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探索;实践摘 要 几年来,水土保持司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关于生态建设的指示精神,按照水利部治水新思路,积极探索,调整思路,推动传统水保向现代水保转变,密切关注。及时总结各地在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舍饲养羊、围栏封育和休牧轮牧的实践,提出了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思路,并迅速在全国各地开展生态修复试点工作,效果良好。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0941(2003)01001012 江泽民总书记1997年8月5日作出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重要批示,并在1999年6月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召

2、,同时指出: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朱铬基总理2001年3月17日在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强调:“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建成我国西部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中央把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开发的根本和切人点。 1999年12月,汪恕诚部长在黄河水利委员会关于水土保持的一个材料上批示: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一要坚持50年来的成功经验,H要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我们的工作思路。 水土流失是我国头号环境问题。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虽经多年连续防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需要治理的面积尚有200多万km2,治理进度慢,满足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

3、要。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沙漠化呈扩展趋势,侵蚀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形势在呼唤着新的水保生态建设思路的出现。 几年来,水土保持司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关于生态建设的指示精神,按照水利部新的治水思路和汪部长的重要批示,积极探索,调整思路,推动传统水保向现代水保转变,努力做好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围绕生态修复这个课题,进行广泛、深人的调查研究,实地察看实施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的状况;进农户,与农民群众交谈,听取看法、意见和建议;看羊圈、牛舍、沼气和蔬菜大棚,了解农村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情况;与农村基层干部和市县领导交换意见,与科技工作者进行探讨,共商水土保持生态

4、建设大计。1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 经过几十年的水土保持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技术路线和经验,综合治理是核心内容,其中包括封禁治理措施,即实施封山禁牧、封育保护措施,给林草植被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使其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大面积恢复。无论在降雨量较多的南方地区,还是在降雨量较少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都有大量成功的实例,取得了明显成效,普遍受到肯定和赞扬。1.1 南方地区的成功探索 江西省兴国县的探索。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兴国调查一文中记述“那一带的山都是走沙山,没有树木,山中沙子被水冲入河中,河高于田,一年高过一年,河堤一决便成水患,久不下雨又成旱灾。”到了1970年前后,一些专家把兴国

5、县水土流失的惨状称为“红色沙漠”,并且呼吁:再不治理“兴国要亡国”。一位老红军重回兴国后,感叹不已,专门修了“望绿亭”,寄予期盼。 兴国县在20世纪80年代初列为国家八片水保重点治理区以来,在积极开展人工治理的同时,坚持实行了封禁治理,突出了预防保护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目前全县林草覆盖率达74,过去河床以年均46cm的速度在淤积抬高,如今以57cm的速度在降低,减轻了洪水灾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湖北省宜昌市的探索。宜昌市夷陵区为了改善生态,保护植被,抓住烧柴这个主要矛盾,开展了争创“生态家园示范户”活动。规定以薪柴为主要生活能源的农户,必须建省柴灶。要

6、求回年内至少有6个月以上的时间用电、用煤、用沼气、用太阳能代柴。对于有两种以上替代能源的农户,由区政府命名为“生态家园示范户”。同时,加强替代能源建设:一是大力发展沼气。省柴灶、太阳能,二是推广以煤代柴,三是以电代柴。开展生态修复试点的大坪小流域现有1260户,沼气使用率为35,省柴灶使用率86,以煤代柴20,以电代柴45,还有 8的农户使用液化气, 2的农户使用太阳能。由于替代能源建设力度大,该流域的封禁治理效果十分显著,宜林地林草覆盖率达90。远眺大坪流域是一派“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层层梯田小楼人家”的山川秀美景观。 广东省的探索。广东省1985年做出决定:全省5年消灭宜林荒山,10年绿化

7、达标。省人大先后审议并通过了关于韩江上游严重水土流失区整治及开发利用议案、关于防治北江上游水土流失议案和整治和开发利用东江中上游水土流失议案,把“三江”的429条小流域5 191 km2严重水土流失区列人重点治理范围,省政府投入专项资金1.3亿元。目前有 67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初步治理。到1995年,广东省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绿化达标,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30 50,土壤侵蚀减轻,人河沙量减少,河床被刷深,梅江的年均输沙量减少了 31,五华河和琴江河河床分别下降了1.13 m和0.99 m。1.2北方地区的成功探索 在小流域范围内的探索。陕西省吴旗县的马腰附小流域和批滩沟小流域,是1983年国家

8、实施黄河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时,按照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生物和农耕三大措施因地制宜配置实施的。按照每人留够0.33 hm2基本农田(当地人均 1.33hm2耕地),其他的一律退耕还林的规定,经过近20年的综合治理和封禁保护,坝地的玉米和向日葵长势喜人,山坡上林草植被郁郁葱葱,乔灌草混交,高大的树冠遮天蔽日,令2002年8月参加“陕西省退耕还林现场会”的代表大为赞叹:这才是退耕还林的样板和未来。 在县级范围内的探索。辽宁省新宾和宽甸满族自治县,突出封禁治理措施,实施了以封山育林为主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工程。新宾县在“九五”期间共完成退耕还林0.6万hm2,荒

