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三章 电介质 一、 选择题 1、关于高斯定理,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高斯面内不包围自由电荷,则面上各点电位移矢量为零 (B) 高斯面的通量仅与面内自由电荷有关 (C) 高斯面上处处为零,则面内必不存在自由电荷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B 2、关于静电场中的电位移线,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起自正电荷,止于负电荷,不形成闭合线,不中断 (B) 任何两条电位移线互相平行 (C) 起自正自由电荷,止于负自由电荷,任何两条电位移线在无自由电荷的空间不相交 (D) 电位移线只出现在有电介质的空间 C 3、一导体球外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er的均匀电介质,若测得导体表面附近场
2、强为E,则导体球面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s为 (A) e 0 E (B) e 0 e r E (C) e r E (D) (e 0 e r - e 0)E B 4、在空气平行板电容器中,平行地插上一块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板,如图所示当电容器充电后,若忽略边缘效应,则电介质中的场强与空气中的场强相比较,应有 (A) E = E0,两者方向相同 (B) E > E0,两者方向相同 (C) E < E0,两者方向相同 (D) E < E0,两者方向相反 C 5、设有一个带正电的导体球壳当球壳内充满电介质、球壳外是真空时,球壳外一点的场强大小和电势用E1,U1表示;而球壳内、外均为真空时,
3、壳外一点的场强大小和电势用E2,U2表示,则两种情况下壳外同一点处的场强大小和电势大小的关系为 (A) E1 = E2,U1 = U2 (B) E1 = E2,U1 > U2 (C) E1 > E2,U1 > U2 (D) E1 < E2,U1 < U2 A 6、在一点电荷q产生的静电场中,一块电介质如图放置,以点电荷所在处为球心作一球形闭合面S,则对此球形闭合面: (A) 高斯定理成立,且可用它求出闭合面上各点的场强 (B) 高斯定理成立,但不能用它求出闭合面上各点的场强 (C) 由于电介质不对称分布,高斯定理不成立 (D) 即使电介质对称分布,高斯定理也不成立
4、 B 7、一平行板电容器中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er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已知介质表面极化电荷面密度为±s,则极化电荷在电容器中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 (B) (C) (D) A 8、一平行板电容器始终与端电压一定的电源相联当电容器两极板间为真空时,电场强度为,电位移为,而当两极板间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er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时,电场强度为,电位移为,则 (A) , (B) , (C) , (D) , B 9、在静电场中,作闭合曲面S,若有 (式中为电位移矢量),则S面内必定 (A) 既无自由电荷,也无束缚电荷 (B) 没有自由电荷 (C) 自由电荷和束缚电荷的代数和为零 (D)
5、自由电荷的代数和为零 D 10、一个大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两极板间的一半空间充有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另一半为空气,如图当两极板带上恒定的等量异号电荷时,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为+q的质点,在极板间的空气区域中处于平衡此后,若把电介质抽去 ,则该质点 (A) 向下运动 (B) 向上运动 (C) 保持不动 (D) 是否运动不能确定 B 11、C1和C2两空气电容器串联以后接电源充电在电源保持联接的情况下,在C2中插入一电介质板,则 (A) C1极板上电荷增加,C2极板上电荷增加 (B) C1极板上电荷减少,C2极板上电荷增加 (C) C1极板上电荷增加,C2极板上电荷减少 (D) C1极板上电荷
6、减少,C2极板上电荷减少 A 12、C1和C2两空气电容器并联以后接电源充电在电源保持联接的情况下,在C1中插入一电介质板,如图所示, 则 (A) C1极板上电荷增加,C2极板上电荷减少 (B) C1极板上电荷减少,C2极板上电荷增加 (C) C1极板上电荷增加,C2极板上电荷不变 (D) C1极板上电荷减少,C2极板上电荷不变 C 13、C1和C2两空气电容器,把它们串联成一电容器组若在C1中插入一电介质板,则 (A) C1的电容增大,电容器组总电容减小 (B) C1的电容增大,电容器组总电容增大 (C) C1的电容减小,电容器组总电容减小 (D) C1的电容减小,电容器组总电容增大 B 1
7、4、C1和C2两空气电容器并联起来接上电源充电然后将电源断开,再把一电介质板插入C1中,如图所示, 则 (A) C1和C2极板上电荷都不变 (B) C1极板上电荷增大,C2极板上电荷不变 (C) C1极板上电荷增大,C2极板上电荷减少 (D) C1极板上电荷减少,C2极板上电荷增大 C 15、如果在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平行地插入一块与极板面积相同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板,由于该电介质板的插入和它在两极板间的位置不同,对电容器电容的影响为: (A) 使电容减小,但与介质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 (B) 使电容减小,且与介质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C) 使电容增大,但与介质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 (
