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题: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人口数据资料的统计整理,分析出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并建立动态差分模型,预测了我国未来30年的各年龄段人口数量,最后制定了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方案。针对问题一,通过收集1990-2010年间各年龄段人口数据资料,我们绘制出隔5年一个阶段的人口金字塔,明显观察到我国老龄化现象的严重,然后初步建立指数增长模型:利用Matlab拟合出近十年来,老年人口增长趋势,得65岁以上人口增长率已达到总人口的三倍多。针对问题二,统计从 2000 年到 2010 年各年龄段的男女比例,妇女生育率和自然死亡率,建立动态差分模型预测全国人口发展,利用公式:进行迭代,从而计算得:到2
2、040年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9869万人,其所占比重为当年总人口数的25.39% 针对问题三,我们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主要从退休与生育政策两个方面,提出应对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案:(1)建立弹性退休制度(2)适度提高妇女生育率,放宽生育政策。这样将使未来的人口结构趋于稳定,同时带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关键词:人口金字塔 动态差分方程 弹性退休制度一 问题重述目前,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压力不断加大。众所周知,人口老龄化是个重大问题,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为此,国内
3、外许多人口专家都提出了一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方法,如调整生育政策、延长退休年龄以及完善社会化养老体系等。(1)收集有关数据,给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统计结果;(2)试建立模型,预测在目前政策体系下,我国未来30年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3)结合我国实际,给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方案,并预测该方案的效果。二 模型假设1.假设收集的数据均真实有效。2.因为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公布有关人口数据的滞后性,我们假设选取的数据对本论文不构成影响。3.假设一些重大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老龄化预测的影响暂不考虑。4.假设未来几年内国家的人口政策没有太大变动。三 定义与符号说明时刻的人口总数初始时刻的人口
4、数人口增长率第年第个阶段的妇女生育率性别比例函数生育率第年第段人口第年年龄为人口数与的比值第年第段人口自然死亡率四 问题背景与分析(一)问题背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60岁以上的人口占该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65岁以上的人口占该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依照人口年龄结构的标准根据上图我国在2000年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我国 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0-14岁的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22.89%,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4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为881
5、1万人,占6.96%,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0-14岁的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是16.60%,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 17764.7万),其中,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8.87%(11883.3万)。而80年代“婴儿潮”期间出生的人口也将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成为主要的生人,将在 2020 年前后陆续进入老年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会突然加速而逐渐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二)问题分析针对问题一,首先,就我国在人民生活水平、物质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发展的分析,发现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得出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结论.其次,通过收集1990年20
6、10年各年龄段人口数量,绘出人口年龄金字塔,可以明显看出我国老龄化现象的严重,最后初步利用指数增长模型,来观察近年来各个年龄阶段人口的增长趋势及增长率。针对问题二,通过统计从 2000 年到 2010 年各年龄段的男女比例,妇女生育率和自然死亡率,利用动态差分方程预测全国人口发展,进而可以得出更为精确的老年人口数量及其发展趋势。针对问题三,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就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两个主要因素,我们采用弹性退休制度和调整生育计划政策来来应对人口老龄化。五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问题一 我国老龄化现状(1)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在人口统计中,为了形象地说明和分析人口年龄构成的类型,通常与性别分组结合起来,
7、用几何图形表示。图形可根据各年龄组男女人数绘制,也可根据男女各年龄组构成比绘制,人口统计学称之为人口年龄金字塔。人口年龄金字塔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个年龄段和性别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利用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我们画出了几个年份的我国人口年龄金字塔(如下页图1)。1990年 1995年2000年 2005年 图12010年图中左边的柱型为特定年龄组男性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右边为女性人口的百分比。从图形的变化可以看到,早些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形成的金字塔具有宽大的底座和比较狭长的顶尖,意味着比较年轻的人口结构。而到了90年代以后,人口金字塔的底座已经缩小,顶尖变宽,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8、减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人口结构趋于老化.(2)人口增长趋势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的资料我们整理得如下数据:表1-1 可以看到截止2010年我国的老少抚养比总和已经达到33%,也就是说平均每三个1564岁的人便要抚养一个没有劳动能力的人这将非常不利于资金积累及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 老年抚养比不断升高 ,对我国的代际关系、 养老保险和社会稳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使劳动人口的抚养负担加重, 引起净收入减少, 社会收入减少又会引起消费需求降低,长远看将严重音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改变人口政策的问题应该尽快的提到日
