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第1章 工程概况3§1.1 概述3§1.2 工程地质分析3§1.3 主要工程量4第2章 施工便道设计4§2.1 施工便道设计原则4§2.2 施工便道设计4第3章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5§3.1 进度计划安排原则5§3.2 劳动力安排5§3.3 设备进场计划6§3.4 材料进场计划6第4章临时便道施工工艺7§4.1新建便道挖方路基施工7§4.1.1 施工要求7§4.1.2.1土方开挖7§4.1.2.2石方开挖7§4.2新建便道填方路基施工9§4.
2、2.1 设计要求10§4.3 边坡防护工程施工11§4.3.1 设计要求11§4.3.2 施工工艺、方法11§4.4 新建道路防排水工程施工11§4.4.1 边沟、排水沟施工11§4.4.2 路基预埋涵管施工12§4.5借用便道拓宽、改建12§4.5.1 施工要求13§4.5.2施工工艺、方法13第5章 质量保证体系13§5.1 质量控制目标13§5.2 质量控制管理机构13§5.3 质量保证体系14§5.3.1质检体系15§5.3.2试验体系15
3、7;5.3.3测量体系15§5.4 质量保证措施15§5.4.1 技术控制措施15§5.4.2 质量管理措施16§5.4.3 工序自检控制16§5.4.4 试验控制措施16§5.4.5 测量控制措施17第6章 安全保证控制措施18§6.1 安全控制目标18§6.2 安全控制管理机构18§6.3 安全保证体系20§6.4 安全保证措施20§6.4.1 安全教育20§6.4.2 特殊工种管理21§6.4.3 安全检查制度21§6.4.4 安全控制措施21第7章
4、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22§7.1 文明、环保施工控制目标22§7.2 文明、环保施工保证体系22§7.3 文明、环保施工保证措施23§7.3.1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3§7.3.2 环保施工保证措施23第1章 工程概况§1.1 概述XXX合同段位于竹山县文峰乡境内,起点位于文峰乡长坪村,桩号K140+620,路线向西北前行经长坪村二组、周家沟至长坪五组(设周家沟1、2号桥、长坪1、2、3号桥),跨纸坊沟1、2号桥,穿长坪隧道,经燕子沟大桥,设长岭隧道至本合同段终点,桩号为YK146+400。合同段全长5.78Km。§1.2 工
5、程地质分析本合同段地处低-中丘陵地带,地面标高一般在200900m之间,地貌上常呈脊状山及台状山丘,高差较大。本合同段内施工便道修建着重考虑利用沟谷边山坡地形展线,选择地势相对较低的垭口越岭,对线路局部挖方边坡高度加以控制,沿线地质情况参照路基工程地质评价: 挖方路基:线路挖方路基多位于线路左侧山体斜坡附近。本合同段挖方路基段较长且挖方深度大,主要分布在以岩性为片岩的地层中,其抗风化能力弱,受水浸泡易软化,开挖后应及时防护。因此本合同段内的边坡稳定性较好,但开挖边坡后,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表1.2-1各地层建议边坡率取值一览表岩性特性岩体完整性建议边坡率备注一般性粘性土硬塑1:11:1.5可根
6、据实际情况,按有利于边坡稳定的一面取值,对于覆盖层较厚时,除适当放缓坡率外,应加强其他有效的辅助防护措施加以防护,对岩质边坡为顺向坡时,还需视具体情况验算后确定放坡坡率卵砾石土、碎石土松散-密实1:1强风化层极破碎1:0.751:1弱风化层极破碎-破碎1:0.750.5 填方路基:本路段填方路基主要设置于线路山体冲沟及低洼位置。路线经过区覆盖层多为残破积成因的碎、砾石土,厚度一般不大于5.00m,下伏强风化各类岩层,承载力条件能够满足地基设计要求。本区路堤地基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好,地基承载力较高。§1.3 主要工程量临时道路工程涉及工程项目为路基挖填施工,边坡防护施工,防排水施工等,
7、主要工程量见附图:施工便道规划布置图。第2章 施工便道规划布置§2.1 施工便道设计原则、施工便道路基宽度不小于4.5m,路面宽度不小于3.5m,曲线或地形复杂地段应适当加宽,不大于400m设置一处错车道。错车道路基宽度不小于6.5m,路面宽度不小于5.5m,长度不小于20m,便道土质路基地段为不小于20cm厚的片(碎)石垫层,其面层为5cm的泥结碎石面层。便道修建应注意排水沟的设置、涵管的埋设及挡土墙的设置,由于大部分便道沿着山腰展线,应特别注意靠山侧排水沟的设置,对于山坡汇水集中的地方需埋设涵管,对于坡度较大的路段为防止山体滑坡应修建挡土墙。、在满足施工要求方便的前提下,优先考虑
8、布置在红线范围内,尽量少征临时用的,合理制宜,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施工便道尽量利用原有道路进场,不能满足大型施工机械通行则进行扩宽、减坡或减弯处理,再由主便道沿山体等高线修筑便道至每个施工墩位。、施工场地布置需充分考虑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等转运方便合理,扩大机械施工范围,提高机械施工效率,改善劳动条件。、施工便道设计要充分考虑生活、安全、消防、环保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有利性。具体设计见附图:施工便道规划布置图,施工便道横断面图。§2.2 施工便道规划布置拟修建的本标段的线路走向与既有S305省道基本平行,由于本标段桥隧比例较大,结构物多,故利用S305省道+村村通水泥路(需扩建改造)+
