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第一讲经纬网基本线段的使用_第1页
今天开始第一讲经纬网基本线段的使用_第2页
今天开始第一讲经纬网基本线段的使用_第3页
今天开始第一讲经纬网基本线段的使用_第4页
今天开始第一讲经纬网基本线段的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画图今天开始第一讲:经纬网基本线段的使用。首先打开WORD文档,其窗口左下有两个字“绘图(D)”。当然不同的版本可能有点差别,我用的是Word2003,其余版本大同小异。也有一些打开左下就没有刚才我说的那个东西,那就需要在顶上,将“视图”“工具栏”打开,在工具栏中将“绘图”勾一下就行了。准备工作做好后,现在开始画点简单的。既然是零起点,还要有较缓的梯度,今天就准备讲最简单的线段的使用。线段的基本使用包括线段的设置、复制、移动、对齐、组合以及文本的插入。我们现在来看一个地理题的例子:从图中A点出发,分别沿向东、向南、向西、向北走100千米,终点将在起点的:A、东方  

2、0;    B、南方       C、西方        D、北方这是一道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试题了。现在要为此题配图,一个有南纬20度和南回归线,一条经线与其相交的简单线条图。步骤1,画直线。在WORD窗口左下角的“绘图”旁的“自选图形”中选择直线,实际上直线实用频率很高,一般都位于“自选图形”四个字的旁边,点击它、变黄,即成工作状态,在工作区即可画直线了。如果要保证自己画的直线是水平的,左手必须按住键盘左下角的“Shift”键。在画时,

3、还会出现一个画布,这就是画图的工作区。画布可以调节大小。画出一条水平线段后,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条纬线。步骤2,画虚线。画一条虚线,放在直线下边代表南回归线。因为重画的虚线要保证和前一条直线一样长,所以我们不如将第一条直线复制。复制方法,点住第一条直线,左手按住键盘上左下角的“Ctrl”键”,此时复制对象上会出现“”,按鼠标左键并移动便完成复制。同理可以按此方法反复复制多条,很方便的。将它设置成虚线,方法是:点击该条直线,点击右键出现一菜单,选择菜单下面的“设置自选图形格式”,选择中间部分的“线条与颜色线条虚实”,点击右面的下箭头,出现多种线条格式,选择虚线,再点击右下角的“确定”完成虚线的设置。

4、步骤3,移动或对齐。方法一,移动我们图形里面的对象可以使用键盘上的方向键,微小的移动可以在用方向键时,左手同时按住“Ctrl”键。方法二,用鼠标点击它,用鼠标移动,用鼠标进行比较精确的移动,可以在移动时左手同时按住“Alt”键。有时线条太多,或者要求排列得比较整齐,可以使用“对齐”。方法是选中要对齐的对象,如果是多对象,需要左手按住“Ctrl”键,右手用鼠标点击对象,这样就可以将多个对象选中。选中后点击窗口栏左下角“绘图”右的下箭头,出现菜单,选择里面的提供的对齐方式。注意摸索和体会里面的各种对齐方式。步骤4,画竖线。方法与前面画直线一样,也要按住“Shift”键,才能保证为竖直。然后移动至合

5、适位置。步骤5,画交点。在画图时,我们都喜欢将交点画成比较醒目的形式。在画图时可以画一个小圆圈移动到线段的交叉点上。方法是使用“自选图形”中的椭圆,椭圆也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图形,也摆在“自选图形”旁,此处有直线、箭头、矩形、椭圆。使用椭圆画出正圆,左手必须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这个键以后会经常用,比如画直线时保证水平或竖直,画矩形时保证是正方形,画椭圆时保证是正圆等等。绘图时注意触类旁通。画出的圆也许太大,不适合我们的需要,这时就要点击设置了。和设置直线一样,点击这个圆,点击右键出现一菜单,选择菜单下面的“设置自选图形格式”,选择“大小高度、宽度”,将里面的数字设置为0.20厘米,然后“

6、确定”,并将圆用前面学过的方法移动到线段的交叉点上。步骤6,在点旁标上字母A。这时使用的对象是刚才“椭圆”旁的“文本框”了。这里有两种文本框,横式和竖式。现在用横式,在图上拉出一个框,打上字母A。但发现是不透明的,且有边框。我们在图上不需要实线,要设置成透明形式。再次点击设置“文本框格式”填充线条与颜色透明度滑条滑到100%,“文本框格式”线条颜色无线条颜色,确定。这时的文本框就没有边框了,文本框也是透明的了。移动字母A至合适位置。用同样的方法在纬线旁标20°和回归线。步骤7,合并对象。画好的图是零散的,只有合并后才成为一个完整的对象。合并的方法:窗口左下角“绘图”旁有一个白色的箭头

