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和修复硬盘方法_第1页
判断和修复硬盘方法_第2页
判断和修复硬盘方法_第3页
判断和修复硬盘方法_第4页
判断和修复硬盘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什么类型的硬盘呢?S还是P? 下面给出你个原因的判断和修复方法:一、硬盘常见故障的判断 一般来说,硬盘的故障可以分为纯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相对来说,软件引起的硬件故障比较复杂,因为硬盘牵涉到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但是解决的方式有时候却比较简单,比如主引导扇区被非法修改导致系统无法启动、非正常关机后引起的逻辑坏道等,一般通过重新分区格式化即可解决。而纯硬件的故障就比较棘手硬件故障又可以分为系统引起的,例如主板的IDE接口松动、与其他硬件设备不兼容、电源不稳定等等,而另一个就是硬盘本身的故障了,当然我们可以通过眼睛观察一下电路板是否有芯片被烧毁,用耳朵仔细听听启动时是否有异常响声等方式来判断。硬盘故

2、障包括了磁头损坏、电路板问题、芯片信息丢失、马达不转等,最直观的现象就是进入主板BIOS设置后,无法识别硬盘。 310210A二、硬盘常见安装故障的处理 硬盘安装不当会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故障。比如IDE接口与硬盘接的电缆线未连接好;或是IDE电缆接头处接触不良或再现断裂;硬盘未接上电源或电源接头未插牢;跳线设置不当等都会导致在BIOS中检测不到硬盘,或无法识别全部容量。如果检测时硬盘灯亮几下,但BIOS仍然报告没有发现硬盘,则可能是硬盘电路板上某个部件损坏或者是主板IDE接口及IDE控制器出现故障。另外,使用了不合格的信号线(未按要求使用80针信号线)或未安装主板芯片组驱动(补丁)程序,将会导

3、致不能打开DMA模式的故障。 有些朋友在新加了一个硬盘后,WIN98就无法启动了,取下新加的硬盘后一切又正常了。这是因为你的WIN98装在原硬盘的非C盘(如D盘)上,而加装双硬盘后在原硬盘存在多分区的情况下,要引起盘符交错,导致原硬盘的盘符发生了变化,WIN98在启动时找不到安装时默认的相关系统文件及众多应用程序,自然不可能正常启动。在多分区的情况下,硬盘分区的排列顺序是这样的:主硬盘的主分区仍被计算机认为是C盘,而第二硬盘的主分区则被认为是D盘,接下来是第一硬盘的其他分区依次从E盘开始排列,然后是第二硬盘的其他分区接着第一硬盘的最后盘符依次排列。要使加上第二硬盘后盘符不发生变化,解决的办法有

4、两个:如果你只使用WIN98的话,比较简单,在CMOS中将第二硬盘设为NONE即可,但在纯DOS下不认第二个硬盘。第二种方法是接上双硬盘后,给第二个硬盘重新分区,删掉其主DOS分区,只分扩展分区。这样盘符也不会交错。当然若第一硬盘只有一个分区的话,也就不会存在盘符交错的问题了。另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硬盘安装故障就是在老主板上不能正确使用大容量硬盘,解决的方法很多,比如升级主板BIOS或使用EZ等特殊分区软件分区。 SATA硬盘电源接口与传统的IDE硬盘所使用的端口大不相同,目前普通电源很少能直接支持Serial ATA硬盘,需使用专门的转接头。不过也有少数Serial ATA硬盘采用了双电源设计,

5、除了Serial ATA标准的15针电源接口外,还有传统的电源接口,使用起来就更加方便了。另外,Serial ATA硬盘对电源供电质量要求比并行接口硬盘更严格,使用Serial ATA硬盘的朋友,最好配一个功率足够的好电源。还要注意的是,由于Serial ATA硬盘对主板AGP/PCI频率很敏感,如果你进行了超频操作,就可能会出现无法识别硬盘或使用不稳定的现象。建议大家超频后尽量保持总线频率的稳定。还应注意,在完成Windows安装后,一定要安装IAA加速补丁或者VIA、SiS、Promise以及Silicon的相关补丁,程序会自动根据硬盘的物理特性使用最佳传输模式,以便充分挥发Serial-

