用一般抗生素而有所减轻。患病幼体在表现上与其他疾病没有特别的差别。但如果用显微镜放大20倍以上观察,可发现被感染幼体的整个身体和附肢上有大量的真菌菌丝体。菌丝不分隔,高度分支状,呈黄绿色,内含有大量折光性强的油滴。一些带有端泡或不带端泡的菌丝或排放管可以从刚死的幼体体内伸出。有时可见到从排放管或端泡中释放出的活动抱子。感染严重者,幼体内部的所有组织都可被真菌的菌丝取代,从而使身体变得完全不透明。另外,患病幼体活动能力差,身体瘦弱,并且有大量污物附生。防治方法:沉淀、过滤育苗用水,保证水质良好、清洁。销毁病虾和死虾,彻底消毒育苗池和接触过的有关设施、器具。亲虾暂

15、养池和育苗池使用的器具尽量不要混用。H. 镰刀菌病病症:镰刀菌病的最明显病状是外观出现“黑斑”或“褐斑”。这种黑斑可以出现在鲤部,也可在头胸部的体壁与附肢上。不同对虾的黑斑表现部位似乎有一定差异.中国对虾患病后出现“黑舰”的也比较常见,严重时可伴有0思盖的溃烂变黑。因此,该病是对虾“黑鲤综合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显微镜下观察,病变局部表面不完整,呈溃烂性。并有大量褐色素沉积,有时可见混有污物颗粒和藻类。最显著的特征是局部有镰刀形或舟状的大分生泡子。病理学检查除可发现黑色素斑块状沉积外,还可在局部甲壳或表皮下发现血淋巴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防治方法:销毁受感染的对虾,对养殖设施进行消毒处理,用含氯制

16、剂等杀死环境中的真菌分生抱子。养殖用水要过滤、沉淀,保持水质清新,尽量减少各种污染和其它危害对虾的因素。保证适量的营养,提高虾体健康水平。根据实际养殖条件,合理控制养殖密度。I.固着类纤毛虫病病症:鲤区黑色,附肢、眼及体表全身各处呈灰黑色的绒毛状。取蜿丝或从体表取附着物作浸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纤毛虫类附着。虾浮游于水面,离群独游,反应迟钝,食欲不振,以至停止吃食,不能蜕皮;午夜后至天亮前夕,当池水溶氧低于3毫克/升时,常因呼吸困难而死。在对虾养成中、后期,这些纤毛虫由于池水含有大量有机碎屑,有的虾池因换水困难或因虾体感染了细菌、病毒等原发性病原生物,而促使他们大量繁殖并附着于虾体。防治方法

17、:养殖中、后期适量换水,合理投饵,以降低虾池内有机质的含量,或是水质调节剂优化养殖水体。常开动增氧机,保证池水溶氧任何时候不低于5毫克/升。全池泼洒茶籽饼,浓度为每立方米水体1()15克,促使对虾脱皮,脱皮后换水。每立方米水体用23克高镒酸钾,四小时后,在全池泼洒福尔马林,浓度为每立方米水体用2530毫升。(8)对虾产品的食品安全要求 理化指标挥发性盐基氮(VBN),W25毫克/100克, 微生物指标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以及副溶血性弧菌不得检出。 安全指标无机砰、汞、铅、铜、多氯联苯、六六六、滴滴涕的限量规定应符合农业部标准NY5072-2002的规定。哇乙醇、吠喃哩酮、磺胺类、土霉素、

18、敌白虫的限量规定应符合农业部标准NY5070-2002的规定。4、主要技术简介(1)无特定病原健康对虾苗种培育技术无特定病原健康虾苗,是指培育的虾苗不携带特定的危害严重的病原,同时虾苗符合各项健康指标,虾苗群体的成活率高,体长变异系数小,适应养殖环境行为和能力强。为预防病毒传播,预防对虾苗期病毒潜伏感染,对虾养殖必须使用无特定病原健康虾苗。主要技术措施为:首先亲虾中筛选出无病毒亲虾分别进行单独育苗。在幼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取样进行病毒检测,发现有病的即行淘汰,无感染的则继续培养。然后在实验池中进行养殖。整个生产过程严格按对虾健康养殖操作规范进行管理。该技术源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由引