9、新修建施工便道作为本项目施工的进场道路。由S305省道通向本标段的线路有三条村村通水泥路。第1条村村通水泥路起点位于S305省道K259+990里程处,至项目起点K140+620处,长约2.2Km;第2条村村通水泥路起点位于S305省道K261+150里程处,至项目纸纺沟2号桥K143+441处, 长约1.3Km; 第3条村村通水泥路起点位于S305省道K264+800里程处,至项目燕子沟大桥K145+685处, 长约1.6Km。通过现场踏勘及周边环境调查,没有更好的位置可以从S305省道直接修筑到线路处,并且第1、2条村村通水泥路需要改造后方可作为机械、材料进场的施工便道,第3条村村通水泥路
10、由于一侧为深沟一侧为峭壁不能作为机械、材料进场的施工便道。结合本标段的地形地貌及满足本标段的施工需求,需要沿线路附近纵向拉通一条便道,利用S305省道和改建后村村通水泥路连接新修建的纵向便道,再修建横向便道至各结构物的墩位处。起点至周家沟2号桥(K140+620K141+550)该段纵向便道可以结合利用第1条村村通水泥路,由于该水泥路走向与线路走向在一段范围内相邻,且存在线路交叉,可以很好地利用该水泥路,对于距线路较远不能利用该水泥路的路段另行修建纵向便道,且在周家沟1号桥处(K140+777)有一段改路工程,该段改路是满足施工便道要求的,考虑利用该段改路作为施工便道;周家沟2号桥至纸纺沟1号
11、桥(K141+550K143+276)该段纵向便道沿着线路山腰展线,经过长坪1、2、3号桥及桥位之间分段路基,分别在周家沟2号桥,纸纺沟1号桥与第1条村村通水泥路,第2条村村通水泥路相接,中间与线路方向存在交叉,充分考虑将便道布置在红线范围内;长坪隧道进口至长岭隧道进口(K143+860K145+862)该段便道先是从山头上翻过长坪隧道,到达长坪隧道出口,而后沿着路线山腰展线到达燕子沟大桥,再利用扩建一段长约90m乡村水泥路及新建一条长约120m便道到达长岭隧道进口,沿线需埋设6处圆管涵排水,其中扩建乡村水泥路有一危桥需要加固,至此,纵向便道基本全部拉通;横向便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挖填;详见施工
12、便道规划布置图。第3章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3.1 进度计划安排原则 22合同段隧道和桥梁施工便道计划在施工队进场之前修建完毕,部分施工便道可以后期修建,以不影响主线施工队施工为原则。首先开工长坪隧道进口新修便道和周家沟2号桥借用便道,最后施工的为燕子沟大桥新修便道。总工期计划为2010年7月25日至2010年11月30日。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一:便道施工计划安排表。§3.2 劳动力安排计划按2个工区进行分区管理,每个工区由设三位管理人员,负责技术,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全线设置2个临时道路施工队伍进行施工,为保证临时道路工程的顺利进行,必须配备足够的技术工和其他操作人员,并
13、且在施工前就必须完成人员配备和特殊工种的培训工作,各作业队具体的劳动力使用计划安排见表3.2-1施工人员计划表:表3.2-1 施工人员计划表作业队工 种机械操作员管涵作业员汽车驾驶员普 工小计便道施工一队61041535便道施工二队6841533电工维修班22§3.3 设备进场计划施工机具设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依次提前进场,并根据施工需要酌情更换或增减。施工机具设备进场计划详见表3.3-1 设备进场计划表:表3.3-1 设备进场计划表编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进场情况1挖掘机PC220/PC2104台已进场2压路机SR22M2台已进场1台3推土机SD1602台已进场1台4装载机LW521F
14、/ZL502台已进场5自卸汽车8m38台已进场4台6混凝土搅拌机HZS602套已进场7发电机200KW/40KW4台已进场2台§3.4 材料进场计划在便道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购置相应施工材料进场,主要材料包括砂、石、砾类土、钢管等。对于混凝土原材料比如水泥、砂、石子等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前5天进场即可,对于砾类土、片石等在路基填筑时进场即可,各材料每月具体进场时间由施工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4章 临时便道施工工艺§4.1新建便道挖方路基施工挖方路基类型包括:一般挖方路基、低填及土质类挖方路基、陡坡路基及填挖交接处理、深挖路基等。§4.1.1 施工要求、
15、不论是土质挖方或石质挖方,都应清表,即清除树根、杂草和覆盖土(石质地段),避免其混入填料中。、挖方路基在保证路基边坡长期稳定的同时,保证边坡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边坡坡率:参照表1.2-1各地层建议边坡率取值一览表。、挖方路基尽量避开雨季施工,施工前应先对自然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调查,做好临时排水设施,避免雨水冲刷坡面,影响边坡稳定。、谨慎选择爆破方案,坡面开挖应由上至下开挖。§4.1.2 施工工艺、方法 挖方路基施工前,先通过控制导线点,测设线路中心桩,全面恢复中线,并核对路基边界,沿地界边用白灰线做施工标志,按照便道施工图测出路基边坡的开挖边桩,以指导现场施工人员的路基开挖工作。&