9、山造林 2.16万hm2,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 91和87;从 1997年起,对郁闭度在 0.3以上的森林实行禁止采伐;从2000年开始,全面实施天然林禁伐政策;同时还加大了林种、树种结构调整的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陕西省吴旗县面积3 791km2分,人口 12万,近几年年均降水量400 mm左右,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998年县委、县政府做出“封山禁牧。舍饲养羊”的决定,全县保留 2万 hm2耕地发展高效农业,其余10.33万hm2坡耕地在1999年冬至2000年春一步退耕到位,同时建设“集约自给型农业、保护效益型林业、商品致富型畜牧业”为结构特征的生态型特色农业,

10、4年来初见成效:一是植被明显恢复,林草覆盖率由1998年前的18增加到49.6。二是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昔日的荒山秃岭,今日都长满了草灌,野生动物如野兔、野猪、狼、黄鹰等均已出现。三是达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的目的,全县农民人均纯收人由1998年的不足千元,增加到2001年的1400多元。四是促进了农村“双文明”建设稳步发展。 在地级范围内的探索。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面积5.5万km2,人口274万,多年平均降水量150300 mm,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1994年全盟 160万 hm2耕地中,沙化面积占 73.8,天然草场有一半沙化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93,自然灾害频

11、繁发生,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1994年开始实施“进一退二还三”战略,即每建成一亩(0.067hm2)高标准基本农田,退下二亩(0.133 hm2)陡坡旱薄地,并还林还草还牧,通过对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调整,促进生态改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建设畜牧业大联盟。通过艰苦实施“进、退、还”战略,8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全盟有一半耕地退了耕,林草覆盖度由原来的20提高到 40,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 31。二是在全盟耕地减少一半的情况下,这几年粮食年均总产量反而为1994以前的1.5倍,贫困人口提前两年基本解决了温饱。三是全盟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

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在1998年时就比1994年翻了一番。 个体大户的探索。陕西省延川县的刘世杰,1996年投人600多万元,承包了刘马家屹塔村的1000 hm2土地,给每人留够0.2 hm2高标准基本农田,将600多hm2陡坡耕地退为牧草地,同时给每户购置了小尾寒羊,另外还栽种了100多hm2的苹果,组织农民承包经营;在实施的前5年,由企业每月补助群众面粉,在全村10 km2的范围内,提前走上了退耕还林还草、以面代赈、封山禁牧、舍饲养畜的道路。期间虽曾遭受过于旱和人为的挫折,但终于走上了正轨,如今牧草长势旺盛,荒山荒坡都披上了绿装。1.3内蒙古部分牧区的成功探索 近年来,内蒙古广大牧民在

13、自治区政府领导下,一是推行草场承包,责任到户;二是通过建设家庭灌溉草库仑,以水为中心,建设高产高效的饲草料地;三是实行围栏封育,休牧轮牧;四是实施舍饲圈养、舍饲半舍饲等措施,大面积恢复保护草原植被。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牧民格日勒一家4口人,打了一眼井,发展了11.33hm2草库仑,保护了全家承包的1333.33hm2草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牧民阿日并全家5口人,1999年开始建设灌溉草库仑40 hm2,200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6万元。这种“开发一小块,保护一大片”的做法,不仅恢复保护了草原植被,而且富裕了当地牧民。地处毛乌素沙地的鄂托克前旗、乌审旗等3个旗,通过20年的试点,家庭灌溉草

14、库仑推广率已经达到60,使当地草原生态得到明显好转,毛乌素沙地的植被覆盖率已由过去的不到 10,提高到目前的4050,草地沙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2 开展生态修复试点的简况 1998年以来,水土保持司一直密切关注、认真调查研究并积极支持吴旗县、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盟和刘世杰等所进行的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舍饲养羊、围栏封育、休牧轮牧的探索,并期望其大面积试验成功。 2001年6月,在纪念水土保持法颁布10周年大会上,布赫副委员长、汪恕诚部长和陈雷副部长都发表了重要讲话,肯定了10年来的成绩,指明了新时期的前进方向,提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治水新思路的要求。会议总结了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实施“进一退二还三”

15、战略和陕西省吴旗县实施“封山禁牧,舍饲养羊”的经验,把生态修复提到了重要位置,这次会议已经并必将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之后水利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封育保护,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通知,这是水保生态建设思路的重大战略调整。 2001年水利部在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选择了20多个县和地区开展了生态修复试点工程,2002年8月,又在全国106个县(市、旗),部署开展了更大范围的全国生态修复试点工程。 目前,各地在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方面决已大、行动快。如陕西省提出“大封禁、小治理”的水土保持新思路;山西省实施“小开发、大保护、以小促大”的新策略;青海省提出“两封三禁”

16、(封山育林、封山育草、禁止乱挖乱采、禁止毁林开荒、禁止陡坡垦殖)的新举措;内蒙古自治区在推广乌兰察布盟经验的同时,对沙化、退化的草场,实行围栏封育、休牧轮牧、舍饲半舍饲等新办法。 各地的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突出重点,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加大了长江、黄河上中游重点水保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同时启动了一批重点工程,如首都水资源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塔里木河下游和黑河下游生态绿洲恢复保护等工程,在规划、设计和实施中都强调要把生态修复作为重要内容,与人工治理等主体工程同步进行。二是普遍认同,向纵深发展。水保生态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正在被各地所接受、所采纳,特别是受到领导同志的重视,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广东省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山川秀美的阶段目标。福建省长汀县决定每年投人2 000万元,开展连续8年的综合治理和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