8、D) 使电容增大,且与介质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C 16、如果在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平行地插入一块与极板面积相同的金属板,则由于金属板的插入及其相对极板所放位置的不同,对电容器电容的影响为: (A) 使电容减小,但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 (B) 使电容减小,且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C) 使电容增大,但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 (D) 使电容增大,且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C 17、如果某带电体其电荷分布的体密度r 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其电场的能量变为原来的 (A) 2倍 (B) 1/2倍 (C) 4倍 (D) 1/4倍 C 18、如图所示, 一球形导体,带有电荷q,置于
9、一任意形状的空腔导体中当用导线将两者连接后,则与未连接前相比系统静电场能量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如何变化无法确定 B 19、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然后在两极板间充满某种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则电场强度的大小E、电容C、电压U、电场能量W四个量各自与充入介质前相比较,增大()或减小()的情形为 (A) E,C,U,W (B) E,C,U,W (C) E,C,U,W (D) E,C,U,W B 20、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仍与电源连接,若用绝缘手柄将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拉大,则极板上的电荷Q、电场强度的大小E和电场能量W将发生如下变化 (A) Q增大,E增
10、大,W增大 (B) Q减小,E减小,W减小 (C) Q增大,E减小,W增大 (D) Q增大,E增大,W减小 B 21、真空中有“孤立的”均匀带电球体和一均匀带电球面,如果它们的半径和所带的电荷都相等则它们的静电能之间的关系是 (A) 球体的静电能等于球面的静电能 (B) 球体的静电能大于球面的静电能 (C) 球体的静电能小于球面的静电能 (D) 球体内的静电能大于球面内的静电能,球体外的静电能小于球面外的静电能 B 22、将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接到电源上充电到一定电压后,断开电源再将一块与极板面积相同的金属板平行地插入两极板之间,如图所示, 则由于金属板的插入及其所放位置的不同,对电容器储能的影
11、响为: (A) 储能减少,但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 (B) 储能减少,且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C) 储能增加,但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 (D) 储能增加,且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A 23、将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接到电源上充电到一定电压后,在保持与电源连接的情况下,再将一块与极板面积相同的金属板平行地插入两极板之间,如图所示金属板的插入及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对电容器储存电能的影响为:(A) 储能减少,但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 (B) 储能减少,且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C) 储能增加,但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 (D) 储能增加,且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C 2
12、4、将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接到电源上充电到一定电压后,断开电源再将一块与极板面积相同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板平行地插入两极板之间,如图所示. 则由于介质板的插入及其所放位置的不同,对电容器储能的影响为: (A) 储能减少,但与介质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 (B) 储能减少,且与介质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C) 储能增加,但与介质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 (D) 储能增加,且与介质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A 25、将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接到电源上充电到一定电压后,在保持与电源连接的情况下,把一块与极板面积相同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板平行地插入两极板之间,如图所示介质板的插入及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对电容器储存电能的影