19、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948)项目“无特定病原(SPF)对虾种群选育技术”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海水重要养殖生物病害发生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课题研究开发。自1997年始,进行了长达6年的中国对虾(F.chinensis)的选择育种研究工作。到2003年,己完成子七代亲虾培育和选择育种工作。近年先后进行了野生对虾及人工繁育的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中国对虾的同工酶分析、RAPD、ITS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等;完成了无特定病原(SPF)对虾选育和对虾抗逆性的比较。对中国对虾生长快群体的选育采用以下主要技术:每f代的选育分两步完成:第一步,从数万尾养殖群体中按标准挑选出健壮个

20、体,人工条件下越冬;第二步,从人工越冬的群体中,经严格检疫和筛选,挑选出白斑综合病毒(WSSV)阴性的个体,作为培育下一代苗种的亲虾;培育出的苗种经严格检疫,中间暂养全长至2.53.0厘米体长,然后进行大规模养殖。结果表明,子七代亲虾平均体长比对照池增加9.42%,而且养殖成活率也明显升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成果己通过多次专家验收。一致认为:该成果在国内率先开展中国对虾抗逆种群的选育研究,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属国内领先水平,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依托单位单位名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联系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106号邮编:266071联系人:王清印副所长、研究员联

21、系电话2)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该技术源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养殖期间,严格按对虾健康养殖操作规范进行管理。通过使用综合措施,包括繁殖基础饵料生物,投喂优质饵料,加强水质调控,施用必要的水质调节剂等。在生长的不同阶段,随机取样进行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检测,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发现有病的对虾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2001年以来,本课题与我所承担的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中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示范”相结合,先后在日照、胶南、即墨、垦利、潍坊等县市进行了上千亩以上的示范养殖。养殖结果最高亩产达600公斤。该技术己通过多次专家验收。其对虾健康养殖技术属国内领先水平,整

22、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依托单位:单位名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联系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106号邮编:266071联系人:王清印副所长、研究员联系电话起草单位及人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清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任、副研究员刘世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附录附录1、NY5052-2001海水养殖用水水质(节选)表1海水养殖水质要求序号项目标准值1色、臭、味海水养殖水体不得有异色、异臭、异味2大肠菌群,个/L5000,供人生食的贝类养殖水质5003粪大肠菌

23、群,个/L2000,供人生食的贝类养殖水质1404汞,mg/L0.00025镉,mg/L0.0056铅,mg/L0.057六价铭,mg/LW0.018总倍,mg/L0.19珅,mg/L0.0310铜,mg/LW0.0111锌,mg/LW0.112硒,mg/L0.0213甑化物,mg/L0.00514挥发性酚,mg/LW0.00515石油类,mg/L0.0516六六六,mg/L0.00117滴滴涕,mg/L0.0000518马拉硫磷,mg/LW0.000519甲基对硫磷,nig/L0.000520乐果,nig/LW0.121多氯联苯,mg/L0.00002附录2、NY5072-2002渔用配合饲

24、料安全限量(节选)表1渔用配合饲料的安全指标限量项目限量适用范围铅(以Pb计)/(mg/kg)5.0各类渔用配合饲料汞(以Hg计)/(mg/kg)W0.5各类渔用配合饲料无机碑(以As计)/(mg/kg)W3各类渔用配合饲料镉(以Cd计)/(mg/kg)3W0.5海水鱼类、虾类配合饲料其他渔用配合饲料铭(以Cr计)/(mg/kg)WI0各类渔用配合饲料氟(以F计)/(mg/kg)350各类渔用配合饲料游离棉酚/(ing/kg)W300WI50温水杂食性鱼类、虾类配合饲料冷水性色类、海水鱼类配合饲料氤化物/(mg/kg)W50各类渔用配合饲料多氯联苯/(mg/kg)W0.3各类渔用配合饲料异硫林

