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习参考资料五年级科学鲁家山中心学校2017年5月一、基础知识【第一单元 沉和浮】A类(基本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
2、)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0、(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11、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1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1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14、(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3、。15、(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16、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17、(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B类(复习资料)1、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2、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3、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带盖的空瓶)、(木块)。4、(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轻重和
4、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5、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7、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8、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9、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浮在水
5、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11、静止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且方向(相反);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1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13、物质世界中,有的物体沉,有的物体浮;两个(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沉在,轻的物体容易浮;轻重相同时,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 14、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简称
6、控制变量法。 15、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有:(改变物体的材料,即改变物体的体积、改变物体的轻重)、(改变液体的性质)、(借助外力)。 16、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17、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海水的含盐量比普通海水高出(六七)倍。 18、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
7、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19、“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体积)。20、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21、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糖浆)。22、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23、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第二单元 热】A类(基本科学概念)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
8、量)。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6、(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7、热膨胀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8、(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9、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10、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11、通
9、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12、(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13、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14、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15、铁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B类(复习资料)1、我们平时说的热,实际上是一种(能量),它很容易“跑来跑去”。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直接传给另一个物体。2、当我们觉得
10、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热起来了。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磨擦)产生了热。此外,食物能提供我们(能量),太阳能为我们带来(热量)。3、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不变),体积(变大),把热水袋放入冷水中会发生(上浮)现象。【给冷水袋子加热后为什么会浮起来,原因是体积(变大)了,重量(不变)。】4、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冷水会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这两个容器中的水温度最终会(一样高)。6、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7、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
11、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8、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这两种金属就是(锑)和(铋)。9、(水)、(空气)、(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0、夏天架设电线时,一般要(松一些);用水泥浇注路面时,用薄板隔成小块,目的是(避免路面因热胀冷缩而损坏)。13、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14、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像铝、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被称为(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好的物
12、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生活中常见的热的良导体有:(铜、铝、钢、金、银)等金属,(大理石)等;常见的热的不良导体有:(木头、塑料、空气、橡胶、混凝土、耐热玻璃)等。 15、触摸导热性差的导体时(不会感到冷),因为它(不会很快把你手上的热量带走)。16、饭锅的锅身多用铜铁铝制作;锅柄都用塑料或木头来做。利用热传递:(烫斗前面部分用金属制成,很多机器的散热器,锅具的加热部分用金属制成)防止热传递:(锅柄用塑料制成,夏天停电可用棉被包裹冰箱,羽绒衣等)17、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可分成A、(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如晒太阳、烤火
13、···;B、(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如吃热的食物;C、(自身运动产生热),如跑步、打球··· D、(保暖),如多穿衣服···。18、我们用冰块冷藏食物的时候,把冰块放在食物的(上面)效果好。19、拿一个试管,用气球皮把试管口蒙住,并用橡皮筋扎紧,把试管插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气球皮会(胀鼓),把试管插入冷水中时,气球皮会(凹进去)。20、水在4以上时,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在4以下却会出现(冷胀热缩)的反常现象。21、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而是(衣服能
