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0302 软岩巷道锚杆支护与传统支护联合应用技术_第1页
B090302 软岩巷道锚杆支护与传统支护联合应用技术_第2页
B090302 软岩巷道锚杆支护与传统支护联合应用技术_第3页
B090302 软岩巷道锚杆支护与传统支护联合应用技术_第4页
B090302 软岩巷道锚杆支护与传统支护联合应用技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软岩巷道锚杆支护与传统支护联合应用技术初月明 杨风成 邵泽伟龙口矿业集团洼里煤矿,山东 龙口265714摘要 通过对洼里煤矿地质条件的分析,总结了以往巷道支护经验教训,根据锚杆支护与传统支护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支护对策,并在现场成功应用。提出了对软岩巷道支护发展的思路。关键词 软岩巷道 锚杆支护 传统支护 联合 应用-1 地层概况洼里煤矿煤系地层主要由钙质泥岩、炭质页岩、灰绿色泥岩、泥灰岩、砂岩、粘土岩、油页岩和煤组成。主要可采煤层有煤1和煤2。其岩层的成岩时间短,变质程度差,胶结性也差;岩石强度低,结构松散,自稳性差,承载能力小;岩石中含有大量的蒙脱石,节理发育,易风化、潮解,吸湿泥化,膨胀

2、性强,易发生蠕变,在应力作用下易产生显著的塑性变形和流变。十二采区下部地层为新生界下第三系地层,煤系地层内赋存可采煤层两层,即煤1、煤2。煤系地层上部为第四系冲积层,厚度1235.27m,平均厚度25.27m,由砂质粘土、砂层组成,底部含砾石,富水性强,为工农业用水主要水源。其中采区西部第四系内分布有玄武岩,厚度2.79.2m,平均厚度6.4m。煤1直接顶板为含油泥岩,厚4.5m,岩性软弱,易冒落;煤1直接底板为次油页岩,厚1.65m,属强膨胀型岩层,易膨胀底鼓。煤2直接顶板为砂质页岩及砂岩,厚4.6m,含较丰富的承压孔隙水;煤2直接底板为粘土岩及中粗砂岩,粘土岩易膨胀泥化,砂岩富水性强。区内

3、断裂构造发育,属于典型的“三软”煤系地层。2 原来支护形式-250水平的原来的支护形式为料石砌碹支护和棚拱、喷支护。在砌碹支护中,分为几个不同的巷道断面,主要有D2.4m、D2.6m、D2.8m、D3.2m和D3.6m五种,D2.6m、 D2.8m、D3.2m在准备巷道中使用,一次支护比较成功。但在十二采区下部的回风下山和轨道下山穿层施工时,单纯的砌碹支护则满足不了安全生产的需要。(1)十二采区下部回风下山巷道由于受该段膨胀岩层的影响,内挤严重,巷道净断面由最初施工的2.68m,缩小到2.22.3m,碹骨在撤除前受膨胀岩层内挤的影响,已经发生了变形,给施工带来了难度,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不得不

4、对内挤较重的巷道进行返修,并喷浆进行加固。(2)十二采区下部轨道下山在施工前,虽然决定采取扩大荒断面的方式进行施工,以保证该巷道的设计断面,巷宽在原有基础上扩大400mm(每边扩大200mm),并采取壁后不充填矸石的方式进行施工,给膨胀岩层一定的膨胀空间,该种方式虽然保证了当时巷道不发生变化,但是巷道施工近10天以后又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岩层的下降趋势,巷道逐渐发生变化,出现了内挤、变形、破碎的现象,巷道局部净宽由最初的3.68m缩小到3.5m左右,对该段巷道不得不又进行了挂网、喷浆进行加固。由此可见,砌碹巷道可缩性差,一旦出现破坏,必须全部返修。这是因为料石砌碹支护属刚性支护,柔性不足,脆

5、性有余,隔水性差,致使强大的地压及膨胀压力到来时,碹体无法通过断面的收缩来缓冲、释放压力,最终造成料石碹受剪切破坏。经实践证实,在-250水平,简单的锚、喷支护已不能满足支护要求,受动压影响时全圆料石碹受力相对均匀、巷道变形较轻,是-250水平采用最多的支护形式,架棚、反底拱、喷浆支护巷道在不受构造应力作用的情况下,支护还成功,但在回采期间变形相对较重,在-250水平只能有选择地使用。而在标高更深的十二采区下部的准备巷道,单纯砌碹支护和棚拱、喷支护远远满足不了准备巷道的生产需要,需要进行支护改进,提高支护强度。3 现在支护形式3.1 支护形式沿煤1施工,采用圆形断面料石砌碹,碹后根据标高的不同

