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 国 烹 饪 文 化 博 物 馆 -民以食为天 策 划 书 目录一、馆名:- 1 -二、馆址:- 1 -三、主题思想:- 1 -四、展馆面积:- 1 -五、展馆性质:- 1 -六、建馆目的:- 1 -七、展区结构布局- 2 - 展馆二层 第一展厅:忆古阁(一)设计理念:- 2 -(二)展示内容:- 2 -第二展厅:辛香汇- 5 -(一)设计理念:- 5 -(二)展示内容:- 5 -第三展厅:养生堂- 8 -(一)设计理念:- 5 -(二)展示内容:- 5 - 附属区:(一)接待室:- 5 -(二)学术交流区:- 5 - 展馆三层第四展厅:觥筹席- 2 -(一)设计理念:- 2 -(二)展示
2、内容:- 2 -第五展厅:名厨榜- 5 -(一)设计理念:- 5 -(二)展示内容:- 5 -第六展厅:烹饪乡- 5 -(一)设计理念:- 5 -(二)展示内容:- 5 - 附属区:(一)休息室:- 5 -(二)多功能报告厅:- 5 - 1、 馆名: 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2、 馆址: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食博园三、主题思想: 长垣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是全国首家烹饪专题博物馆,位于素有“厨师之乡”美誉的河南长垣县。烹饪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活态传承,作为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展陈形式规避了非遗实体文物不足的现实状况,巧妙结合场景、声光电复原和数字多媒体互动等现代展陈手法,用全新的思想诠释
3、了“中华烹饪”这一身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链。 馆内规划了六大展厅,两大附属区,生动地从烹饪文化的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专业性话题展开,站在一个新颖独特的视角演绎博大精深的中国烹饪文化。除了丰富完整的展陈空间设计,设计团队还在馆内为厨师之乡设立了学术交流区、休息区、接待室、多功能报告厅等先进舒适的配套设施空间。 4、 展馆面积: 5390平方米5、 展馆性质: 公益性展览馆六、建馆目的:中国烹饪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东方魅力,主要表现为以味的享受为核心、以饮食养生为目的的和谐与统一。 7、 展区结构布局: (展区分布于馆内二层和三层,其中六大展厅,两大附属区) 第一展厅:忆古阁 首先进入
4、序厅,序厅是一个“烹饪主题墙”,序言是“中华烹饪, 源远流长”。 (一)设计理念: 通过“烹饪主题墙”展示烹饪文化的源远流长,也通过展示实物与古诗词、古壁画等,并结合古典音乐展示使观者感受到本展厅所要表现的文化魅力和历史韵味。 (二)展示内容: A展区:烹饪文化历史 B展区:中国饮食习惯 a. 1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 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因此古代有称在位者为“肉食者”。 2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
5、术的发达有关。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 本味)。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史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 3食观念 比较注重“味” 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4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在火上做炊
6、,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至后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5食具方面,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已经使用筷子进食。筷子一般以竹制成,一双在手,运用自如,即简单经济,又很方便。许多欧美人看到东方人使用筷子,叹为观止,赞为一种艺术创造。实际上,东方各国使用筷
7、子其源多出自中国。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筷子,确实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b.中国人饮食习惯十优点一、中国人每天进食的新鲜蔬菜要比美国人多得多,而美国人虽每天摄入大量蛋白质,但肠胃功能却因进食纤维素太少而受到影响,因此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过中国。二、中国人喜食粗粮,而美国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三、中国人爱吃植物油,而美国人做菜喜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此外,每人还摄入大量黄油。怪不得美国人心血管发病率特别高。四、中国城乡居民都喜食豆浆、豆腐、豆芽等豆制品,而美国人对此却往往“敬而远之”。五、中国人饭后、迎客都沏一杯热茶。喝茶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相反,美
8、国人喜喝的咖啡,却有可能提高血脂并刺激心脏 六、餐毕,中国人爱吃点瓜果,而美国人往往再加一份甜食。瓜果自然要比甜食更利健康。 七、中国人大部分家庭习惯于每天买新鲜食品,而美国人喜从超级市场一次性大量购回,然后每天食用冷冻食品。美国人食用的罐头食品(含种种不利健康的化学添加剂)及腌腊食品(含有多种可能致癌的物质)分别为中国人的15倍和6倍。 八、中国菜名多富吉利色彩,席间互说祝福话,餐毕往往心情愉快、心情放松。九、中国人用筷时需动用数十条肌肉和10余个关节,因而称之为“健身活动”并不夸张。十、中国人用餐时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能起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 第一展厅:辛香汇
9、 首先进入序厅,序厅是一个“美味佳肴展板”,序言是“中华美食, 荡气回肠”。 (一)设计理念: 进入序厅,“美味佳肴展板”生动的展现中国烹饪文化的博大魅力和烹调的精湛技艺,同时由八大菜系、四大口味更能体现出中国地大物博,烹饪历史悠久,充分的向参观者展现其独特的东方魅力。 (二)展示内容: A展区:中国菜谱大全 1.八大菜系,四大风味 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 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著名流派称作菜系。 中国菜肴素有“八大菜系,四大风味”之说,四大风味分别是鲁、川、粤、
