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锂制冷机COP的调查分折_第1页
溴化锂制冷机COP的调查分折_第2页
溴化锂制冷机COP的调查分折_第3页
溴化锂制冷机COP的调查分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溴化锂制冷机COP的调查分折COP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特性值之一,有三种状况下的COP,每一系列中各种规格的COP运行条件(冷却水入口温度,冷水出口温度等)变化时的COP的,在容量调节范围内,包括部分冷负荷在内,运行条件改变时的COP。了解和掌握COP的变化状况及规律对于设计选型和计算三联供系统的能耗是十分重要的。上述COP值本应由生产厂家提供我们也曾向国内许多厂家调查了解,但是厂家仅能提供标准运行工况下的COP值,除三洋制冷有限公司提供了热水型机组部分变工况参数外,其它数据均无。为此,在我们调查的基础之上,参考日本“冷热源机器的各种特性值的调查结果”,对三种状况下的COP进行了分析,供设计

2、选型和计算能耗时参考。 一、 每一系列中各种规格的COP COP的计算公式如下: 能力 qE qE COP 入务 qSAL qS 式中,qE制冷能务(KW) qS蒸汽提供的热量(KW) AL泵做得功,由于ALqS,故可略。 表1、为蒸汤提供的热量KW AL 泵做的功,由于ALPS,故可省略. 表1、为三洋制冷有限公司蒸汽压力为6Kgcm2G时SCC系列各种规格下的COP. 表1同一系列各种规格的COP 型号 SCC-14 SCC22 SCC32 SCC42 SCC52 SCC53 SCC61 SCC71 SCC82 制冷量103kcal h 454 605 1028 1270 1603 178

3、4 2056 2812 3629 蒸汽供热量03Kcal/h 341 455 771 953 1205 1339 1546 2114 2727 COP 133 133 133 133 133 133 133 133 133 表2为日本调查制冷机类型,表3为标准运行条件下COP的回归式,从表1、表3可知,在同一系列内,COP与制冷能力无关为一定值。 表2制冷机类型 类型 调查系列数 运行方式 冷水温度() 冷却水温度() 备注 A1 A2 A3 A4 A5 4 4 3 2 2 制冷运行 制冷运行 制冷运行 采暖运行 采暖运行 127 127 127 32375 32375 3241 5560 4

4、5750 双效冷热水机组 双效制冷机组 单效制冷机组 双效冷热水机组 双效冷热水机组 表3标准运行条件下COP的回归式 类型 COP的回归式 适用范围 A1 A2 A3 A4 A5 00000219X2 0000812 X2101 00000139 X2000111X115 00000429 X2000128X0691 0000088 X20000563X0853 00000147 X20000833X0858 3X40 28X41 32X27 23X27 23X36 注:能力(kcal) X能力100000 二、运行条件(冷却水入口温度,冷水出口温度等)变化时的COP 各种运行条件下制冷能力

5、和入力的关系见表4。根据所示的能力和入力的关系,计算出的COP值台表5所示。从表5可知,(1)制冷运行工况改变时,COP值发生变化,但变化是有规律的,即能力与入务和相关曲线在能力小于60时基本上与标准运行工况平行,其COP值随冷却水温度降低或冷水温度升高而升高;随冷却水温度升高或冷水温度降低而降低,其变化范围约为01。(2)(2)采暖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时,能力与入力的相关曲线与标准运行工况重叠,说明COP值不变。 三、在容量调节范围内包括部分负荷运行条件改变时的COP 从表5可知,(1)在标准运行工况下,在容量调节范围内(包括部分负荷)的COP基本上保持不变;(2)在变工况运行时,其部分负荷的C

6、OP基本上保持不变,改变运行条件时COP的变化规律与文中二的内容相同,即COP值 随冷地水温度降低或冷水温度升高而升高;随冷却水温度升高或冷水温度降低而降低。 表4各种运行条件下制冷能力和入力曲线的表示方式 类型 不变参数 变化参数 纵轴 横轴 符号 A1a 冷水出口温度 (7) 冷却水入口温度 (设计32) 入力 制冷能力 24 28 32 34 36 A1b 冷却水入口温度 (32) 冷水出口温度 (设计7) 入力 制冷能力 5 6 9 7 8 10 A2a 冷水出口温度 (7) 冷却水入口温度 (设计32) 入力 制冷能力 20 24 26 28 32 34 X36 A2b 冷却水入口温