16、#167;4.1.2.1土方开挖土方(比较松软的岩石)路堑开挖前要先施工截水沟防止边坡冲刷,修建临时排水沟以利排水。使用挖掘机与自卸载重汽车配合作业,自卸汽车运输至弃土场或填筑区(根据土质情况)。开挖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采用台阶法开挖方式逐层开挖,直至开挖到设计路基高程。§4.1.2.2石方开挖图4.1.2.2-1 石方开挖施工工艺框图爆破法开挖石方的施工程序为:施爆区周边调查炮位设计配备专业施爆人员机械清除施爆区覆盖层钻孔爆破器材检查炮孔检查装药布置安全岗和施爆区安全员炮孔堵塞撤离施爆区起爆清除瞎炮解除警戒测定爆破效果挖掘机挖土自卸车运土运至弃土场。路堑石方爆破设计原则:首先要
17、针对不同岩体进行设计;其次试爆,找出合理爆破参数;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爆破设计。石方爆破开挖设计图见图4.1.2.2-2。图4.1.2.2-2 石方爆破开挖设计示意图a)双壁路堑爆破开挖图;b)单壁路堑爆破开挖图;c)双壁路堑爆破炮孔平面图§4.2新建便道填方路基施工便道填方路基类型包括:一般填方路基、低填及土质类填方路基、陡坡路基及填挖交接处理等。图4.2-1 填方路基施工工艺框图§4.2.1 设计要求、填方路基边坡坡率根据路基高度、工程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填料类型等综合确定为1:1.5,采用流线型路基横断面形式; 、在路基填筑前,应清除表层耕植土、腐殖土等;填
18、方路基在清表后,应对路基基底进行夯实或碾压密实处理。对于稳定斜坡上的地基,当地面横坡缓于1:5时,在清除表土后,可直接填筑路堤,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0m,向内倾斜24%,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保留。、陡坡路堤指地表横坡坡度陡于1:2.5、边坡高度H20.0m的填方路基。一般路段按照工点设计要求进行稳定性验算。§4.2.2 施工工艺、方法本便道路基填料来源利用挖方路段及隧道弃土石方填筑路基,路基填料类型有残破积碎石土、开山石渣等。、土石混填路基残破积碎石土、开山石渣均为土石混合填料,分层填筑、采用
19、18T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本工程填土路堤采用横向全宽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施工流程如下:、涵、墙背填土为了减少便道路基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管涵两侧、挡墙背部填土进行特殊要求。填料采用透水性能较好的砂类土、砾类土;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分层松铺厚度不超过15cm,并应严格控制含水量和填土压实度,加强对压实度的抽检频率;对压实机械碾压不到的地方采用小型机械结合人工反复夯实。 §4.3 边坡防护工程施工§4.3.1 设计要求本分部临时道路防护工程主要设计为挡墙采用浆砌片、条石挡墙,所用的片、条石材料应为不易风化的硬质石料,其单轴和保水抗压强度30Mp
20、a,最小厚度15cm,一条边长30cm。基础开挖前,应开挖临时排水设施,分段交错开挖,砌筑挡墙前应检测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当基底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进行地基处理。§4.3.2 施工工艺、方法挡土墙主要施工顺序为:测量放样开挖基坑地基承载力实验基底处理7.5浆砌片石铺砌(注意预留排水孔、沉降缝)。§4.4 新建道路防排水工程施工§4.4.1 边沟、排水沟施工 、排水沟、边沟的测量精确放样,确保沟体线形美观,直线线型顺直,曲线线型圆滑。 、放样一般以两个结构物之间的长度为一个单元,以确保边沟、排水沟与结构物的进出水口顺利连接。 、截水沟顶面应略低于自
21、然坡面,若遇冲沟应设缺口将水导入截水沟。 、基坑开挖根据土质情况,可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配合完成,也可采用人工开挖成型。如采用机械开挖,应防止超挖,应留出510cm左右的富余,由人工修整成型,确保边沟、排水沟的边坡平整、稳定,严禁贴破。基坑开挖后,需进行沟底高程复测。 、基坑开挖土方应堆置在与路堑边坡顶一侧并予以夯实或运出场外,禁止堆放在排水沟外侧,影响场地的外观及排水效果,或回流至排水沟内影响正常排水。 、边沟排水沟的进出水口,应妥当加固,以防水流危害路基。§4.4.2 路基预埋涵管施工、沟槽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底方法,开挖深度为,管顶设计深度管径,挖至设计管底标高15
22、0mm的地方,再用人工挖至设计标高,以保证原状土不动,基底宽度不小于管道外径+600mm学,挖深较大时或受场地限制以及对建筑采取保护性措施时,采用横列板支撑。、管道铺设及安装:管道铺设安装前应按照施工图对已开挖沟槽、管道基础进行检查,检查平面位置、标高和管道基础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并同时检查槽壁土质及边坡支撑情况。对管材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其表面不能有严重缺陷,如裂纹、砂眼等,并对管材进行抽样试验。下管采用人工压绳法下管及大型管道采用汽车吊下管,吊装采用专用索具吊装。采用目测法和挂线以控制管理管道中心用水准仪测定控制管道标高。、管道回填土方,分两区进行回填,一区沟底至管顶以上50cm人