25、酸酯/(mg/kg)W500各类渔用配合饲料嗯哩烷硫酮/(mg/kg)16(其他鱼类)用药量视不同的疾病有所增减。磺胺喳喧(磺胺哒嗪)sulfadiazine用于治疗鲤科鱼类的赤皮病、肠炎病,海水鱼链球菌病拌饵投喂:lOOmg/kg体重连用5d(海水鱼类相同)1. 与甲氧苯氨喳呢(TMP)同用,可产生增效作用。2. 第一天药量加倍。磺胺甲嘴哩(新诺明、新明横)suliamethoxazole用于治疗鲤科鱼类的肠炎病拌饵投喂:100m/kg体重,连用5d7d1. 不能与酸性药物同用。2. 与甲氧氛噌陇(TMP)同用,可产生增效作用。3. 第一天药量加倍。磺胺间甲氧唏味(制菌磺、磺胺-6-甲氧嗟建

26、)sulfamonomethoxinc用鲤科鱼类的必鳞病、赤皮病及弧菌病拌饵投喂:50m/kg体重-1OOmg/kg体重,连用4d6d习7(鳗细)1. 与甲氧节氨唏呢(TMP)同用,可产生增效作用。2. 第一天药量加倍。氟苯尼考florfenicol用于治疗鳗醐爱德华氏病、赤鳍病拌饵投喂:IO.Omg/kg体重,连用4d6d7(鳗毓)聚维酮碘(聚乙烯毗咯烷酮碘、皮维碘、PVP-1、伏碘)(有效碘1.0%)povidone-iodine用于防治细菌烂鲤病、弧菌病、鳗醐红头病。并可用于预防病毒病:如草鱼出血病、传染性胰腺坏死病、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性出血败血症全池泼洒:海、淡水幼鱼、幼虾:0

27、.2mg/L0.5mg/L海、淡水成鱼、成虾:img/L2mg/L殿贼:2mg/L-4mg/L浸浴:草鱼种:30mg/L15min20niin鱼卵:30mg/L50mg/L(海水鱼卵25mg/L30mg/L),5min15min1. 勿与金属物品接触。2. 勿与季铉盐类消毒剂直接混合使用。注1:用法与用最栏万注2:休药期为强制1R标明海水鱼类与虾类的均适用于淡水鱼类。to表2禁用渔药药物名称化学名称(组成)别名地虫硫磷0-2基-S苯基二硫代磷酸乙酯大风雷fonofos-J八八八BHC(HCH)Benzem.bexachloridge1,2,3,4.5,6-六氯环己烷林丹lindanc,agam

28、inaxare,gamina-BHCgamma-HCHY-1,2,3,4,56-六氯环己烷丙体六六六毒杀芬caniphechlordSO)八氯茨烯氯化茨烯滴滴涕DDT2,2-双(对氯苯基)-1,1,1-三氯乙烷甘汞calomel二氮化汞硝酸亚汞mercurousnitrate硝酸亚汞醋酸汞mercuricacetate醋酸汞味喃丹carbofuran2.3-氢-2,2-二甲基-7-苯并吠喃-甲基氨基甲酸酯克百威、大扶农杀虫腺chlordimefonnN-(2-甲基-4-氯苯基)N,,N,-二甲基甲1株盐酸盐克死蟠双甲豚anilraz1,5-双-(2,4-二甲基苯基)-3-甲基1,3,5-三氮戊

29、二烯-1,4二甲苯胺豚氟筑林菊酯flucylhrinalc(R,S)-a-M基-3-苯氧节基-(R,S)-2-(4-二氟甲氧基)3甲基丁酸酯保好江乌氟孰菊酯五疑附钠PCP-Na五氯酚钠孔雀石绿malachitegreenC23H25CIN2碱性绿、盐基块绿、孔雀绿表2(续)药物名称化学名称(组成)别名锥虫脾胺iryparsamide酒石酸镣钾anilmonylpoiassiumtartrate酒石酸镣钾磺胺噬嗤sulfalhiazolumST,norsultazo2-(对氨基苯碘酰胺)-嚏嗤消治龙磺胺J昧sulfaguanidincNM米基磺胺磺胺脱味喃西林furacillinum,nitro

