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管理博弈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GameTheoryofManagement课程代码L0GG4010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物流、管科、人力学分3学时54主讲教师修订日期2021.5指定教材博弈论教程(第三版)王则柯李杰欧瑞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博弈论理论,领会博弈思维逻辑;能够具备应用博弈思维解决生活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实际博弈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学习博弈思维,掌握非合作博弈论和合作博弈的主要内容,学习博弈论模型化分析策略互动问题的思维
2、框架、体系;了解现代博弈论在经济管理与社会、工程领域方面的应用。课程目标2:遇到行业中、经济与管理生活中的策略互动问题,能够主动地从博弈视角进行分析,能够应用博弈论方法,一定程度地解决经济与管理、社会与工程领域问题。课程目标3: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实就体现了博弈论的“换位思考”思想。相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能够从博弈视角,理解与思考人文素质相关问题,并能够用于自我人文素质的提升。第五节完美博弈的库恩定理第六节连续支付情形的序贯博弈第六章第一节囚徒困境的有限次重复第二节囚徒困境的无限次重复第三节重复次数不确定的情形第四节策略性行动的分类第五节承诺及其可信性第六节威胁、允诺及其可
3、信性6第七章第一节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第二节最小最大方法第三节直线交叉法第四节零和博弈的线性规划解法第五节霍特林模型第六节对抗性排序6第八章第一节不完全信息同时博弈的表示第二节不完全信息同时博弈的均衡第三节拍卖与招标第四节四种主要的拍卖方式第五节独立私有价值拍卖第六节卖主角度:期望支付等价原理6第九章第一节不完全信息序贯博弈的表示第二节不完全信息序贯博弈的均衡第三节信号博弈6五、教学进度表3: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章节名称内容提要授课时数作业及要求备注1第一章引论博弈的基本表述、分类3掌握博弈的表述,联系实际举例说明2-4第二章完全信息博弈-同时决策博弈纳什均衡及其求解方法和运用9囚徒困境的社会现
4、象举例。课本本章课后作业题。5-6第三章完全信息博弈-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解与运用6混合策略的社会想象举例。课本本章课后作业题7-8第四章完全信息博弈-序贯博弈序贯博弈的求解与运用6序贯博弈的社会想象举例。课本本章课后作业题9-10第五章完全信息博弈-同时博弈与序贯博弈同时博弈与序贯博弈的求解与运用6同时博弈与序贯博弈的社会想象举例。课本本章课后作业题11-12第六章完全信息博弈-重复博弈与第六章完全信息博弈-重复博弈与策略的求6重复博弈的社会想象举例。课本本章课后作业题策略行动解与运用13-14第七章完全信息博弈-零和博弈专和博弈及其求解方法与运用6零和博弈社会现象举例与分析
5、。课后练习题15-16第八章不完全信息博弈-不完全信息同时博弈不完全信息同时博弈的求解与运用6不完全信息同时博弈的社会现象举例分析。课后练习题17-18第九章不完全信息博弈-不完全信息序贯博弈不完全信息序贯博弈的求解与运用6不完全信息序贯博弈的社会现象举例与分析六、教材及参考书目1. 博弈论教程(第三版)王则柯李杰欧瑞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经济博弈论谢识予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七、教学方法(四号黑体)1. 讲授法:如何围绕课程的核心概念,如"博弈”、“纳什均衡”、“重复博弈”等进行讲解。2. 讨论法:围绕“囚徒困境”、“公地悲剧"等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3. 案例教学法:
6、在进行博弈的基本理论、博弈模型的现实表达,选择相应的案例,围绕案例组织学生进行主动分析、研讨。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4: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考核要点考核方式课程目标1博弈的基本原理、各自博弈模型的表达、博弈的求解课堂提问+期末试卷(论文)课程目标2博弈现象的解释和机制课堂提问+期末试卷(论文)课程目标3博弈模型的构建课堂提问+期末试卷(论文)(-)评定方法1. 评定方法平时成绩:50%,期末50%2. 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5: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课程赢、平时期中期末总评达成度课程目标120%20%(例:课程目标1达成