14、阻挡我们身体热量的散失)。 22、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23、体积相同,冷水(重),热水(轻);重量相同,热水(体积大),冷水(体积小)。 24、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25、(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所以可以做保暖材料。 27、在热传递现象中,热量绝(不会)真正消失。它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两个或更多的物体。 28、(对流):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热辐射):物
15、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热能的过程。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A类(基本科学概念)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2、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如每天新闻联播开播的时间是晚七点。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4、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5、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
16、(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6、 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7、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8、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9、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和(摆幅)无关。10、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11、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B类(复习资料)1、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的,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秒针
17、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3、古埃及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小时,晚上(12)个小时,由于白天和晚上的时长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古埃及的每小时的时长也是变化的。4、古代人还用(光影)来计时。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晷针)和石制的圆盘(晷面)组成的,是根据(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移动的规律)制作的。5、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根直立细棒的影子的(方向)、(
18、长短)也会慢慢发生变化。6、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是(自东向西)移动的,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自西向东)移动的。7、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水钟又叫(刻漏),古代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等类型。8、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漏水孔的大小),(滴漏中的水位)有关。使水流速度稳定的方法:(控制杯底孔的大小不变),且(保持水位在一定的高度)。9、泄水型水钟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已经过去了多少时间。受水型水钟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10、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
19、等。11、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而(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最精确原子钟】12、各种摆钟的摆每分钟都是摆动(60)次,摆钟的精确度与(摆的长度)有直接关系。13、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是指(支架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14、要想把摆钟调快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上升);要想把摆钟调慢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下降)。 15、许多动植物都会精确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以树为例,每一年都会增加一个新的(年轮),我们可以从(树干的横切面)中清晰地看出它的成长记录。16、最
20、先发现了摆的秘密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伽利略)。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A类(基本科学概念)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2、(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3、(“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5、(“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6、(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7、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8、(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
21、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9、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10、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1、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12、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这种现象就是(恒星的周年视差),它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13、(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14、(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
22、倾斜)有关。15、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16、(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B类(复习资料)1、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的观点和学说:“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著作天体运行论。 2、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着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3、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23、,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 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4、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5、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北极星的位置好像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顺时针)旋转。6、北极星的位置并不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人们视线往上(倾斜在北方)的天空中。7、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
24、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就是做成(倾斜)的样子。8、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一周是(一年)。9、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10、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这可以说明(地球在公转)。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周年视差),也能证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不停的转动。11、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