30、furazone5-硝基味喃醛缩氨基服吠喃新吠喃哩酮furazolidonum.nifulidone3-(5-硝基糠叉胺基)-2鹰哩烷酮痢特灵味喃那斯furanace,nifurpirinol6-羟甲基25硝基-2-吠喃基乙烯基毗P-7138(实验名)氯霉素(包括其益、酯及制剂)chloramphennicol由委内瑞拉链霉素生产或合成法制成红霉素erythromycin属微生物合成,是Streptomyceseyvthreus生产的抗生素杆菌肽锌zincbacitracinpremin由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或B.leichenifomiis所产生的抗生素,为一含有嚏哩环的

31、多肽化合物枯草菌肽泰乐曲素tylosinS.fradiae所产生的抗生素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lPRO)为合成的第三代哇诺狷类抗菌药,常用盐酸盐水合物环丙氟哌酸阿伏粕星avoparcin阿伏霉素哇乙醇olaquindox嗟乙醇哇酰胺醉羟乙哇氧速达肥fenbcndazole5-苯硫基-2-苯并咪哩苯硫哒哩氨甲基甲酯己烯雌酚(包括雌二醇等其他类似合成等雌性激素)diethylstilbestrol,stilbestrol人工合成的非带体雌激素乙烯雌酚,人造求偶素甲基睾丸酮(包括丙酸睾丸素、去氢甲睾酣以及同化物等雄性激素)methylteslosterone.metandren睾丸素

32、Gi的甲基衍生物附录4:NY5070-2002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节选)表1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药物类别药物名称指标(MRL)/(ug/kg)中文英文抗萋素四环素类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100土霉素Oxytetracycline100四环素Tetracycline100氯霉素类氯霉素Chloramphenicol不得检出磺胺类及增效剂磺胺噌嚏Sulfadiazine100(以总量计)磺胺甲基嗜嚏sulfamcrazinc磺胺二甲基瞄呢Sulfadimidine磺胺甲口割坐Sulfamethoxaozole甲氧茉嚏Trimethoprim50喳诺酮类瓣酸Oxilinicaci

33、d300硝基吠喃类吠喃哩酮Furazolidone不得检出其他已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不得检出喳乙醇Olaquindox不得检出表2取样量生物数量/(尾、只)取样量/(尾、只)500以内2500s100()41001S50001050031000020习()0013()附录5NY5058-2001无公害食品对虾标准(节选)表1鲜对虾感官质量指标项目指标外观色泽1)虾体色泽正常、无红变,甲壳光泽较2)允许有黑箍一个,黑斑四处,及轻微水锈,尾扇允许有轻微变色,自然斑点不限3)卵黄按不同产期呈现自然色泽,允许在正常冷藏中卵黄变色。形态1)虾体完整,允许节间松弛,联结膜可有一处破裂

34、,破裂处虾肉可有轻微裂口2)虫体允许有愈后伤疤和较小的刺擦伤,尾扇有较小的残缺或部分尾肢脱落3)不允许有软壳虾滋气味气味正常、无导味,具有对虾固有鲜味肌肉组织肉质紧密有弹性杂质虾体清洁、未混入任何外来杂质,几乎未混入触鞭、甲壳、附肢等。水煮试凝具对虾特有鲜味,口感肌肉组织紧密有弹性,滋味鲜美。表2对虾的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挥发性盐基氮(VBN),mg/100gW15(淡水对虾)W25(海水对虾)表3对虾的微生物指标项目指标沙门氏菌不得检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不得检出副溶血性弧菌不得检出(海水对虾)设备为鼓风机,供气能力每分钟应达到上述总水体的2.5%。在选用鼓风机时注意风压与池水深度间的关系,-般应选

35、用风压为35005000毫米水柱的风机。充气支管可用塑料软管,管的末端装散气石。散气石宜为圆筒状。长510厘米,直径23厘米,一般用8010。号金刚砂制成。每0.60.8平方米池底设置一枚散气石。此外,也可于池底安装硬质塑料管散气,管径1.01.5厘米,管两侧每间隔510厘米交叉钻一孔径为0.50.8亳米的散气孔。增温设施根据各地区气候和能源状况的不同,增温方式应因地制宜。可使用锅炉蒸汽通过管道增温,也可使用其它增温设施,如:电热器、工厂余热和地热水等增温,电力供应不能保证的育苗场必须自备发电装置。(2) 亲虾 亲虾培育池用作育苗的亲虾,须从幼苗开始实行专池培育。选用建造标准高、配套完善、严格