6、ATA硬盘的性能。如果主板 BIOS不支持 48bit LBA模式,就无法直接使用超过137G容量的硬盘。遇到这种情况建议你升级最新的主板BIOS。如果不升级,也可以使用硬盘自带的分区软件DM,提供了INT13H的扩展功能,从而绕开主板BIOS支持大硬盘。大家也可以用Windows 2003的系统盘来进行分区,都能够识别出160G以上的大容量硬盘。在清除计算机病毒的过程中, 有些类似计算机病毒的现象纯属由计算机硬件或软件故障引起, 同时有些病毒发作现象又与硬件或软件的故障现象相类似, 如引导型病毒等。这给用户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许多用户往往在用各种查解病毒软件查不出病毒时就去格式化硬盘, 不仅

7、影响了硬盘的寿命, 而且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 正确区分计算机的病毒与故障是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 一、计算机病毒的现象与查解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 计算机病毒总是依附某一系统软件或用户程序进行繁殖和扩散, 病毒发作时危及计算机的正常工作, 破坏数据与程序, 侵犯计算机资源。计算机在感染病毒后, 总是有一定规律地出现异常现象: 屏幕显示异常, 屏幕显示出不是由正常程序产生的画面或字符串, 屏幕显示混乱; 程序装入时间增长, 文件运行速度下降; 用户没有访问的设备出现工作信号; 磁盘出现莫名其妙的文件和坏块, 卷标发生变化; 系统自行引导; 丢失数据或程序, 文件字节数发生变化;

8、内存空间、磁盘空间减小; 异常死机; 磁盘访问时间比平时增长; 系统引导时间增长。 如果出现上述现象时, 应首先对系统的BOOT区、IO.SYS、MSDOS.SYS、COMMAND.COM、.COM、.EXE文件进行仔细检查, 并与正确的文件相比较, 如有异常现象则可能感染病毒。然后对其它文件进行检查,有无异常现象, 找出异常现象的原因。病毒与故障的区别的关键是, 一般故障只是无规律的偶然发生一次而病毒的发作总是有规律的。 这里建议使用在DOS6.0以上版本所带的MSAV软件, 它的最突出的功能是能查出所有文件的变化, 并能做出记录。 如果MSAV报告有大量的文件被改动, 则系统可能被病毒感染

9、。 二、与病毒现象类似的硬件故障 硬件的故障范围不太广泛, 但是很容易被确认。在处理计算机的异常现象时很容易被忽略, 只有先排除硬件故障,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1. 系统的硬件配置 这种故障常在兼容机上发生, 由于配件的不完全兼容, 导致一些软件不能够正常运行。笔者遇到过一台兼容机, 联迅绿色节能主板, 昆腾大脚硬盘, 开始时安装小软件非常顺利, 但是安装WINDOWS时却出现了装不上的故障, 开始也怀疑病毒作怪, 在用了许多杀毒软件后也不能解决问题。后来查阅了一些资料才发现了问题所在, 因主板是节能型的,而CPU、硬盘却不是节能型的, 当安装软件的时间超过主板进入休眠时间的期限时, 主板就进

10、入了休眠状态, 于是就由于主板、CPU、硬盘工作不协调而出现了故障。解决的办法很简单, 把主板的节能开关关掉就一切正常了。所以, 用户在自己组装计算机时应首先考虑配件的兼容性, 购买配件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根据你说的情况,我想问题应该出在硬盘上,也就是说可能硬盘坏了!当然也不排出其他原因导致的问题.建义将此硬盘换到另一台好的电脑上,如果也读不出来,那就分两步:1:如果还能识别到硬盘,就用硬盘修复检测工具尝试检查硬盘有没有坏道,如果仍然无法识别,就有些麻烦,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因为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硬盘上的电路板烧坏了,首先看一下你的硬盘型号,比如希捷,迈拓,具体的型号等,然后可以去电脑城卖二

