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过孔施工安全方案(最终)_第1页
移动模架过孔施工安全方案(最终)_第2页
移动模架过孔施工安全方案(最终)_第3页
移动模架过孔施工安全方案(最终)_第4页
移动模架过孔施工安全方案(最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一、总则1二、工程概况1三、移动模架过孔检查2四、移动模架过孔施工风险分析与对策4五、移动模架过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5六、移动模架过孔作业人员及应急物资6七、安全应急预案8中铁十二局成贵铁路项目经理部第一项目部 以勒大桥移动模架过孔施工安全方案移动模架过孔施工安全方案一、总则1、编制的目的及影响1.1、通过对移动模架过孔过程的控制,来保证过孔过程的顺利、安全。1.2、过孔的顺利进行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的进展,因此在过孔过程中要加强安全及机械的自身检查、维修工作,以确保过孔的顺利完成。2、编制依据2.1、客运专线铁路简支箱梁移动模架法施工技术指南2.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

2、3-2009)2.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4、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施工结构计算方法与设计手册2.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3、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铁十二局成贵铁路项目经理部第一项目部以勒大桥的移动模架过孔施工。二、工程概况1、工程地点及规模以勒大桥位于云南省镇雄县以勒镇庙埂村,中心里程DK321+150,起讫里程DK321+046.200DK321+253.800,全长207.6m。全桥位于直线上,为双线桥,线间距为4.6m。本桥整体孔跨样式为6×32m,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类型,钢筋混凝土承台,桥墩采用圆端形实

3、体桥墩。桩基直径为1.25m及1.5m两种,最深桩基为34m。桥台为矩形空心桥台。桥梁上部结构形式采用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简支箱梁截面类型采用单箱单室等高度的形式,梁端顶板、腹板局部内侧加厚、底板分别向内外侧加厚,梁体混凝土采用C50高性能混凝土,封锚采用C50补偿收缩混凝土,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直径15.20mm的低松弛钢绞线,锚固体系采用自锚式拉丝体系,张拉设备采用与之配套的机具设备。桥面宽12.2m,箱梁全长32.6m,计算跨度为31.1m,支点截面线路中心处梁高2.635m,跨中截面线路中心处梁高2.635m,横桥向支座中心距为4.6m。2、合同工期移动模架简支箱梁施工总体工期为2

4、015年9月10日至2015年12月30日。三、移动模架过孔检查1、建立组织机构成立检查小组组 长:陈 钊副组长:许全喜、李沿芃、窦洪磊成 员:闵卫华、杨钊、李旺杰、范先昌、黄明成、李志磊检查组办公室设立在安质部,安质部负责日常的安全专项检查资料收集,及时督促各相关责任人完成安全隐患整改落实。2、检查内容检查分过孔前、过孔中、过孔后。2.1、移动模架过孔前检查2.1.1、过孔施工指挥员、操作员、安全员、观察员、传话员已指定合适的人选;2.1.2、通信联络要畅通,所有人员须指定岗位地点,约定好停与急停信号;2.1.3、首次过孔前司机应检查各个按钮与相应动作的协调性,确保各按钮的功能处于正常状态;

5、2.1.4、移位台车上的勾挂油缸及纵横移油缸工作正常;2.1.5、勾挂支架已降落到主梁及导梁下弦的下盖板附件并按照销轴,以防止设备横向倾覆;2.1.6、确保各滑移轨道面上无杂物且已涂抹润滑脂;2.1.7、横向开模前要检查主梁与导梁各接头处的连接螺栓、主梁与主梁的连接螺栓、主梁与导梁各处的连接螺栓、后辅助支腿的曲臂与主梁的连接螺栓等;2.1.8、横向开模前要确保底模、底模桁架、前辅助支腿、中辅助支腿中缝连接螺栓已全部拆除;2.1.9、横向对称打开模板。两侧的同步偏差不大于横移油缸的一个行程,单侧各缸的同步偏差不应大于5mm;2.1.10、移动模架在左右开模和前移过孔空间内无障碍物;移动模架在左右

