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在物理学中的应用_第1页
Matlab在物理学中的应用_第2页
Matlab在物理学中的应用_第3页
Matlab在物理学中的应用_第4页
Matlab在物理学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查Matlab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院 别 数理学院 专 业 应用物理 学 号 132411110 姓 名 蔡振芳 考查题目:稳恒磁场的分布. 设电流环在y-z平面上,环心通过坐标原点O,环半径为Rh,通过的电流为I0,算并画出z=0处x-y平面上的磁场分布目 录1、 基本原理32、 源程序43、 程序调试情况54、 结论 65、 结束语 66、 参考文献 7一、 基本原理毕奥萨伐尔定律:电流元 Idl 在空间某点P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 dB 的大小与电流元 Idl 的大小成正比,与电流元 Idl 所在处到 P点的位置矢量和电流元 Idl 之间的夹角的正弦成正比,

2、 而与电流元 Idl 到P点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由毕奥萨伐尔定律,电流元Idl在空间P的磁感应强度dB为下列矢量叉乘积二、 源程序源程序:Untitled10.mRh=input('请输入环半径,Rh=');I0=input('请输入环电流,I0=');mu0=4*pi*1e-7;C0=mu0/(4*pi)*I0; %归并常数Nh=20; %电流环分段数x=linspace(-3,3,Nh);y=x; %确定观测点的范围theta0=linspace(0,2*pi,Nh+1);%环的圆周角分段thetal=theta0(1:Nh); y1=Rh*cos(thet

3、al); %环各段矢量的起点坐标y1,z1z1=Rh*sin(thetal);theta2=theta0(2:Nh+1); %注意thetal和theta2的差别y2=Rh*cos(theta2); %环各段矢量的终点坐标y2,z2 z2=Rh*sin(theta2);xc=0; yc=(y2+y1)/2; zc=(z2+z1)/2; %计算环各段矢量中点的坐标分量 dlx=0; dly=y2-y1; dlz=z2-z1; %计算环各段矢量d1的3个分量,x1=x2=0NGx=Nh; NGy=NGx; %确定网格线数for i=1:NGy %循环计算各网格点上的B(x,y)值for j=1:N

4、Gx rx=x(j)-xc;ry=y(i)-yc;rz=0-zc; r3=sqrt(rx.2+ry.2+rz.2).3; %计算r3 dlXr_x=dly.*rz-dlz.*ry; %计算叉乘积dl×r的x和y分量,z分量为0 dlXr_y=dlz.*rx-dlx.*rz; Bx(i,j)=sum(C0*dlXr_x./r3); %把环各段产生的磁场分量累加 By(i,j)=sum(C0*dlXr_y./r3); B=(Bx.2+By.2).0.5; %计算B的大小 endendsubplot(1,2,1),quiver(x,y,Bx,By); %用quiver画磁场矢量图xlabe

5、l('x'),ylabel('y')axis(-3,3,-3,3)subplot(1,2,2)mesh(x,y,B); %画磁场大小分布图xlabel('x'),ylabel('y'),zlabel('v') 三、 程序调试情况左图中的矢量并不代表磁感应线,它们是均匀分布的,磁场的强弱是用矢量的长短来表示的,右图中z轴只表示磁场的大小。当Rh=2m,I0=100A时,调试结果当然在调试过程中如果Rh太大会出现不一样的图像。那是应为模拟的坐标太小,无法完全展示其规律的磁场曲线。如Rh=5m,I0=100A,调试结果四

6、、 结论 如上图,电流环在y-z平面上,环心通过坐标原点O,环半径为Rh=2m,通过的电流为I0=100A,z=0处x-y平面上的磁场分布(Rh=5m,I0=100A时图意不清,不分析).左图是二维x-y平面图磁场分布图,右图是三维立体磁场分布图。可看到,x=0,y=2或-2时矢量最长,说明在此的磁场的磁场强度高。然后以这两点为圆心,磁场强度逐渐减小。五、结束语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更加了解MATLAB功能的强大。MATLAB语言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处理速度快,精度高,还有众多工具包,所以大规模用于控制领域,仿真领域,因此它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MATLAB语言不同于其他计算机语

7、言,它是一种解释语言,即解释一条就执行一条。而且严格的区分中英文,所以,在编制程序时要细心。这使我们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对MATLAB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没有做课程设计以前,我们也只是懂得一点皮毛,同时也认为做一次课程设计并不能提高多少,但是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课程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自己明白了原来的那点知识是非常欠缺的,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综合素质。希望以后像这样的课程设计在多一点。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设计的能力,树立了对知识应用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非常大的帮助,并且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使自己充分体会到了在设计过程中的成功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不怎么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