6、布置不同数量的锚杆,在锚杆(麻花树脂锚杆)和碹体间预留可缩层,壁后充填混凝土。3.1.1 十二采区皮带下山2008年1月份,该巷道进行穿层施工,在施工前,鉴于其他两条巷道在该层位施工的经验教训,决定继续扩大荒断面,巷宽在原有基础上扩大800mm(每边扩大400mm),并在膨胀岩层区域安设直径14mm、长2000mm的树脂锚杆,每碹安设16根,按间排距为700700(mm)布置在膨胀岩层中,长度48m;使用规格为25020050(mm)的木托盘和规格为150150(mm)的铁托盘。膨胀岩层位于碹体地坪以上时,对碹体壁后充填炉渣,将炉渣均匀的分布到碹体后面,填充时要满而不实;膨胀岩层位于碹体地坪以

7、下时,恢复正常施工。目前,该段穿层巷道碹体出现过轻微裂缝,但没有出现内挤、破碎等严重情况,保证了巷道断面的设计要求。3.1.2 十二采区下部回风下山十二采区下部回风下山设计断面高为2.6m,料石砌碹。考虑到该巷道设计断面小,相邻的十二采区工作面的标高与其基本相同,因此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特殊措施,只在巷道层位和荒断面上做出要求:沿煤1掘进,巷道荒断面适当放大,每帮至少200mm;-285m以下(十二采区工作面以下)巷道龙门填充100mm的混凝土,保证工程质量。目前该巷道已经施工至标高-305m,停止施工。目前,该巷道没有明显的变化,局部地段碹帽有掉片,但可控制,只进行了挂网、喷浆修补。3.1.

8、3 十二采区轨道下山十二采区轨道下山设计断面高为3.2m,料石砌碹,在该巷道选择上沿煤1施工掘进,采取壁后充填混凝土、放大荒断面、壁后施工锚杆等措施,具体方法为:(1)标高在-280m以上巷道在-280m标高以上巷道采取放大荒断面、壁后充填混凝土的措施,要求荒断面放大后料石与岩层至少充填200mm的空隙,然后再在龙门左右各5行料石间充填100mm的混凝土;逐渐增加到地坪以上充填100mm的混凝土。从已施工段的巷道状态来看,壁后充填段巷道的碹帽、龙门有下沉、变平现象,巷道龙门处有裂缝,说明支护效果不佳。为此,已在现场设点进行定期观测,对巷道的变化情况及时了解,以便及时采取加固措施。(2)标高在-

9、280m以下巷道鉴于标高在-280m以上巷道支护效果不佳的原因,决定标高在-280m以下的巷道壁后施工锚杆,同时放大荒断面,支护参数及要求是:每碹在巷道顶端龙门区域安设6根锚杆,平行布置,锚杆间排距为600700(mm),误差不大于100mm。搁梁后再安设锚杆,中间锚杆安设在搁顶梁中梁的一侧,其余锚杆打设在搁顶梁之间。标高在-300m以下后,增加壁后锚杆的数量,每碹增加4支锚杆,达到每碹10支锚杆;-310m以下进一步增加锚杆数量,锚杆达到每碹16支,目前巷道已经施工到标高-320m,每碹施工锚杆22支,在巷道起拱线位置施工两排锚杆,并且龙门充填混凝土100mm,目前已经施工了500m。锚杆为

10、直径14mm、长1800mm的麻花锚杆,每根锚杆用1卷直径35mm、长400mm的树脂锚固剂卷端头锚固。用金属托盘和木托盘各一个,金属托盘用废旧溜槽加工,规格为1501505(mm);木托盘的规格为20020050(mm)。锚杆端部必须推到孔底,尾端外露长度不大于50mm。安装锚杆时,要保证锚杆预紧力,使用特制扳手上紧。锚杆安装要牢固,托盘紧贴岩壁不松动,锚杆安装方向垂直巷道圆心。3.1.4 十二采区下部皮带下山十二采区下部皮带下山沿煤1施工,采用的支护方式与十二采区轨道下山一致,且锚杆数量略有增加,自标高-270m以下开始壁后安设6根锚杆,-280m以下增加锚杆数量到8根,-290m以下锚杆

11、数量增加至10根,目前正在按计划进行施工,巷道标高已达到-295m,已经施工了240m。3.2 支护效果从目前已施工段的巷道状态来看,巷道标高已经达到-320m,为洼里煤矿建矿以来的最深层位,巷道仅有局部发生碹帽、龙门局部有下沉、变平现象,巷道龙门处局部有裂缝,说明复合加强支护有效果。3.3 观测数据分析 顶板变形量,经过观测,在巷道施工完13天内顶板变化较大,在十二采区轨道下山的观测数据最大变形量为50mm,即碹体龙门下沉,以后变形量趋于变少。 两帮移近从巷道掘出即发生,在未砌碹前,锚杆木托盘已经受力压缩变形,煤层变化量较小,岩层变化量较大,从观测数据看,碹体墙体部分最大变形量达到80mm,

