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_第1页
语文教师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_第2页
语文教师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_第3页
语文教师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_第4页
语文教师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老师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语文老师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 泉河头小学 熊沛荣 读到过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更引发了我对这一话题的考虑: 触点:"语文教学是人生的奠基工程"-由此想到:语文课文的功用研究-想到:我们语文课该教给孩子什么? 其实教什么课标上写得很清楚,只不过林林总总写了很多,有的也很抽象,再加上我们如今大多也懒得看文字,所以总在想,可不可以通过简单明了的几句话告诉我们语 文老师语文课该讲什么?下面就着期中考试把自己的考虑及学习向老师汇报一下,期待共勉! 从学生的成长需要,谈语文课我们该教什么 一、认字、写字。 老古话:"上学啊,多识点字"

2、从上了年纪的老人口中经常听到的这句话诠释了我们学语文的根本目的。这个最古老最传统的上学目的流传至今,我想也没有改变!小学语文是启蒙教育,课标上说:得认3500个常用字,得会写其中的2500个,而且要写得正确、标准。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目的。这个目的有多少小学生到达了呢? 我列举两个例子: 一是读到过于永正的一篇文章,他说:我有一位教初中的朋友,他每接一个初一新班,都要进展"摸底"检查-3500个常用字是否认全,2500个读写的字是否都会写。朋友告诉他:全部认识的学生,不到90%,全部会默写的学生仅有60%左右。写得工整的不过半,能写得入楷书之体的,寥寥无几。于永正当时的感觉是非

3、常汗颜,从这里得出结论是我们小学老师渎职了。 本次期中考试我留意了我校一个年级一个班的一打试卷共计28张试卷:第一大题第一小题是看拼音写生字,共计8个,学生失分情况这样: 这28份试卷,该题目总分值应该224分 共计失分56分失分率:25% 全对的5人,缺乏18%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先得把字教好,实打实地教会3500个汉字, 涉及到教会的期中考试检查题目有两类: 第一是:2-6年级都涉及到了关注生字读音的考题。这类题目主要针对二类字。作为出题者来说,关注课本中带拼音的字,会认啊,同时,范围缩小到读音易错的字。 五年级:匕首、碴子、卧剥 形式上:二年级"我能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三

4、、四年级同二年级;五、六年级难度增加,成组的出现,题目要求如下:"下面的四组词语中,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我们在完成教会之后,要手把手的写好2500!强调两个词语:"教会""写好".要通过多种识字方法教会;要通过示范写、讲述要点写、练习写等方式"写好". 对什么样的字我们要格外关注: 1、我们看三年级期中考试写字的内容: 叮嘱、悲惨、衬衫、窟窿、莲蓬、羡慕、熟悉、射箭、欧洲、裁剪 每字0.5分,共10分 你作为出题者你会考哪些字:笔画复杂、笔画多、容易出错多一笔、少一笔的字 2、写好 曾几何时,学生有一笔好字是

5、西实小老师的骄傲,可如今 【由此可引发许多研究:如何进展识字教学?如何让学生记住生字?在什么时间学习生字?】 二、学会读特别是朗读。 从小到大,我们经常用到的是"读"-从过去的给家长读封信到如今的读一篇文章,甚至是将来的汇报工作、读一篇讲话稿可以说,我们一直没有分开读,也离不开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课程标准中明明白白的要求,在我们的每一篇备课中也都放在了教学目的的首要位置,但是这个教学目的落实了没有? 咱们家里人开会也不用遮遮掩掩,如今在我们每一个班级里面,可以"正确、流利"地读完一篇文章的学生已经不多,更不用说有感

6、情了。 细想一想,做到正确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读正确就应该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字词,还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集中注意力,防止有口无心。这么多项工作都涵盖在"正确"之中,这不是简单的事情,回想我们课上,为了到达正确,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 "口头上的预习读文、初读课文"仅仅凭着这2-3遍的读文能不能做到读正确? 【怎么办?课前预习要到位-课上敢于给时间-课下勤催促】 为什么要落实这个目的? 如今,我们回忆一下班上可以"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学生的名字,再想一下他们的成绩?是

7、不是朗读好的学生成绩就好?所以,有家长问我如何进步语文成绩,我就简单的告诉她,让学生给你读书,先进步朗读才能;细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实际上学生的语感就进步了。 假如小学六年下来,学生能把每篇课文读熟,把要求背诵的课文背下来,再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那么,他的语言一定会非常丰富。 所以,高明的老师总能变换着法儿让学生反复读书,还能让它们读的有滋有味;曾经和我们的老师开玩笑地说,假如一节课别的什么也没教,只交会了学生读书就算是有收获了。 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将朗读向课前延伸,在课堂教学之前要有目的的布置学生朗读课文,先把文本读通读顺,解除字词障碍,根本把握文本的

8、感情基调,为课堂教学打好根底。 接着课堂上教给、示范学生朗读,变着法的让学生练习有感情的读。 最后,提供孩子展示朗读的时机。-早晨的读书有组织、空课组织朗读比赛。 这样完成进步成绩的曲线救国。 三、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考虑。 狭义的讲:"学生是离不开书的".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擅长引导学生领悟、掌握读书的方法。比方,不动笔墨读读书,让学生边读书、边考虑,用笔全画出关键的词语活局子,有感触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透过文字的外表意义想象背后的蕴意等等。这也是伴随孩子们一生的东西。 读书做记号、加批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受用终生的读书方法。如今,我们好多老师的

