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眼球震颤() - + 法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_第1页
先天性眼球震颤() - + 法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_第2页
先天性眼球震颤() - + 法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_第3页
先天性眼球震颤() - + 法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_第4页
先天性眼球震颤() - + 法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先天性眼球震颤(*+法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江萍方洪兴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眼球震颤(*+法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利用(*+法同时在-条水平肌上手术治疗,合并内斜视和外斜视手术量同时计算在内,术后光学矫正屈光不正和弱视治疗,同视机训练!级视功能$#.,"/。结果:$,例患者随访%个月至-年,视力提高,增进!.%行;眼球震颤消除0例(%01!,2,减轻-例(,"1&&2;代偿头位消失$"例(&%10!2,减轻,例(!,1"32。同视机检查有双眼单视功能$例,较术前增加%例(-%1$#2。结论:(*+法手术治疗先天

2、性眼球震颤,能较好地消除或减轻眼震,有利于矫正代偿头位,提高视力,改善视功能。关键词眼震,病理性眼外科手术先天性眼球震颤是性显性或性隐性遗传疾病,在婴儿出生后数天就不同程度存在,易被忽视,是一种眼科的疑难杂症,临床处理较困难。从$000年$"月至!"",年$!月,我院对有代偿头位的$,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进行手术矫正眼位,收到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代偿头位明显,有中间带的先天性眼球震颤$,例,其中男3例,女#例;年龄#.$&岁。伴有内斜视!例,伴有外斜视!例;所有病例均有屈光不正和弱视,近视#例,远视3例,轻度弱视,例(矫正视力

3、"1%."13,中度弱视0例(矫正视力"1!."1#,重度弱视$例(矫正视力""1$。眼球震颤为水平冲动型,中间带位于右侧0例,位于左侧-例,头位扭转角度$#4. !"4,例,!#4.,"40例,5,"4者$例。同视机检查"级视功能#例,#级视功能,例,无$人有立体视觉。$1!术前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正前方和代偿头位视力及矫正视力;所有病人均双眼点$2阿托品眼药水,/,每日,次,再用带状光检影镜检影后验光;检查眼底、注视性质;同视机和三棱镜遮盖试验检查眼位,查!级视功能;弧形视野计测量头位

4、扭转角度、中间带位置。$1,治疗方法采用(*+#6%6&63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合并斜视者将矫正斜视手术量同时计算在内。$"岁以下&例患者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其余%例在局麻下完成手术,双眼内直肌$条后退#77,另$条内直肌截除%77,双外直肌$条后退&77,另$条截除377,每眼内外直肌手术量总和相等,分别为$,778$9。代偿头位扭转角:!#4手术量减少$"2。5,"4的手术量增加!"2。所有病人内直肌后徙量未超过&77。术后$周开始同视机进行!级视功能训练$#.,"/,验光后配戴矫正眼镜,采用光栅疗法(;<

5、=和红光闪烁治疗弱视。术后随访时间%个月至-年。"结果!1$视力$,例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提高,提高在!.%行,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1,#,术后平均"1&,有!例经过!年弱视治疗和配戴眼镜,矫正视力5"13,弱视治愈。!1!眼球震颤$,例术后双眼注视正前方基本不颤0例(%01!,2,震幅减小、摆动速度减慢-例(,"1&&2。!1,代偿头位$"例(&%10!2代偿头位消失,!例($#1,32存在$"4原方向头位扭转角,$例(&1&2残留$#4原方向头位扭转角。!1-眼位-例伴有

6、水平斜视患者,例基本正位(,$例内斜视欠矫$"4(!#2。!1#双眼单视功能术后$周同视机检查正前方!级视功能,其中"级视功能3例(%$1#-2,#级视功能#例(,31-%2,!级视功能$例(&1&2,经同视机训练$#.,"/后复查!级视功能:"级视功能$例(3-1%!2,#级视功能3例(%$1#-2,!级视功能-例(,"1&&2。#讨论先天性眼球震颤不是由中心视力降低而引起,是由于眼震的干扰,双眼视力有不同程度降低,常合并内斜视或外斜视,在第一眼位眼球震颤呈钟摆型,向侧方向注视时变为冲动型。患者常有典型的代偿头