25、的不同。12、在地球的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冬)季最长,(夏)季最短,(春)季和(秋)季适中。13、在地球的同一地点,(夏至)时的太阳高度比(冬至)时大。14、北半球(夏季)时,太阳长挂在北极天空就是不会下落,北极中心的白天甚至长达半年时间;而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人们把这样的现象叫(极昼)和(极夜)。15、在北半球对着太阳时,南极附近会出现(极夜)现象。赤道地区(不可能)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16、现在人们已知道,地轴倾斜度大约是(23)度。17、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
26、(太阳)公转。18、地球是一个自转的球体,不同纬度的地方,自转的线速度快慢不一样,(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最大,(两极)自转的线速度最小,(两个极点上)线速度为零。19、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20、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北极星不动)等。21、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对比方式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或逆时针)自西向东(或逆时针)周期24小时一年特点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
27、就是做成倾斜的样子。【地轴倾斜】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开始学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的理论;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他相信研究天文学只有两件法宝:数学和观测,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史著天体运行论。证明人法国一位物理学家名叫傅科,他用实验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被世界所公认。恒星的周年视差是【贝塞尔】观察到的,证明了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带来的现象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
28、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二、问答题 【第一单元 沉和浮】1、把橡皮和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做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课本P3)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课本P4)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
29、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4、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课本P6)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5、 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课本P7)答:能。把物体做成实心的物体,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把物体做成空心形状、船形或盒形,物体在水中是
30、浮的。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排开量变大了】7、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如何解释呢?(课本P8)答: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排开的水量就小,它受到的浮力就小。造成大轮船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货物。8、我们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课本P9)答:在小船底部粘上一些橡皮泥;将小船的底部做成斜锥体;可以在小船的四周加上船沿,尽量使小船的四周重量相等;
31、可以通过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保持船的平稳。9、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课本P14)答: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10、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P16)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答:石块放主水中下沉了,是因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量。11、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P14)压在水中时,泡沫浮力大于重力,若一松手,马上就会上浮浮在水面上时,泡沫浮力等于重力答:泡沫塑料块
32、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12、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P16)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13、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一个沉,一个浮,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P19)答:用同一个马铃薯做实验,此时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只与所浸入的液体有关。马铃薯在清水的杯子里沉;在浓盐水(糖水)中浮。 (若要让它从沉变浮起来,加一定量的盐;若要让它从浮变沉,加一定量的水。)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P20)答:物体在水中的沉
33、浮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下沉,相反要上浮;答: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要下沉;相反要上浮。15、据说,船从大海进入江河时,船身要下沉些,而从江河进入大海时,船身要上浮些,你能解释为什么吗?答:因为海水的浓度大于河水,轮船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会比河水中的大一些,所以船身要上浮些。 【第二单元 热】1、冬天里,我们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P26)答:如运动(跑步)、晒太阳、烤火、加穿衣服、吃食物、取暖器取暖等。运动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取暖器、太阳等为我们带来热量;吃入的食物给我们提供能
34、量;衣服能起到保温作用,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量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2、为什么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P27)答: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但它能保温,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散发出去,还可以阴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3、晚上,我们钻进被窝,感觉被子是凉的还是热的?早上醒来时,被窝里又是什么感觉?晚上再去睡觉时被窝还热吗?为什么?(P27)答:晚上,当我们钻进被窝时,感觉被子是凉的。当早上醒来时,感觉被窝里是热的。晚上再去睡觉时,被窝就不再热了。这说明了被子不能产生热,如果被子能产生热,那被窝应该一直是热的。4、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我们有哪些方法?(P28)答: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放在火炉上
35、加热;放在热水中。5、把装有热水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我们对热水上浮的原因怎样解释呢?答:装有热水的塑料袋会浮在水面上。因为水受热后的体积变大了,受到的浮力也会增大,所以会上浮。(同体积,冷水重。同重量,热水大。)6、啤酒瓶或饮料瓶里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为什么?(P32)答:瓶里的啤酒、饮料不装满是为了防止液体受热膨胀时把瓶子胀裂。7、中午妈妈刚盛好一碗汤,可过了一会儿,大家还没有开始吃,汤却少了一点儿,这是为什么?答:这是由于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汤冷后体积变小,所以感觉汤少了。8、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P34)答: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水明显。9、物体的热胀