13、响为: (A) 储能减少,但与介质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 (B) 储能减少,且与介质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C) 储能增加,但与介质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 (D) 储能增加,且与介质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 C 二、填空题1、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电介质叫做_ 电介质。答案:无极分子2、在外电场作用下,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形成_答案:电偶极子7、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保持联接,然后使两极板间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er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这时两极板上的电场强度是原来的 _倍。答案:117、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中充有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图中两组带有箭头的线分别表示电场线、电位移线则其中(
14、1)为_线。 答案:电位移18、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中充有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图中两组带有箭头的线分别表示电场线、电位移线则其中(2)为_线。 答案:电场21、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d1 = 7 cm时的相互作用力与在煤油中相距d2 = 5cm时的相互作用力相等,则煤油的相对介电常量er =_答案:1.96 24、两个电容器1和2,串联以后接上电动势恒定的电源充电在电源保持联接的情况下,若把电介质充入电容器2中,则电容器1上的电势差_。 (填增大、减小、不变) 答案:增大25、两个电容器1和2,串联以后接上电动势恒定的电源充电在电源保持联接的情况下,若把电介质充入电容器2中,则电容器1极板上的
15、电荷_(填增大、减小、不变) 答案:增大26、设雷雨云位于地面以上500 m的高度,其面积为107 m2,为了估算,把它与地面看作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此雷雨云与地面间的电场强度为104 V/m,若一次雷电即把雷雨云的电能全部释放完,则此能量相当于质量为_kg的物体从500 m高空落到地面所释放的能量(真空介电常量e 0 = 8.85×10-12 C2·N-1·m-2 )答案:452 27、真空中均匀带电的球面和球体,如果两者的半径和总电荷都相等,则带电球面的电场能量W1与带电球体的电场能量W2相比,W1_ W2 (填<、=、>) 答案:< 32、1
16、、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空气电容器将其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再将一块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板插入电容器1的两极板间,如图所示, 则电容器2的电压U2如何变化?(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_。答案:减小 33、1、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空气电容器将其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再将一块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板插入电容器1的两极板间,如图所示, 则电容器2的电场能量W2如何变化?(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W2_答案:减小34、两个空气电容器1和2,并联后接在电压恒定的直流电源上,如图所示今有一块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板缓慢地插入电容器1中,则电容器组的总电荷将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增大35、两个空气电容器1和2,并联后接在
17、电压恒定的直流电源上,如图所示今有一块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板缓慢地插入电容器1中,则电容器组储存的电能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增大37、在相对介电常量er = 4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中,与电能密度we =2×106 J/cm3相应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 =_×1011 V/m (真空介电常量e 0 = 8.85×10-12 C2/(N·m2)答案:3.36 三、计算题1、一电容器由两个很长的同轴薄圆筒组成,内、外圆筒半径分别为R1 = 2 cm,R2 = 5 cm,其间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er 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电容器接在电压U = 32 V的电源
18、上,(如图所示),试求距离轴线R = 3.5 cm处的A点的电场强度和A点与外筒间的电势差 解:设内外圆筒沿轴向单位长度上分别带有电荷+l和-l, 根据高斯定理可求得两圆筒间任一点的电场强度为 则两圆筒的电势差为 解得 于是可求得点的电场强度为 = 998 V/m 方向沿径向向外 A点与外筒间的电势差: = 12.5 V 2、一圆柱形电容器,外柱的直径为4 cm,内柱的直径可以适当选择,若其间充满各向同性的均匀电介质,该介质的击穿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0= 200 KV/cm试求该电容器可能承受的最高电压 (自然对数的底e = 2.7183)解:设圆柱形电容器单位长度上带有电荷为l,则电容器两极板