7、度=(0.3x平时目标1成绩+0.2x期中目标1成绩+0.5x期末目标1成绩/目标1总分。按课程考核实际情况描述)课程目标240%40%课程目标340%40%(三)评分标准课程目标评分标准90-10080-8970-7960-69<60优良中合格不合格ABCDF课程目标1理解博弈的基本原理、表述模型,具有逻辑理性思考能力理解博弈的基本原理、表述模型,具有逻辑理性思考能力基本理解博弈的基本原理、表述模型,具有逻辑理性思考能力基本理解博弈的基本原理、表述模型,具有逻辑理性思考能力基本理解博弈的基本原理、表述模型,不具有逻辑理性思考能力课程目标2理解各自博弈模型的机制,解释模型反映的社会现象。
8、会求解博弈均衡点。基本理解各自博弈模型的机制,解释模型反映的社会现象。基本会求解博弈均衡点。理解各自博弈模型的机制,解释模型反映的社会现象。基本会求解博弈均衡点。理解各自博弈模型的机制,解释模型反映的社会现象。基本会求解博弈均衡点。理解各自博弈模型的机制,解释模型反映的社会现象。不会求解博弈均衡点。课程目标3构建博弈模型,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博弈模型,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能构建博弈模型,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构建博弈模型,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构建博弈模型,不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
9、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对应课程内容对应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博弈的基本理论和表述方法(引论)毕业要求4:研究:掌握文献收集、调研、理论和实证分析等研究能力,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课程目标2博弈模型的分析(第二章-第九章)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物流、供应链管理的相关问题课程目标3各种博弈模型的构建(第二章-第九章)毕业要求1:量化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相关的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物流管理的建模问题。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引论教学目标(1)了解博弈的由来(2)掌握博弈的基本
10、要素及各种分类(3)熟悉博弈的基本思想教学重难点(1)理解博弈内涵(2)博弈的分类标准1. 教学内容第一节策略博弈,从故事开始第二节博弈三要素与囚徒困境第三节抓钱博弈第四节利益是交易的前提第五节博弈的基本分类2. 教学方法(1)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2)研讨法:1、案例分享2、生活情境互动3. 教学评价回答(1)博弈的本质是什么?(2)我们应该怎样决策?第二章完全信息博弈-同时决策博弈1. 教学目标(1)了解同时决策博弈的要素(2)掌握博弈的矩阵型表示(3)熟悉博弈均衡的求解方法2. 教学重难点(1)理解纳什均衡(2)博弈均衡的求解3. 教学内容第一节二人同时博弈第二节博弈的三要素与支付
11、矩阵第三节优势策略第四节优势策略均衡第五节相对优势策略与纳什均衡第六节相对优势策略下划线法第七节箭头指向法第八节纳什均衡的正式定义第九节作为“最后归宿”的纳什均衡第十节纳什均衡的应用第十一节纳什均衡的观察与验证第十二节弱劣势策略逐次消去法的讨论4. 教学方法(1)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2)研讨法:1、案例分享2、生活情境互动5. 教学评价回答博弈的策略式表述方法,占优策略及其均衡的求取,重岌剔除严格劣策略及均衡的求取,最优反应,纳什均衡的内涵第三章完全信息博弈-混合策略纳什均衡1. 教学目标(1)了解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涵义(2)掌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解方法(3)掌握多重纳什均衡2. 教
12、学重难点(1)理解混合纳什均衡(2)混合博弈均衡的求解3. 教学内容第一节混合策略与期望支付第二节反应函数法第三节多重纳什均衡及其筛选4. 教学方法(1)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2)研讨法:1、案例分享2、生活情境互动5. 教学评价回答混合策略,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取方法,多重纳什均衡第四章完全信息博弈-序贯博弈1. 教学目标(1)了解序贯博弈的涵义(2)掌握序贯博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解方法2. 教学重难点(1)理解序贯博弈(2)序贯博弈均衡的求解3. 教学内容第一节序贯决策博弈与博弈树第二节策略与行动第三节序贯博弈的纳什均衡第四节倒推法第五节先动优势与后动优势第六节博弈论给自己出难题4.