36、冷缩是怎样引起的?(P35)答: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10、怎样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P36)答:用一个铜球和一个铜球刚好能通过的铜环。用酒精灯加热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铜球冷却后,又能通过铜环了。这个实验说明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1、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的实验中要注意什么?(P36)答:要注意: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禁止触摸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12、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
37、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P39)答:靠近酒精灯那端的火柴先掉下来。1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热是怎样传递的?(P40)答: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给另一部分。14、铜、铝、钢这三种材料的传热性能怎样排序?哪一种是最好的导体?(P42)答:铜的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铝、钢。15、日常生活用品中,为什么锅用铁或铝制作?而水杯、保温瓶却用塑料、玻璃制作?答:锅用铁或铝制作是因为铁和铝是热的良导体,这样可以很快把饭煮好;水杯和保温瓶用塑料和玻璃制作是因为它们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便于保温
38、和不烫手。16、卖冰糕的阿姨为什么总用白色的棉被把冰糕包得严严的?棉被、羽绒服为什么具有较好保暖效果?答:因为棉被中有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不易把外界的热传进去,这样可使冰糕融化得慢些。棉被、羽绒服中有棉絮、羽毛,它们蓬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棉被、羽绒服可以用来保暖。17、明明家买了一只木桶,为了耐用,爸爸将木桶拿到铁铺去请师傅用铁环箍木桶,方法是先把铁环加热后再箍在木桶上。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答:利用固体的热胀热缩,铁环加热后胀大,箍在木桶上,冷却后收缩,很结实耐用。18、水泥路面为什么要做成一块块的,而且块与块之间还留有缝隙?答:因为水泥
39、路面也有热胀冷缩现象,如果没有预先留下整齐的缝隙,水泥路面会因热胀冷缩被拉得四分五裂,整个路面就会损坏。19、冬天里水管被冻裂是怎么回事呀?答:这是因为水在4以下时会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现象,是水受冷体积膨胀把水管胀裂了。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1、根据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准确吗?怎样能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P51)答:不太准确;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的方法是用手表或钟表。2、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什么因素有关?怎样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答: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滴漏流出水的快慢有关。答: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与孔的大小和水的多少有关。孔大,
40、水滴漏出得快;孔小,水滴漏出得慢;水多,水滴漏出得快;水少,水滴漏出得慢。3、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P57)答: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4、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P60)研究问题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有关吗?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吗?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吗?控制不变因素摆幅大小 摆绳长短摆绳长短 摆锤轻重摆幅大小,摆锤轻重要改变因素摆锤轻重摆幅大小摆绳长短实验方法做一摆,不改变摆幅大小 ,摆绳长短,改变摆锤轻重,分别测出一倍摆锤重量,两倍摆锤重量,三倍摆锤重量下,在15秒摆动的次数。做一摆,不改摆绳长短 摆锤轻重,改变摆幅大小,分别
41、测出大小幅度下,在15秒摆动的次数。做一摆,不改摆幅大小,摆锤轻重,改变摆绳长短,分别测出一倍摆绳,两倍摆锤重量,三倍摆锤重量下,在15秒摆动的次数。实验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无关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5、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做成两个摆,绳子的长度相同,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P62)答:不一样。短摆锤的摆摆动的速度快。(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6、利用木条、金属圆片,我们能做成下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摆吗?金属圆片的位置如何调整?(P63)答:我们可以调整摆长和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来实现。7、金属圆片在木
42、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动的快慢有影响吗?(P63)答:有影响。金属圆片固定的位置离支点越近,摆的速度越快。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1、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有几种观点?哪一种是正确的?(P72)答: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地球不自转);地球自转(但不公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也自转。第种解释是真实的。2、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答:是因为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形成的。3、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哪些异同?这两种学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呢?(P76)答:两种学说的相同点是,地球是球形。不同点:“地心说”认为地球不运动,
43、处于宇宙中心,太阳围着地球运动。“日心说”认为地球在运动,并围绕太阳运动,太阳处于宇宙中心。这两种学说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4、哪些证据能说明地球在自转?(P78)答:“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太阳、月亮和星星每天都东升西落的现象;地球上南北方向水平直线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西的现象。这些现象都能证明地球在自转。5、北京、乌鲁木齐、东京、伦敦哪个最先看到黎明?(P79)答:最先迎来黎明的是东京,其次是北京、乌鲁木齐,最后是伦敦。6、地球上各国新年钟声会不会在同一时刻敲响?为什么?答:不会。因为地球的自转使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根据世界时区图的时间差,各国新年钟
44、声不会同一时刻敲响。7、对于北极星“不动”,我们如何解释?(P82)答:这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假想的地轴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所以看上去北极星好像“不动”。8、如图所示(见教材86页):当地球公转到A、B、C、D四个方位时,太阳的照射情况季节是怎样的?当转到位置A时,阳光直射赤道,北半球是春季节;南半球是秋季;当转到位置B时,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极附近是极昼,南极附近时极夜当转到位置C时,阳光直射赤道,北半球是秋季,南半球是春季。当转到位置D时,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北极附近是极夜,南极附近时极昼。9、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P87
45、)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性的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造成了气温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10、根据实验的研究过程,解释四季的成因?(P87)答:四季形成的原因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北半球夏天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阳光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11、 怎样解释极昼极夜现象?答: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且南北两极正好相反。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倾
