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综合检测_第1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综合检测_第2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综合检测_第3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综合检测_第4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综合检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地理必修1综合检测题 出题人: 时间:90分钟 5月19日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于2019年9月15日22时04分在酒泉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预计在2019年前后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逐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2“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飞船

2、成功发射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 ) A16日14时04分 B15日14时04分 C16日6时04分 D15日6时04分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所示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4、图示季节( ) A、经北印度洋至上海的油轮顺风顺水 B、巴西高原草木枯黄C、天山雪线上升 D、我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北京时间2019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调休放假的通知,2019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9月3日上午9时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下表

3、为调休假通知发布至纪念活动举行期间两地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据材料和表格内容回答56问题。5关于地纬度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B一定位于赤道 C一定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D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以北都有可能6地可能位于( ) A16°S-18°S之间 B25°N-35°N之间 C2°N-4°N之间 D3°S-5°S之间图3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依据气压观测数据,绘制的等圧面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7、与M地相比,N地(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低C.气温高、气压高 D.气温低、气压

4、高8、M、N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A. M地多有阴雨天气 B. 两地都多晴朗天气C. 两地都多云雨天气 D. N地多有阴雨天气读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1月和7月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度差为0 或2 ),回答9-10题。9、对该区域1月份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是( )A.地形 B. 海陆分布 C.纬度 D.洋流10、a地7月气温可能是( )A.29 B.27 C.25 D.2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 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11

5、2题。 11如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则雨带处于 ( ) A南部沿海一带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12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 ( )A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 B我国锋面雨带控制华北地区 C台风已蓄势待发 D我国受副高控制最明显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13-14题。13、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A4月 B7月 C11月 D2月14、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2019年7月9日,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在福建泉州石狮沿海登陆。下图为“尼伯特”台风移动路径局部示意图。完成15题。15、台风中心过境台湾期

6、间,高雄( ) A风向由东南风转东北风 B风向由西北风转西南风 C风速先变慢后变快 D风速变得越来越快下图为我国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完成1617题。16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5月 B6月 C9月 D10月17该水库可能位于( ) A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松花江流域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简图,回答18-19题。18、该山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带名称是( ) A、温带草原带 B、热带荒漠带 C、温带荒漠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9、该山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因为北坡( )A热量高于南坡 B降水多于南坡 C光照多于南坡 D海拔低于南坡读下列材料及世

7、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20-21题。20、有关2019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B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C地处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D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21、南美洲有世界上最长的安第斯山脉,它是由( )A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而成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而成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而成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读等高线图,回答22-23题。22、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23、Q、P两点相对高度最大(

8、H)可以达到( )米。 A、39.9 B、40.9 C、41.9 D、38.9下图中,左图为某区域略图,右图为该区域某月甲河水位及潜水位略图。回答2425题。24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河流域此时( ) A盛行西南风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日落时刻在18时以后 D降水较为丰沛 25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 B甲河冬季时结冰期较短 C雨季时南岸地表径流量小于北岸 D甲河流域沙漠面积广大二、综合题(50分)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此刻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是_ ,日期是 (2分)。(2)A、B、C、D四点中,时刻是12点的是_,A点日出的

9、时刻是 点。北京时间应为 点,新的日期占全球的 。(4分)(3)此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E点的昼长是 小时,A、E、F三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分别是 , 。(4分)(4)写出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3分)(5)写出该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3分)27、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13分)(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性。在“

10、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风向是_。(2分)(2)B地终年受 的控制,形成当地相应的气候特点 ,与之相对应的陆地自然带是 。在同纬度的大陆东岸与之相应的自然景观却有很大的不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的不同。(4分)(3)读图判断C地是_气候,则对应的自然带是 ,成因是_ _ ,该地冬季的气候特点是_ _ 。(4分)(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_(填序号)。自然带的更替是以_为基础的,自然带更替更符合_分异规律。(3分)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指出图中洋流的名称: , 。(2分)(2)结合图中洋流,说明洋流对甲、乙两地气候的影响。(2分)(3)一艘轮船自城

11、市A航行至城市B。到达丁的过程中,在洋流的作用下其航行速度较_,当航行至丁海峡,其航行速度会_,请说明原因。(3分)(4)分析图中丙处能形成大规模渔场的原因。(3分)29、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写出A、C的地质构造名称A ,C 。我国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属于图中的 (填字母)处地貌。(3分)(2)在地貌上B处为 ,其成因是 。(2分)(3)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A、B两处中的 处,理由是 。(3分)(4)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于A、B两处中的 处,它能够大量保存石油的原因是 。(3分) 附加题(实验班必做)甲为世

12、界某地区地形分布图,乙为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 网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读图完成 13题。1、关于图甲中A河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河流下游含沙量较小 B该河流7月处于枯水期C该河道总体左岸较陡,河道较深 D该河流初春会出现凌讯 2、图乙中人们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A冰雪 B雾气 C雨水 D冰川融水3、乙图设施最可能位于甲图中( )AA地 BB地 CQ地 DP地必修1检测题答案1-25、ABDDB CDACB BABCB DBCBD CBADC26、(1)(23 °26N 90°E),6月22日左右 (2分

13、)(2)B 6 14 四分之三 (4分)(3)73°26 18 A=E=F A>E>F (4分)(4)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其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相反,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分)(5)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3分)27、(1) 整体 西南 (2分)(2) 副热带高压 炎热干燥 热带荒漠带 大气环流 (4分)(3)地中海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温和多雨(4分)(4) 热量 从沿海到内陆(或经度地带性)(3分)28、(1)为秘鲁寒流,为巴西暖流。(2分)(2)洋流降温减湿,促使甲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洋流增温增湿,促使乙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形成。(2分)(3)快减慢因为丁海峡处在西风带控制下洋流为西风漂流,轮船逆风逆水。(3分)(4)在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