7、度 (32) 冷水出口温度 (设计7) 入力 制冷能力 5 6 7 8 9 10 A3a 冷却水出口温度 (7) 冷却水入口温放 (设计32) 入力 制冷能力 24 28 30 32 34 36 A3b 冷却水入口温度 (32) 冷水出口温度 (设计7) 入力 制冷能力 5 6 7 8 10 12 A4 室外干球温度 (10) 热水出口温度 (设计60) 入力 加热能力 50 60 70 表5运行条件变化时的COP A1a 设计工况320C 280C 340C 能力 入力 COP 60 53 113 45 38 118 30 26 115 60 48 125 45 34 132 30 22 1

8、36 60 58 103 45 41 110 30 28 107 A2b 设计工况70C 60C 80C 能力 入力 COP 60 52 115 45 38 117 30 24 125 60 58 103 45 42 107 30 27 111 60 49 122 45 37 122 30 27 125 A2a 设计工况320C 280C 340C 能力 入力 COP 60 57 105 45 42 107 30 28 107 60 49 122 45 37 122 30 21 143 60 57 105 45 42 107 30 27 111 A2b 设计工况70C 60C 80C 能力 入

9、力 COP 60 53 113 45 40 113 30 26 115 60 57 105 45 43 105 30 29 103 60 50 12 45 36 125 30 24 125 A3 a 设计工况320C 280C 340C 能力 入力 COP 60 53 113 45 40 112 30 28 111 60 57 105 45 42 107 30 29 103 60 57 105 45 43 105 30 30 1 A3b 设计工况70C 60C 80C 能力 入力 COP 60 48 125 45 37 122 30 24 125 60 47 128 45 37 122 30

10、24 125 60 56 107 45 42 107 30 29 13 采暖运行 能力 入力 COP 825 825 1 675 64 105 525 48 109 四 小结 综上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COP的变化具有如下规律:1)每 一系列中各种规格的COP相同;2)标准运行工况下,部分负荷的COP基本上等于满负荷运行的时的COP;3)变工况运行时COP的变化规律基本上与标准运行工况相似,其变化率约为01。 了解和掌握COP的变化规律,在三联供系统的设计,技术经济计算和运行管理方面具有如下作用。 1一般,根据设计工况下的冷负荷选择制冷机和相应的空调设备。但是选择制冷机时,还必须了解空调系统

11、运行期间的负荷,事实上,低负荷运行是空调设备的主要运行特性,空调时负荷变化的范围很大,空调设备的运行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从建筑面积5300M2办公大楼夏季(69)月和冬季(123)月的制冷机和锅炉的负荷延时图可知,夏季的全部运行小时数为945h,负荷低于50的运行时间约为450h。因此,在设计选型时,既要选择在设计工况下运行效率高,可靠性好的制冷机,同时还必须选择在低负荷时也能高效运行的制冷机。因此本调查分折资料为设计造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简化了空调设备的能耗的计算过程 空调系统的总耗能量是衡量和评价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主要指标,也是进行空调系统优化设计过程中的一项指标,目前采用度日法(现尚无计算总空调总耗能量较成熟的资料);电子计算机模拟计法(计算复杂,而且需要平均年中全年的逐时标准气象数据),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法(由于没有不同建筑类型,不同地区的空调冷负荷率和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等数据)和负荷频率法。前三种方法由于上述原因暂不采用,本文只介绍负荷频率法,计过程如下:计算设计冷负荷不同室外温度下的负荷率和相应的室内负荷计算空调设备的负荷率根据空调设备的特性曲线求入力比计算入功率根据不同室外温度的频率数计算相应条件时的能耗累计后即为空调主机的能耗。若了解和掌握了溴化锂制冷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