9、程上来了。为对比今年来总人口数与上述三个年龄段人口的增长速率,我们初步建立人口指数增长模型,来大致了解近年来的变化趋势,直接利用:(1)其中,为时刻的人口,为初始时刻的人口数,为我们假设的人口增长率。然后将(1)式中的参数和用表1-1的数据估计,利用最小二乘法解得各阶段的人口增长率如下:总人口0.00930-14岁-0.013415-64岁0.015365岁及以上0.0301图2在上图中我们可明显观察到15-64岁人口增长趋势与总人口增长趋势保持一致,0-14岁人口的减少与65岁以上人口的增长,都是人口老龄化的体现。同时通过比较各阶段人口增长速率,近年来65岁以上人口增长率已达到总人口的三倍多
10、,可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日益严重。问题二 预测未来30年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 由于2000年之前强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允许生二胎,生育率下降速度比较快,2000年之后随着独生子女群体结婚高峰的到来,按照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群体允许生育第二胎,但这一政策还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生育率仍然很低,近几年,社会科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死亡率迅速降低,因此老龄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在这里我们运用动态差分方程模型,通过研究2000年以来近十年是人口数值,进而预测我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 我们将全国人口按照年龄由小到大分为若干段(假设分为n段,n足够大),记为,+1,.+1,.设第t
11、年第i个阶段的妇女生育率为,为性别比例函数,则有生育率为,第t年第i段人口记为,第t年岁数为人口数与的比值为,第t年第i段人口自然死亡率为,通过分析我们容易看出,第i段人口在相邻两年之间的人口变化来自:当i=1时两个途径:岁的人口转到+1,阶段以及自身的死亡;其他年龄段中妇女生育的小孩;当i1时两个途径:岁的人口转到+1,阶段以及自身的死亡;上一年岁人口转化而来.即有: 写成矩阵形式如下即: 于是递推得:这样只要知道t=1时的人口数据就能依次得到以后每年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数据,这样进而可以预测未来老年人口数量,育龄妇女的年龄一般是从1549岁,将6090岁的人口算作老龄人口,这里将模型简化,令n
12、=4,将全国人口分为014,1549,5059,6090四个年龄段.此时有: 取2000年到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通过计算发现,十一年里有微弱的增长变化,因而我们可以对其取平均值得到: , 进而有: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2000年的数据得到6090岁预测数据以及通过对数据的拟合得到的图.(单位:万) 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真实数据13807147361520415355155361571716080163641674017561预测数据1387214181151491566115817158711629616695166961
13、7316图3经过计算,动态差分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0175,起到了较好的模拟效果,也更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接下来我们用它来预测未来30年的全国人口总数及四个年龄段的人口,如下图(处理数据在附录):图4图5 图6根据上述三图可以观测出,在国家政策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的老龄化人口将持续增加,并且在三十年之内没有放缓的趋势。在10年我国的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达到14%,老少比超过80%,老年负担系数达到20%,这三项指标明确显示,在2010年前,我国已跨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了,而且情况已经相当严重。各项动态指标都显示,在未来30年内,如果国家在计划生育的政策上没有大的调整的话,到了2
14、040年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5%,老少比将超过236%,而负担系数将令人震惊的达到40%。也就是说在未来的短短三十年内,各项指标将增加1倍之多。到了2040年我国的劳动人口将达到七亿四千万,而014岁的有一亿两千万,而65岁以上人口就有将近三亿人,这就意味着平均两个劳动力就要养活一个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如果国家的侦测没有调整而未来三十年内死亡率和生育率保持稳定的话,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急剧发展。并且将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将大大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并尽快出台一些对策和措施。问题三 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方案的制定随着我国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
15、展,人民生活水平较以前有显著提高。人民的寿命也显著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同时由于建国之后战争期间损失了大量人口,国家鼓励多生,但渐渐地人口增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于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出生婴儿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几十年以后的老年抚养系数。我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060周岁,这就使得大量的劳动力闲置起来。阻碍了总体生产力的提高.我国目前还没有健全的社会或者社区福利制度,也增加了劳动人口的家庭负担。客观上加重了老龄化问题。为了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我们提出了如下方案: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人均寿命延长和少生孩子:一、在寿命延长方面,
16、目前,中国人均寿命已经提高到77.2 岁, 但由于我国现在的退休年龄还是按照以前人均寿命来制定的,这样会使得达到退休年龄的人数越来越多,增加了家庭子女和社会的负担,加大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从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是中国社会养老资金压力与日俱增的直接原因,为此我们提出了弹性退休制度,即指退休年龄应当根据具体工种需要及个人的身体状况来确定,不搞“一刀切”。只要身体状况良好,单位又愿意接,法律完全可以允许延长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弹性的含义具体包括两层意思:一是退休年龄的可选择性,女性在5565周岁之间,男性在 6065周岁之间, 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退休,只需要在正式退休前3个月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即
17、可,二是在延长退休期间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度 ,这就是说,女性在 55周岁以后,男性在60 周岁以后,如果仍然在职的,他们有权选择工作时间,不一定是八小时工作制,比如二个人共同承担原本一个人的工作。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可以与实际退休的年龄分开,政府则实施对延迟领取养老金的鼓励政策 ,同时,对企业 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不同的养老保,险待遇进行大力调整,减少过高的不合理差距 ;按照每年的物价指数 ,相应调整养老保险基数;提高市民有关住房 医疗教育 3大公共福利保障水平; 另外提前退休者只能获得低于100% 的福利,推延退休者则可获得高于100% 的福利,这样就可以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乃至每个人对于