7、,用它将我们刚才使用的对象一齐框选,使每个对象周围成有白色圆圈的待编辑状态,再在点击“绘图”里的“组合”(也可点击鼠标右键菜单中的“组合”)。组合后将对象移动一下,看看是否已经将所以对象组成完成,注意看看是否有未组合成功的对象。步骤8,组合成功后,将图形剪切出来(Ctrl+X),放在试题需要的地方,删除画布。第一讲就讲到这里,罗嗦了这么多,如果真正的画图也就一两分钟左右,但是要一步一步地讲太慢了,真是有点麻烦。阅读了第一讲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多提意见。学习的过程肯定有点枯燥,和我写这个讲座枯燥一样,希望大家都多点耐心。 今天我们来看另一个例子,这个图是我们大家经常用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

8、柱状图,其核心是降水柱状图。我们通过这个图,来熟悉矩形的使用、复制和组合。为了画得更好一些,现在我们找一幅孟买的热带季风气候图来作样图。将孟买的热带季风气候图插入WORD文档中,点击右键,设置图片格式版式四周型。之所以这样设置,是在画图时,容易和原图重叠。(如图为样图)步骤1,画框。点击图片,使图片处于待编辑状态(四周有小圆圈)。然后,点击“自选图形”中的“矩形”,比着原始图片画出一个矩形框。初始的矩形框是不透明的,点击右键,设置图片格式,将透明度调节到100%,即全透明格式。可以将矩形框的线条设置成1.5磅粗,还可以设置成自己喜欢的颜色。步骤2,画线。在矩形框中画水平线,水平线的长度应与矩形

9、框的宽度一样。既可以直接拉成一样长,也可以拉出一条线,设置长度时,数字与矩形框的宽度数字相同。画出一条线,设置成合适粗细,自己喜欢的颜色。连续复制四条直线,共五条直线,将第二条和倒数第二条的位置摆准确,中间的可以随意摆放。用“绘图”旁的白色箭头(选择对象)将这五条线条框选,使五条成为待编辑状态。然后在窗口左下角的“绘图”“对齐或分布(A)”“左对齐”,这时五条线条靠左对齐。重复一次“绘图”“对齐或分布(A)”“纵向分布”,这时五条直线就等距离地纵向分布了。这个步骤完成后,将五条直线和矩形框,用白色箭头(选择对象)框选,合并,备用。步骤3,画降水量柱。仍然用矩形框来画柱,不过此时的柱细而高。先画

10、出一个矩形框,在设置线条和颜色时,将填充颜色设置成蓝色或者黑色。设置完成后,复制出11个同样的矩形框。然后将矩形框比照样图各月的降水柱高度,一个一个地进行调节,调节时左手按住“Alt”键,这样才容易调节。调节后注意检查柱的宽度是否同样宽,调节宽度用“自选图形格式”“大小”“宽度”。设置完成后,用上面用过的对齐方式,将12条柱下对齐,横向分布。这样12条柱就整齐均匀地分布在图上。将我们步骤2做出的框和12条柱重叠,组合。(如图为工作图)步骤4,画气温曲线。使用“自选图形”“线条”“曲线”沿着样图的气温曲线描画一遍。一般画后这条曲线与原曲线在位置上都有很大出入。选中这条曲线,点击鼠标右键,选用菜单

11、中的“编辑顶点”。可以通过移动顶点来使这条曲线与原曲线尽可能吻合。对于位置不准确的顶点还可以左手按住“Ctrl”,右手用鼠标点击来删除该点,对于需要增加的顶点,用鼠标在曲线上点住拉动就增加了顶点。画好后,线条设置成红色。然后移动步骤3制作好的图形上,再一次合并。步骤5,在气温曲线加点。加点是用来代表12个月的月均温,方法是用下面的“椭圆”,画成正圆(左手按住Shtift)。设置其大小为0.10.2厘米,就成了点。注意将其颜色和填充色设置成红色。复制重12个点,将其移动(微小移动左手需按住“Ctrl”)到曲线上。再一次合并。步骤6,在图左加温度数字,在图右增加降水量数字,在图下增加月份。方法是第