36、隔离、无污染的养成池,加强培育管理,投喂优质饵料,认真调节水质。越冬前使雌虾体长达到14厘米以上,雄虾体长不小于12厘米。 亲虾质量选择个体较大、健壮、无外伤、交配过的雌虾作亲虾.成熟期的亲虾,卵巢宽而饱满,色泽深褐而带黄,每一腹节处的卵巢特别发达,并向两侧下垂,卵巢前叶饱满。亲虾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确保是无特定病原(SPF)的健康亲虾。育苗亲虾需用数量,一般按每立方米育苗水体23尾计算。 亲虾运输运输亲虾使用车、船均可。长距离运输则以活水或充气为宜。必要时应携带氧气瓶充氧。装运亲虾的容器多用敞口帆布桶,一般一个直径80100厘米的帆布桶可装运亲虾3050尾。 亲虾蓄养亲虾蓄养密度每平方米10

37、尾左右。蓄养期水温由原处水温缓慢升高,每天不超过1.0C,一般控制在16C以内。光照度控制在500勒克斯以内。饵料以鲜活洗净的沙蚕为主,辅以贝、蟹肉。应定时换水,(3)虾苗培育 育苗池的处理育苗池使用前必须浸泡和刷洗干净。新建池尚需分数次浸泡刷洗,历时约30天左右。也可使用RT-176(氯乙烯一偏氯乙烯共聚乳液)涂料,将池壁、池底涂刷23遍,使池水pH值保持在8.6以下。池子和管道刷洗干净后,一般用80100亳克/升漂白粉(含有效氯25%以上,以下同)溶液,或2030毫克/升高镒酸钾溶液洗刷。 育苗水质标准溶解氧含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08.6,盐度2535,氨氮含量不高于0.6毫克/

38、升。 亲虾产卵A. 产卵环境在准备产卵前,先向育苗池进水,使水深达到1米。进水时要用150目筛绢网或砂滤设备过滤,并将水温调至16C左右。从进水开始就不间断地通气,每分钟通气量应在总水体的1%以内。B. 产卵和集卵方式亲虾多在夜间产卵,一般让亲虾在原蓄养池中产卵,翌晨及时检查产卵情况,准备集卵。集卵时,在池壁外集苗槽中设100目集卵网箱,将卵随水一并虹吸到集卵网箱中,及时将受精卵移送受精卵处理池中。C. 受精卵的处理和孵化收集的受精卵,先经40目尼龙筛绢网箱再用100目筛绢网箱(框)将受精卵在消毒海水中滤洗510分钟,必要时可用PVP-I等消毒剂进行消毒。然后按每立方米水体40万粒受精卵的密度

39、放入育苗池中孵化,孵化期间的水温应逐步调至18C以内,经30余小时孵出无节幼体后,再选点取样计数,使各池每立方米水体达到30万尾无节幼体。(4)幼体培育 无节幼体培育无节幼体培育阶段水温应逐步提高到2022C,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当无节幼体发育到III期间,应施肥肥水,并接种单细胞藻类。接种量为3万4万细胞/毫升,到无节幼体III期时,单细胞藻类数量应达到15X10细胞/毫升以上。每日的施肥量:氨肥(硝酸钠)一般为每立方水体加2克,磷肥(磷酸二氢钾)为每立方水体加0.2克。在无节幼体阶段,一般不换水。 蚤状幼体培育蚤状幼体培育的水温应逐步提高到2224笆。蚤状幼体摄食植物性饵料为主,作为饵料

40、的单细胞藻密度应维持在10X10*细胞/毫升左右。至蚤状幼体II期时投喂轮虫1015个/尾对虾幼体-天。到蚤状幼体TH期时应投卤虫无节幼体35个/尾对虾幼体天。日或隔日在pH值不高于8.6,氨氮含量不高于0.6毫克/升,溶解氧不低于5毫克/升时,蚤状幼体III期之前也可不换水,每天只添补一定量新鲜海水,蚤状幼体进入III期后开始换水。每天换水1/51/3o 糠虾幼体的培育糠虾幼体的食性转换到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但单细胞藻类饵料还应保持一定数量.糠虾I期每日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0个/尾,单细胞藻类保持2万3万细胞/亳升。糠虾TT-TTT期每日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数量分别为2030个/尾。单细胞藻类保持1