7、位,这是因为眼球向某一方向注视时,振幅减少,频率减慢或眼震完全消失,视力增加,这一位置称静止眼位,也称中间带8!9。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发病机理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是中枢存在障碍,双眼不能协调稳定注视。眼球震颤的治疗是国内外眼科医生的一大难题,药物疗法尚未正式使用,光学矫正效果不理想,对于代偿头位大于$#4者可行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为冲动型的手术方法有<>/?+>法,后藤法(ABC,D?+C?>E(F7法,(*+#6%6&63法。(*+法是同时做-条水平肌手术,后徙慢相两条肌肉,缩短快相两条肌肉,每眼手术总量为$,77,使双眼球同步向快相侧转动!#4.,&quo

8、t;4,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危重心脏瓣膜置换术%例董书强吕国祯尹清徐克劲董逸飞摘要目的:总结危重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探讨术中心肌保护和围术期的处理。方法:$(!年$月至!""年月共为%例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了瓣膜置换术,主要高危因素有左室功能重度不全、巨大左室、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心源性恶液质和小左心室等;行二尖瓣置换!&例,主动脉瓣置换!"例,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置换$%例。结果:术后早期出现严重并发症"例次,主要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室颤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早期死

9、亡$"例;随访%例,随访%个月至$年,晚期死亡%例,主要原因为心功能衰竭。晚期存活患者心功能*级&例,*级!例,*级+例,*,级!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和术后早发现和早处理并发症,可提高危重瓣膜病患者的手术疗效。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人工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从而缓解头位转动!#-."-的眼震/0。我们通过12345法,手术后中间带移至正前方,术后视力提高,代偿头位消失或改善,眼球震颤减轻或不震,大多数能重建双眼视功能,说明12345法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有效术式,对于代偿头位扭转度6

10、!#-的例病人和7"-的$例病人减少或增加手术量,术后代偿头位消失。因此,我们认为头位扭转度小于!#-或大于"-可情调整手术量。$例患者术后复查无$例出现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表现,表明同时在条直肌上进行手术是可行的。本组病例均合并有屈光不正,术后进行屈光不正矫正、弱视治疗和!级视功能训练,使矫正视力提高,弱视治愈或好转,大多数患者建立和恢复了双眼单视功能。所以,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术后应注重改善视功能的治疗,进一步提高视觉质量。!参考文献中尊茂,李子良,谢立信,主编8眼科新编8北京9人民卫生出版社,$($9&刘英奇,赵亮,主编8现代眼科学8南昌9江西科学出版社,$(%9

11、&"$杜翠琴,赵堪兴,郭新8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的治疗8中华眼科杂志(增刊,$(&#,!$:$;9%#:收稿9!""<"( &8#;岁。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例,心内膜炎#例,先天性心脏病$例。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例,?*%例,?&例;主动脉瓣狭窄(A并关闭不全:A*;例,A!例,A*$例;?B A*例,?*B A*+例,?B ?*B A*#例;其中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C*$例。病程$个月至年,心胸比"8#&."8&(,合并房颤+例。心功能(DEFA *级例,

12、*级!例,*,级$&例。术前合并的危重因素:左室功能重度不全(GH 6"=!例,巨大左室(I,GJ 7%8"KL 或GJJ 7&8"KL $&例,小左心室(I,GJ,*6#LI M L !例,心源性恶液质(心功能*.*,级,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例,重度肺动脉高压&例,不能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需急诊手术者!例,合并冠状动脉架桥手术!例,合并其它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例,其中肺功能不全&例,肝脏功能不全例,肾功能不全!例。$8!手术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中度低温(!.!%N 体外循环,中度血液稀释(FOC "8!"."8!#,预充液中加入!"P 人血白蛋白或""LI 血浆,自升主动脉根部灌注冷晶体心停跳液,如需主动脉瓣置换或探查,则经冠状静脉窦持续灌注停跳液。近年来我们采用首剂N 冷晶体停跳液,之后应用Q $含钾机血停跳液间断顺行或持续逆行灌注的方法。行二尖瓣置换(?,R !&例,主动脉瓣置换(A,R !"例,?,R B A,R$%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例,左房折叠术$例。#结果体外转流时间#+.!#LST ,平均:$!8&>8(;LST ;主动脉阻断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