12、一讲讲过的插入文本。多文字在对齐时注意使用对齐方式,左对齐或右对齐,纵向分布等。最后还是合并,并加上图名。(此为成果图)今天,我准备讲光照图的画法。光照图是地理老师常用的图形,在光照图中涉及到弧形的画法,文字的旋转。我们今天画的光照图是最普通、最常见的那种光照图。步骤1,画正圆。画正圆所用的图形是椭圆,只是在画时,左手要按住“Shift”键,画出来的图形才是正圆。步骤2,画四分之一圆。画四分之一圆要用“自选图形”“基本形状”“弧形”。画弧形时,仍然要左手要按住“Shift”键,这样画出来的图形才是正圆弧,也就是四分之一圆弧。圆弧要“设置自选图形格式”“线条与颜色”“填充颜色”“填充效果”“图案

13、”。画出四分之一圆,在设置大小时,要保证与前面画的正圆在高度和宽度上,都只有前面圆的的一半。还在设置线条时,将线条设置成“无线条颜色”。步骤3,画半圆。这个半圆实际上是将上面的四分之一圆修改为半圆。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点击四分之一圆弧,使其处于待编辑状态,这时其圆弧的端点分别有一个黄色的小菱形,用鼠标点击、拉动,可以改变圆弧的弧长,可以直接拉成半圆。方法二,如果这种方法不好掌握,难以拉到刚好半圆的位置,就可以将其复制,复制出的四分之一圆弧,复制出的半圆再使用“绘图”“旋转或翻转”“垂直翻转”,这样两个四分之一圆就能组合成一个半圆了。画出的半圆需放置于底层,圆放置在上层,并设置成透明度100%

14、。将前面的图形注意组合。步骤4,画纬线。画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前面已经讲过直线的画法,这里只提醒,倾斜的纬线可以先画成水平的线段,然后“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大小”“旋转”,旋转角度可定为23度或者-23度。同样如果要画经线,也可先画成竖直的线段,然后用旋转方式。赤道长度应该设置为与圆的宽度、高度相同。其余的纬线可以左手按住“Ctrl”,用鼠标直接复制,长度的调节可点击鼠标右键的“编辑顶点”加以调节。回归线和极圈可设置成虚线。步骤5,标注纬线名称。画出纬线后需要标注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北极等名称。方法是使用文本框,注意将文本框设置成透明和没有边框。这里有一个难点,文字框不能旋转,所以

15、我们在空白处将需要标准的文字框全部准备好,然后一个一个点击鼠标右键复制,然后选择“编辑”中的“选择性粘贴”“图片”。几种图片都可试试,注意它们的区别。复制出的图片性文字才能通过旋转23度摆到图相应的位置。步骤6,画平行太阳光。画平行太阳光十分容易,注意用“编辑顶点”来调节长短,还要用“设置自选图形”“线条与颜色”“箭头”。注意箭头可标在始端,也可标在末端,别错了,箭头的大小和形状也可以选择。最后还是别忘了将画的所有图形组合成一个图形。前面已经前面已经讲了三讲,主要讲了直线、几何图形、弧线的使用,今天准备讲的是曲线的使用,通过简单的轮廓图的画法,掌握曲线的使用。轮廓图又是我们绘制区域地图的主要方

16、面,所以掌握轮廓图的绘制显得十分重要。如果轮廓图复杂了,只是时间用得更多,原理和今天画的轮廓图是一回事。步骤1,制作样图。画轮廓图之前,一般要找到样图,比较标准的样图。画图时不要将图放在旁边照着画,一定要将样图放在下面描着画。样图可以旋转,如果我们找到的样图太斜了,我们可以通过“设置自选图形”“大小”“尺寸和旋转”里的“旋转”来旋转,旋转到自己满意的方向。然后我们用一个矩形框框出我们需要画图的区域。步骤2,描画样图。将制作好的样图插入文件,插入文件后,要设置“图片格式”“版式”“四周型”,因为默认的格式是“嵌入型”,当我们描画时线条会被排除在图形外。当然,在合并图形时,如果图形中有“嵌入型”的

17、图形是不能合并在一起的。描画样图用“自选图形”“线条”“曲线”,有时用“自由曲线”。两种线条的使用大同小异,注意琢磨两种线条的使用。我们这里用曲线,曲线在描画是不容易与样图轮廓吻合,但它的线条非常平滑。对于不吻合的地方,用“编辑顶点”来使其吻合。步骤3,编辑顶点。编辑顶点前面用过,但在轮廓图中会大量使用,所以在这里特别地再强调一次。如果描画的曲线是闭合的,将会是覆盖型的图形,即不透明。如果要比较顶点需要将透明度调节成透明更容易操作。点击线条,并击鼠标右键,选择“编辑顶点”,然后顶点处于待编辑状态,拉动。可以增加和减少顶点,在没有顶点的位置点击并拉动便增加了顶点,左手按住“Ctrl”,右手用鼠标