41、万2万细胞/毫升。每天换水不少于1/2。充气量调至2.0%左右(充气处呈沸腾状)o在此期间培育水温应调至2425C。 仔虾培育仔虾前期(P1P3)以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为主,投喂量为70100个/尾天,此后除继续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外,不足时可投喂绞碎并漂洗干净的蛤肉(全喂蛤肉的日投喂量为1015克/万尾)。还可投喂蛋羹、绞碎的毛虾和虾片等微颗粒饲料等。每天换水2/3以上。充气量调至2.5%左右.培育水温调至2526C.(5)虾苗出池与计数 出池方法仔虾全长达到1.0厘米以上方可出池。用虹吸法排水,先向集苗槽放置好集苗网箱,调整集苗槽中水位,然后向集苗网箱内排水出虾苗。并注意流速不能太大,以免挤伤虾苗

42、。仔虾出池前要再进行检疫,确保是不携带传染性病原的健康虾苗。 虾苗计数分次取集苗网箱中的虾苗,采用称重法或干容量法,计数虾苗数量。(6)对虾养成 放苗前的准备工作A. 清污整池收虾之后,应将虾池及蓄水池、沟渠等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特别要清除丝状藻。沉积物较厚的地方,清除后应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促进其有机物分解排出池外。B. 消毒除害清污整池之后,必须清除不利于对虾生长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消毒药物,严禁使用失效期长、对人畜有毒害的药品。通常可将池内排至1020厘米,药物溶入水后全池均匀泼洒。漂白粉:每立方米水体加入含有效氯25%32%的

43、漂白粉100克;C. 纳水及繁殖基础饵料清池12天后,可开始纳水,并同时要重新培养基础生物饵料。在北方水温一般在20C以下,需2030天,在我国南方地区水温在20C以上时,通常10天左右即可达到放苗要求。施肥时,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有机肥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但必须经过充分发酵后方可使用。 虾苗的选择和运输A. 虾苗选择选择虾苗要严格按照育苗操作规范培育虾苗的单位购苗,确保使用健康虾苗。购苗前,应对苗源进行病毒等重要病原检疫。肉眼观察,健康虾苗应有如下特征:中国对虾苗全长应达1厘米以上,体形肥壮、形态完整,无损伤与畸形。群体发育整齐,肌肉饱满透明,体色正常、胃肠充

44、满食物、虾苗游动活泼,无外部寄生物及附着污物。B. 虾苗计数虾苗计数可采用无水或带水称重法,也可采用干容量法计数。C. 虾苗运输帆布桶运输:直径80厘米的帆布桶,加水1/3,在水温20C以下时,每0.1立方米水体可装全长1厘米虾苗10万15万尾,可经受58小时运输。帆布桶内衬大塑料袋,桶内装水1/3,充氧,扎口运输,运输量可增大至40万50万尾。尼龙袋运输:使用容量为3升的尼龙袋,装水1/3,可运输全长为1厘米虾苗2万3万尾。充入氧气,在20C左右可经1015小时运输。 虾苗中间培育虾苗中间培育是指将全K1厘米的虾苗,在小型池塘培育达到全长2.53厘米的大规格虾苗的过程。A. 中间培育池中间培育池可利用养成池专池培育,也可以修建专用的具有塑料大棚中间培育池。中间培育池水深应达1.0米以上,池底坡度大,能顺利排干池水。排水闸门应具有安装锥形袖网的闸槽。B. 放苗密度放苗前,应清池、消毒,繁殖浮游生物。当池水透明度达40厘米即可放苗。亩放苗量可达10万15万尾。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每亩放苗量可达50万100万尾。C. 管理控制池内溶解氧不低于5毫克/升,池水透明度为3040厘米,水色为绿色或黄绿褐色。可使用粒径为0.5毫米左右的配合饲料及活卤虫。使用鲜活饵料应进行病毒检测,无检测条件者,可熟化后投喂。 养成池放苗可根据每个养殖场的具体情况选择放养经中间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