10、淮扬,而八大菜系则分别是山东菜、四川菜、湖南菜、江苏菜、浙江菜、安徽菜、广东菜和福建菜。 NO:1 八大菜系之鲁菜 八大菜系之首当推鲁菜。鲁菜的形成和发展与由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尚好有关。山东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境内山川纵横,河湖交错,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其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蔬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是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如胶州大白菜、章邱大葱、苍山大蒜、莱芜生姜都蜚声海内外。 NO:2 八大菜系之粤菜 粤菜系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 广州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庆、韶关
11、、湛江等地的名食在内。地域最广,用料庞杂,选料精细,技艺精良, 善于变化,风味讲究,清而不淡, 鲜而不俗,嫩而不生, 油而不腻。夏秋力求清淡, 冬春偏重浓郁,擅长小炒, 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潮汕菜故属闽地,其语言和习俗与闽南相近。 NO:3 八大菜系之川菜 川菜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产鱼盐和茶蜜;蜀国则“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当时巴国和蜀国的调味品已有卤水、岩盐、川椒、“阳朴之姜”。在战国时期墓地出土文物中,已有各种青铜器和陶器食具,川菜的萌芽可见一斑。川菜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到三国鼎
12、立之间。 NO:4 八大菜系之湘菜 湘菜系即湖南菜,是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山区等地方菜发展而成。湘江流域的菜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湖南菜的主要代表。其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品种繁多,其特色是油多、色浓,讲究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香酥、酸辣、软嫩。湘西菜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烹调技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NO:5 八大菜系之闽菜 闽菜系历来以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调汤、佐料,和以味取胜而著称。其烹饪技艺,有四个鲜明的特征,一是采用细致入微的片、切、剞等刀法,使不同质地的原料,达到入味透彻的效果。故闽菜的刀工有“剞花如荔,切丝如发,片薄
13、如纸”的美誉。如凉拌菜肴“萝卜蜇”,将薄薄的海蜇皮,每张分别切成23片,复切成极细的丝,再与同样粗细的萝卜丝合并烹制,凉后拌上调料上桌。 NO:6 八大菜系之浙菜 南菜系以杭州、宁波、绍兴三种地方风味菜为代表,成名较早。浙菜系的历史也相当悠久。京师人南下开饭店,用北方的烹调方法将南方丰富的原料做得美味可口,“南料北烹”成为浙菜系一大特色。如过去南方人口味并不偏甜,北方人南下后,影响南方人口味,菜中也放糖了。汴京名菜“糖醋黄河鲤鱼”到临安后,以鱼为原料,烹成浙江名菜“西湖醋鱼”。 NO:7 八大菜系之苏菜 苏菜系即江苏地方风味菜。江苏是名厨荟萃的地方。我国第一位典籍留名的职业厨师和第一座以厨师姓氏命名的城市均在这里。制作野鸡羹供帝尧食用,被封为大彭国,亦即今天的徐州,故名彭铿,又名彭祖。夏禹时代,“淮夷贡鱼”,淮白鱼直至明清均系贡品。“菜美之者,具区之菁”,商汤时期的太湖佳蔬韭菜花已登大雅之堂。 NO:8 八大菜系之徽菜 皖南的徽州菜是徽菜系的主要代表,起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即古代的徽州。后因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饮食业发达,徽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屯溪,在这里得到进一步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2025年重庆市奉节县事业单位面向应届生考核招聘4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基础城市地下空间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小学美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大气科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测控仪表及装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职业大学《模特经纪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精算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现代岩土工程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大学《兽医传染病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练习(三)-2025届中职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教版(2023版)
- 情境+任务驱动作文(兼审“情境”与“任务”)-2024年中考语文重难点复习专练(江苏)学生版
- (二模)临沂市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卷(含答案)
- 2024年新疆巴楚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医务科依法执业自查表
- 电梯产品数据表
- 工厂经营管理考核方案.doc
- A4横线稿纸模板(可直接打印)-a4线条纸
- 列车牵规正文
- 格氏试剂的应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