23、工夯实密度;二区管顶以上部分可分层回填机械压实。§4.5借用便道拓宽、改建 我部便道工程较多路段需利用乡村水泥路进场,且纵向拉通便道需结合利用乡村水泥路,原有乡村水泥路都不能满足施工车辆行走,需拓宽、改建处理。目的就是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行能力。§4.5.1 施工要求 借用道路改建主要沿着原有道路进行拓宽,要保证改建后便道能满足施工车辆顺利通行,路面宽度达到3.5m。尽量避开雨季施工,施工前应先对自然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调查,做好临时排水设施,避免雨水冲刷坡面,影响边坡稳定。§4.5.2施工工艺、方法原有道路改建有拓宽、增设挡墙、增设排水沟、面层
24、铺筑等项目。道路改建前我分部先做详细的原有道路宽度、坡度以及边坡稳定性调查,对宽度不够的地方进行拓宽处理,每400m增设错车带一处,同时根据视距影响另增加错车带。具体施工填、挖方及边坡、防排水工艺见前所述临时道路施工工艺。第5章 质量保证体系§5.1 质量控制目标1、 贯彻时间是检验工程质量的永恒标准的质量目标。、杜绝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和一级一般质量事故,有效防止发生二、三级一般事故,尽可能少发生质量问题。§5.2 质量控制管理机构为达到质量控制目标,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工程质量管理机构,设置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的工程技术、质检、试验、测量监控四位一体的质量保证体
25、系,和组织严密的物资供应,合同管理体系,全过程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开展质量检查工作。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和评比活动,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作业班组实行上、下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并对主要项目、关键工序实行跟踪检查,做到预防为主,把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图5.2-1 质量管理机构框图§5.3 质量保证体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按照ISO9001准、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和本合同段施工特点,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从保证质量的组织措施、管理措施、控制措施和技术措施几方面严格入手,在
26、单位工程的分部分项施工工序技术上严格把关,以达到工程质量创优规划及质量目标的实现。工程质量的检测评定由质检、测量、试验三个专业部门完成。因此,这三个部门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控制。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项目将通过配置先进的检测仪器,规范管理制度和加强培训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从而加强质检、试验、测量监控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工程质量管理机构,和以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的工程技术、质检、试验、测量监控四位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同时为质检、试验、测量体系配备职业道德良好、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强和技术水平高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人员素质上确保工程质量。
27、67;5.3.1质检体系我部设立工程部,下设技术组、质检组、测量组等,实行工艺技术自检和工序质量自检的管理制度。项目部为质检组的质检工程师、质检员配备与其职责相匹配的质检仪器、设备工具和工具书等,为其履行质检职责提供充分的准备。每道工序都必须在作业班组和技术员自检、质检员复检的基础上,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质量检查组织机构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开展工程质量检查,并且每月定期组织一次质量大检查和评比工作;作业班组实行上、下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并对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实行跟踪检查,做到预防为主,把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5.3.2试验体系 项目部为
28、试验室配备与其职责相应的试验仪器、设备,保证满足工程试验需要。试验室要严把施工材料进场关,所有结构用材料,进场前必须携带厂家出具的产品质量合格证及其主要技术指标文件,经试验室在现场按有关试验规程规定抽检合格,并取得监理工程师签认批准后,方可进场备用;同时,试验室要严格执行试验规程,确保工程开工前有标准试验、施工中有试验检查、完工后有真实、准确、完整的试验数据,做到充分反映结构物内部质量状况的效果。§5.3.3测量体系 项目部为测量组配备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以满足工程所需。测量组负责测量和施工放样工作。测量工作自始至终必须严格按测量规程操作,完工后有成品测量检查,确保施工