19、之间的场强分布为 设电容器内外两极板半径分别为r0,R,则极板间电压为 电介质中场强最大处在内柱面上,当这里场强达到E0时电容器击穿,这时应有 适当选择r0的值,可使U有极大值,即令得 显然有 < 0, 故当 时电容器可承受最高的电压 = 147 kV 3、两金属球的半径之比为14,带等量的同号电荷当两者的距离远大于两球半径时,有一定的电势能若将两球接触一下再移回原处,则电势能变为原来的多少倍?解:因两球间距离比两球的半径大得多,这两个带电球可视为点电荷设两球各带电荷Q,若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两带电球之间的电势能为 式中d为两球心间距离 当两球接触时,电荷将在两球间重新分配因两球半径
20、之比为14故两球电荷之比Q1Q2 = 14 Q2 = 4 Q1 但 , 当返回原处时,电势能为 4、一绝缘金属物体,在真空中充电达某一电势值,其电场总能量为W0若断开电源,使其上所带电荷保持不变,并把它浸没在相对介电常量为er的无限大的各向同性均匀液态电介质中,问这时电场总能量有多大?解:因为所带电荷保持不变,故电场中各点的电位移矢量保持不变,又 因为介质均匀,电场总能量 5、一个充有各向同性均匀介质的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到1000 V后与电源断开,然后把介质从极板间抽出,此时板间电势差升高到3000 V试求该介质的相对介电常量解:有介质时的电容 其上电荷为 介质抽去后的电容 因电源断开,其上电
21、荷不变 两式相等,即 得到 er = 3 6、两根平行“无限长”均匀带电直导线,相距为d,导线半径都是R (R << d)导线上电荷线密度分别为+l和-l试求该导体组单位长度的电容解:以左边的导线轴线上一点作原点,x轴通过两导线并垂直于导线两导线间x处的场强为 两导线间的电势差为 设导线长为L的一段上所带电量为Q,则有,故单位长度的电容 7、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面积均为S,板间距离为d (d远小于极板线度),在两极板间平行地插入一面积也是S、厚度为t (<d)的金属片,如图所示. 试求: (1) 电容C于多少? (2) 金属片放在两极板间的位置对电容值有无影响? 解:设
22、极板上分别带电荷+q和-q;金属片与A板距离为d1,与B板距离为d2;金属片与A板间场强为 金属板与B板间场强为 金属片内部场强为 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 由此得 因C值仅与d、t有关,与d1、d2无关,故金属片的安放位置对电容值无影响 8、如图所示,一电容器由两个同轴圆筒组成,内筒半径为a,外筒半径为b,筒长都是L,中间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er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内、外筒分别带有等量异号电荷+Q和-Q设 (b- a) << a,L >> b,可以忽略边缘效应,求: (1) 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 (2) 电容器贮存的能量 解:由题给条件 (和,忽略边缘效应, 应用高斯定理可
23、求出两筒之间的场强为: 两筒间的电势差 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器贮存的能量 9、来顿瓶是早期的一种储电容器,它是一内外贴有金属簿膜的圆柱形玻璃瓶设玻璃瓶内直径为8 cm,玻璃厚度为2 mm,金属膜高度为40 cm已知玻璃的相对介电常数为 5.0,其击穿场强是 1.5×107 V/m如果不考虑边缘效应,试计算:(1) 来顿瓶的电容值;(2) 它顶多能储存多少电荷真空介电常量e 0 = 8.85×10-12 C2·N-1·m-2 解:(1) 设内、外金属膜圆筒半径分别为R1和R2,高度均为L,其上分别带电荷+Q和-Q则玻璃内的场强为 内、外筒之间的电势差 来顿瓶
24、的电容 2.28×10-9 F (2) 柱形电容器两金属膜之间场强以靠近内膜处场强为最大,令该处场强等于击穿场强,即 (击穿) 则 (击穿)= 6.67×10-5 C 此即所能储存的最大电荷 10、半径分别为a和b的两个金属球,它们的间距比本身线度大得多今用一细导线将两者相连接,并给系统带上电荷Q求: (1) 每个球上分配到的电荷是多少? (2) 按电容定义式,计算此系统的电容解:(1) 设两球上各分配电荷Qa,Qb,忽略导线影响,则Qa + Qb = Q两球相距很远,近似孤立,各球电势为: , 因有细导线连接,两球等势,即 Ua = Ub = U U为系统的电势则 得到
25、, (2) 系统电容 11、一平行板电容器,其极板面积为S,两板间距离为d (d<<),中间充有两种各向同性的均匀电介质,其界面与极板平行,相对介电常量分别为er1和er2,厚度分别为d1和d2,且d1d2d,如图所示设两极板上所带电荷分别为Q和Q,求: (1) 电容器的电容 (2) 电容器储存的能量 解:(1) 两极板间电位移的大小为 DsQ / S 在介质中的场强大小分别为 E1 = D / (e0er1) = Q / (e0er1S) E2 = D / (e0er2) = Q / (e0er2S) 两板间电势差 电容 C = Q / U12 (2) 电场能量 12、一球形电容
26、器,内球壳半径为R1,外球壳半径为R2,两球壳间充有两层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其界面半径为R,相对介电常数分别为er1和er2,如图所示设在两球壳间加上电势差U12,求: (1) 电容器的电容 (2) 电容器储存的能量 解: (1) 设内外球壳上分别带有电荷Q和Q,则两球壳间的电位移大小为DQ / (4pr2)场强大小分别为 E1 = D / (e0er1) = Q / (4pe0er1r2) E2 = D / (e0er2) = Q / (4pe0er2r2) 两球壳间电势差 电容 C = Q / U12 (2) 电场能量 13、一个圆柱形电容器,内圆柱半径为R1,外圆柱半径为R2,长为L (
27、L>>R2R1),两圆筒间充有两层相对介电常量分别为er1和er2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其界面半径为R,如图所示设内、外圆筒单位长度上带电荷(即电荷线密度)分别为l和l,求: (1) 电容器的电容 (2) 电容器储存的能量解:(1) 根据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可得两筒之间的电位移的大小为D = l / (2pr)介质中的场强大小分别为 E1 = D / (e0er1) = l / (2pe0er1r) E2 = D / (e0er2) = l / (2pe0er2r) 两筒间电势差 电容 (2) 电场能量 14、在极板间距为d的空气平行板电容器中,平行于极板插入一块厚度为 ,面积与极板