9、课堂上,学生已经养成了读书、作批注的习惯。他们在自己读书中,不但勾画,而且写下所读感受。 四、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准确表情达意。 首先让我们再次认识我们的语文: 课程标准这样定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着语文学习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感知文本的内容层面,更应该落在语言的品味、积累和运用上。学习语言是语文学科的首要任务。 语文是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数学的一门学科,其他学科我们学习文字承载内容就可以了。比方数学、比方科学语文却不是这样,他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文字承载的内容即表达了什么;二表达内容的文字本身即如何表达的。 【实际上这里面就有两个问题-是教课文? 还是

10、教语文? 假如只关注文字承载的内容就是教课文。假如不仅关注内容,更关注了表达就是教语文,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 再进一步解释: 我们学完了?鸟的天堂?,学生理解了南国美丽的风光,看到了枝繁叶茂的大榕树,看到了铺天盖地的鸟,开了眼,受到了美的熏陶对,我们透过语言文字理解了这些内容。 但是假如我们仅仅停留在内容层面,语文就失去了他的学科价值,就是一条腿在走路。因为语文的本真是带着学生学习语言,学习如何表情达意。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好话到他嘴里也说不出好来!"-假如不是成心的,很明显这个人是表达上出了问题!一个歇后语:茶壶煮饺子有话倒不出。倒不出的原因一

11、是个人器官问题不能表达;二是个人才能不会表达。假如不是第一个原因,那么造成个人表达才能低的直接原因就是我们的语文课出了问题。 让我们看看期中试卷中检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试题-试题举例: 四年级: 4、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如今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这句话用看似矛盾的方式来强调了 的重要。 5、"假如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这里,"那样的"强调了 : 6、"那双手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这里"像鹰的爪子",写出了 : 五年级: 1、

12、?牧童?中"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诗歌向来讲究炼字的特点,比方句中一个" "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适的感觉。 3、"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句话在强调 . 5、"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 7、"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友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句式就更加强调了_.从课程标准要求、还有

13、考试题目,我想大家应该明确我们的语文课堂重点是什么了,接下来,课堂上应该如何展示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 为了带着学生更好的学习语言,课堂上我们就要到教材中去寻找"例题"此时提到"例题",和数学的例题一样-起示范引领作用。不一样的是,数学例题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而语文却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到课文中去寻找。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教材的二次开发。【关注课程内容 教材内容】 例如?鸬鹚?中有这样一段话: 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 ,绿油油地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岸边有几棵柳,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几只又窄又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近处的一只小船上,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

14、烟。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似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这段话描写了一幅黄昏宁静的渔村图。这段话中,每个字,每个词无不浸透着宁静的气息。其间"浮"字用得那么传神,我们可以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来学习表达。 "浮"你可以把它换成什么字?停、漂。 "浮"字与"停"比,你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浮"字显得好轻松,好自由。是呀!通过比较,学生体味到了"浮"字的味儿,这儿显得更平静,有了"浮"字这儿更让人感到轻松、自由、悠闲。 读一读,能不能让大家感到轻松、自由? 几只又窄

15、又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 这样,学生不但品出了用词的分寸感,描写的形象感,更和朗读结合在一起,品出了"浮"字中蕴含的情味感。 长期这样训练,学生运用词语的才能也特别强。语文味不知不觉得从这里滋生。 五、小学语文还要教表达-重在书面表达。这个表达和第四点侧重不尽一样 从古代的摆地摊代写各种文书-到如今各级各类机关的"写手"也称作笔杆子-到流传在大学生中的编写短信息"赚钱"最初每编辑一条短信息0.5元-"会说不会写,一辈子干挨憋"的俗话都说明"写"是人们非常需要的一种才能。当然,语文课标中也明确出现

16、了"写话"的要求。 我们不止一次的抱怨学生写得什么也不是,不知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出现什么也不是的结果? 我觉得是我们的课堂上缺失了"写"的传授。我们必须成认"运用语文文字的才能"是从语文课中习得的。 我们欣喜的看到了在部分老师的示范课中看到了"写"的落实,但是还远远不够。 学生所学的课文都是很好的习作范例,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最近读了几篇文章: 这些文章的中心议题就是-落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中心观点就是-阅读教学应该从过分解读课文"写什么"转向探究课文"怎么写". 举

17、例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讲述了小壁虎分别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大部分老师的课堂教学围绕 "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他是怎么说的?从中可以看出小壁虎的什么""读了课文,你知道小壁虎的问吧有什么特点"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指向内容的教学,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生自己读书就能读懂的地方就是一种浪费,就是忽略语文学科的特点。 而指向表达的教学在让学生很难迅速而简洁的理解内容后,着眼于作者怎样构思这篇文章、有什么巧妙之处。老师可抓住以下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 作者为什么选择写这三种动物?为什么只写三种?老师应引导学生感悟,作者一定考虑到,小鱼、老牛

18、、燕子代表三种不同的角色:就形体看,有的小,有的大;就生活空间看:小鱼生活在水里,老牛在岸上,燕子在空中;就年龄看,有老有小;就尾巴的功能看,小鱼拨水,老牛赶蝇子,小燕子掌握方向。这样的角色选择是何等的精心假如你是作者,你会这样安排吗?为什么?请试着创编一那么新的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这样,学生在阅读 中感悟了表达,体味了构思,理论了练写,有效地进步了阅读与表达才能。 通过这个例子,比照我们的课堂教学。大家应该感到我们课堂上缺失了什么语文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学习中学习写作方法,再运用到习作中去。都要学习哪些写作方法呢? 1、从课文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既要按顺序观察,又要有重点观察。 2、从课文中学习连句成段的方法。我们都知道给几个句子排列顺序的题型,为什么一下面是二而不是三? 3、从课文中学习把一段话写详细的方法。 4、从课文中学习表情达意的各种方法。 如今很多的刊物中的文章已经把课堂教学要更多的关注写作作为了刊物的重点,这也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语用",如: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