18、退休年龄的不同需求,而且对养老保险基金产生正面影响; 另一面也可以对就业问题有所帮助,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运用.这样年轻人可以有更多的经济来源来抚养老人,同时可以减轻社会的负担.因此,如果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控制非正常提前退休,采用这种弹性退休制定,将可以在不影响就业的前提下,增加大量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减少支出,为养老金空账问题做出一定贡献,进而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二、在少生孩子方面,计划生育政策三十年实现了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而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妇女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生育的自然更替水平,从人口
19、发展规律来看,人口的发展既要避免过高增长,也要避免负增长,当妇女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生育自然更替水平时,人口增长惯性稳定一定水平后总人口规模增长缓慢,导致少儿人口、青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下降 ,进而导致“人口红利”降低,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号召“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一胎化,使得我国出生率明显降低,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几千年来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一直存在,以及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偏差的存在,导致出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也会使得出生人口数量减少。我们这里提出了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方案:即,适度提高妇女总和生育率,逐步放宽生育“二胎”政策。包括,落实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生育二胎的政策;调整农村地区
20、现行的“一孩半”政策,允许农民家庭生育第二个孩子。这样有效地避免了妇女总和生育率降低带来的人口总量的负增长,缓解了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社会问题。而且第一胎和第二胎之间应有一定时间的生育间隔,准许生育两个子女,严格控制生育三个子女。尽量拉长两胎间的生育间隔,减轻家庭抚养孩子的压力的同时也可以避免每胎孩子在成长中的遇到的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为了有效实施计划生育政策,(1)可以加大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普及计划生育知识。(2)健全计划生育的奖罚政策 ,一方面,设立专门账户管理计划生育罚款,另一方面,规范计划生育奖罚的额度。(3)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4)加强领导,建立领导工作机制,形
21、成有利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合理的政策环境和工作保障机制。此外,应对人口老龄化,我们还可以采用国外的政策方法,如,投资互助型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实行国民皆年金制度和老龄雇佣对策,以确保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或者实行“看护保险制度”,即岁以上的人为被保险人,被保险人为了今后得到看护服务,也要缴纳一定的保险费,需要看护时,可提出申请,经看护认定审查会确认后,即可享受看护保险制度所提供的不同等级的看护服务。被保险人只需承担看护保险费用的,其余部分由看护保险负担。这些政策我们今后可以借鉴并运用在我们国家。六 模型评价与推广优点:(1)通过绘制近20年的人口金字塔,形象地说明和分析人口年龄构成的类型;(2)动态差分
22、方程的使用在预测中有着较高的精度,使预测的数据更加精确可靠;(3)缺点:(1)忽略了全国各地人口分配不均,及不同的生育政策,对老龄人口的预测有较大影响;(2)人口增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满的预测其发展, 我们只能尽可能的优化我们的方法, 获得更好的预测效果 。推广:动态差分模型不仅仅只适用于本文中对老龄人口的预测,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人口预测,只需稍微改动模型,还可以解决许多包含随时间发展过程的问题。参考文献1中国人口网.http :/ / www . chinapop . gov . cn/ , 2008 - 03 .2曾毅.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
23、93 :8995.3中国国家统计局网.Z.4张志涌.精通Matlab R2011a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2011.11.5曾小雨,郑娟,曾文军.全国人口规模预测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21卷第4期.6杨玉军.新时期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科学导刊.2010年01期.7尹文耀21世纪中国人口系统模拟与决策M.杭州:浙江大学.附录附录1.2000-2010年年龄分段后人口统计数据附录2.2010-2040年预测人口统计数据附录3.图4和图5,图六的程序代码:popu=zeros(4,31);para=0.9099,0.01838,0,0;0.08895,0.9745,0,0;0,0.02398,0.92145,0;0,0,0.07124,0.9648;popu(:,1)=196517;636132;163449;167407;%2009年数据for i=1:round(2040-2010)popu(:,i+1)=para*popu(:,i);endtot=sum(popu);total=tot;tot;tot;tot;rate=popu./total;t=2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准掌握2025年物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题目及答案
- 家具设计的市场战略考虑试题及答案
- 最难智商测试题及答案
- 家具行业多元化设计探讨试题及答案
- 教师教书育人反思与策略试题及答案
- 施工图识读与分析试题及答案
- 环保宣传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南航招聘空姐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环境保护措施研究报告
- 2《归去来兮辞并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法理斗争1全文
- 医疗美容诊所规章制度上墙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分类的术语及定义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建筑测量》形考任务实验1-6参考答案
- 云南省劳务派遣劳动合同书
- 瑜伽与冥想练习
-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讲解
- 邻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测技术规程 (TB 10314-2021)
- 智能化屠宰场建设方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