28、相同的金属板后,其电容为原来电容的多少倍?如果平行插入的是相对介电常量为er的与金属板厚度、面积均相同的介质板则又如何?解:平行插入厚的金属板,相当于原来电容器极板间距由d减小为 ,则 插入同样厚度的介质板,相当于一个极板间距为的空气平行板电容器与另一个极板间距为,充满介电常量为e 0 e r的的电介质的电容器串联,则 15、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两极板之间距离为d,中间充满介电常量按 e = e0 (1+)规律变化的电介质在忽略边缘效应的情况下,试计算该电容器的电容解:设两极板上分别带自由电荷面密度±s,则介质中的电场强度分布为 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 该电容器的电
29、容值为 16、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两极板之间距离为d, 如图所示今在其间平行地插入一厚度为t、面积为S / 2、介电常量为e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板略去边缘效应,试求该情况下电容器的电容 解:可把电容器看成两个电容器的并联,其中一个有介质板,一个没有介质板.没有介质板的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2,极板间距为d. 其电容为 有介质板的电容器又可看成两个电容器的串联,其中一个是极板面积为S/2,极板间距为t,中间充满电介质;另一个极板面积也是S/2,极板间距为d-t,中间没有介质,它们的电容分别是 , 这两个电容器串联后得 C23再与C1并联后得 17、半径都是a的两根平行长直导线,其中心
30、线间相距d (d >> a)求这对导线单位长度的电容 解:设两根导线上的电荷线密度分别为l和l如图所示距离左边导线中心线为r处的场强为 两导线之间的电势差为 单位长度的电容 18、一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两极板之间距离为d,其间充满着介电常量变化的电介质在A极板处为e1,在B极板处为e2,其它处的介电常量与离开A极板的距离成线性关系略去边缘效应,试求该电容器的电容解:如图所示,设坐标原点在A极板处,x轴与板面垂直,则在x处的介电常量为 x处的电场强度为 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 该电容器的电容为 19、如图所示,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两极板之间距离为d今插入一块与极板
31、面积相同而厚度为d / 3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板,其相对介电常量为er试计算电容的改变量 解:未插入介质板时的电容为(设极板电荷为Q,场强为E0 ) 插入介质板后,设Q不变,两极板间电势差为 则电容变成为 电容改变量 作法二:未插入介质时,C0 = e0S / d 插入介质后看成二个电容串联, , 20、如图所示,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 两极板之间距离为d,其中平行地放有一层厚度为t (t<d)、相对介电常量为er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略去边缘效应,试求其电容值 解:设极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为s应用D的高斯定理可得两极板之间的电位移为 D = s由DE关系知,空气中的电场强度为 E0 = s / e0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为 E = s / (e0er) 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 U = E0(d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军地驾校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无法导入手机问题
- 警校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铸造碳化钨制管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钽铌化合物制取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缩醛化药液配制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烧碱盐水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纸面石膏板制备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绒线编织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丙烯酸树脂装置操作工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TCL集团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1-2025年高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之氮及其化合物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小学劳动技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西藏日喀则市高级技工学校招聘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和后勤保障人员20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指南
- 2025中级经济师《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章节千题
- 医院医患纠纷处理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手机行业知识培训课件
-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6届高三8月联考物理(含答案)
- 教学资料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