46、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12、地轴的倾斜度大约是23度,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一些,会怎样呢?(P89)答: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一些,那么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会更大了。 13、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答:因为地球在自转而且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三、实验操作题木 块铁 块 1、画出小铁块、小木块在水中的受力图示。2、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的这一假设。研究的问题: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实验器材:测力计、钩码、水槽、水实验步聚: 在空气中,
47、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量,做好数据记录。把钩码全部浸入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量,做好数据记录。比较两组数据的大小。实验现象:钩码全部浸入水中后,测力计测量到的重量比在空气中测量到的重量大。 钩码在空气中重量-浸入水中的重量=钩码所受水的浮力。实验结论: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3、把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用线连接起来。潜艇挤完压载舱里的水 马铃薯放到水中 下沉马铃薯放到浓盐水中塑料块放到食用油中 上浮软木塞放在水中软木塞放在食用油中4、把各种物体在不同液体水中的沉浮情况用线连接。 蜡烛 木块 橡皮 在清水中是浮的 铁块 马
48、铃薯 在清水中是沉的 小石头回形针 咸鸭蛋5、请用线将事物和对应的改变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方法连接起来淹不死人的湖改变物体的大小钢铁造的轮船改变物体的重量 潜水艇 改变液体的密度6、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器材:一个铜球和一个铜球刚好能通过的铜环。烧杯、酒精灯、火柴、水。操作步骤:铜环固定好,使铜球放在铜环上时,铜球能顺利穿过铜环。 移除铜球,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2-3分钟,再让铜球去穿过铜环。发现铜球不能穿过铜环。 将铜环用冷水冷却后,再通过铜环。发现铜球能顺利穿过铜环。实验说明: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中应注意事项: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禁止触摸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7、物体传热实验
49、器材:铁架台、铁棒、酒精灯(或蜡烛)、火柴、凡士林、小木棍实验步骤: 把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把小木棍的一端用凡士林依次粘在铁棒下。(注意:凡士林用量要相同,小木棍粗细要相同) 点燃酒精灯,对铁棒的一端加热。 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小木棍会按照距酒精灯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脱落。实验结论: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8、测量水温的变化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100毫升烧杯、100毫升锥形瓶、2支温度计、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实验步骤: 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摄氏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冰水。 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
50、打两个孔。 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冰水中。 观测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间隔1分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实验现象:把冷水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时,冷水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最后达到共同温度后一块变成室温。实验结论: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9、为什么温度计能测量温度实验材料:酒精温度计、冷水、热水、冰块、烧杯、铁架台实验方法: 将烧杯放在铁架台上,酒精温度计竖直悬挂在烧杯正上方,调节温度计高度,使其玻璃泡接近杯底,且不与四周杯壁接触; 缓缓向烧杯倒入热水,使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没水中; 等温度计中液柱不再上升后,放入适量的冰块; 等杯内冰块全部熔化后加入适量热水实验现象
51、: 在步骤中观察到温度计中红色液柱不断上升; 在步骤中观察到温度计中液柱开始下降,直到液柱面与0相平时,液柱不再下降,这时杯内冰水共存。 在步骤中观察到温度计内液柱又开始上升。试验分析: 第一次放入热水后,温度计玻璃泡内酒精受热膨胀,使上部管内液柱上升; 第二次放入冰块后,温度计玻璃泡内酒精遇冷收缩,使上部管内液柱下降;等到杯内呈现冰水混合状态时,温度计玻璃泡周围液体温度不变,所以上部管内液柱面稳定在0处; 第三次再放入热水后,水温上升,温度计玻璃泡内酒精再次受热膨胀,使上部管内液柱上升;实验结论:温度计内液柱的升降与外界温度变化一致,当外界温度不变时,温度计内液柱高度也不变。10、请你设计一
52、个保温杯。(写出材料、制作方法,并画出草图)实验材料:保温杯1个,泡沫塑料1块(比保温杯体积大),刻刀1个,酒精灯1盏。 制作方法: 用酒精灯加热刻刀,在泡沫塑料上刻一个刚好容纳下保温杯的空间,并刻出保温杯盖;把保温杯嵌入泡沫塑料,在加盖泡沫塑料盖。 草图:铁 块HABCEF11、 右上图是一条呈“中”形的铁环。如果在A点处用酒精灯加热,B、C、D、E各点上的蜡烛油会先后熔化。请写出B、C、D、E各点蜡烛油会熔化的先后顺序。( B )、( E )、( D )、( C 12、这是一条呈“M”形的铜条。在H点处用酒精灯加热。A、B、C、D、E、F各点上的蜡烛会先后熔化。请写出各点处蜡烛油熔化的先后
53、顺序:( C )( D )( B )( E )( A )( F )针对这种现象请做出解释?答:热在固体中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13、保温效果 13、验记录表编号开始温度10分钟后温度20分钟后温度1无盖的杯子9565502杯子外包毛巾无盖9573623杯子外包毛巾加盖9581744杯子嵌入塑料泡沫加盖958580注:以上几个杯子材料和大小以及水量都相同。(1)保温效果最好的是( 4 )号,保温效果最差的是( 1 )号。(2)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你选择( 3 )号和( 4 )号,如果要研究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你选择( 1 )号和( 4 )号。(3)通过该实验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保温效果最好的是4 号。 保温效果最差的是1号。 温度开始时下降速度快。 (4)通过以上数据,你能发现温度下降的规律吗? 答:温度开始时下降速度快,到最后越来越慢。14、设计实验证明 “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材料:烧瓶,带孔胶塞,玻璃管,水槽步骤及现象:将玻璃管插入胶塞,把胶塞塞在烧瓶口。注意一定要塞紧。在水槽内装适量水,将玻璃管口没入水面下。用手捂烧瓶,会发现玻璃管口有气泡产生,过一会把手移开后,发现有一段水柱上升。结论: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5、归类。陶瓷、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子女关系终止协议书
- 孙子遗赠抚养协议书
- 学校退出股权协议书
- 团体衣服租赁协议书
- 婚前出轨财产协议书
- 国银租赁车辆协议书
- 夫妻家庭基金协议书
- 女儿借款买房协议书
- 委托居间报酬协议书
- 委办汽车邮路协议书
-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 全麻术后苏醒延迟的预防及护理
- 办公区域主要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清单
- 2024年海南省财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正式版)JBT 14581-2024 阀门用弹簧蓄能密封圈
- 小学科学湘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600题及解析
- 医疗护理中的病人体验与满意度
-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生物试题
- 广州市盒马鲜生供应链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