11、手电脑配件的地方尝试有没有同类型的废旧电路板,当然是质量OK的电路板.将旧的电路板背面六角螺丝拧下(可能需要六角的扳手),将找来的电路板按原位置换上就行了.再接到主板上试一下.注意检测有没有坏道,建议用效率源硬盘修复工具来检测,也可以用HDD,后者速度慢一点.2,如果上面的方法不行,找不到相同电路芯片板,或找到了解决不了,那只能送修或换一块新的硬盘了!另外:下面的资料供你参考!BIOS中电源设置也会影响到硬盘的使用。比如有些时候电脑会出现硬盘忽然停转,然后又立即启动,可以明显听到硬马达起动的声音。如果硬盘没有别的毛病话,那应该是BIOS设置的问题,请检查BIOS设置中,“power manag

12、ement”中的“ HDD PowerDown”项,并将其打开。在BIOS中Power Manager Setup 选项中曾改过东西,进入CMOS中发现 Power Management Setup 中的Power Management被设置成MAX Saving(硬盘在1分钟内无数据读写就进入Power Down供电停止状态),这表示有时当读写命令传输时,有时硬盘已处于停止状态,需要重新“启动”进入工作,所以硬盘表现为时快时慢。系统不认硬盘症状分析及解决办法 2006-8-11 10:46:22这是比较常见的硬盘故障之一,症状一般为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软盘(A驱)启动也无法进入硬盘。这种故

13、障大都出现在接口电缆或者IDE端口上,硬盘盘体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用户可以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改换IDE口及接口电缆试试,如果顺利的话一般可以发现故障所在。此外,系统不认硬盘故障还可能是硬盘子系统硬件故障,大多需要打开机箱检修,如果是自检硬盘失败故障,在系统加电自检、初始化时常会出现如下信息提示:No fixed disk present(硬盘不存在)HDD Controller Failure(硬盘控制器错误)Device error(驱动器错误)Drive not ready error(驱动器未准备就绪)Hard Disk Configuration Error (硬盘配置错误)Ha

14、rd Disk Controller Failure (硬盘控制器失效)Hard Disk Failure (硬盘失效)Reset Failed(硬盘复位失败)Fatal Error Bad Hard Disk (硬盘致命错误)No Hard Disk Installed (没有安装硬盘)Device error(驱动器错误)就硬盘软故障的范畴而言,常见的系统不认硬盘故障包括CMOS硬盘参数丢失、BIOS不识硬盘、自检硬盘失败三类,以下分别讨论处理方法。1、CMOS硬盘参数丢失CMOS硬盘参数丢失故障指BIOS能够识别安装的硬盘,但开机启动时BIOS中设置硬盘参数被自动更新的故障现象。这种故障

15、主要由主板CMOS电路故障、病毒或软件改写CMOS参数导致的,CMOS参数丢失故障可按以下步骤检查处理。 如果关机一段时间以后,CMOS参数自动丢失,使用时重新设置,又能够正常启动电脑,这往往是CMOS电池接触不良或CMOS电池失效引起的,建议检查CMOS电池,确保接触良好,并用万用表检查 CMOS 电池电压,正常情况应为3V左右(早期主板CMOS电池电压可能为3.6V),如果CMOS电池电压远低于正常值,说明CMOS电池已经失效,一定要及时更换电池,以避免电池漏液,污染主板,将导致主板的损坏。 如果是运行程序中死机后CMOS参数自动丢失,很可能是病毒或软件改写CMOS参数导致,请先对系统进行

16、清除病毒工作,以排除某些攻击CMOS的病毒所造成的故障。如果系统安装有防病毒软件,如PC-Cillin、RiSing、KV3000等,这些软件发现病毒后会改写CMOS,自动将硬盘设置为无。2、BIOS不识别硬盘“BIOS不识硬盘”故障指开机后系统无法从硬盘启动,进入BIOS设置程序后,选择“IDE HDD AUTO DETECTOIN”选项自动检测硬盘时,BIOS程序无法检查识别硬盘的故障现象。“BIOS不识硬盘”故障主要由硬盘安装不当、硬盘物理故障、主板及硬盘接口电路故障、电源故障(电源负载能力差)等原因导致。“BIOS不识硬盘”故障请按下述步骤检查处理。 如果故障是在新装机或新加装硬盘、光