18、点击便删除了顶点。顶点越多,越容易与样图的轮廓更加吻合,当然顶点越多,越费时间。步骤4,增加阴影。里海的轮廓我们增加“自选图形”“线条”“填充”,“颜色”里可以选各种颜色,我们也常常使用选择“填充效果”“图案”等。这里面的选项非常多,注意自己拿来试试。填充后要注意透明度,如果透明度0%,就是纯粹的覆盖,如果透明度100%就是纯粹的透明。也注意选择各种比例进行比较。步骤5,增添国界。里海沿岸有较多的国家,国家间的国界也用曲线来画,画了依然要编辑顶点,并在“线条”“虚实”处将线条设置成点画线。点画线与标准的国界线有些区别,目前WORD中还没有标准的国界线图形,一般是用点画线代替。如果一定要画成标准

19、的国界线,可以将图形存为图片形式,在电脑系统“附件”“画图”中,放大后补画。步骤6,添加经纬网,并用文字框标注经纬度。取消样图。最后合并。我从2000年学电脑打字,让教计算机的老师将电脑打开,调出文字处理系统WPS,调出拼音输入法,我便开始打字。打完了,再让老师帮我保存。转眼10年了,但老师教我的WPS一直用到现在,后来多数人也用WORD了,我也懒得换。上上周到省上命题,用WORD格式,逼着我转变观念,我痛苦地转变过来,也学会了在WORD中画图。比起长期用WORD的用户来,我在这里讲WORD画图,算是班门弄斧了。第一招按图勾线:在网上,我们能找到不少地图,但图片格式的图多数都不太清楚,特别是许

20、多有晕斑,就像上了点年纪的人,脸就没有那么光滑了,晕斑多。图片上的晕斑我特别讨厌它。用线条在文字处理软件中画出的图是最清楚的,其他图都不能和它相比。1、按图拉线:画图前,调用图片,对着图片上的线条拉线条。使用“自选图形”“线条”“曲线”,不管线的位置准不准,先拉完再说。有时像非常曲折的海岸线,我们一般选择将显示比例放大到200%,甚至500%,然后使用“自选图形”“线条”“自由曲线”。这时,按照图片的线条画,鼠标的光标位置变成一支笔,就用这支笔慢慢地画。线条画完,仍然可以用编辑顶点来编辑,只是这时的顶点太多,编辑起来有点困难,但好在用笔勾画的误差一般不会太大。整体移动线条可以使用方向键,微调时

21、也使用方向键,但左手需要按住“Ctrl”键。比微调再小一些的微调就需要放大显示比例至500%了。、编辑顶点:线拉完了,线条的许多地方都不准,点击右键,选择“编辑顶点”,可以对顶点的位置进行移动。还可以增加和减少顶点。没有顶点的地方需要移动,就直接按住线拉动,拉动的地方就新增加顶点,如果有些地方的顶点显得多了,想删除这个顶点,需左手按住“Ctrl”,右手点击该顶点,顶点就消失了。用“自由曲线”画出的线条,编辑时也不困难,但最好将文档的显示比例升到500%,仍然可以进行顶点的移动、增加顶点、删除顶点等操作。第二招设置阴影:我们画出的线条,经常要设置阴影,这时有这样几种处理:1、调用阴影:点击右键,

22、选择“设置自选图形格式”。这里可以设置线的粗细、颜色、端点形状、端点大小等,可以设置线条的类型,还可以图形设置的填充效果,可以是阴影,可以是纹理等等类型。类型太多,大家自己探索。2、设置透明: 在拉完线条的地图上,增加文字或符号,选用“文本框”进行操作,默认状态时的文本框有黑线框,且不透明。如果要取消线框仍然用“设置文本格式”,选择设置“线条颜色”“无线条颜色”操作即可。如果需要透明,需要用“填充”“透明度”,移动透明度滑块,至100%为全透明,当然可以选择半透明,调节滑块即可。如果选择不透明填充,总感觉填充范围过大,这时可点击“设置文本框格式”中的“文本框”,选择“调整内部边距”为0即可。第三招重叠组合:画地图,画点线并不难,画点面也不难,难在将众多的点、线、面有机的重叠,适当地组合。下面我们以带省界线的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为例来加以说明。1、画中国轮廓和省区界线(需调用一张带省区界线的中国铁路图):先勾画中国轮廓,再勾画省区界线。当这些众多的线条画好后,使用位于屏幕左下角,向左上方的箭头,名为“选择对象”。用“选择对象”将所画的图形从左上向右下拉一框,将所有自己画的对象全部选中,使全部对象处于待编辑状态,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菜单”里的“组合”,这样我们画的图形就变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