29、全过程的测量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结构物几何空间尺寸。§5.4 质量保证措施§5.4.1 技术控制措施1)、施工前实行技术交底制度。对施工中的各个技术要点、施工程序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交底内容由技术质量部以书面形式负责传达贯彻落实。2)、实行对施工各道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施工过程中作业队对工序进行自检,现场技术员进行工艺技术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措施。3)、实行质量检验否决办法,各道工序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必须符合技术规范要求。§5.4.2 质量管理措施1)、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人员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意识教育,
30、认真学习技术规范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熟悉掌握技术规范、设计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的要点。2)、实行科学的项目管理制度,合理科学地组织施工,杜绝不合格产品,确保分项工程质量达到质量目标。3)、实行工序质量控制,由质检组负责对每道工序进行自检,并提出质量标准、控制方法和检查验收的内容,使每位施工员和质检员明确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4)、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和质量责任制度,推行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对违反操作规程、程序,使用不合格材料,影响工程质量的除坚决返工外,还要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对严格按照要求施工,工程达到优良的给予奖励。5)、制定技术
31、资料管理办法,做到专人负责,各司其职。§5.4.3 工序自检控制1)、由质检组负责每道工序的工艺技术自检。实行技术交底制度,对施工中的技术要点、施工程序、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在施工前对工班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2)、由质检组实行工序自检控制。对每道工序提出质量标准及控制方法和检查验收的内容,使每个施工人员和质检人员都明确工序质量目标。施工中,通过班组间工序质量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下道工序验收前道工序)合格,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使工序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用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进而确保工程质量。§5.4.4 试验控制措施项目部设工地中心试验室,检测包括砂石料等原材料试验、钢
32、筋拉伸弯折试验、钢筋焊接检验、水泥胶砂强度、安定性、泌水率、砼的配合比使用性能、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等。在试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试验,并把试验分析结果按照规定及时提供给监理工程师。、原材料检验1)、粗集料:每月测试碎石的压碎值、杂质含量和其它有机物含量以及磨耗系数,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场,已经进场的全部清出场。2)、细集料:检验砂中杂质的含量,不合格的砂子不得进场。3)、水泥:每批进场水泥都必须具有质保单和厂家的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书,对水泥质量怀疑时,要按照有关规定重新取样试验,经试验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使用。4)、砼拌和用水需经过水质化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5)、钢
33、筋种类、型号和直径均要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并有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运到施工现场的每批钢筋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确保钢筋的化学成分、物理指标和力学性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6)、钢筋接头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和钢筋直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中的相关规定进行验收。7)、所有半成品材料必须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验收。、砼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试验由试验室完成,并进行工艺试验。施工中按照砼配合比使用。水泥、钢材等原材料进场前除具有产品质保书外,还需进行抽样试验,各种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施工规范要求和质量检验标准。工地试验室