17、驱以及其它IDE设备导致的,请先检查硬盘主从跳线设置是否设置错误,主从跳线设置不当会导致系统不能正确识别安装在同一IDE接口上的两台IDE设备。 BIOS不能识别硬盘,先试试系统是否能从软驱起动,如软驱也不能启动系统,很可能是主板和电源故障。如果软驱能启动系统,系统还是不能识别硬盘,一般是硬件故障造成的,请打开机箱,开机听听硬盘是否转动,转动声是否正常,如硬盘未转动请检查硬盘电源线(大四针插头,四根连线颜色为黄、黑、黑、红)是否插好,可换一只大四针插头、拔出硬盘数据排线试试,如硬盘还是不转或转动声不正常,可确定是硬盘故障。如果硬盘转动且转动声正常,检查硬盘数据排线是否断线或有接触不良现象,最好

18、换一根好的数据线试试。如果数据排线无故障,检查硬盘数据线接口和主板硬盘接口是否有断针现象或接触不良现象,如有断针现象,请接通断针。 如果系统还是无法识别硬盘,请有另一台机器上检查硬盘,可确认是否是硬盘故障,如是硬盘故障,请更换或维修硬盘。在另一台机器上检查硬盘确认硬盘完好,应进一步检查主板。可将去掉光驱和第二硬盘,将硬盘插在主板IDE2接口试试;如果去掉光驱和第二硬盘系统能够启动,故障原因是电源功率容量不足;如果将硬盘插在主板IDE2接口BIOS能识别硬盘,则是主板IDE1接口损坏。如果主板两只IDE接口均损坏,可外接多功能卡连接硬盘,使用多功能卡连接硬盘必须修改CMOS参数,禁止使用主板上(

19、ON BOARD)的IDE接口。 经上述检查还是无法排除故障,请更换或维修主板。3、自检硬盘失败“自检硬盘失败”故障指系统启动自检时无法识别BIOS中所设置硬盘的故障现象。自检硬盘失败对常能从软盘引导系统,但从软盘引导系统后,无法对硬盘作任何操作。此故障主要是由BIOS硬盘参数设置不当、硬盘物理故障、主板及硬盘接口电路故障、电源故障(电源负载能力差)等原因导致。“自检硬盘失败”故障检查可按以下步骤检查处理: “自检硬盘失败”首先检查BIOS中硬盘参数设置,BIOS中硬盘参数设置错误、病毒或软件改写CMOS系统会给出上述提示。 一些低速硬盘无法适应系统高速运行的频率,请降低系统外频试试,这种情况

20、在超外频运行于83MHz和75MHz时尤为常见;对外加ISA多功能卡接硬盘的用户,可在BIOS中将ISA Bus的时钟频率降低试试,如在AMI BIOS的“Advanced CMOS Setup”菜单中有一“Bus Clock Selection:”初始化参数设置项,将选项值由16.5MHz改为11.0MHz。 经上述检查还是无法排除故障,则故障属于硬盘子系统硬件故障,请按前文所述BIOS不识别硬盘打开机箱检修。除了上面三种情况可能导致系统不认硬盘外,还有其它一些硬件故障也可能使系统不识别硬盘,下面说明的一个案例就是最好的例子。4、受潮导致系统无法识别硬盘案例说明:一台微机,长时间未使用,用硬

21、盘启动时,内存自检正常,自检完后,读硬盘时声音大而沉闷,并显示"1701 Error.Press F1 Key to continue.";按F1后,出现"Boot disk failure.Type key to retry.",当击键重试时,机器死锁。用软盘启动时,也显示"1701 Error.press F1 key to continue.",按F1后,从A盘启动成功,却无法进入硬盘C,屏幕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分析与处理:系统保留了C800的绝对地址给硬盘,当系统

22、加电后,执行自检,若对控制器和硬盘检测正常,则调用中断INT 19H进行系统引导,否则提示170X错误信息并陷入死循环。现系统提示"1701"错误代码,表示在加电自检过程中已经检测到有硬盘故障存在。先判别故障是否由软故障引起,用高级诊断盘测试硬盘,但系统不承认已装入硬盘。又取一张DOS系统盘,放入A盘中启动成功后,用FDISK检查和重新对硬盘进行分区,未成功,屏幕显示"No fixed disks present."再试图用FORMAT C:/S格式化硬盘,也未成功,屏幕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根据上述情况,且根据读硬盘时声音很沉闷,初步推断是硬件故障。打开机箱,将联结硬盘驱动器的信号电缆线插头、控制卡等重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