6、开模和前移过孔中无电气、液压设备的干涉。2.2、移动模架过孔中的检查2.2.1、先试行走约30cm,停机观察若无问题继续过孔。2.2.2、检查梁的主梁及其框架的纵移速度是否一致,不同步偏差不得超过10cm。2.2.3、检查横向打开的模板是否可从桥墩两侧通过。2.2.4、过孔时,模板上、主梁与导梁上、桥下面除必须的观察人员外,禁止其他人进入。2.2.5、观察行走轮在钢轨上行走的状况,若钢轨对车轮的侧向力过大,应该进行拨道。2.2.6、液压及电气设备不影响移动模架过孔。2.2.7、施工平台的梯子栏杆的连接状况良好。2.2.8、有防护措施保证过孔中过往行人及车辆的安全。2.3、移动模架过孔就位后的检

7、查2.3.1、模板合拢后横向与纵向中心线与梁体的设计中心线重合。2.3.2、底模、底模横梁中缝处的对接螺栓安装完成。2.3.3、各顶升油缸机械锁处在正确高度并锁紧。纵移油缸、横移油缸、吊挂油缸的销子安装到位。2.3.4、顶升油缸位于主梁底部的加强板范围内。2.3.5、检查主梁及导梁的连接处,对松动螺栓进行紧固。2.3.6、确保整个移动模架的电气及液压系统工作状况良好。四、移动模架过孔施工风险分析与对策以勒大桥梁体过孔施工风险分析及对策表 表1序号风险成因风险事件初始风险等级风险对策措施残余风险等级1造桥机倒塌跨塌高上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必须经过专门的设计和安全性计算,在有资质的厂家进行生产,出厂

8、具备合格证,配齐使用说明书。使用前根据说明书及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上报局指挥部及监理项目部审批,审批合格后严格按照专项方案组织施工,造桥机过孔移位施工时,风力不得大于6级;前后支腿工作时,必须将底面与墩顶和梁面预埋件锚固锁定,并指定专人检查确认无误后,才进行下道工序;吊件组装完毕后,浇注混凝土前派专人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首孔就位安装完毕后,进行加载预压,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对全体参加移动模架施工的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及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中2箱梁模板跨塌高箱梁模板必须进行专门设计及安全性检算、确保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在具有资质的专业厂家生产。

9、运至工地后,要按照箱梁模板设计文件进行逐项验收。箱梁模板的安装必须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特别是模板的连接和侧模的支撑加固,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扎实、认真做到位。箱梁安装加固完毕后,要组织专人对模板的安装质量和安全性进行验收和评估。确认其安装质量和安全性达到要求后再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对模板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重点注意侧模的支撑是否有沉陷、松动,模板的连接部位是否有松动,发现问题及时加固整改。中3高空作业坠落高做好高空作业防护,严格按照高空作业要求进行施工,对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合格后再安排上岗。中4起吊作业坠物伤人高起吊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配合人员

10、必须进行岗前培训,让进行起吊作业的每一个人都熟悉起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起吊作业严格按照起吊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中五、移动模架过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参与移动模架过孔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让参与作业的每位人员均熟悉移动模架过孔的流程和各环节。移动模架纵移前,检查各种结构连接螺栓是否有松动,检查后行走机构电控箱中的空气开关通电、断电功能是否正常,检查后行走机构的启动按钮、停止按钮、急停按钮的功能是否正常;风力大于6级,造桥机不得过孔移位走行,各构件应处于锁定牢固状态。移动模架的所有移位a.必须在有关技术人员的监视下进行。b.必须检查所有影响移位的约束是否解除、移动方向是否有障碍。c.必须基本

11、同步,并注意纠偏。移动模架移位前,非操作人员严禁进入现场,更不允许随意启动或操作各种控制元件。六、移动模架过孔作业人员及应急物资移动模架过孔作业人员配置及职责 表2姓名职务/工种职责备注李志磊指挥员负责模架过孔现场的指挥及现场应急事件处置张成贵技术员负责过孔过程技术问题的处理,协助专职质检人员检查移动模架的各部件性能完好性。景迎峰余欢质检员负责钢构件的性能检查并及时督促整改刘金汀质检员负责电气、液压系统的性能检查并及时督促整改袁安夫操作司机负责行走机构的电控操作卿锡乾观察员(安全员)前支腿、后支腿、辅助支腿各1人,观察过孔时支腿是否异常,尤其观察前支腿看在过孔过程中是否有倾斜电工朱青松电路检查