34、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开展测试项目,并把试验分析结果及时报给监理工程师。§5.4.5 测量控制措施配备齐全先进的测量设备,对每个分项工程结构进行测量放样控制。所有测量仪器在使用前要到政府设立的计量部门标定合格后方准使用,并定期按规定重新标定。为了保证施工测量放样的精度,要在原有三角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建立核查整个合同段及桥址平面导线控制网与水准控制网。具体操作方法为: 、平面控制测量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平面控制网布设本标段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并根据施工需要加密布置控制点,施工放样时应相互复核,确保准确无误。布设原则:选点合理,通视条件良好,埋设稳定
35、牢固,不影响精度。水准点的引测,以方便施工、满足施工要求为目的。、高程测量除使用设计部门提供的水准点外,项目部加设工地临时水准点,并将高程测量误差控制在部颁标准规定的误差范围内,采用三等水准规范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各控制点的检查为了保证各点的稳定,在施工中要定期对各控制点进行检查。首先布设稳定点,对各三角网的控制检查点定期进行复测,防止由于基准点位置变化而影响控制网精度;复测时,观测精度与原三角网精度相同,并再次丈量基线线段。同时加强与相邻标段进行联测,复核检查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确保测量施工控制。第6章 安全保证控制措施§6.1 安全控制目标、无人员伤亡事故;、无重大设备、火灾、交通
36、、结构损失等事故;、杜绝重大职业病、急性中毒事故和重大传染病;§6.2 安全控制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建立包括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专职安全员、各职能部门、现场技术员、施工作业队在内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与工作标准挂钩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检查监督制度,健全分部上下配套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项目部由项目经理、副经理、项目总工、生产安全环保部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行使对安全生产的研究、计划、布置、指导、协调、总结、评比和奖罚制度,并组织大型的安全活动。安全施工组织机构图见下图: 图6.2-1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图、各级人员职责项目经理、副经
37、理、专职安全员对施工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负责。每项工作前,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中检查各生产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现场技术员、作业队长对作业队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负责,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措施,进行技术交底。领导本组安全作业,检查施工中的安全生产情况,督促工作人员遵守劳动纪律。作业队长、专职安全员要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督促工作人员执行。施工中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佩戴安全防护设施,对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隐患要及时排除和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报,对上一级的违章指挥有权拒绝。1)、技术部门根据安全技术规程、规范、标准编制实施性的施工工艺和安全技术文件。2)、生产安全环保部负责