13、教学方法(1)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2)研讨法:1、案例分享2、生活情境互动5. 教学评价回答序贯博弈,序贯博弈的求解方法第五章完全信息博弈-同时博弈与序贯博弈1. 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集的涵义(2)理解子博弈与子博弈纳什均衡的概念(2)熟悉序贯博弈策略的实际应用2. 教学重难点(1)子博弈、信息集(2)子博弈精炼3. 教学内容第一节正规型表示与展开型表示第二节同时决策与序贯决策的混合博弈第三节树型博弈的子博弈第四节了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第五节完美博弈的库恩定理第六节连续支付情形的序贯博弈4. 教学方法(1)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2)研讨法:1、案例分享2、生活情境互动5. 教学评价
14、回答信息集、子博弈,子博弈精炼的求解方法第六章完全信息博弈-重复博弈与策略行动1. 教学目标(1)理解重复博弈的涵义(2)理解承诺与威胁概念(3)掌握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求解方法2. 教学重难点(1)无限次重复博弈的涵义(2)重复次数不确定的理解3. 教学内容第节囚徒困境的有限次重复第二节囚徒困境的无限次重复第三节重复次数不确定的情形第四节策略性行动的分类第五节承诺及其可信性第六节威胁、允诺及其可信性4. 教学方法(1)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2)研讨法:1、案例分享2、生活情境互动5. 教学评价I口I答重复博弈、有限次和无限次重复博弈的求解方法第七章完全信息博弈-零和博弈1. 教学目标(1
15、)理解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的涵义(2)掌握零和博弈的求解方法2. 教学重难点(1)零和博弈的求解方法(2)霍特林模型的应用3. 教学内容第一节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第二节最小最大方法第三节直线交叉法第四节零和博弈的线性规划解法第五节霍特林模型第六节对抗性排序4. 教学方法(1)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2)研讨法:1、案例分享2、生活情境互动5. 教学评价回答零和博弈、零和博弈的求解方法第八章不完全信息博弈-不完全信息同时博弈1. 教学目标(1)理解不完全信息同时博弈的表示和均衡(2)掌握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求解方法2. 教学重难点(1)不完全同时信息博弈的求解方法(2)拍卖的应用3. 教学内容第
16、一节不完全信息同时博弈的表示第二节不完全信息同时博弈的均衡第三节拍卖与招标第四节四种主要的拍卖方式第五节独立私有价值拍卖第六节卖主角度:期望支付等价原理4. 教学方法(1)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2)研讨法:1、案例分享2、生活情境互动5. 教学评价回答不完全信息同时博弈的涵义、不完全信息同时博弈的求解方法第九章不完全信息博弈-不完全信息序贯博弈1. 教学目标(1)理解不完全信息序贯博弈的表示和均衡(2)掌握不完全信息序贯博弈的求解方法2. 教学重难点(1)不完全信息序贯博弈的求解方法(2)信号的应用3. 教学内容第一节不完全信息序贯博弈的表示第二节不完全信息序贯博弈的均衡第三节信号博弈4. 教学方法(1)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2)研讨法:1、案例分享2、生活情境互动5. 教学评价回答不完全序贯信息的涵义、不完全序贯信息的求解方法四、学时分配表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章节章节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章第一节策略博弈,从故事开始第二节博弈三要素与囚徒困境第三节抓钱博弈第四节利益是交易的前提第五节博弈的基本分类3第二章第一节二人同时博弈第二节博弈的三要素与支付矩阵第三节优势策略第四节优势策略均衡第五节相对优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皇派门窗加盟合同范本
- 2025年大学《神经科学-神经生理学》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中山市沙溪镇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1人(第五期)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广西南宁隆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益性岗位招聘参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甘肃省庆阳市农业农村局下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参考题库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广东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道办事处招聘辅助人员4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a卷)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招聘编制外人员2人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b卷)
- 2025年大学《辐射防护与核安全-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概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轻化工程-染料化学与助剂化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经济动物学-经济动物分类学》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矿山修复培训课件
- 住房公积金政策培训课件
- 胶水培训课件
- 中国铁塔安全管理制度
- 产品防护管理制度
- 医院安全后勤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高效消泡剂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T/CECS 10046-2019绿色建材评价树脂地坪材料
- T/CAQI 210-2021果蔬清洗装置
- 2025-2030中国富硒酵母行业营销策略与投资效益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3驾驶人数字化体检系统基本功能及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