12、维护,及时启动备用电源移动模架施工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机具 表-3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负责小组备 注1手提应急照明灯20个应急救援组2电焊机2台3氧焊切割设备1套4导链葫芦5吨2个5钢丝绳32mm50米2个6撬棍2个7救援指挥车2辆后勤保障组816t吊车1台9精扎螺纹钢筋及螺母直径32mm,长6米8套10千斤顶200吨4个最好是手摇的11后辅助支腿主插销和使用的相同2个备用12无线对讲机4部13安全帽20个14设备运输车辆2辆15急救医疗箱2个16黄黑警戒线100米治安保卫组17警戒哨臂章10个18照相机1台技术分析组19摄像机1台205m、50m钢尺各1把七、安全应急预案1)工程施工应急预案

13、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2)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组织(1)领导机构组 长:陈钊 电话副组长:李沿芃 电话窦洪磊 电话组成员:杨钊 闵卫华 李旺杰 张玉智 李志磊 景银丰 李伟进 付涛 黄明成 共计12人。 应急指挥组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同时服从当地政府和业主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的指挥和部署。(2)办事机构作业队设现场应急办公室,负责人:李志磊(电话,直接负责施工现场信息收集,并向项目

14、部应急办公室报告。项目部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办公室负责人:秦春庆(电话,(3)工作机构项目部有关部门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事件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项目部有关决定事项。有关部门包括:安全质量环保部、工程管理部、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综合管理部、施工作业队等。(4)当地有关部门:当事件严重程度达到向地方请求支援的规定时,按规定向地方有关部门上报。急救电话:公安出警110、火警消防119、医疗救护120。项目部应

15、急指挥组下设四个小分队:应急预案督导小分队工程部部长杨钊(电话任分队长,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检查及监督,应急预案实施中协助项目经理进行现场指挥和协调。机械物资保障供应小分队物资部部长李旺杰(电话,任分队长,成员为作业队物资、机械管理员。负责抢险机械、物资的供应。后勤保障小分队计财部部长盛雪辉(电话为分队长,所有现场巡守人员。负责抢险期间抢险资金的保障、抢险人员的饮食及现场保卫,引导、疏散无关人员。现场抢救小分队作业队队长张玉志(电话任分队长,成员为医务人员、经过抢险培训的施工人员,负责积极处

16、置和抢救人员、设备。工作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善后处理小分队项目部书记许全喜(电话任分队长,成员为安质部长闵卫华,协调办主任廖小兵,负责事后善后处理工作。(4)工作原则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策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应急指挥组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应急防治工作。(5)适用范围本桥范围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3)应急预案运行机制(1)预测与预警经理部及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

17、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等。(2)应急处置信息报告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向现场应急办公室负责人秦春庆报告,秦春庆收集信息后迅速施工负责人李志磊报告,并同时上报项目部应急办公室主任梅军。办公室主任梅军迅速将情况向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领导报告并及时通报应急机构各部门,同时按规定上报局指挥部、业主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公安110、火警消防119、医疗救护120)。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先期处置施工

18、负责人李志磊接到事件报告后,立即向项目部应急指挥组汇报现场情况,迅速组织现场抢险小组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应急响应在了解现场情况后,应急指挥组迅速组织应急机构各部门, 指挥各类救援抢险队伍按预案的规定进入现场, 各级抢险负责人根据灾情,迅速进行分工、协调工作,快速提取或调集防灾器材,采取紧急救援措施,抢救伤员、排除险情、实施抢险,组织转移安置公私财物和人员,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做好标识,保护好现场。善后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抢救结束后,善后处理小分队对事件进行善后处理,应急事件才算结束。(3)宣传和培训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进行全体施工人员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有计划地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4)应急保障项目部各有关部门和作业队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并加强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