38、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实施性的安全施工框图和技术文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 3)、机械管理部门根据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负责制定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加大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力度,确保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和安全运转。4)、劳动人事部门与专职安全员负责做好新工人、特殊工种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做好工伤事故统计与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5)、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做好施工现场、办公室、仓库、宿舍的防火、防台、防盗等安全保卫措施。§6.3 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生产”是一切施工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
39、为主”的方针,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见图5.3.1。图6.3-1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6.4 安全保证措施§6.4.1 安全教育、项目经理、副经理、安全员等施工管理人员均持证上岗,现场作业人员均经过安全培训教育和岗前教育,并建立好“三级教育卡”。外来劳务人员或或转岗民工也要经过安全培训教育,方可上岗作业。每逢节假日或根据气候(季节性)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安全的教育,教育的内容要记录在案。、主管安全生产的项目副经理负责编制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结合施工特点合理安排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和特殊工种的审证工作。§6.4.2 特殊工种管理、特殊工种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无证或证书过期人员严禁上岗。、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登记汇总,正确填写已审日期及下次复审日期,并且附上每位特种作业人员的证件复印件。、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在特殊区域或特别危险场所工作,先进行安全交底,并采取可靠的对操作人员本人和对他人的安全防护措施。§6.4.3 安全检查制度、本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检查采取经理部组织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和作业队自查、安全员日常巡查等方式。、分部组织定期检查为每月两次,结合安全施工竞赛活动。、经理部根据工程需要及现场巡视员的安排,不定期抽查,抽查结果列入安全施工竞赛评比范围。、专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IEEE 8802-1DC:2025 E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exchange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 Requirements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Part 1DC: Qual
- 【正版授权】 IEC TS 62257-301:2025 EN Renewable energy off-grid systems - Part 301: Generators - Integration of solar with other forms of power generation within hybrid power systems
- 初中数学相交线第1课时++相交线(教学课件)数学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03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同步知识点与语法训练 unit6 section B
- 儿童生长发育全阶段特点与指南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9标准检测卷(含答案)
- 新解读《GB-T 2383-2014粉状染料 筛分细度的测定》
- 图文转换-2026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解析版
- 完形填空暑假提升练 (15空) 含答案-2025年新高一英语暑假专项提升(译林版)
- 卡丁车俱乐部管理制度
- 代理记账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范文
- T/CHC 1001-2019植物源高有机硒食品原料
- 青岛租房合同协议书下载
- 企业内部培训合格证明书(5篇)
- 医疗设备采购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 国内安全保卫学课件
- 高校干部面试试题及答案
- 农村宅基地审批培训课件
- 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 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
- 船员四小证Z01基本安全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