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比较熟悉,看到的现象也比较多,许多变化发生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经验上的准备。物体变形、水的三态变化、燃烧、生锈这些常见的现象,背后都有哪些科学道理?这是我们希望学生进行探索的,因此本课的引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本课具有前瞻性和铺垫性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观念既是科学概念,也是哲学概念。因此,本单元的概念具有观念层面上的意义。而这些概念的形成,并不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达到的,在单元的教学中,应该渗透这些观念,为学生的发展成长奠定基础。本课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初步了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在这
2、里主要是让学生从身边的物质如书本、铅笔、橡皮、桌子、电灯、自来水、房屋、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出发,了解我们能直接或者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从而延伸到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第二部分:物质在变化。列举生活中一些物质变化的事例:烧饭的时候,米变成了饭;写字的时候,纸上留下了字迹;下雨后,路上的积水慢慢化成了水蒸气消失在天空中;自然界中岩石风化成沙子,等等。让孩子们真实地体会到物质的变化就在身边。第三部分:让物质发生变化。我们有哪些方法使物质发生变化,通过幻灯演示和亲历实验,真切体会物质变化的过程,进一步感受物质是在变化的。第四部分:师生共同小结。让学生进行了交流,老师再补充
3、。最后概括物质变化的规律。物质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与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过程与方法: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类。通过具体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教学重点:世界上的能直接或者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教学难点:物质都在发生着变化。运用多种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类。教学准备:每组
4、学生准备:一盒火柴,一枚没有生锈的铁钉,一枚生锈的铁钉,一只废液缸,铁丝、纸片和蜡烛。教师准备:纸杯,铅笔,铅笔刀、白纸。教学过程:一、引入1.师:今天,咱们的科学课要研究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找一找,你发现我们周围都有些什么?学生:观察,回答,交流。(书本、铅笔、橡皮、桌子、电灯、自来水、房屋、大树等等2.师:这些东西有一个相同特点,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师板书课题:我们身边的物质PPT2二、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1.感受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物质师:我们教室里有我们看不见但是却实际存在的东西吗?生:思考并汇报交流。(空气、电等师:你能让我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吗?生:学生运
5、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汇报。如风,电器的工作。2.总结师:是啊,这些东西我们虽然看不见,但是确实也是实际存在的。像火,声音,光都是实际存在的。PPT3师:物质是指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这些物质组成了世界,所以说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PPT4三.物质在变化有些物质变化后还是原来的物质1.易拉罐和水的变化师:图出示易拉罐,好的和捏扁的。易拉罐发生了哪些变化?生:易拉罐形状、体积发生了变化。师图片出示一杯水,和一杯冰,水结冰后会发生哪些变化?生:状态、形状、大小发生了变化PPT5师: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变化的相同之处?学生思考并回答。(预设:形状、体积、状态、大小等变化师总结:形状、体积、状态、
6、大小发生了变化,但都还是原来的物质。2.例举生活中这样的变化师:你能再例举几种这样的物质变化吗?学生思考并拓展。有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的物质1.两根相同火柴的不同变化师:让孩子拿出两根火柴,把其中一根折断,另一个点燃,问这两种变化一样吗?哪一种变化跟易拉罐变形和水结冰的变化相似?(注意观察后把燃着的火柴放进废液缸中,注意用火安全PPT6学生:讨论并回答,说明理由。(预设火柴折断更相似。师:火柴折断和火柴燃烧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生:交流,前者只是形状、体积、状态的改变;后者已不是火柴了,生成了新的物质“炭”,并发光、发热了。2.铁钉生锈变化的阐述师:再让孩子出示生锈的铁钉,请你们学生说
7、说这是属于哪一种变化?学生:根据前一组回答,从中找出相似点。3.师总结:两者都产生了新的物质。PPT74.岩石、房屋、马路等缓慢变化师:我们研究的都是现有的物质,那么像岩石、房屋、马路都在变化吗?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说出你的依据。学生:交流并回答。师小结: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在发生变化。PPT8四、让物质发生变化1.让铁丝、纸片、蜡烛发生变化师:世界上的物质都会变化,你能让铁丝、纸片、蜡烛发生变化吗?PPT9 PPT10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实验,实验要求说明:试一试用不同的方法让铁丝、纸片和蜡烛发生变化。实验中要合理分工,小组成员可以同时对材料或者轮流分散进行操作。合理使用各种实验材料,注意安
8、全!PPT11学生领取材料,动手操作。实验结果交流。2.让孩子在座位上自己找材料,让它发生变化。师:同学们自己再试一试运用身边的材料,让他们发生变化。每个孩子都能有这样的体验。(如把衣服弄皱,把橡皮弄弯,把铅笔刨尖等。五.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2.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形式也是多样的,变化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物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3.课外拓展视频:物质变化的分类。PPT12物质的相关资料:电、声音、光等是物质吗:火、光(是一种电磁波、磁场、电、声音、风、离子、电子、都是物
9、质。物质就是指可以用人体的客观意识感知的,占有时间、空间和质量的东西。其他东西很容易理解,火和光也是物质则可以这样来理解。电磁波(光占有时间、空间,具有运动质量(静止时无质量,也可以用客观意识感知其存在,所以是物质。至于火,是物质燃烧放热并向周围辐射能量,所以是物质;风、声音也是一种能量,某些物质的运动导致它们具有一定的能量,而让我们感知其存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怎样区分: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玻璃打破,湿衣服晾干,物体落地。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如:木柴燃烧,铁器生锈,食物腐败。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镁在空气里燃烧生成氧化镁,碳酸氢铵受热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就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作业:PPT13 PPT14巩固练习1.2教学反思: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比较熟悉,看到的现象也较多,许多变化就发生于学生生活实际之中,学生对身边物质的变化可以说司空见惯,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资源仔细观察后得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一基本结论,这样做要比教材上的直接呈现结论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能把科学概念建立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唐山2025年唐山市消防救援支队上半年政府专职消防队员招聘11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美国文学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管弦乐队器乐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经贸大学《德汉笔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工程大学《历史学科教学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治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控制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高聚物合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政府预算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沧州航空职业学院《物流采购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科技经费管理培训
- ABAQUS官方培训资料PPTlecture1-introducing-abaqus-cae
- 趣味英语课件完整版
- 大学武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大学
- 夯实基础总结反思课件高三学习主题班会
-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 五防系统调试报告
- 日语综合教程第六册 单词表
- 在建项目雨季施工(防汛)安全隐患排查表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模板
- GB/T 7715-2014工业用乙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