12、 以后变形量趋于变少。 巷道底板没有变化。3.4 支护机理分析巷道中煤体处于顶底板岩层的夹持之中,由于煤层与顶底板的力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巷道两帮的破坏是由垂直压力造成的,而顶底板破坏是由水平应力造成的。围岩单向应力集中范围越大,煤层越厚,其破坏性越大。加之受深部高应力作用,围岩产生位移,巷道持续变形,稳定性差。巷道开挖后,应力重新分布,在巷道周边23m以外,形成一个极限平衡区域,由于顶板失去了支撑,其重量将转移到巷道的两帮上。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支护,顶板就会产生较大的变形,甚至垮落。因此,在巷道掘进时,为防止片帮和顶板垮落,就要根据顶板的岩性采取合理的支护方式对巷道进行支护。我们采用碹后

13、的锚杆支护能够充分利用锚杆的悬吊、组合梁、压缩拱和挤压体的作用,有效地防止了顶板的垮落;预留可缩层是给顶板在施工锚杆后一定的可缩量,在顶板变形的末期,砌碹支护作为第二次支护发挥作用,同时该段可缩时间保证了碹体混凝土的充分凝固,能够发挥砌碹支护的最大作用。4 支护发展思路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压显现更加明显。根据矿压资料分析,矿井深部岩体所受侧向应力与埋藏深度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随着深度的增加,侧压系数加大,其所受侧向应力明显加大,矿压显现更为突出。在深部,由于矿山压力明显加大,对巷道的支撑力要求也加大。由于其软岩自身的支护能力较弱,岩石强度低(岩石坚固性系数f值一般为0.051.2),软岩中的

14、巷道开掘后,自稳时间短,围岩应力进入调整阶段,应力调整阶段一般为13个月,在此阶段围岩变形速度快,变形量大,在周围无构造或无采动影响、支护及时并适当时,此阶段的变形量可能很小,表现尚不突出,之后围岩应力进入相对稳定阶段。软岩支护中,应遵循“刚柔相济,抗让结合”的支护原则,即支护中允许巷道有一定的变形量,但必须保证巷道支护有一定的支撑力,以适当控制巷道的变形。4.1改变支护体的状态,提高围岩自稳性要提高围岩强度,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撑能力,可采用全长锚固的锚杆支护配合砌碹支护,也可采用注浆锚杆,以形成围岩的加固承载圈,阻止围岩的塑性流动,保证巷道的稳定。对在压力较大的区域施工,在砌碹支护时,采用放大

15、荒断面150200mm,在碹体壁空间,采用散状固体材料充填,既可保证碹体受力均匀,又可防止围岩压力直接作用在碹体上,起到让压卸载、置换围岩等综合效果,极大地改善了支护体的状态。4.2 释放应力在剧膨胀、高应力围岩的软岩巷道里,在各种支护方法不能奏效的情况下,采用应力充分释放的方法能取得明显的效果。砌碹支护施工过程中,在断层带和压力显现明显区域,常采用二次成巷等措施,二次支护时间选择在围岩变形出现第一个稳定点后进行,允许围岩释放一定的压力,减少对巷道的冲击破坏。4.3加强矿井水的管理软岩巷道支护技术中,现场总结对围岩控制的经验是“治顶先治帮,治帮先治底,治底先治水”。在软岩巷道中,哪怕是少量的水

16、都会使底板泥化,因此对水的处理是保证软弱围岩稳定的基础。在治理工作中,要坚持“无水要防,积水必疏,有水必治,用水必管”的原则。在巷道底部抹灰浆阻隔水对底板的泥化,同时加强排水、用水管理,及时施工集水池、水仓、排水沟等设施,防止巷道积水。4.4 合理选择掘进工艺软岩巷道抗震动性能差,据测量,在回采工作面爆破,其超前影响范围达200m,影响剧烈段达到20 m,每一次放炮可使周围巷道顶板下沉23mm。软岩巷道的变形的影响因素很多,炮震使围岩强度下降量较大。采取的措施有: 采用多打眼、少装药、放小炮的光面爆破工艺,可保证巷道成形,降低爆破对围岩的震动破坏,增加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减少巷道的破坏。特别是过

17、断层过程中,揭露断层后根据顶板情况,如顶板破碎较轻、压力较小,可采用放小炮配合风镐施工,如顶板破碎较重、压力大,一律采用风镐施工,同时由一次成巷改为二次成巷。 采用掘进机掘进,可以大大减轻对围岩的震动破坏。4.5增加支护体结构强度在对软岩巷道支护体结构与强度的设计时,应与加固围岩,提高围岩自承能力相结合,与围岩变形及强度相匹配,采取卸压、让压与加固和支护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高应力区,要卸得充分,对于大变形,要让得适度,对于软弱部分,要进行加固,对于围岩整体,要有足够刚度支护住。在架棚支护中,根据矿压显现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地质条件,通过调整棚距、棚空安设锚杆、增加喷浆厚度等措施,调整支护强度,达到支护要求;对于在过断层期间或过断层后,已施工巷道出现碹体内挤、破碎等矿压显现现象,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及时喷浆、安设锚杆、挂网、喷浆、支设工字骨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